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钦的收获

苏联教父 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钦的收获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耶利钦是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当他走进位于纽约市郊的那座超级市场之前,耶利钦打死也不会想到美国人的生活居然会如此富足,这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耶利钦在车里情绪失控的失声痛哭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从小到大所坚持的信仰在这一刻完全坍塌了。信仰的坍塌让耶利钦开始对苏联所奉行的社会主义道路感到绝望,他情不自己的问自己:“我们所坚持的真的是正确的吗?”

当耶利钦的司机将路上耶利钦发生的事情告诉谢廖沙的时候,谢廖沙也不知道该这么劝了。作为苏联对外贸易的实际掌门人,再加上两世为人的经验,谢廖沙对铁幕两边的社会有着超出常人的理解。资本主义的物质丰富的确值得社会主义世界的人民羡慕,可是美国人本身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因为个人信用交易的普及,几乎每个美国人都是在为银行打工,大部分美国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负债,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工作,那么银行将会毫不留情的剥夺他们的住房和汽车,将他们彻底变成无产者。这种事情在苏联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谢廖沙在听完司机的回报之后告诉对方,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随后第二天,谢廖沙安排自己的手下继续照顾耶利钦接下来的行程,谢廖沙则借口参加会议离开了纽约,动身前往波士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耶利钦在美国哈佛大学苏联问题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考察之旅,此时已经快到年底了,再过几天就是基督教的圣诞节,这几天正是美国人采购的好时节,商家的促销让利也刺激着消费者们贡献着自己的荷包。不过要是说起进你那圣诞节最令人期待的商品,那就非支持铱星网络的卫星电话莫属了。在纽约时代广场,耶利钦亲眼见证了彻夜排队等待铱星电话发售的场面,当他得知这是一种可以支持欧洲和美洲地区无线接入的移动电话的时候,耶利钦再次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几年之前,为了苏联的荣誉,勃列日涅夫曾经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套无线通讯网络——阿尔泰,可是因为缺乏资金的投入,再加上车载电话价格昂贵,阿尔泰系统很快就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局面。叶利钦担任市委书记的时候为了节约财政,把这个项目从政府的预算中给删除了,现在看到美国老百姓都开始用上了卫星电话,这让耶利钦的心中又是一痛。

在耶利钦的追问下,邀请方向耶利钦透漏了一点消息。那就是这次访问的费用是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提供的,他们听说有很多万宝路牌香烟被走私到了苏联作为高档香烟出售,再加上大众公司和苏联政府建立合资汽车工厂的消息似乎预示着苏联对外资的限制开始出现了松动,所以菲利普·莫里斯想向耶利钦咨询一下万宝路香烟直接进入苏联市场的可能。

虽然耶利钦已经跟戈尔巴乔夫闹掰了,但是在美国人面前,耶利钦还是自觉的维护着苏联的尊严。对于菲利普·莫里斯的咨询,耶利钦详细的解释了苏联经济改革对外资的开放态度,他保证菲利普·莫里斯进入苏联市场之后,会得到包括税收和政策方面的优待,只要菲利普·莫里斯遵守苏联的法律,他们就可以得到和苏联企业完全平等的待遇。

耶利钦并不知道,他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较量让他在美国的苏联问题学者当中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当耶利钦接受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邀请的消息流传出去之后,越来越多的苏联问题研究机构和组织向耶利钦发出了邀请。而类似菲利普·莫里斯这样的产品已经打进了苏联市场的公司,更是对耶利钦在美国的考察抱着某种期待,他们期望苏联的经济改革能够为自己敞开大门。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卡夫食品,麦当劳也邀请耶利钦去参观和考察,耶利钦惊讶于美国企业的热情,原本他认为自己到美国来的考察会很快结束,可是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邀请实在太多,耶利钦不得不向苏联大使馆申请延期回国,得到了国内的批准之后,耶利钦就接受了这些邀请,开始继续自己的美国之行。

耶利钦离开了纽约之后就来到了芝加哥,这是卡夫食品的总部所在地。耶利钦在卡夫食品的商品陈列厅里见到了高达上千种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之中很大一部分依旧在销售。

耶利钦着重询问了一些畅销的饼干,咖啡等产品的产地,产量,以及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他对这些问题很关心,听的非常的认真,耶利钦现在已经没有在国内的时候那么沮丧了。他似乎觉得自己就算不担任领导职务也能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那就是学习美国的先进经济制度,将这些制度介绍给苏联的官僚阶层。

耶利钦抱着这种态度,对考察和参观的活动更加上心了。在他的要求下,耶利钦还专程来到了美国的农业大州——得克萨斯,去考察这里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得克萨斯州的畜牧业居美国各州之首。在德州的考察让耶利钦有机会接触美国农业生产的最前沿,耶利钦在国内的时候也曾经考察过集体农庄,那里的人想尽各种办法希望能居住在城市里,和美国这边悠闲地的农场生活完全不同。

当叶利钦为期一个月的美国之行进入尾声的时候,谢廖沙已经提前返回了苏联。在离开美国之前,耶利钦和谢廖沙打了一通电话,他希望回国之后能在《共青团真理报》开辟一块专栏,介绍美国这边的经济情况,谢廖沙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谢廖沙为叶利钦重新振作起来而感到高兴,至于耶利钦提到的关于资助他考察的几家美国企业想来苏联投资的想法,谢廖沙也都答应向戈尔巴乔夫咨询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