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众进入苏联

苏联教父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众进入苏联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就在谢廖沙在苏联的这段时间,马第亚斯鲁斯特的案子也终于宣判了。这场判决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而苏联官方对此也极其的重视。不但全程公开了这次庭审,还允许外国记者旁听了这次的审判。而最终的结果则是,马第亚斯鲁斯特被判处了一年监禁,他会在服刑结束之后被驱逐出苏联国境。

这个结果在谢廖沙的意料之中,而德国方面对此大部分还是接受的,毕竟偷越国境在任何国家都是犯罪行为,而驾驶飞机降落在红场那样的敏感地方就更加严重了。对于马第亚斯鲁斯特的判决,苏联人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忍耐。

熊孩子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那么接下来谢廖沙就可以和联邦德国方面谈一谈正事了。关于债务方面的问题,德国方面并没有提出太大的异议。联邦德国本身的资源并不丰富,而苏联选择用矿产资源来偿还外债正对联邦德国的胃口,所以盖达尔负责的外债谈判进行非常的顺利,除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双方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致。

可是德国人在对苏联投资的问题上倒是显得顾虑重重。这里面不单有大众公司和联邦德国政府自身的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美国方面对此的态度。因为冬妮娅和卡莉姆分别持有了大众公司大量的股份,所以对于大众公司董事会方面,谢廖沙倒是并不着急,反而联邦德国政府方面的工作要艰难得多。

为了获得科尔政府的信任,谢廖沙通过雅科夫列夫的关系联络到了很久都没有联系的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对于促成与大众公司的合作,戈尔巴乔夫也是乐见其成的。他甚至亲自和科尔总理通了电话,在电话里专门提起了这件事情。

“总理阁下,请您放心!我们引进外资也不是第一次了。即使在斯大林时代,福特汽车公司和菲亚特汽车公司就曾经和苏联合资兴建汽车城,高尔基汽车厂就是当初与福特汽车公司合作的产物,而我们国内的畅销车型拉达瓦尼则完全是和菲亚特汽车公司合作的成果。现在在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在进行着经济改革,希望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设苏联的新经济,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谢廖沙在一边热情的说道。

谢廖沙说的这些话科尔总理并没有太往心里去,毕竟好话谁都会说,等到大众真的去苏联投资了,万一苏联人翻脸那这笔钱就真的只能扔在哪里了。到时候联邦德国怎么为自己的企业挽回损失,主持公道。

“部长先生,我对苏联的资金管理方式和投资环境并不了解……”

科尔总理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完,谢廖沙就打断了他的发言,尽管这样不礼貌,但是谢廖沙就是喜欢快刀斩乱麻。政客之间虚伪的说辞并不是谢廖沙所喜欢的。所以他直截了当地说道:“几年前我们和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建设了一条泛欧天然气管道,当时的环境比现在要恶劣的多,美国人极力阻挠,可是我们还是办这件事情干成了,可见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合作的话,这些客观原因都不是问题。您不放心资金管理的问题,没关系我可以在波恩开设苏联外贸银行的分行,专门从事汽车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德国方面可以随时查阅账目。科尔总理请不要轻易拒绝这个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是铁幕对面十几个国家、几亿人口的广大市场,难道你这的想要放弃这次机会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科尔的内心已经没有了顾虑,毕竟前面有泛欧天然气管道层共的先例。而现在苏联也不再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咄咄逼人的那个苏联了。就连美国总统也邀请个戈尔巴乔夫在今年访问美国,世界局势已经出现了缓和。作为联邦德国如果能够在美苏的进一步交往之中占的先机,和两国都充分的搞好关系,那么对于联邦德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好吧,我们德国政府不再干涉本国企业前往苏联投资了,只要他们愿意!”科尔总理最终点头同意到。

在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允许之后,谢廖沙联系了高尔基汽车厂和伏尔加汽车厂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赶紧飞往波恩和大众方面商谈合作的事情。此外谢廖沙还让苏联银行在波恩当地设立了分行,专门用于处理苏联的债务和联邦德国队苏联的投资事宜。

大众公司的董事会对于去苏联投资的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在地中海航运和哥伦比亚银行投下了同意票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其他股东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于是就在谢廖沙离开波恩返回莫斯科之前,高尔基汽车厂和伏尔加汽车厂以及德国大众集团公司合资在苏联建设一家新的汽车公司的协议正式签署了。在这份协议之中,德国大众公司在合资企业之中占股50,而其余的份额则隶属于苏联外贸银行,以及高尔基汽车厂和伏尔加汽车厂。在谢廖沙的亲自要求之下,联邦德国方面答应下个月就到高尔基市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地方作为工厂的新厂址。

消息传回了国内,戈尔巴乔夫很是高兴,他认为这是自己所倡导的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于是在雅科夫列夫的推波助澜之下,《消息报》、《劳动报》、《共青团真理报》等主流媒体,以及莫斯科电视台都开始热潮大众汽车进入莫斯科的事情。

这件事情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又有企业要大规模的招工了。现在在苏联,因为阿富汗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苏联逐渐撤回了大部分的部队,只保留了部分精锐镇守阿富汗的重点城市。而大批人员归国以及解除军职就造成了就业方面的困难,再加上物价飞涨,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而大众汽车来苏联投资,则代表着以后也许会有更多国外的企业会到苏联来,这对很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