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七十五章 联合国大会

苏联教父 第七十五章 联合国大会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谢廖沙的这番言论如果传到了雅科夫列夫的耳朵里,绝对无法避免一番争论。因为雅科夫列夫这样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总是把所有问题归咎于体制,而谢廖沙这样的商人则会思考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

可是这番话是对契尔年科总书记说的,契尔年科总书记骨子里和苏斯洛夫是一样的,他们是苏联意识形态的守护者,坚信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谢廖沙的这番言论其实就是在避免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于经济停滞做出了新的阐述。

谢廖沙这些话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萧条。如果是社会主义制度出了问题,那为什么斯大林时代会带来经济奇迹,同样的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问题,为何现在的西方国家阵营经济同样处于困境之中呢。

当谢廖沙充分的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契尔年科总书记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然后一边咳嗽着,一边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道:“如果这笔钱留在外经贸部,你会怎么用?”

谢廖沙好在听懂了这句话。他对契尔年科总书记说道:“总书记,我想用这笔钱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规模和实际收益!我们的拉达瓦尼由于物美价廉,性价比高,在拉美地区逐渐的打开了销路。如果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对国内的汽车产业进行产品升级,虽然拉美市场的购买力不强,可是他们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弥补我们的缺失!”

“乌里扬诺夫同志,我该怎么说啊!你今天的发言实在是太有启发性了!我希望你把今天的发言整理成书面文件交给我!我会让经济改革委员会的同志们好好的研究研究的!”契尔年科挪着脚步走了过来,握着谢廖沙的手说道。

谢廖沙这番话戈尔巴乔夫也听见了,这些观点都不是昨天晚上讨论出来的。戈尔巴乔夫不知道谢廖沙是如何想出来的,乍听起来似乎非常的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什么消费升级的观点却又有些站不住脚,既然已经到了消费升级的时候,那么在现有的制度下,为何生产的企业不会自动调整呢?归根结底还是制度上的问题。

就在谢廖沙还想接着说点什么的时候,突然有工作人员走进了房间。对大家说道:“好了各位领导,总书记的身体才刚刚的恢复需要休息,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

“总书记,那这笔资金的归属问题?”谢廖沙急切的追问着答案。

“就让戈尔巴乔夫同志来决定吧!”契尔年科在离开之前最后对谢廖沙说道。

谢廖沙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满意足的跟着戈尔巴乔夫和耶利钦离开了这里。

在回去的路上,耶利钦当着戈尔巴乔夫的面忽然问道:“谢廖沙,你跟总书记说的那些道理都是认真的吗?”

谢廖沙想都不想的就回答道:“鲍里斯,书记。这些观点只是我对于汽车工业的一点浅见。”

谢廖沙和耶利钦先是回到了最高苏维埃,随后两人的司机分别接走了两人。回到家之后一夜未眠的谢廖沙倒头就睡。

……

几天之后,谢廖沙首先接到了苏共中央组织部的最新任命,他将接替现任的共青团第一书记米罗年科成为新的共青团书记,而米罗年科将会被调到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去工作。这是个好职位,凡是立志从政的官员无不向往着这个部门。

虽然谢廖沙名义上在共青团中央是居于米罗年科之下的第一副书记,可是谢廖沙手握财政大权,很多共青团内部的组织都是谢廖沙亲手建立起来的。比如那个影响力日渐强大的青年科技文化创新中心。随着霍多尔科夫斯基以及尤利娅季莫申科这样的榜样的出现,团里的青年干部们逐渐发现了除了仕途路线和学术路线之外的第三条路线,那就是经商。

谢廖沙通过青年科技文化创新中心的提成制度让一些头脑灵活的共青团干部们赚的盆满钵满。由于谢廖沙现在身居外经贸部的重要职位,他可以轻易的借助外经贸部手上的进口商品贸易权来扶植和培育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项目。

现在霍多尔科夫斯基是莫斯科唯一能够合法的搞到外国最新款家用及办公用计算机产品的中间商。而尤利娅季莫申科则把自己的录像带租赁商店覆盖到了乌克兰地区的所有大中城市。虽然这些企业在性质上依旧是属于共青团内部的集体企业或者是下属企业,可是谢廖沙把这些公司的收益和具体的经营者们对半分账。

共青团的那些高层精英们,包括米罗年科在内都拿了谢廖沙一份天大的好处,那就是莫斯科工人新城内部配备的别墅住宅。这些房子是谢廖沙专门用来拉拢一些关系户们用的。

新年假期结束之后的这段日子里,绝对算得上是外经贸部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有各种贸易数据等信息需要汇总和统计。部长助理就是外经贸部的大管家,自然当仁不让的要受这份累了。

不过今年的数据算得上不错,谢廖沙对于自己上任之后的第一份成绩单还是很有信心的。其实谢廖沙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做具体的什么事情,他只需要分配任务承担责任就可以了。具体的事情自然有纳斯佳帮她去跟。

外经贸部的成绩单是需要上缴中央,然后在苏共二当选政府最后一次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编入苏联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也是谢廖沙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由于共青团是属于群团组织,并非苏联政府的职能部门。因此除非是全国性质的党代会,否则谢廖沙在团委的职务再高,也无法参与这一级别的会议。当然他在以前也没有参加的机会,所以这一次代表外经贸部出席最高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算是谢廖沙的处女秀。

今年的会议召开日期定在了三月份,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不过就是在这种苏联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都要面对一年一度的大考的时候,远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却给苏联外交部发来了邀请。邀请葛罗米柯赴纽约参加一场极为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份邀请函让葛罗米柯重新燃起了对总书记之争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