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十五章 汽车贷款

苏联教父 第二十五章 汽车贷款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哥伦比亚银行虽然以国名为名,可是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却并不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标的。可以说和美国的大部分银行比起来,哥伦比亚银行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小银行。

谢廖沙是通过离岸公司来展开收购行动的,因为谢廖沙打算长久的借用哥伦比亚银行这一平台,所以他的私有化行动容不得一丝的违规行为,必须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收购活动。

为了先提前试水一下哥伦比亚当地的市场反应,谢廖沙让地中海贸易公司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订购了八百多辆拉达尼瓦通过海运运送到哥伦比亚国内交给埃斯科瓦尔去运作。

从黑海沿岸的罗斯托夫到哥伦比亚的布埃纳文图拉相隔万里,就在船队走到了一半的时候,谢廖沙的收购行动已经进入到了下一阶段,因为谢廖沙拿到了哥伦比亚银行的百分之五股权,他必须向美国的政府监管机关举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谢廖沙只能和现有的经营者去争夺哥伦比亚银行的控股权。

谢廖沙手上掌握的资金量不是一般的小财团可以相比的,在谢廖沙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虽然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是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于新收购的这家银行,谢廖沙并没有过多的参与管理,只是补充了一笔资金专门从事汽车贷款业务。

在埃斯科瓦尔的低价销售策略之下,拉达尼瓦逐渐的被哥伦比亚的消费者所熟悉了起来。首先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太便宜了,简直比日本品牌的汽车还要便宜。埃斯科瓦尔为这种车提出了首付百分之五的销售策略,而与之相对应的哥伦比亚银行为这种车提供最低三年,最高五年的低息贷款。这样一来,原本大部分被汽车的消费门槛排除在外的顾客们都被吸引了过来。一时之间埃斯科瓦尔的汽车销售公司从一开门就挤满了人。

为了吸引眼球,汽车销售公司还专门展示了拉达尼瓦拖着犁头当拖拉机使用的场景。什么把车开上四十五度的楼梯等绝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拉达尼瓦的零件通用性极好,再加上结构简单,因此当地有经验的汽车修理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很快都能掌握这种汽车的维修技能。为了解决拉达尼瓦不能拉货的缺点,汽车销售公司甚至推出了一种配套的拖车来搭配这种车运送货物。算起来拉达尼瓦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日本车省油,但是在哥伦比亚却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的邻国就是世界上原油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委内瑞拉,而哥伦比亚也是产油国之一,这里的汽油价格十分的低廉。

谢廖沙当初决定销售的事情由埃斯科瓦尔负责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因为埃斯科瓦尔的销售速度和资金的运转速度成正比,他卖的越多合法的收入也就越多。因此埃斯科瓦尔甚至使出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帮助拉达尼瓦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一些销售日本品牌以及欧美品牌的汽车销售商很快就发现警察和政府部门开始时不时的去找他们的麻烦。谢廖沙对此更是乐见其成,因为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哥伦比亚银行都将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地中海贸易公司将自己所获得的利润转换成了拉美地区的农产品原料,从巴西进口可可、大豆、甘蔗、玉米、咖啡,从阿根廷进口冷冻牛肉。现在全世界除了日本经济一枝独秀之外,几乎所有的老牌工业国的经济都陷入了停滞甚至衰退的阶段,拉美地区作为传统的原料出口国家也因此深受其害,这些农产品的价格现在都不高,地中海贸易公司自然从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然地中海贸易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获得的利润并非归谢廖沙所有。但是他是谢廖沙一手创建的企业,至今仍牢牢的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地中海贸易公司发展得越好,谢廖沙在对外经贸部的地位也就越稳固。指望着一辆家公司来拯救苏联其实是不科学的,它只能帮助谢廖沙去稳固官位而已。谢廖沙要靠着地中海贸易公司来进一步掌握外经贸部更多的权力。只要地中海贸易公司发展的好,谢廖沙在克里姆林宫的高层眼中才越有价值。

其实在谢廖沙看来,苏联的老百姓除了面临生活用品和食品供应短缺之外,在其他方面和西欧甚至美国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客观的来说比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人民的生活要幸福的多。苏联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普及了收音机,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基本的家用电器。而且拥有汽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虽然住房方面和美国的差距还很远,但是整体说来算是已经迈过了发展中国家的门槛。起码从现在看来整个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到非要解体不可的地步。

就在谢廖沙回到了莫斯科两个月之后,雅科夫列夫也安排好了一切事物,返回了国内。他回来之后自然要去向戈尔巴乔夫做汇报,谢廖沙自然也要一同前往。

雅科夫列夫不愧是做过中央委员的人物,对于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问题看的很透彻,他详细的为戈尔巴乔夫介绍了撒切尔首相上台之后的一系列举措。言辞之中对于英国的改革道路颇为推崇。他特意提出法国总统密特朗从81年上台开始就在大肆的国有化银行和工业集团,可是就在他上任一年之后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开始学习撒切尔夫人大肆搞起了私有化。谢廖沙饶有深意的看着雅科夫列夫,这个家伙虽然是个人,但是从骨子里他更相信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东西。不过雅科夫列夫所提到的英国钢铁公司在私有化之后成为了欧洲效率最高的钢铁企业的例子到让戈尔巴乔夫为之一动。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苏联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劳动效率问题。

“戈尔巴乔夫书记,现在看来,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彻底放弃了凯恩斯那一套大国企理论,反倒是撒切尔首相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更能解决目前状态下的困局!”雅科夫列夫意味深长的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