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国机会

苏联教父 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国机会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谢廖沙回到了莫斯科之后,只是稍微的过问了一下松采沃兄弟会的事情。他现在已经不想继续再直接插手帮派之间的争斗了,因为摆在谢廖沙面前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既然谢廖沙现在也有实力抓住这些机会,干嘛还要花大力气去搞那些事情呢?

可是谢廖沙不愿意做是一回事,别人去插手他的生意又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么多年来,谢廖沙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黑帮永远不可能被完全剿灭,一个帮派的倒下就会成就另一个帮派的崛起。当初他离开高尔基,自己经营的黑市就被那些不起眼的家伙给占据了,虽然后来抢回来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可是当初积累下的信誉和客户关系又耗费了大家大量的精力。而自己的生意伙伴意大利黑手党呢!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他们在纽约地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五大家族也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现在垄断了d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的卡利集团和麦德林集团才是美国的顶级帮派。因此谢廖沙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出自己的地盘,放手去让松采沃兄弟会做大做强。

谢廖沙目前的头等大事就是乌克兰的农业改革问题。现在中亚地区的官场被克格勃清理的干干净净,有一大批现成的职位空了出来。而在克里姆林宫内部,勃总的老部下们和新崛起的克格勃势力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就在上个月的23号新年假期之前,苏联驻古巴大使沃罗特尼科夫调任俄罗斯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连同他的前任索洛缅采夫一起进入了政治局。上层的斗争更加白热化,虽然谢廖沙不知这次斗争的最后的胜利者会是那一派,可是谢廖沙知道自己紧抱戈尔巴乔夫的大腿是没错的。

既然戈尔巴乔夫迫切的希望对农业生产实行改革,那么谢廖沙就抛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来迎合戈尔巴乔夫的这种心理。他现在已经推翻了当初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的那一系列的构想,一个化肥厂能消耗多少天然气,而且乌克兰的土壤肥沃,对化肥的需求并不旺盛。

谢廖沙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份报告交给了嘉能可集团内部的农业经济专家去操作,只有这样这份报告才更加专业也更佳具有可操作性。戈尔巴乔夫可是号称苏联国内的农业经济学家,谢廖沙相信这份报告一定会吸引住戈尔巴乔夫,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情。

最终这份报告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整理之后终于呈送给了最高苏维埃戈尔巴乔夫书记的办公室。戈尔巴乔夫随后立即召见了谢廖沙来共同商讨这份报告。戈尔巴乔夫给谢廖沙的结论是,报告很好,只有一个问题,钱从那里来?

“书记!嘉能可公司希望以优惠的价格从地中海贸易公司手上获得天然气贸易的权利,他们愿意以特别贸易的方式提供这部分的资金!”谢廖沙小声地说道。

“你是说苏欧天然气管道贸易是吗?”戈尔巴乔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谢廖沙则感到有些紧张,从今年的一月一号开始苏联开始向法国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从这一天开始西欧就再也无法摆脱来自东方的能源枷锁了。这是一笔利润丰厚而又收益稳定的好买卖。苏联靠着天然气贸易合同,以后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约1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这还是国与国之间的能源交易,如果是能源消费的终端价格恐怕就更加丰厚了。

“他们开出的是什么条件?”戈尔巴乔夫似乎有些心动,一年多以来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嘉能可公司的合作一直都很顺利。对方在艰难的时刻冒着巨大的风险为苏联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情于理戈尔巴乔夫都觉得应该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现在天然气管道已经修建好了,每年的供气量由苏联说了算,对方既然感兴趣戈尔巴乔夫也没什么理由去反对。

“嘉能可愿意支付和法国政府同样的价格,你也知道,我们在乌克兰地区进行农业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而且改革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很有可能会带来粮食供应的阵痛,我们反而更加离不开嘉能可公司的粮食贸易!”谢廖沙极力的劝说道,他迫切的想通过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嘉能可公司唱一出双黄,从而拿下这一笔大买卖。

“乌里扬诺夫同志,我不能向你保证这件事情一定能成功,但我还是会为你跟外贸部门争取一下天然气贸易权的问题!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的粮食供应问题,我们不能总是消耗国家宝贵的外汇去购买粮食让这些西方国家掐住我们的脖子,我相信我们国家是有能力做到粮食自给自足的。乌里扬诺夫同志,你一直很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在农业部的职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戈尔巴乔夫说了一番激励的话,并没有向谢廖沙保证什么,这让谢廖沙感到有些失望。

离开了白宫之后,谢廖沙立刻跟马克里奇通了电话,商量着天然气生意的事情。这段时间里,马克里奇利用他在美国国内的人脉成功的将苏联的铝锭销售到了通用汽车公司,以及波音公司,为嘉能可找到了几个长期买家。不过这些铝锭需要在意大利重新冶炼加工一下,以蒙蔽美国政府的贸易制裁法案!随着铝业务的稳定,马克里奇已经把关注点转移到了英国,正在布局那里的一笔大生意。

马克里奇凭借自己在矿产和能源现货贸易上的多年经验,敏锐的发掘了英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最近英国的煤矿工人和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关于关闭煤矿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就导致了英国国内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到时候天然气的价格肯定也会水涨船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撒切尔夫人正在疯狂的甩卖英国的公用事业以削减政府的财政赤字,这正是抄底英国这些国有公用事业公司的好机会。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地方就是,如果英国煤矿工人罢工,撒切尔夫人会不会妥协,要知道1974年的工人罢工直接将希思政府赶下了台,这也是马克里奇一直犹豫不决的地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