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苏联教父 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不知不觉之间,谢廖沙调动到莫斯科已经快要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谢廖沙始终是有些无所事事,他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了列宁格勒大学的学业上。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谢廖沙不想有所作为,他现在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莫斯科团委内部的复杂性,这里几乎人人都有背景,人人都在应付差事,就算是谢廖沙的直属下属们,也保不齐是个什么部长的公子,谢廖沙怎么可能指挥的动这些人。

谢廖沙的碌碌无为引起了安德罗波夫的不满,安主席可不是经常给别人机会的,想当初谢廖沙在高尔基市的工作让安德罗波夫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而现在安主席已经确立了自己党内二把手的位置,随着勃列日涅夫的日渐衰老,安德罗波夫必须开始考虑组建自己的班底了,虽然谢廖沙还够不上被提拔到多高的职位,可是团委可是容易获得提拔的地方,安德罗波夫就是想让这个年轻人在这里干出来一点成绩之后,将他安排到莫斯科市委去工作的。

对谢廖沙这一段的表现不满意的安德罗波夫自然要敲打敲打这个年轻人,他特意的打电话到团委去训斥了谢廖沙一番,明确的告诉他:“我把你调到莫斯科来不是为了让你来混日子的,是来让你干一番事业的,你要是再这么无所事事我就把你派到远东地区去!”

谢廖沙在电话的这一边听的冷汗连连,他虽然知道被调到莫斯科是安主席的意思,但是他并没有觉得安主席会把他当作一回事,可是没想到这个党内的二号人物居然还挺关心他的工作表现的,虽然他明白自己在高尔基市的表现得到了安主席的赞扬,但是他并不认为只凭着这点成绩真能够获得安主席的赏识和提拔。不过也确实是谢廖沙小看自己了,现在整个苏联的官场都是人浮于事,大部分人都在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向谢廖沙这样真的干出一番事业的官员并不多,虽然谢廖沙的动机并不高尚。

被安主席大声呵斥了一顿的谢廖沙不禁苦笑了一生,自己现在的处境又有谁能够理解,在莫斯科完全照搬高尔基市的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且不说这里是首都,就算全国到处都在闹饥荒,这里依旧会保持充足的物资供应,更为重要的是,莫斯科人的收入更高,那些廉价的商品在这里的需求不大,反倒是伊万科夫走私的那些质优价廉的家电产品和他的兄弟哈桑走私的高档烟酒更加畅销。

这些事情谢廖沙没办法向安德罗波夫抱怨,所有的问题只能靠他自己解决,纵观整个莫斯科团委,算得上自己人的只有自己的秘书纳斯佳,其余的人只是对他表面恭敬,谢廖沙就不幻想他们会听自己的指挥了。所以为今之计,在团委内部组建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小部门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谢廖沙决定把自己的目光转向莫斯科团委下辖的那些团支部组织,他决定去这些分支组织之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尤其是青工部所直接管理的莫斯科周围的那些工业企业的团组织,这些团组织虽然级别不高,但是管理的工人们可着实不少,多的有职工几十万,少的也有近万人,而莫斯科作为全国的首都,周围的工业企业简直是多如牛毛。这样看来,如果能吸引这些企业的青年工人加入互助会的话,那么谢廖沙现有的商业模式依然可以持续下去。

要怎样才可以吸引这些青年工人参与进来呢?谢廖沙苦思良久,人生在世,所需要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四个字而已,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这个四个方面去想办法。

谢廖沙再次陷入了沉思,现在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座全苏联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中,老百姓既不缺吃也不缺穿,而且对于汽车和摩托车的需求还停留在国产的廉价车阶段,所以归根结底,谢廖沙只能在住房的方面做做自己的文章。

想到了这里,谢廖沙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抓到了什么,只要稍加思索,谢廖沙就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找对了路了。且不说莫斯科的常住人口接近千万,就是从全国各地来到莫斯科的这些工厂里工作的年轻人就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从外地来的青年人来到莫斯科工作,大部分都住在单位分配的多人宿舍之中,这些年轻人用不了几年就要结婚,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可是最为福利的住房制度却并不能够让大家满意,很多人直到退休才等到了自己的房子。虽然说苏联人不一定像中国人那样非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才可以结婚,但是一旦结婚依旧面临着居住条件改善的需要。想到了这里谢廖沙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什么不建一些适合这些新婚男女的房子,用低廉的价格租给这些年轻人。

谢廖沙越想越觉得自己找对了路子,用住房来吸引年轻人加入互助会,苏联的年轻人有一点比资本主义国家好的地方就在于,这里没有失业的问题,所有的工人都有稳定的工资作为保障,这就减少了互助会的风险。只要和这些工人的单位达成协议,从工人们的工资之中直接将房租返还给互助会,互助会也不用担心收不回来钱。

谢廖沙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聪明了,这么多天来一直紧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这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啊,建造住宅就免不了从国外进口建材,机械等必不可少的东西,而这一系列的外汇往来全部需要大额的资金流动,这又为谢廖沙的地下金融事业提供了合法的掩护。

想到了这里,谢廖沙大声唿喊道:“纳斯佳,替我通知莫斯科地区所有工业企业团支部的负责人来我这里开会,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他们谈,告诉他们这是关系到莫斯科数百万青年工人福祉的大事,谁要是不来就是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

纳斯佳拿起手中的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还有,给我找一下莫斯科地区废弃的大型建筑物,尽快给我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把其中可以住人的地方标注出来,纳斯佳,我们要在莫斯科大干一场了!”谢廖沙有些兴奋地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