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96章 国之重器

大明天文生 第096章 国之重器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种程度的接触,着实超出了胡萦儿的底线。

她不禁扭动起来,抗拒的扭动起来:“不,不要,会被人看到,放开我好不好。”

薛瑞趁热打铁,嘿嘿笑道:“那你亲我一下, 亲了我就放开你,不然就让人看到好了。”

“你……!”

这么无耻的要求,让胡萦儿恨不得踹他两脚。

挣扎了半天,胡萦儿实在逃不出魔掌,只得认命似的闭上眼睛,慌慌张张在薛瑞脸上啄了一下。

“好哇, 你竟然占我便宜,你要对我负责嗷!”

薛瑞放开胡萦儿, 一手摸着脸颊, 一手抱着胸,一副被吃了豆腐的样子。

“你要死啊!”

胡萦儿闻言,顿时脸上发烧,握紧粉拳就冲上去。

别看胡萦儿是个女子,手上力气可不小,薛瑞是深受其害,见她要来收拾自己,忙转头朝旁边跑去。

刚跑出几步,眼角的余光忽然发现了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这两人一直趴在一颗芭蕉树后,见他们两人突然跑过来,赶紧俯身向后转移,不料被眼尖的薛瑞发现。

“站住!”

薛瑞下意识低喝一声,叫住了逃跑的两人。

胡萦儿看到还有别人在场,顿时被吓得脸色苍白,躲到薛瑞身后动也不敢动。

芭蕉树后两人见行踪暴露, 只好慢吞吞的走出来。

借着月光,薛瑞和胡萦儿一眼就认出,这两人正是他们二人的侍女,苏苏和瑾儿!

呼!

薛瑞松了一口气,胡萦儿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这两个丫头躲在这里,肯定是在偷看他们两人亲热。

刚才薛瑞跟胡萦儿光顾着打闹,哪想过有人偷偷潜伏过来,躲在芭蕉树后观察他们。

“不是让你们回房吗?躲在这里做什么?”

薛瑞板着脸,沉声质问道。

“我们……”

苏苏和瑾儿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薛瑞揪着苏苏小脸,目光中带着审视,道:“说说,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

“我们看到少爷和胡小姐在……”

苏苏怕被薛瑞责骂,就要和盘托出。

刚说到一半,就听瑾儿打断道:“天太黑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真的什么都没看到?”薛瑞质问道。

“嗯嗯嗯。”

苏苏此时也反应过来,跟着瑾儿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既然没看到,就不要乱说,现在天快亮了,瑾儿送你家小姐回房吧, 我也回房去洗漱, 准备上值了。”

跟胡萦儿对视一眼,薛瑞便领着苏苏回了房间。

经刚才那么一闹,薛瑞哪还有心思睡觉,坐在床边闭目养神。

苏苏站在一旁,犹豫道:“少爷,我觉得你不能那样对胡小姐。”

“嗯?”

薛瑞睁开眼,不悦道:“你说说,为何不能?”

“少爷应该对胡小姐以礼相待,不然若是被夫人知道了,她就再也别想进薛家的门了。”苏苏劝道。

薛瑞沉思片刻,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今天有点太放纵了,以后必须得克制一下,不然坏了胡萦儿名声,倒霉的不止是她,就连自己也会有许多麻烦。

“你说的对,少爷接受批评。”

薛瑞夸赞道:“你以后要多多提醒我,免得我又得意忘形,还有,我娘那边你也多帮胡萦儿美言几句,要是她真成了薛家媳妇儿,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知道啦,胡小姐为人大度,做我主母的话,倒也不错。”

苏苏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两人就在卧房里聊天,一直到天色微亮,薛瑞洗漱后,又陪胡中吃了早饭,才去钦天监上值。

……

自打救出父亲以后,薛瑞的担子轻松了许多,如今他刚担任档房的掌事,在新皇即将登基的关头,自然要好好变表现才行。

就在昨天,薛瑞已将接下来几个月档房的教学任务做了详尽规划,并上报给中官正许惇。

经过几位堂官的共同讨论,大人们觉得他这份计划做的很不错,表示可以试行一段时间,以观后效。

这份教学计划十分详尽,不但是给世业生们做的,也是给他自己做的。

结合现代教育体系,薛瑞一改往日死板的学习方式,以兴趣提升世业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提升世业生们学习积极性。

只要提升世业生们的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就能提高许多,这对负责敦促世业生们学习的薛瑞也有极大好处。

因昨日抓捕彭得清父子,档房的教学计划便挪到今日展开。

等世业生们到期,薛瑞当堂宣布,今日会带大伙去参观钦天监所属的几个分支机构,如观象台,谯楼等。

世业生们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十分激动。

入监这几天,他们已经从范岩等人口中得知,像他们这种世业生,只有在通过岁考,取得天文生身份时,才会分去各地供职。

最让他们吃惊的是,监中有的天文生胡子都白了,竟然连观象台长啥样都不知道,想到自己也可能会这样,他们也颇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意想不到的是,薛瑞竟然要带他们去参观观象台等地,这让世业生们又惊又喜,恨不得长翅膀飞过去。

跟许惇报备后,薛瑞就领着世业生们,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第一站,自然是要去观象台。

这是钦天监最重要的分支机构,一切天文活动,皆由此展开。

因观象台不在钦天监中,所以平时是由五官灵台郎卜刺负责管理,观象台现有天文生一十六名,负责日夜观象,及平时事务处置。

观象台位于城东,工部于正统四年修建而成,除观象台本身,还有衙署等其余附属建筑,占地足有十几亩。

到了地方,早有两人在大门外等候,见薛瑞等人过来,一人远远就迎了上来,高声道:“薛兄大驾光临,小弟可是望眼欲穿呐。”

另一人也上前,笑道:“最近薛兄可是大出风头啊,我们观象台这边,都在传你的英雄事迹,真是了不起啊”

这两人一个叫徐峰,一个叫周涛,正是岁考过后被五官灵台郎卜刺挑走的两个天文生,他们二人昨日得到消息,说今日薛瑞会带档房世业生来观象台参观,便自告奋勇前来迎接。

“呵呵,你们这是在捧杀我吧,我也就是误打误撞而已,哪里算得上英雄事迹……倒是你们两人,这才几天不见,你俩就糙了不少啊?”

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眼,薛瑞颇有些惊讶,以前在档房学习时,徐峰他们都是细皮嫩肉的,现在却满脸的沧桑,连皮肤都粗糙了不少。

周涛苦笑着对薛瑞解释道:“你们是不知道,这观象台上风大的很,尤其是深秋夜晚的冷风,刮的人脸生疼,再加上最近一直熬夜,可不就成这样了吗?”

“那你们还真是辛苦了。”

薛瑞早听说观象台这边差事不好干,当时他还有点不信,看到徐峰两个,他这才有些信了。

跟新来的世业生介绍了一下二人,随后在徐峰两人的引导下,众人一路进了观象台衙署。

观象台衙署建有围墙,呈四面将观象台等建筑包围。

刚进大门,众人的眼球就被高大的观象台吸引。

这观象台高约五六丈,台顶东西南北各长约二十余米,从大门看去,隐约能看到其上设置的种天文观测仪器。

范岩踮脚瞅了几眼,忍不住问道:“徐峰,咱们能上去看看吗?”

正跟薛瑞介绍观象台的徐峰转过头,回道:“观象台上仪器十分贵重,白日除了轮值观象的天文生,其余人等一律不能入内,你们想上去,须禀报卜大人知晓,由他老人家定夺。”

薛瑞安排世业生前来参观,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这观象台要是不能上去,光在底下看着有什么意思?

穿越前,他去这座观象台遗址参观过很多次,对下面的样子样子已经熟的不能再熟。

不过,现代的观象台距现在有五六百年,几经战乱,又数次重建修缮,到他去参观时,早已面目全非。

既然都来了,不上去看看自然不甘心,薛瑞便道:“不知灵台郎可在衙署,不如我去请示一下,好歹让大家伙上去看一眼,不然这趟岂不是白来了?”

“灵台郎听说你们要来,一直在值房办公,估计正等着你领人过去拜见呢。”徐峰笑道。

薛瑞点点头:“那行,咱们现在就去吧,参观完观象台,我还要带他们去谯楼等地看看。”

卜刺值房就在衙署中,步行片刻,众人就到了门外。

徐峰进屋禀报后,卜刺从屋里出来,看向这浩浩荡荡的人群。

“老夫守着这观象台也有十数年了,像今日这般热闹的情景还真不多见,听说你们想上观象台看看?”

卜刺是色目人,却一口地道的北京官话,让没什么见识的世业生们啧啧称奇。

薛瑞作为掌事,便代表众人上前,拱手道:“学生薛瑞,见过老大人,先前学生已禀明了中官正许大人,要带世业生们来观象台研习,不知大人可否通融一二,让学生带人上去看看,也好让大伙儿开开眼界,否则,将来他们成了天文生,却连观象台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那就有点愧对天文生之名了。”

卜刺摸着胡子,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老夫要是不同意,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也罢,今日就破例让你们上去看看,不过在上去前,老夫有两个要求。”

“多谢大人,请大人示下!”

众人大喜,没想到卜刺这么好说话。

“这观象台上所置仪器,都是朝廷花了大力气打造的,你们上去后,除了有天文生身份之人,其他人只可远观,万万不可触碰,万一出了差池,不止是你们,就连老夫也要被朝廷责罚,懂了吗?”卜刺严肃提醒道。

“大人放心,学生会严格管束他们。”

薛瑞忙保证道。

“第二嘛,就是参观了我这观象台,过几日后,老夫要去监中调拨人手过来做些杂事,到时候你们可不得拒绝,若是不答应的,就不要上去了。”卜刺又道。

世业生们听说过观象台差事清苦,再加上徐峰两人模样,哪里还不明白在这地方当差的辛苦。

可现在卜刺说过几天要拉人来打杂,一时让他们都有些犹豫。

卜刺也不管他们怎么想,叫来一名年约三旬的天文生,交代道:“黄彦,你带他们上去看看,最好分成三批,免得人挤来挤去,腾挪不开。”

“老师放心,弟子明白怎么做。”

叫黄彦的天文生忙点头。

交代完后,卜刺就回了值房。

黄彦看向薛瑞等人,道:“大人的话,刚才你们也听到了,愿意上去的就跟我走,不愿意的就留下,不要随意走动。”

说完,一甩袖子就朝观象台走去。

来都来了,众人自然不甘心就这么留下,反正档房世业生三十人,也不一定就轮到自己来打杂,就算轮到自己,那也是时运不济,怪不得别人。

这么想想,世业生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竟一个不落的跟了上去。

在去观象台的路上,薛瑞趁机跟黄彦攀谈几句,得知薛瑞的大名后,黄彦对他客气了不少,连带着对世业生们说话也和善了些许。

在下面分配好人员,薛瑞带人跟黄彦拾阶而上。

观象台说白了就是个四棱台,各种仪器就放置在顶部。

薛瑞等人上来时,台上已有四个天文生,他们面对四个方向站立,手中都拿着纸笔,看样子是在记录白天的天象。

众人到来,自然引起了台上四人注意,纷纷转头来看。

不料,黄彦却呵斥道:“谁让你们东张西望的,看漏了天象,知道是什么罪过吗?”

挨了骂,这四个天文生也不敢顶嘴,忙各自站好,抬头看着远方的天空,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薛瑞好奇道:“黄大哥,这白天又看不到星辰,也需要观象吗?”

“自然需要,咱们观象台不止是观夜间星象,白日也偶尔会出现一些特殊星象,比如太白经天、流星坠地,当然,白日主要还观测这金乌变化,顺带记录四方云气色彩,以备查阅。”黄彦解释道。

“原来如此。”

薛瑞环顾四周,见周围没有任何遮挡,不由惊讶。

看情况,这些天文生观测天象,都是在露天当值,这工作环境也太恶劣了些。

春秋天还好,天气都比较适宜,要是换做冬夏,在这么高的地方,还要顶着炙热的骄阳,吹着凛冽的寒风当值,这绝对是个让人绝望的苦差事。

而且,观象台管理也太严格了些,甚至都不能随意乱动,有失人性化。

“还好我没被分到观象台来。”

薛瑞庆幸不已,天文生分配当天,他还想主动报名来观象台当差,要不是许惇早有安排,他早就在这里喝上西北风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世业生们已经围着几部天文观测仪器讨论起来。

薛瑞一眼看去,除了浑天仪、简仪,浑象等仪器,其他几个都不认识,便请黄彦给大家做一些讲解。

黄彦乃是五官灵台郎卜刺高足,在观象台当差十多年,对这些仪器用法自然十分熟悉,便给薛瑞等人做了一些演示,并让他亲自上前操作。

看着这些完好无损的仪器,薛瑞不禁有些激动。

明朝这些天文观测仪器,只有部分保存到清朝末年。

但在光绪年间,又因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观象台上的仪器全被列强德国、法**队瓜分,期间还有不少仪器被损坏、丢失。

虽然三年后法国迫于国际舆论,将几件仪器交还清政府,却因保存运输不当,以致失去精度,无法再使用。

前世薛瑞参观观象台时,看到清政府后来仿制的缩小版简陋天文观测仪器时,对损坏这些古代天文仪器的列强简直恨之入骨。

如今有机会亲手使用这些早已损坏的古天文仪器,薛瑞又怎能不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