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82章 以讹传讹

大明天文生 第082章 以讹传讹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朱祁钰面色惶恐,于谦言辞恳切道:“殿下,今日之事,完全是王振奸党倒行逆施,以致天怒人怨,如今圣驾失陷,群臣激愤之下, 这才失手打死了几个奸党,群臣绝无加害殿下之意,请殿下恕罪!”

听于谦这么说,朱祁钰勉强镇定了些,看着围过来的群臣,慌张的问道:“于大人, 即已诛灭了奸党,群臣为何还不肯散去?”

于谦拱手道:“殿下, 王振党羽遍布朝野,还有许多人逍遥法外,应命有司速速派人捉拿,权阉王振,擅权专政,误国误民,百死难赎其罪,恳请殿下下旨,着有司籍没其家,按刑论罪!”

“请殿下降旨!”

众人皆跪地请旨。

朱祁钰见此情景,已知再无转圜之地,只好降下令旨:

“国家多难,皆因奸邪专权所致,今已悉准所言,置诸极刑, 籍没其家,以谢天人之怒,以慰社稷之灵。尔文武群臣务须各尽乃职,以辅国家,以济时艰。”

有了这道令旨,群臣终于松了口气,在于谦的带领下,官员们恢复朝班秩序,拜过朱祁钰后,才渐渐散去。

听完左顺门事件全过程,薛瑞也在思考今后该怎么办。

薛元皓病重的事,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今天左顺门事件爆发,肯定会成为全城百姓的谈资。

在这种情况下,薛元皓被关入诏狱的事,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更何况,薛元皓已经被救出狱,继续造势的话,恐怕效果不是太好。

事到如今,只能改变策略,制造个新的噱头,才能蹭上这次左顺门事件的热度。

思索片刻,薛瑞脑中灵光一闪, 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详细跟张懋说了后,让他回去禀明吴氏,请吴氏帮他传播出去。

张懋回府没多久,一则“左顺门百官愤怒诛奸党,小少年强闯诏狱救父亲”的传闻飞速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传播开来。

……

要说京中酒楼最出名者,非鸿运楼莫属。

这个店名寓意很好,再加上饭菜可口,吸引了不少来往客商。

今日还没到饭点,大堂就坐满了用饭的客人。

靠窗的一桌,是两名员外打扮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人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外地归来。

坐右边的员外名叫刘福,在城中做丝绸生意,名下有两间不小的铺面,生意还算不错。

跟他拼桌的这人,是做皮货生意的商人王齐,这些年走南闯北,攒下来诺达家业,在同行中有一些名气。

前些日子,王齐去辽东贩皮货,不料土木堡一败,堵住了他的去路,只得原路返回,到今日方才回到京里。

王齐抿了口酒,疑惑问道:“王兄,先前我入城时,老是听人说什么左顺门,左顺门究竟咋了?”

刘福放下酒杯,兴致勃勃道:“你还不知道吧,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一起大事,好家伙,连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都给打死了!”

“王兄,细说!”

王齐一下就被勾起了好奇心,忙给刘福斟满酒,等着听八卦。

刘福正愁没人跟他聊这事,绘声绘色将左顺门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其中不免有添油加醋的地方。

“好!”

王齐一拍桌子,显得十分激动,大骂道:“这**党死有余辜,朝廷就该治他们的罪!”

这次他去辽东贩皮货,带了十几个伙计押车,一路吃喝用度花费不小,结果因王振这阉狗瞎指挥,导致明军大败,害得他也不能再去辽东,只得原路返回,这一趟不但没能收到皮子,还倒贴了不少银子,他如何能不气?

“王兄,慎言!”

刘福紧张的朝周围看了一眼,虽说朝廷正在追究奸党的责任,但到底还没有尘埃落定,要是被王振余党听了去,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商人的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王齐意识到不妥,压低了声音,道:“那京中传的少年闯诏狱的事又是什么情况?”

说起这个,刘福显得很是钦佩,解释道:“听说那少年名为薛瑞,他父亲因反对皇帝亲征,被王振关入诏狱,听闻父亲病重,薛姓少年怒而拔刀,去锦衣卫要人,锦衣卫见他单枪匹马,本来十分不屑,然而这少年武功高强,直接杀将上去,心狠手辣的锦衣卫竟然无人能敌,被薛姓少年杀了个三进三出,锦……”

“等等!”

王齐打断道:“不对啊,他是去救父亲的,为啥要杀个三进三出,莫非他是在学赵云单骑救主?”

“咳咳,略有夸张,略有夸张。”

刘福举杯掩饰住自己的尴尬,而后接着道:“那锦衣卫被薛姓少年折服,竟不敢再阻拦,甚至还亲自带路,将他父亲放了出去。”

“这少年如此勇武?”

王齐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了不少大阵仗,想到那吃人不吐骨头的诏狱,他就有些胆颤心惊,也不知那薛瑞是如何鼓起勇气闯进去的。

这时,小二端来几盘菜,刘福加了一块腰花吃下,这才悠哉道:“这少年可不止做过这一件事,据说,前些天太后娘娘想要跟瓦剌人和亲,用公主把皇帝换回来,但是,京中官员百姓多有家属死于瓦剌人手中,是以都反对和亲之事,可太后执意和亲,官员们怎么都劝不住,最后还是薛姓少年上书,狠狠将太后骂……说服了,太后娘娘才收回成命,这薛家父子,可了不得哩!”

“那少年怎么说的?”

“我也就记得几句,说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反正听了这话,太后娘娘都没脸再提用公主换皇帝回来的话了。”刘福说的很小声,不过却一脸敬佩。

“这薛家父子皆是忠勇之士啊,来来来,咱们共同举杯,为忠良沉冤昭雪,干一杯!”

王齐听的热血沸腾,对传说中的薛家父子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这样的情景,在京城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重复上演着。

石头胡同。

经陶节庵诊治后,薛元皓的病情逐渐好转,柳氏母子也算松了口气。

直到日落,薛瑞突然意识到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们租住的这间小院,只有主人卧房和偏房,先前柳氏住在主卧房里,薛瑞住在偏房中。

现在薛元皓回来,自然该跟柳氏住在主卧房里,摆在柳氏母子面前的问题是,苏苏该怎么办?

薛瑞看了眼苏苏,提议道:“不如我跟父亲住一屋吧,您跟苏苏住偏房,咱们将就几天,等我事情办妥,就回老宅去住。”

柳氏摇头道:“那怎么成,你爹还病着呢,需要人彻夜照顾,我必须守在这,随时查看他的情况,免得他病情又反复,再说,你白天还要去钦天监上值,休息不好怎么能成?”

“那要不我打个地铺?”薛瑞提议道。

“不行不行,八月多雨,这些天地面湿的很,睡地上容易生病,还是我睡地铺将就着吧?”

苏苏知道自己身份,虽然看似一家人,可她到底是奴婢出身,让少爷把床让给她,自己去睡地上,这古往今来也没这个道理,因此很是反对。

柳氏看无奈道:“家里只有两床被褥,哪来的地铺给你们打?”

“要不,要不,我和……”

苏苏红着脸,正要说出令她羞耻的话,却听薛瑞断然道:“现在我爹的病情已经稳定,只要继续服用陶节庵开的汤药,明日应该就能大好,既然这样,我就去师公府中暂住几晚吧,正好我也有事跟师公商量。”

苏苏错愕的看着自家少爷,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可薛瑞还在掰着指头,分析住在师公家的好处。

柳氏瞟了眼毫无所觉的儿子,又观察了一下自家婢女的表情,觉得十分好笑,这一幕,不正应了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话吗?

趁着城门未关,薛瑞掐着点进了城。

今日薛瑞请假,连胡中都不知道,直到下值时,胡中才知道薛瑞告了假。

左顺门事件,早在中午就传遍了全城,胡家祖孙自然都听说了。

见薛瑞没来,胡萦儿不由有些担心,今天朝堂上这么乱,薛瑞着急忙慌的离开钦天监,该不会被卷进这些是非中吧?

跟爷爷说了自己的担忧,胡中却一点也不着急,自己这个徒孙看似不着调,可心里却知道轻重缓急,不该做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做的,因而劝孙女不必担心。

饭后,瑾儿突然进屋,说是厨娘外出采买时,听城里城外都在传薛家少爷闯了诏狱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祖孙俩都被吓的不轻,连忙召来厨娘,询问详情。

前两天薛瑞还跟他们商量,说是等时机成熟,救父亲出狱的事就该提上日程了。

胡中对此表示赞同,正盘算着托朝中熟人帮忙传播消息,再使些银子在民间制造舆论,为弟子攫取最大名望,好由此步入仕途。

可谁知,薛瑞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强闯诏狱,提前去救他爹了!

厨娘进屋后,胡中忙问:“你听谁说的瑞哥儿闯了诏狱?”

“回老爷的话,奴婢也是听摊贩们说的,好多人都在传呢。”

厨娘忙答道。

旁边的胡萦儿插话道:“你可听说薛瑞如何了,究竟有没有救出他爹?”

“好像是救出来了,听说还杀了不少锦衣卫,诏狱都血流成河了。”

厨娘神色微微有些惊恐,要不是身契还在胡府,她肯定要逃的远远的,免得胡家被抄家的时候,自己也要人头落地。

听了这话,胡萦儿眼前一黑,险些吓晕倒过去,幸好瑾儿及时将她扶住,才没跌倒。

胡中思量片刻,道:“此事当不得真,薛瑞浑身没有二两劲,别说一群锦衣卫,就是半个他恐怕也打不过,还怎么救出他爹?”

听了爷爷的分析,胡萦儿脸上才恢复了些血色,急声道:“爷爷,那快派人去薛家看看吧,必须问清事情经过。”

胡中也觉得应该如此,当即唤来府中管事胡有桐,让他赶紧去石头胡同一趟,问个究竟。

“老爷,我马上去。”

胡有桐出门,小翠着急忙慌的跑进来,神色惊恐道:“老爷,薛家少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