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067章 储君之议

大明天文生 第067章 储君之议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家公主?”

李永昌惊愕的看着孙太后,嘴巴都有些合不拢。

当今陛下膝下长女才两岁,让她嫁给四十多岁的也先,实在太荒唐了。

转念一想,陛下长女可是太后的亲孙女,平日喜欢的紧,想必她也不会忍心让两岁孙女去和亲。

那太后所说的皇家公主,恐怕只能是先帝所出的三位公主。

掰起指头算一下,宣宗长女顺德公主已于正统八病逝,次女永清公主宣德八年去世。

如今还在世的,就只有常德长公主,如今年龄二十有四。

若是按齿岁算,常德公主和也先差距倒是没那么大,可问题是,常德公主已于正统五年婚配,驸马为已逝鄞国公薛禄之子,薛桓。

依李永昌所想,太后难道想让常德公主下嫁也先,可驸马薛恒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二人和离?

“太荒唐了!”

光想想,李永昌就觉得无法接受,真要是这么办了,别说满朝文武答不答应,恐怕连大明亿万百姓都不会答应!

孙太后并不知道李永昌在想什么,此时她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个清晰的计划。

“取纸笔来!”

压下心中的激动,孙太后让人取来纸笔,伏案写了一封书信,亲手折好放进信封内,让李永昌用火漆密封。

封好后,孙太后低声跟李永昌交代:“这封信,你亲自送到……”

听完后,李永昌整个人都呆住了,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孙太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等李永昌出宫,孙太后依旧有些心神不宁。

因儿子朱祁镇执意出征,葬送了大明二十余万精锐和五十余名文武大臣,以至于京城危在旦夕,恐怕儿子已经被全天下人痛恨。

外朝官员们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对当今皇帝肯定非常失望。

以孙太后所想,之所以救回皇帝的行动进展缓慢,就是因为文武官员心有怨恨,嘴上说着以迎回陛下为首要大事,实际上却是出工不出力,根本没有想真正救回皇帝。

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救回来儿子救更加的困难。

但是孙太后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子能安然返回。

苦思冥想,在消耗了无数脑细胞后,她还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册立太子!

皇帝朱祁镇离京前,皇甫仲和发现天象有变,曾在劝谏奏疏中提议,皇帝在离京前,应先立储君,这样国本有继,才是万全之策。

不成想,朱祁镇觉得这是在咒他早死,下旨把皇甫仲和给申饬了一顿,册立储君的事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此时孙太后想起这事,倒是觉得册立储君对目前的困境来说,未免不是一步好棋。

……

中午吃过堂食,一则消息传遍了朝野。

太后欲立两岁的皇帝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在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任何操作都是非常敏感的,大臣们得知消息后,连忙去找郕王确认。

得到肯定答复后,朝野议论纷纷,都说两岁的太子如何带领臣民共克时艰。

孙太后得知此事,觉得这些大臣如此反对,肯定是有另立新君的打算,就更加坚定了要立朱见深为皇太子的决心。

对于此事,薛瑞毫不惊讶。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皇帝落于敌手,生命得不到保障,且国政权柄操于郕王朱祁钰之手,以孙太后的度量,很难不怀疑郕王有取皇帝而代之的想法。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册立储君便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朱见深做了皇太子,万一皇帝有什么不测,朱见深便能直接即皇帝位,如此便可断了某些人的心思。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只要册立了皇太子,大臣们便只能用尽力解救皇帝。

否则,万一皇帝朱祁镇被害,等朱见深做了新君,日后难说不会翻旧账,把父皇的死怪罪到那些消极怠工的人头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臣们只得尽心尽力想办法,这样她儿子的性命更有保障。

这其中的博弈,非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在薛瑞心里,册立太子之事,跟他没多大关系。

他现在面临的首要大事,就是明天的世业生岁考。

虽说时间有些仓促,但薛瑞自我感觉挺不错。

最近一个月,他恶补了许多知识,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这次能蒙混过关,成为正式天文生。

做了天文生,就相当于有了正式的国家公务员编制,妥妥的铁饭碗。

只等过几天救出父亲,再利用英国公府的力量宣传造势一番,父亲名望大增,补缺官员之事十拿九稳。

等北京保卫战结束,大明秩序恢复,他就能完全躺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官二代。

堕落**的咸鱼人生,实在令他向往!

下值后,薛瑞没有跟胡中回府学习,而是去了舅舅在城东租赁的粮仓处。

因马车被顺天府征用,柳家不敢再用牲口拉的大车,只得雇佣了十几个短工,靠人力拉车运送粮食。

人力不比畜力,效率自然要低很多,再加上来回六十里路,一天也运不了多少。

先前柳仁气恼之下告诉薛瑞,若实在运不完的,就只能深挖地窖将粮食埋在地下,以防被虏贼抢了去。

这是下下策,临时挖出的地窖,防潮防鼠效果肯定很差,粮食放进去,就算不发霉也会被虫鼠祸祸。

而且,这么多粮食,要深挖地窖肯定瞒不过别人,等瓦剌大军打过来,要是被有心人泄露出去,满仓粮食就全便宜了瓦剌人。

这事万一被朝廷查出,柳家怕是要落个资敌的罪名!

因此,薛瑞一直在劝柳仁,让他烧了粮食也不要埋在地下,丢了钱财,总比丢了命强吧?

还好,有于谦亲笔写的这张条子,柳家就能要回被征用的粮车,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到了柳家租赁的仓库,舅舅柳仁正在安排人码放粮食。

见薛瑞过来,柳仁扔下手中粮袋,走过来问道:“瑞儿,你来此做什么?”

“舅舅,咱家的粮食有救了!”

薛瑞扬了扬手中纸条,得意的炫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