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77章 铤而走险

大明天文生 第177章 铤而走险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许惇值房出来,在不远处张望的刘晋和陈立就围了过来。

“薛兄,想到主意了吗?”

刘晋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过去再说。”

薛瑞朝偏僻的角落一指,旁边不时有天文生往来,要是被别人听到他们的谈话,再传到马轼的耳中,让他有了防备,那这事就不好办了。

低声将许惇将要上奏的消息说了,刘晋顿时大喜过望。

要是坐实了岳正替奸党翻案的罪名,看谁还敢提土木堡之败因改历而起的事!

一旁,陈立苦着脸道:“薛兄,那我爹岂不是也要被视为替奸党翻案了?”

他爹陈淼也支持岳正的说辞,薛瑞这么一搞,连他爹都要一起坐蜡。

薛瑞安抚道:“这你到时不必担心,你爹差点被王振害死在土木堡,这可是众所周知的,此事当不会牵连到他。

而且,陛下明察秋毫,知道土木堡之败和改历无关,但大臣们的意见也不容忽视,所以陛下在两难之际,才选择容后再议,我罗织这么个罪名,其实也是为了给陛下分忧,有了这个由头,估计没几个人敢再要求改历,陛下就好决断了。”

“那我得跟我爹说说,千万不要再跟岳正等人搅在一起了。”

陈立也叹了口气,钦天监很多人都知道历书采用北京昼夜时刻值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但他爹身为监官,非但不维护正义的一方,反而跟岳正那些腐儒搞什么阴谋论。

现在倒好,他爹不但得罪了不少监官,就连他也被人误解,要是再不点醒的话,恐怕就要被岳正等人连累了。

……

快下值的时候,档房来了个兵部的书吏,说是尚书大人差他来询问薛瑞是否上值,若是来了的话,就请他去兵部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这么久以来,这还是于谦第一次派人找他,薛瑞估计是战事又有了什么新变化,于谦急于寻求他的看法。

薛瑞不敢耽误,跟许惇打了个招呼,就一溜小跑出了钦天监。

监外不远处,锦衣卫和东厂几人正怒目相视,冷嘲热讽。

见薛瑞从钦天监狂奔出来,身后还有个男子紧紧跟随,两方人马还以为有人对薛瑞不利,噌噌噌的拔出腰刀,呼喝着将那兵部书吏团团围住。

薛瑞听到动静,才看到锦衣卫等人,忙上前跟着解释了几句,将吓得面无人色的书吏救出重围。

听说薛瑞要去兵部,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也不显麻烦,忙又跟着护送他去只有几十米之遥的兵部。

等薛瑞的背影消失在门内,两方人马才收回目光,继续问候对方女性亲友。

却说薛瑞进了兵部,直奔于谦所在值房。

房中,于谦看着桌上舆图,眉头紧皱,似乎颇有些疑惑。

“学生见过大司马。”

薛瑞进来后,先行了一礼。

于谦抬头扫了薛瑞几眼,见他浑身完好无损,这才放心了些,问道:“前番遭遇歹人,没有受伤吧?”

“这倒没有,就是受了点惊吓。”薛瑞苦笑道。

“小小年纪竟遭此大劫,这还没休息一日,便又强打精神为国操劳,实在是难能可贵!”

于谦面露赞许之色。

以他所想,薛瑞不过是个半大少年,昨天差点被歹人伤了性命,恐怕受了不小的惊吓,搞不好很久才能走出来。

可没想到,薛瑞这才刚逃离生天,次日就准时去钦天监上值,除了一颗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于谦实在想不到有其他的解释了。

要是知道于谦是这么看他,恐怕薛瑞要当场羞死过去,他之所以这么积极去钦天监,只不过是为了体验一下被锦衣卫跟东厂番子前呼后拥的排场,跟为国为民那可真是半点边都沾不上。

“咳,大司马谬赞了,不知您这么急着找我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薛瑞被说的颇有些心虚,赶忙岔开话题。

“不错,瓦剌那边又有了新动向,只不过让人难以琢磨,所以老夫才想问问你的看法。”

于谦走到书案后,将桌上舆图摊平。

“今日侦骑来报,言也先部派往霸州、逐州的侦骑皆已撤回,似乎没有继续南下劫掠的打算,而且,瓦剌营中似在收拢粮草物资,按老夫的推断,瓦剌人怕是要撤兵了。”

“要撤了?”

薛瑞大喜,眼见要进入深冬,良乡的瓦剌余部没有充足的粮草,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现在虏营中的动向,应该可以说明这点。

于谦却没有那么高兴,反而疑惑道:“让老夫不解的是,瓦剌人没有充足的粮草,出关后归程要吃什么?也先也是打老了仗的人,断不会考虑不到这点,你觉得也先会如何做?”

薛瑞听了也是一愣,他光顾着高兴了,忘了也先部还有三万人马,每日人吃马嚼都是天文数字。

现在虏营粮草消耗殆尽,也先要撤出关去,在那些地广人稀的荒野,想筹集够几万人马所需的粮草,恐怕比直接抢京城禄米仓的难度还要大些。

目光在舆图上逡巡半天,薛瑞将目光放到紫荆关,问道:“于公,紫荆关处现在如何了?”

“紫荆关依旧被虏贼占据,约有两千人马。”

“那杨总兵和焦总兵两部人马现在何处?”薛瑞又问。

“两部人马从白羊口入关,已沿长城一线到达黄儿庄,藏身于附近深山中,只等也先余部撤往紫荆关,便发动雷霆攻势,将这些山穷水尽的虏贼击溃!”于谦手指在地图上,神色颇有些激动道。

薛瑞看了一眼舆图,这黄儿庄处于太行山脉左近,周边群山环绕,人烟稀少,同时离紫荆关也很近,也先要率军撤离,很难逃过藏身黄儿庄明军的视线,这里进可攻退可守,确实是个藏兵的好地方。

而且,明军可以从白羊口沿长城进军,行动快不说,而且还很隐秘,良乡瓦剌离长城远,很难发现这支援军的存在,这就为伏击垫定了有利条件。

只等瓦剌部撤离,杨洪和焦礼两部六万人便可一战而定!

想法非常好,但是薛瑞却没那么乐观,他抬头看向于谦,问道:“于公,若是也先不打算从紫荆关撤离呢?”

“也先不从紫荆关撤军,还能从什么地方?”

于谦略有些诧异,目光在紫荆关一线来回扫视,却没有发现任何能供三万大军撤离的出口。

薛瑞按照心中推断,将手指在舆图某处,提示道:“于公,您觉得也先会不会铤而走险,突然进军居庸关,配合关外虏贼,里应外合拿下这处关口?”

于谦皱眉道:“虏贼要北上距离可不近,恐怕军中所剩粮草最多能撑到半路,而且,居庸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无论内外,地势都很险峻,关城高大坚固,就算从关内进攻,恐怕也很难取胜,也先就不怕在关下受挫,又被我京师援军截断退路,失了从紫荆关撤离的最佳时机?”

“要不怎么说是铤而走险呢,就连您都觉得虏贼不会北上攻打居庸关,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咱们出其不意的呢?而且,也先连续休整多日一直按兵不动,很有可能就是在等关外虏贼配合,一旦虏贼拿下居庸关,则我中原大地便可进退自如,而且,居庸关内外的数州之地,皆成虏贼就粮之地,届时,恐怕朝廷很难将瓦剌那五六万人赶出关外……”

薛瑞神色凝重道。

“这,这……”

于谦表情越来越难看,他已经意识到,也先之所以没有南下劫掠霸州等地,为从撤离紫荆关筹集粮草,恐怕十有**是在打居庸关的主意,如果薛瑞不提醒他,说不定还真会让也先打居庸关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万一居庸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这只是假设,在虏贼没有暴露出足够的意图时,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也先会按他们心中所想的去做。

“你依你之见,现在该如何做?”

于谦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还是想听听薛瑞的意见。

“按学生的想法,不妨采用个折中之策。”

“你想调杨洪或焦礼部北上?”

于谦不由露出赞许之色,他知道薛瑞脑子灵光,可在这么短时间就权衡利弊,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实在难能可贵。

薛瑞笑道:“既然于公都想到了,何须再问我。”

“呵呵。”

于谦笑了笑,不由叹道:“如今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如果调其中一部北上防御,也先断无拿下居庸关的机会,这样咱们就占了先机,无论虏贼如何做,咱们都能拖垮他们。

就算咱们想差了,虏贼真要从紫荆关撤军,大不了咱们拱手相送,放他们平安离去,只要我京畿百姓免遭屠戮,也算是一件好事,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正是这个道理。”

薛瑞也点头附和一句。

不过,他心中却在暗叹,要是在洪武或者永乐年间,最不济宣德年间,有三万明军驻守黄儿庄,也先想从紫荆关安然撤离,怕是在痴人说梦。

不将这些虏贼打个落花流水,朝廷养这三万大军都算是浪费粮饷!

很可惜,现在是正统年间,还是折损了京师二十万精锐的前提下,黄儿庄留下的那三万明军,能给虏贼一些压力,迫使其尽快出关,不要沿途祸害百姓,已经算他们尽忠职守了。

关于军队调动,于谦还要和兵部其他官员以及石亨等军中将领共同商议,薛瑞刚得了皇帝青睐,又出了被歹人截杀的事,不想让人看这个笑话,便和于谦告辞,火速离开了兵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