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48章 让薛瑞上前答话

大明天文生 第148章 让薛瑞上前答话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我什么事啊?”

薛瑞感觉冤枉,不由叫屈道。

兴安边走边道:“昨个皇爷听说宣武门大胜,龙颜大悦,激动了大半天,今儿一早,陛下就让人取来盔甲,说是要亲自来城上给将士们助威,我们实在拦不住,就指望那些外朝的大臣劝说。

奈何,陛下决心已定,说是连你这半大少年都敢上阵报效朝廷,作为天子岂能不如一毛头小子,这话直说的百官们哑口无言,如今陛下亲临战阵,官员们也跟在后头,想必很快就要到了。”

薛瑞不由愕然,朱祁钰想来就来呗,干嘛要扯到自己身上,要是待会官员们迁怒自己,那该如何是好?

到德胜门城头,朱祁钰俯瞰城外军营。

护城河对岸军营驻扎颇有章法,看着杂而不乱,外松内紧,布置的人一看就是颇懂战阵之术的沙场老将。

看到这连营数里的浩大场面,朱祁钰不由点头,问于谦道:“于爱卿,这支城外驻军是谁的部下?”

“回陛下的话,是总兵石亨所属的京营精锐。”于谦躬身答道。

“不错,石亨还算有些章法,希望他不负朕的期望。”

朱祁钰不由点头道。

“石将军是难得的将才,他这五万精锐是对付瓦剌的主力,而且还要应对白羊口和居庸关可能发生的意外,甚至其他城门危急,也需要他前去救援,我军能不能取胜,恐怕就要看他了。”于谦主动介绍道。

“石亨任重而道远啊。”

朱祁钰感慨了一句。

打听清楚各城门的情况,他转头问道:“于爱卿,昨日瓦剌大败一场,今日必定举兵来犯,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陛下,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判断出也先的战略意图,他会选择攻打哪个城门,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朱祁钰信步走到城头铺着舆图的条桌旁,问于谦:“如今瓦剌主力驻扎在何处?”

“瓦剌大军尚在良乡,不过对方战马很多,行动迅速,不用半个时辰,全军便能直抵京城。”

于谦在舆图上虚划了一条路线。

“如此看来,也先最有可能进攻的就是南边这三个城门了?”朱祁钰若有所思道。

“确实有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也先进攻阜成门或西直门、德胜门的可能,尤其是德胜门,城门外地形极为开阔,适合骑兵作战,也先选择这里进攻也有可能。”于谦面色凝重道。

两人商议军务的时候,吏部尚书王直和一众大臣陆续赶到。

薛瑞不动声色朝旁边让了让,努力让自己显得没有存在感,并偷偷打量王直的长相。

王直他还是第一次见,看着老态龙钟,十分瘦弱,还略有些驼背,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他被两个中年官员搀着,行动有些吃力。

吏部尚书乃是百官之首,在土木堡之变后,按理说王直应该撑起大局,可惜他如今已有七十岁,身体孱弱,精力不济,这才主动退居二线,将京师防务的重任交到于谦手中。

朱祁钰见大臣们都到了,便大略让于谦介绍了一下如今局势,让众人说说看法。

今日上城头的大臣,最低也是三品大员,见识自然不少,听皇帝访问,各抒己见,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见。

于谦逐条记下后,突然想起来先前薛瑞说到一半的话,抬头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

待见薛瑞缩在无人的角落,于谦低声对朱祁钰道:

“陛下,先前商议军务时,薛瑞似乎有些独到见解,可否命他前来讲明?”

“哦,薛瑞也在?”

朱祁钰顺着于谦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先前他来时,为了装逼纵马直奔城头,险些出了意外,着实有些惊魂未定,是以并没有发现人群中的薛瑞,此时被提醒,他立马就认出了这个有一面之缘的少年。

“去,将薛瑞叫过来,朕有话问他。”朱祁钰吩咐一声,就有个小太监领命而去。

今日城头汇集了大明朝学识最顶尖的一帮人,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主意,薛瑞自认轮不到他去插嘴,所以皇帝和大臣们议事时,他很自觉的没有往前凑。

正当努力消弭存在感时,前面那群官员突然回头朝他看来,不等他反应过来,就见一个小太监径直走到他面前。

“薛公子,陛下有令,命你前去回话,请随咱家过去吧。”

小太监上下打量了薛瑞一眼,做了个请的姿势。

“陛下叫我?”

薛瑞心里一突。

都说伴君如伴虎,在这种敏感时期,他并不是很想往朱祁钰面前凑。

毕竟众目睽睽之下,万一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失了礼数,很容易被大臣们抓住把柄,搞不好就要给他治个君前失仪或者大不敬之罪,所以他打定主意,能不发表意见就不发表意见。

待到朱祁钰近前,立马有两名锦衣卫要上来搜身。

“尔等退下。”

朱祁钰挥退两人,主动对众人道:

“想必大伙儿还不认识这少年吧,好叫你们晓得,这就是昨日宣武门大战时,给于爱卿参赞军务的薛瑞,我军能吃掉瓦剌三千精骑,便有他一份功劳!”

“竟然是他?”

人群中传出惊讶的声音,不少人都踮起脚,好奇的看向这个闯出了不小名堂的少年郎。

“钦天监天文生,薛瑞,拜见吾皇陛下,陛下圣躬安。”

薛瑞没有学过面圣礼仪,只好按照电视剧里演的,恭敬的行了礼。

“朕安,起来说话吧。”

朱祁钰没有追究他礼仪欠缺的地方,抬手让他起来,好奇问道:

“先前于爱卿说你对即将发生的战事有不同看法?”

“这……”

薛瑞下意识看向于谦,于谦站在旁边,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时,薛瑞才明白朱祁钰为何突然想到他,敢情是于谦想让他在皇帝面前露脸,这才主动提及他的名字。

皇帝问话,自然不能敷衍,薛瑞只好老实答道:

“学生以为,今日瓦剌大军到达京师左近后,应该不会立马发动进攻,我军按兵不动即可。”

朱祁钰想了想,看向众臣,问道:“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刚升任刑部尚书的俞士悦奏道:

“回陛下,瓦剌昨日大败一场,急于找回颜面,肯定会发动一场进攻,我军必须严加防范,切不可听信这黄口小儿之言啊!”

代于谦掌兵部事的左侍郎吴宁上前两步,对朱祁钰道:

“陛下,微臣同意薛瑞的看法,昨日瓦剌大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瓦剌大军长途奔袭,状态不佳所致,今日瓦剌大军赶到京师,必会先扎营休整,待军力恢复后再选择进攻。”

两人说的都有些道理,群臣也七嘴八舌发表了自己看法。

见双方都说的有道理,朱祁钰看向薛瑞,问道:“你为何会认为瓦剌人不会在今日发难?”

薛瑞对朱祁钰和众臣行了一礼,苦笑道:

“陛下,诸位大人,学生之所以断定瓦剌人不会进攻,是因为太上皇车架尚在虏营,也先肯定会拿太上皇做些文章,自然不会急着动武……”

太上皇!

这三个字,让在场所有人心跳都慢了一拍。

这一个月来,瓦剌人裹挟朱祁镇遁回黑松林,叫门天子的存在感微弱了许多。

刚才大伙都想着瓦剌会不会进攻的事,倒是忘了自家还有张肉票在瓦剌人手中。

也先千里迢迢奔赴京城,要是不拿朱祁镇做些文章,他这一路南下送朱祁镇回京夺位的口号就白喊了。

想到这点,朱祁钰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大臣们也是满脸愁容。

薛瑞见此心里直打鼓,暗道刚才应该随便编个理由敷衍过去,也免得让朱祁钰龙颜大怒。

这时,于谦出言道:“陛下,微臣觉得薛瑞言之有理,如今太上皇尚在虏营,也先必会以此做文章,咱们须得做好准备才行。”

起初,朱祁钰并不想做这个皇帝,但是在群臣三番四次劝谏下,他只能勉为其难登基,后来局势稳固,他也渐渐找到了做皇帝的感觉,现在正是意气风发,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可皇兄朱祁镇,却是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劫。

如今瓦剌以送皇兄回京正位的名义发动进攻,即将对方兵临城下,如何对待朱祁镇,就成了他最棘手的麻烦事。

好半天,朱祁钰才问道:“诸位爱卿觉得,也先是否会送太上皇回京?”

“微臣觉得不会。”

“老臣以为,也先会以太上皇名义,向朝廷讨要好处。”

“若也先真有送太上皇回京的打算,我等要做好迎驾的准备!”

“……”

众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多认为也先不会轻易送回朱祁镇,只有小部分人觉得,必须尽一切可能将朱祁镇要回来,否则曾经的皇帝一直在瓦剌人手中做肉票,有损朝廷颜面。

朱祁钰听着心烦,不禁看向薛瑞,问:“你说说看,也先会怎么做?”

这个话题是薛瑞挑起来的,众臣很想听听他的看法,是以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见怎么也躲不过去,薛瑞只好答道:

“学生以为,瓦剌人送太上皇回京是幌子,恐怕一时半会不会轻易放人,至于对方会有什么动作,只需再等等,瓦剌太师也先必有书信送来。”

“当真?”

先前也有大臣觉得也先不会轻易放人,但朱祁钰听了薛瑞的话,才下意识松了口气。

“若是没有书信传来,请陛下责罚!”

薛瑞依稀记得,瓦剌大军兵临城下时,也先并没有选择立即进攻,而是听从了叛徒喜宁的建议,以送回朱祁镇为名,让于谦等大臣出城迎接,好将这些肱股之臣一网打尽,没了这些能臣掌控大局,则京师就是瓦剌人的囊中之物,迟早会拿下。

如今喜宁活得好好的,还成了太师也先的智囊,他若不出这个馊主意,都对不起他这明奸之名。

等了半天,忽有明军探马来报,说是在卢沟桥附近遭遇瓦剌斥候,而且数量极为庞大,明军因斥候数量少,无法刺探到瓦剌大军的真是情况。

众人不由担心起来。

在没有卫星和高空侦查手段的古代,但凡发动大规模战争,为了全方位了解战场周围的讯息,必会广撒斥候探马刺探情报。

瓦剌人天生就是马背上的战士,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是做斥候的好手。

虽然明军也积极培养夜不收,但在数量上和瓦剌军斥候差很多,打探情报自然就落了下风。

先前土木堡大败,就是因为也先广撒斥候,将明军夜不收压制在很小范围内,以至于明军完全没发现,他们在移营就水的过程中,竟有一支瓦剌大军环伺在侧,最终酿成了土木堡大败。

当然,按照敌军斥候数量,也很容易推算出敌军的规模,石亨综合各路探马汇报的情况后,得出了瓦剌已尽起大军,而且已经离京师不远。

听说如此,大臣们建议朱祁钰先回宫中等消息,免得有危险。

朱祁钰却不听,命人收拾了德胜门上的五凤楼大殿,将其作为临时的听政和休息场所,势要第一时间得知有关瓦剌的消息。

在历史上,朱祁钰并没有亲自上过前线,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日大胜给了他信心,或者是薛瑞给他做了榜样,他才生出了这个念头。

大约一个时辰后,兴安匆匆奔入大殿,对朱祁钰拜道:“陛下,也先遣使送信来了!”

“竟真的来了!”

朱祁钰霍然起身,匆匆奔出大殿。

城头上,士兵正在摇动绞盘,用吊篮将李永昌拉上来。

于谦等一众大臣,站在四周等待。

李永昌被扶下城墙,从怀里掏出两封书信,快步到朱祁钰面前,躬身道:

“陛下,也先遣使送来书信,另附太上皇旨意一道,请陛下过目。”

“另附太上皇旨意?也先还真是狂妄的紧!”

朱祁钰冷哼了一声,先拆开也先书信,一目十行看了起来。

看完后,又拿起朱祁镇写的那道简陋圣旨,读完后咬牙对众臣道:

“也先在信中说,他有意送太上皇回京,但是他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让朝廷以天子礼仪迎回太上皇,而且还点名让于尚书和石将军做迎驾的使臣,否则就不会放人。

太上皇在旨意中,也注明了这两点,还命朝廷替瓦剌大军准备一应粮草和钱帛,好礼送瓦剌大军出关,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众大臣下意识看向于谦,暗想这么荒唐的要求,于谦肯定不会答应。

哪知,沉默片刻,于谦却躬身道:“陛下,微臣愿出使虏营,恭迎太上皇回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