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36章 巡视城防

大明天文生 第136章 巡视城防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官员进来时,就已经看到正梦游太虚的薛瑞。

只不过,当先走进值房的于谦只是看了薛瑞一眼,却没有任何表示,后面跟进来的官员不知详情,也不好越俎代庖去叫醒薛瑞,只能任由他睡着。

此时薛瑞突然转醒,并弄出了些微动静,顿时分散了官员们的注意力。

薛瑞颇有些尴尬,只好拱拱手,以表歉意。

这时,听于谦侃侃道:“总兵官孙镗部和毛福寿部两万余人已回师,如今九门分遣诸将帅……”

等官员们收回目光,薛瑞这才松了口气,还好于谦及时为他解围,要不然还不知道尴尬到何时。

众人议事时,薛瑞也凑过去旁听。

在紫荆关失守后,去支援的孙镗部已被朝廷召还,现在正在回师的路上。

另外,在今日朝会上,皇帝朱祁钰和文武大臣商量好了应敌之策。

除了任命守卫九门的将帅外,又下令调宣府总兵官杨洪部两万人马,和辽东副总兵三万人,分别从西北与东北两个方向朝京师进发,对入侵的瓦刺军形成腹背受敌的威慑。

另外,朱祁钰还诏令诸王遣兵入卫京师,以防万一。

大方向已经划定,剩下的就是协调各部兵马,以及提供后勤支持,这值房中的各部官员,大多是为此而来。

让薛瑞感慨的是,在没有武官在场的情况下,这些文官竟然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一些战略部署的调整,甚至都没有派人去询问武官们的意见。

看来,土木堡一败,文官已经彻底凌驾于武官之上,这也表明开国以来文武互相制衡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以后皇帝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等官员们陆续散去,薛瑞才磨蹭着上前,不好意思道:“部堂,学生刚才没打扰各位大人议事吧?”

于谦正在看手上公文,闻言抬头瞟了他一眼,戏谑道:

“你刚才做了什么梦,一直喊打喊杀的,让各部大人们看了半天猴戏。”

“啊?”

想象到众官员围观自己说梦话的样子,薛瑞就尴尬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在他的心理素质极强,很快就找到了个蹩脚的理由。

“部堂,刚才学生在梦里跟瓦剌太师也先大战了三百回合,只差一点就取了他首级,谁知……”

还没说完,就听于谦打断道:“谁知我等声音太大,把你吵醒了?”

“咳咳。”

薛瑞咳嗽两声掩饰自己尴尬,惭愧道:“先前学生失礼了,还请部堂恕罪。”

于谦倒也没怪他,头也没抬问道:“你今日怎么提前半个时辰到了,是有要事禀报?”

“对,学生此来确实有要事禀报。”薛瑞得了提醒,这才想起正事。

于谦闻言,放下手中公文,好奇道:“你且说说看。”

“紫荆关被破,肯定是奸细所为,部堂以为然否?”薛瑞面色严肃道。

于谦点点头:“确实如此,守备孙祥派人求援时,就怀疑有奸细帮瓦剌人找到了绕过紫荆关的小路,是以才腹背受敌,现在看来,可能性极大。”

“部堂,若是学生没有猜错,这个奸细应该就是太上皇身边伺候的宦官喜宁!”薛瑞斩钉截铁道。

“喜宁?”

于谦微微惊讶,在先前的战报中,他听过喜宁的名字,印象中,喜宁被也先派去此后朱祁镇了,怎的他现在却开始为瓦剌人卖命了?

“没错。”

薛瑞认真道:“喜宁此人心术不正,如今投敌叛变,现在已经成了我大明心腹之患,必须想办法将他除去,以免重蹈紫荆关覆辙!”

“确实要让人去核实一番才行。”

此事事关重大,于谦不得不慎重对待。

紫荆关一战,若是没有奸细引路,说不定瓦剌人现在已经撤军了,朝廷根本不用搞出这么大阵仗。

现在战事耗费的每一文钱,每一粒粮,都是这几十年来国库的积蓄,可谓是用一点少一点。

谁也没想到,因一个官宦投敌,就耗费了朝廷不知多少钱粮物资,要是真确认喜宁是奸细,不将他除去,日后定还会兴风作浪,到时候悔之晚矣。

说完了这事,见于谦没什么吩咐,薛瑞就打算告辞。

不成想,于谦却叫住他,说道:

“明日老夫要会同文武诸官巡视城防,既然你对战事这般在意,不妨也一同前去,看看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薛瑞一想,如今瓦剌人还在紫荆关,京城暂时不会有战事,巡视城防应该没什么风险。

正好,他也想看看战前准备,便点头道:

“既然部堂有命,学生岂有不从之礼,只是学生对战事一窍不通,怕是出不了什么主意。”

“呵呵,那也要去了才知道。”

于谦轻笑一声,冲薛瑞挥挥手,将他打发了。

次日一早,薛瑞在钦天监点完卯,就火速赶到兵部。

今日兵部聚集了不少官员,看样子最少也是六品以上官员,薛瑞这个白身站在人群里,格外引人注目。

等了片刻后,于谦值房中陆续走出几人来。

这几人中,都是朝廷大员,其中胡瀅薛瑞认识,另外几人想必也是尚书、侍郎级的高官。

等最后一人走出来,薛瑞和其他官员一样,都对他的身份感到好奇。

这人年龄在七旬左右,穿着一袭灰衫,鸡皮鹤发,微微有些驼背,看着像是个市井间的普通老者。

此时老者出现在这里,薛瑞自然不会视若等闲之辈,周围这些官员,似乎也对他的身份感到好奇。

薛瑞正疑惑时,就见于谦在人群中找到自己,招手道:“薛瑞,上前来。”

唰!

众官员的目光立马凝聚到薛瑞身上,没想到于谦第一个叫的人竟然是这个半大少年,很多人都开始猜测他的身份。

在众人注视下,薛瑞顶着压力上前,对台阶上几位大员拱手行礼:“学生薛瑞,见过各位大人。”

于谦笑道:“诸位大人,别看此子年幼,他可帮本官解决了不少问题,是个极聪慧的少年人,日后定为栋梁之材。”

吏部尚书王直看着薛瑞,惊讶道:

“能得到于大人赏识,此子定然有过人才能,莫非他已被廷益收入了门墙?”

廷益是于谦的字,王直如今年已七十,大于谦近二十岁,直呼他的字倒也没错。

于谦闻言,苦笑道:“我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惜他却无心于仕途,只想专心做学问。”

众官员微微一愣,看向薛瑞的目光充满了震惊。

如今于谦可是大明炙手可热的人物,不知多少人想走后门、攀关系,不料这个看着其貌不扬的少年郎,竟然连于谦都看不上眼。

他是在沽名钓誉,还是真的不在意功名利禄?

工部尚书??璞好奇道:“既然喜欢做学问,想必书读得不错,现在读到哪了?”

现在读书专指四书五经,薛瑞顿时被难住了。

别说四书五经,他连蒙童学的三字经都没背完,还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正尴尬间,就听胡瀅解释道:“这小子做的学问,可跟咱们做的不一样,他走的路子,倒和皇甫兄是一个路数。”

众人微微一愣,这才看向旁边的灰衫老者。

“皇甫兄?”

薛瑞看着老者,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没想到这人竟然是有老神仙之称的皇甫仲和!

早在刚穿越过来时,薛瑞就一直想去拜访皇甫仲和,可惜时机不成熟,他一直未能见到这个历史有名的大人物,现在相见,这皇甫仲和的形象倒是和他想象中的有些出入。

“皇甫公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薛瑞忙上前,对皇甫仲和躬身行了大礼。

皇甫仲和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抬手道:

“快起来,快起来,老夫对你可是早有耳闻,如今就连大司马也对你称赞有加,足以说明你是个有本事的,老夫如今已是白身,倒不好受你这大礼。”

薛瑞顺势站了起来,对皇甫仲和道:

“晚辈对皇甫公敬仰依旧,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日后有暇,还请皇甫公多多指点。”

“呵呵,老夫只会些微末之术而已,当不得指点,据说你对历算之术极为精通,现在正在改良通轨,若是真成了,老夫还要向你请教才是。”皇甫仲和笑道。

“学生惭愧,只是瞎鼓捣而已。”

薛瑞微微心惊,没想到自己精简通轨的事都被皇甫仲和知道了。

不过,现在新通轨还没全部完成,他也不好过于张扬,只能保持低调。

旁边,几位大员听说薛瑞不走科举路子,只醉心于天文历算后,对他的兴趣小了不少。

如今,科举入仕才是正道,连四书五经都不读的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见时辰不早,于谦便带着众官员,一同前往城墙巡视。

这次检阅城防的官员近三十个,这么多人自然不好走着去,所以早已在外面安排好了车轿,薛瑞本想跟着车队步行,却被皇甫仲和喊了去,坐上了他的马车。

在车中,皇甫仲和跟薛瑞了解了一下钦天监的情况,顺便问了下他有关天文历算的学问,好在薛瑞穿越以来一直在努力学习这时代的天文知识,所以对答的还算流畅,让皇甫仲和对他连连称赞。

两刻钟后,车马就到了直面紫荆关的德胜门。

此时,城门已经被完全封闭,城墙上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极为严密。

随众官员登上城头后,薛瑞环顾四周,这城墙很宽阔,可以供几架马车并行,上面堆满了守城所用的滚木、巨石,还有一桶桶火油,甚至还有一锅锅散发着恶臭的金汁。

看样子,朝廷虽然将二十二万大军放到城外,做出了背水一战的姿态,却也做好了大军被打败后依托城池防守的最坏打算。

跟在官员们身后,薛瑞忍不住趴到垛口,朝外看了一眼。

这一看,顿时让他瞠目结舌。

朝廷出征时,都是由德胜门出城,寓意能得胜而归。

这德胜门正对着紫荆关方向,瓦剌人要攻打京城,这里便会首当其冲,成为瓦剌人首选目标。

正因为如此,朝廷将守卫德胜门的重任交给了总兵官武清伯石亨,这里囤积着四万余兵马,算是诸城门处最精锐,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以前看电影时,薛瑞倒是不觉得几万人有多少,但此时从城头看去,这几万人驻扎的营地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而乘列于战阵,正在操练的几万士卒,更是像无数蚂蚁聚成的兵团,黑压压一片,让人心生震撼。

看到这一幕,薛瑞不禁感慨,这几万人都有这么大阵仗,历史中那些几十万大军交战的情景,该是多么震撼人心。

对于排兵布阵,薛瑞确实不懂,所以并没有胡乱发表意见,只陪在皇甫仲和身侧,时不时的和老神仙闲聊几句。

等巡视完城防,薛瑞又蹭皇甫仲和的马车返回。

下车前,薛瑞还和皇甫仲和约定,有机会要去登门拜访,探讨一些有关天文学的问题。

在档房内跟世业生们吹嘘了今日的见闻后,没过多久就到了下值时间。

下值后,薛瑞没有和父亲一起回府,而是转头去了胡府,打算看望胡家祖孙三人。

最近一些天,薛瑞忙的不可开交,已经好久没去过胡府。

如今战事临近,胡萦儿肯定担心,得先安抚一下。

步行了两刻钟,薛瑞终于到了胡府。

门子见敲门的是他,不禁高兴道:

“薛少爷,您可算来了,这几天小姐来过几趟,问您有没有登门,想必是有事要找您商量呢。”

“是嘛?”

薛瑞心中暗想,胡萦儿惦记自己未必是有事,她问门子肯定是为了确认自己是不是来过,想必几日不见,她心里肯定在挂念自己。

想到这里,薛瑞不禁有些惭愧,最近忙里忙外,把胡萦儿晾了很久,甚至连句话都没有交代,跟个渣男一样。

幸亏这是在古代,要是现代的话,他的电话怕是都要被打爆了。

直奔后院,迎面遇到了一个丫鬟,薛瑞忙问道:“你家小姐在何处?”

这丫鬟认得薛瑞,指着绣楼道:“我家小姐正在待客呢。”

“待客?”

薛瑞皱眉道:“你家小姐的客人是男是女?”

丫鬟奇怪的看着他:“能上女儿家绣楼的自然只能是女子呀,听说还是京城赵家的大小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