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34章 紫荆关失守

大明天文生 第134章 紫荆关失守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薛瑞请了半天假,专门去旁听叶茂勋审案。

审案前,推官衙门聚集了不少百姓。

永和粮铺因低价售粮,东家吃了官司,粮铺也关了门,百姓间接成了受害者,此案的最终结果,关系到他们的直接利益,所以自发前来的人特别多。

快要升堂时,薛瑞跟两个舅舅到场,找了个最近的位置等待开始。

升堂后,衙役们高喊威武,叶茂勋落座,一拍惊堂木,让衙役带一干人犯上堂。

片刻后,柳仁等人就被带上堂。

柳仁看着衣衫有些凌乱,不过精神头却不错,开上去没有受什么伤,那几个老卒也安然无恙,这让薛瑞和柳氏兄弟都松了口气。

而后,王七虎等人也被带上堂。

不过,他们这一群人就有些狼狈,身上各处都带着伤,甚至有的人还需互相搀扶,神情也有些沮丧。

开始审案后,叶茂勋询问了案情,让双方当场辩驳。

王七虎和柳仁各执一词,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

叶茂勋见此,制止两人争吵,问王七虎昨日在永和粮铺购粮时,当时可有人证在场,王七虎回答说他的兄弟们可有作证。

王七虎的几个兄弟也是本案嫌犯,证词自然不能取信,相当于没有人证,再问购粮的物证,王七虎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叶茂勋又看向柳仁,问他可否提供证据,表明王七虎昨日清早并不是去购粮,而是去永和粮铺生事。

昨天闹出的动静不小,当时购粮的有不少百姓看到,全都可以作为认证。

柳家昨天已经找了不少目击者,可惜因王七虎凶名在外,百姓们怕被报复,所以都不愿上堂作证,让柳家人颇为失望。

好在,半夜时,有一人上门,表示明日愿意出堂作证。

这人也是街面上厮混的青皮,名叫赵骅,他跟王七虎等人有很深的过节,双方还干过好几架,因势单力薄,赵骅吃过不小亏。

昨日,他恰巧目睹了永和粮铺这一幕,听说有机会整治王七虎等人,他就想借机报仇,于是才连夜上门联系。

赵骅的供词,和永和粮铺掌柜和伙计身上验明的伤势,一下就将王七虎等人推向了不利的深渊。

面对如山铁证,再加上叶茂勋要动刑,还想狡辩的王七虎等人只得承认了上门生事的犯罪事实。

听他们认罪,旁听的百姓不禁拍手叫好,大赞推官大人英明。

柳仁却不满足于此,表示王七虎等人上门滋扰,其背后必有指使之人,请叶推官明察。

叶茂勋询问此事时,王七虎等人断然否决,表示他们上门找麻烦,只因柳家粮铺没有交保护费,是以才给他们教训,并无其他目的。

后面任凭叶推官怎么询问,王七虎就是不改口,而柳家这边,也拿不出什么实质证据,无奈之下,叶推官也只能当堂宣布结案。

柳仁等人无罪释放,王七虎等人因滋扰地方、殴打他人等罪名,被判入狱服刑一月。

这个结果让薛瑞十分奇怪,他实在没想到事情进展竟然如此顺利。

他们不知道的是,孙河并没有请人给叶茂勋施压,也没有用银子贿赂他,而是让王七虎将这事独自扛了下来。

这正是商人的精明之处,叶茂勋的风评比较正,要是贿赂或者施压,无疑坐实了王七虎是受他指使,万一叶茂勋刚正不阿,坚持秉公判案,就会把这事搞得更麻烦,很有可能会影响大局。

孙河让王七虎将这事扛下来,这案子查到王七虎这也就到头了,他就能从容选择其他方式来让柳家屈服。

将柳仁和六位老卒接回去,柳家特意给老卒们摆了接风宴,以示谢意。

宴席上,双方确立了继续合作的想法,一时间宾主尽欢。

……

孙河办砸了事情,自然瞒不过王贵清等人的耳目。

在昨日,几个大粮商就听说了王七虎被推官厅带走的事,心中颇为担忧。

所以一大早,王贵清等人就陆续到了太白楼。

三人刚说了几句话,就见许韦昌也沉着脸进来。

富态的何六斤笑道:“许老哥,昨日喜得贵子,今日怎的板着一张脸,莫非是怕我等要上门讨你喜酒喝?”

许韦昌自顾自坐下,瞟了他一眼,冷声道:“听说你想娶我家三丫头,这是不是真的?”

何六斤笑容顿时凝住,下意识看向王贵清二人。

昨日开许韦昌玩笑时,他确实说过这种话,不过他当时也是随口一说,可谁知竟被许韦昌知道了,这让他颇为尴尬。

同时,他心里也生出了一丝警惕。

当时,这雅间中就他们四人,这种私密的闲话都能传出去,既有可能是几人中出了内鬼,或者被有心人偷听到,告知了许韦昌。

不过,王贵清二人也是满脸震惊,显然也在猜测这些话是怎么传出去的。

一时间,堂中气氛颇有些尴尬。

好半天,周奇才转移话题,问道:“许老哥,昨日你家如夫人临盆,究竟得了个公子还是小姐,我等还准备上门道贺呢。”

许韦昌其实并不在意这个,不过还是装作气愤道:“别提了,又生了个不带把的,我老许家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连个继承香火的男丁都没有,实在可气!”

几人听他又得了个闺女,心中虽然好笑,却不敢再表露出来,纷纷安慰,说下次生的肯定是男丁。

许韦昌不欲多说,环视一圈,问道:“孙河去哪了,怎么还没过来?”

“这我们也不知道,兴许还在处理那一摊子烂事吧。”王贵清嗤笑道。

“不是我说老孙,他看人的本事是真的差,那王七虎欺负欺负小摊小贩还行,真遇到强势一点的,他根本就摆不平,亏老孙还拿钱养着那群废物,真是银子多了没处使了。”周奇也奚落道。

“呵呵,我估计啊,老孙现在正……”

何六斤正要开口,雅间的门突然被人用力推开。

几人转头一看,正是孙河,这家伙满脸铁青,目光不悦的朝几人看来,显然是听到了他们的议论。

许韦昌看了他一眼,道:“关上门,说说情况如何了。”

会首发话,孙河还是要给点面子,转身关上房门,找了个地方坐下,风轻云淡道:“已经办妥了。”

“哦?”

许韦昌看向他,好奇道:“我听说你找的人都被关进大牢了,你是怎么办妥的?”

孙河故作不屑道:“我昨天只是试试王七虎的斤两,事实证明他们果然不堪大用,不过我昨日已经另想了办法,相信马上就可以见到成效。”

众人好奇心被勾了起来,王贵清假装不悦道:“老孙,你就直说吧,还卖什么关子,说出来让我等帮你参考一下,免得又出什么纰漏。”

见许韦昌也缓缓点头,孙河略有些得意道:“永和粮铺是在东长安街,属于东城兵马司的管辖范围,恰巧,我那堂妹夫便是东城兵马司指挥,昨日我上门去见了堂妹夫,让他帮着照看一下永和粮铺,有他帮忙,永和粮铺别说售粮了,就连开张都不一定能行!”

名为照看,实际上就是刁难,众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你还有这层关系?”

几个粮商对此颇为惊讶。

明初,京城设立五城兵马司,即东、南、西、北、中城兵马指挥司。

起初,五城兵马司只负责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在此后,又负责管理市司秩序,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并稽考牙侩姓名,时其物价。

可以说,五城兵马司部分职司跟现今的工商局差不多,对城中商业有着直接的管辖权。

东城兵马司指挥品级不高,只是个正六品的官职,但在城东却举足轻重。

因为城东商业发达,尤其是通州地处京城东南,京杭大运河运送的物资到张家湾后,就会走陆路由朝阳门进城,送至城东的各大官仓。

为了便利,许多商人也在城东置宅,开设店面,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京城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方。

孙河堂妹夫做的这个东城兵马司指挥,是个实打实的肥缺,他有这层关系,收拾一个小小的粮铺,能有好几种办法。

许韦昌闻言,点头道:“这样便好,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已经落了下乘,用正大光明的手段,才能‘服众’。”

孙河笑道:“许老哥放心,有我老孙盯着,绝不会让永和粮铺坏了咱们好事。”

王贵清等人也放心下来,想着能跟孙河堂妹夫攀上关系,又对孙河夸口称赞起来,态度转变之快,让人惊叹。

……

从柳家离开,薛瑞就回了钦天监。

今日他只告假半天,下午还得回去当值,档房那里不去盯着,他也不放心。

在到钦天监附近,薛瑞乘坐的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夫在外提醒道:“少爷,各衙门出来了好多官员,咱们走不了了。”

按照规矩,若是遇到官员车轿,低级的官员和百姓都要避让。

现在薛瑞还是个白身,在街上遇到朝廷官员,他乘坐的马车不能再走,必须等官员走后,才能继续前行。

不过,让薛瑞好奇的是,现在还是上值时间,各大衙门跑出许些官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掀开车帘,薛瑞跳下去,打眼一看,这条街两边的衙门确实有很多官员匆匆走出,其中不乏三四品的高官。

正惊讶着,就见礼部走出来一个身穿绯色官服,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老者薛瑞还认识,正是当日岁考试亲自到档房监考的胡瀅。

看得出来,胡瀅十分着急,出门时甩开身后几个官员的搀扶,提起官服下摆,脚步匆忙朝外走来。

“跑这么快?”

看到连七十多岁的胡瀅都小跑起来,薛瑞心里猛的一沉,这京城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不然官员们不会如此惶急。

躬身让到一边,薛瑞正想着赶紧回去打听消息,就见路过的胡瀅又转了回来,盯着他道:“小子,借你马车一用!”

说完,胡瀅也不等薛瑞答话,就手脚并用爬上马车,对马夫道:“快快快,送老夫去东安门!”

薛家的马夫直接愣住了,这四十年里,他不知道迎送过多少人,可这种正二品的大员抢着坐他的车,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东安门是入宫的必经之路,胡瀅急着过去,自然是要入宫议事。

薛瑞反应过来,直接跳上车辕,对马夫道:“去东安门!”

得到少爷吩咐,马夫不再犹豫,打马朝东安门快速行去。

礼部的几个官员见状,只好跟着车后面一路小跑。

上了路,薛瑞掀起车帘,探头对胡瀅道:“大宗伯,不知您还记不记得学生?”

胡瀅正凝神思考什么,被他这么一打断,没好气道:“薛小子,要是不认是你,老夫岂能用你家车?”

“那学生真是荣幸。”

薛瑞不禁有些欣慰,如今六部九卿,相熟的已经有两个尚书,一个左都御史,相当于结识了三分之一,这人际关系堪比一些当了几十年官的人。

胡瀅见他还在笑,不悦道:“你怕是还不知道吧,要出大事了!”

“啊?”

自土木堡之变以后,薛瑞不知听多少人说过这句话,早已见怪不怪,但此时由胡瀅说出来,他立马意识到可能和战事有关。

果不其然,只听胡瀅沉声道:“紫荆关失守,瓦剌大军已经长驱直入,正向京城而来!”

“还是失守了?”

薛瑞神色一怔,他先前劝说于谦,给紫荆关多增派了三千人,相当于增加了四分之一的兵力,本以为有了这个变化,紫荆关守住的可能性就高了许多。

谁知,历史并没有改变,紫荆关再次失守!

胡瀅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莫非对这个结果已经有所预料?”

“那倒没有。”

薛瑞苦笑道:“先前在兵部时,听说于部堂给紫荆关补充了兵力,学生还以为能守住,谁知竟然还是失守了,这紫荆关一丢,京师便无险可守了,唉。”

京师的地理形势很特别,史书上有载:燕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此天府之国也……居庸障其背,河济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荆控其右。

由此可以看出,这几个地方对京师的安危多么的重要。

如今紫荆关失守,京师将暴露在瓦剌大军的铁蹄之下,京畿之地,将无可避免的找到瓦剌人荼毒,可以说大明完全落到了被动的一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