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31章 毫不妥协

大明天文生 第131章 毫不妥协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薛瑞走后,吴氏思索了半天,暗想薛瑞一向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他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肯定有什么深意。

吴氏甚至猜测,或许薛瑞预料到了什么事,才如此坚决。

既然这样,那肯定要跟上薛瑞的步伐,不求有什么好处,只求别出什么岔子就好。

随着吴氏的命令,英国公府的几个粮行掌柜,都开始关注柳家的粮铺。

打死薛瑞也想不到,他只是想为穷苦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竟让吴氏产生了这么多联想。

随薛瑞走的有六人,基本都在四旬以上,是真正上战场见过血的老卒,虽然现在只是为国公府看家护院,可他们身上那股肃杀之气,却一直没有消散,让人生不出亲近之意。

对于薛瑞,几个老卒也有所耳闻,李青云跟他们喝酒时曾无意间透露过,张忠之所以被吴氏拿捏的死死的,就跟薛瑞有极大关系。

对于老国公嫡子张忠,这些老卒完全看不上眼。

一个带有残疾,还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人,根本不配继承国公爵位,要是被他袭了爵位,英国公府这一脉将来还不定败成什么样子。

反观张懋,他年纪虽小,却有其父之风,让张辅的这些旧部对其寄予了厚望。

因此,对策划了这一切的薛瑞,这几个老卒心中存了几分感激,毕竟日后自家子侄都要做国公府家丁,张懋袭爵,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

薛瑞将人带到时,柳家粮铺大门紧闭。

店中,柳仁正在安抚掌柜和两个伙计。

早上的时候,一群青皮无赖来找茬,将他们三人一通好打,还好他们跑得快,才没被打成重伤。

不过,掌柜和伙计心有余悸,不敢再继续干下去,已经跟柳仁提出请辞。

柳仁好说歹说,保证他会想办法解决这些无赖,掌柜和伙计才犹豫着答应留下来。

听到薛瑞敲门,柳仁忙让人卸下门板。

见薛瑞身后跟着几个中年人,柳仁拉着外甥低声问道:“瑞儿,你带来的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

薛瑞介绍道:“这几位是军中的好汉,这月就让他们来保护咱家粮铺,那些地痞无赖再敢来滋扰,就交给他们处置就是。”

柳仁上下打量几人一眼,这几人穿着粗布衣衫,可眼神却十分锐利,有的人脸上和胳膊上还留有刀疤,虎口上还生着厚茧,一看就是有真本事的军伍老卒。

“柳仁见过几位好汉,日后我家粮铺就拜托各位照看了。”

柳仁忙上前见礼。

先前他也想过以恶制恶的方法,可惜他对附近街面上的混混都不熟,还没来得及行动。

现在有了这几个身手不凡的老卒,要对付那些青皮无赖,应当是非常简单的事。

随后,薛瑞当着柳仁的面,跟这些老卒谈妥了待遇。

这几人虽是国公府的家丁,可现在却在帮柳家办事,而且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事,不给人家点好处,还让别人卖命,这说不过去。

在国公府,这几个老卒拿的是二两的饷银,薛瑞康柳家之慨,直接替舅舅做主,给对方承诺了四两银子的辛苦费。

几个老卒见雇主这般敞亮,也纷纷拍着胸膛,表示一定会办好差事,不让那些地痞影响粮铺生意。

办好这件事,薛瑞这才放下心来。

在土木部之变前,稻米价格大约300文一石(按150斤算),也就是两文钱一斤的价格,现在价格涨了不少,最高卖到七文钱两斤,涨了七成之多。

这次柳家粮铺重新开张,还是按照薛瑞定下的价格,三文一斤,算是市面上最便宜的粮食价格。

因柳家的价格公道,门外一直有百姓等着粮铺开门售粮,伙计刚把门板卸下来,就有一群百姓呼啦啦围了上来。

见店招上写的粮食价格没涨,这些百姓不禁大喜,乱哄哄挤上来要买粮。

然而,却听掌柜道:“各位稍安勿躁,因本店存粮有限,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买到便宜粮食,本店将限制粮食出售的数量,每人限购二十斤!”

这个要求是薛瑞提出的,先前他从于谦那讨了人情,把外公家的车马要了回来,这才让外公有机会将粮食全部运进城中。

如今粮食价格暴涨,他要是囤货居奇,大发国难财,日后哪还好意思见于谦,现在低于市场价格售粮,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万一于谦得知,他也好有个说辞。

薛瑞的想法,得到了外公和舅舅们的支持。

现在粮食价格涨了五成,如果把柳家运进城的粮食全卖出去,最多不亏不赚。

能做到这个地步,最大功劳自然要数薛瑞。

他现在在于谦手下做赞画,日后少不得一个好前程,柳家都是明白人,要是为了一点银子坏了薛瑞名声,那才是得不偿失。

是以,薛瑞提出限购的想法后,柳家几父子虽然觉得麻烦,还是点头表示会坚决执行,免得低价粮食都被一些想投机倒卖的二道贩子买去,让那些真正缺粮的穷苦百姓饿肚子。

安排好这一切,薛瑞就回了府中。

他却不知道的是,在柳家粮铺重新开张后,城中另外几家粮铺也降了价格,同样宣布了限购的要求。

北京城中,最大的粮商要数许、周、王、孙、何五家,这五家粮铺分布京城内外,每年所售粮食占整个行业六七成。

如今的粮食行会,便是由这五家把持。

而这行会的会首,便是有“许百仓”之称的许韦昌担任。

许韦昌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据说他祖籍江苏,在二十年前,因家中困顿,不得不走南闯北,做了起了小贩。

还别说,许韦昌确实是个做生意的人才。

在江苏做了几年生意后,许韦昌攒下了一些家底,开始涉足大宗粮食交易,并借着京杭大运河的便利,把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城来贩卖。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许韦昌已经成了粮商中的翘楚,据说他麾下光存粮的粮仓就不下百个,因此得了个“许百仓”的名号。

前次京师戒严,许韦昌联合几个大粮商,将粮食价格抬升了不少,准备大赚一笔。

谁知,也先打败京营二十万大军后,竟然没趁京城兵力空虚继续南下,反而跑回了老家。

京师之围还不到十日就解除,粮价没有支撑,顿时暴跌,让几个大粮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这次,也先再次南侵,许韦昌等几个大粮商一合计,觉得这次很有操作空间,于是便联手抬升粮价,短短几日时间,就让京师整体粮价上涨了六七成。

京城一百二十七家粮行,除了部分生意不景气,即将退出行业的破落户外,其余粮铺在得到大粮商的指示下,纷纷将粮价拉升到同一水平。

然而,有一家粮铺在涨了五成后,不肯再继续涨价。

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商人,大粮商们有的是办法对付,得知柳家粮铺不给面子,大粮商孙河拍着胸膛说这事让他解决。

一个囤粮不到三千石的粮铺,几个大粮商们有一百种解决的办法,孙河表示要出手,其他人自然没兴趣再争,只说让他赶紧去办。

这城中但凡有一家低价售粮的粮铺开着,就会有无数百姓继续观望,只有让所有粮店的粮食价格处于同一水准,老百姓才肯接受这个现实,开始购买高价粮食。

孙河的解决办法简单而有效,让一群地痞打砸柳家粮铺后,柳家粮铺果然关张歇业,不出意外的话,等下一次开张,柳家粮铺的粮食售价就会再提升两成。

办成这件事,孙河回到京城太白酒楼。

最近一些时日,几个大粮商们都在这里议事,暗中操控着京城的粮食行业。

进了雅间,孙河正要邀功,环视一圈,却没看到许韦昌的身影,不由问道:“诸位,许老哥怎的不在了?”

角落里,大粮商王贵清正在把玩一枚通体翠绿的玉佩,闻言头也没抬道:“说是第十三个小妾要生了,急着回去抱儿子,其他的事让咱们看着办。”

许韦昌的实力毋庸置疑,众人推他做会首,也是心服口服,平日里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都会让他拍板。

别看许韦昌生意做得大,可有件事却很头疼,就是他四十余岁,却没有儿子。

府中妻妾生不争气,给他生的都是女儿,许韦昌一直急着要个儿子来继承家业,如今小妾临盆,他连生意都顾不上,忙着跑回家去等儿子出生。

孙河坐下,笑着道:“许老哥这胎要是再生个女儿,我看也别生了,我老孙儿子多,直接过继一个给他算逑,不然他迟早要累死在女人肚皮上。”

正在火炉旁烹茶的周奇闻言来了兴趣,回头道:“据说老许家三闺女生的很俊俏,你们要是有合适的小子,不妨找媒人说说亲,要是被老许看中,那嫁妆可少不了。”

“呵呵,等等看吧,老许这胎要是真生了闺女,我就跟老许提提,让我家老幺入赘到许家,这买卖你们说划得来否?”长得极为富态的粮商何六斤笑道。

“你人长得丑,可想得倒是挺美!”

几个粮商闻言,顿时笑骂起来,这种玩笑话背地里说说就行了,要是真跟许韦昌提这事,搞不好对方会直接翻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粮商们嚼舌根的同时,许韦昌正静坐在府中凉亭里出神。

后院里,隐隐传来小妾痛苦的呼喊声,然而,这声音却丝毫没有引起许韦昌的情绪变化。

过了片刻,女子呼喊声突然停止。

紧接着,后院就传来“哇哇哇”的婴儿哭声,显然是小妾诞下了孩子。

可奇怪的是,许韦昌依旧没有反应,就像这孩子不是他的一样。

哒哒——

通往凉亭的石板路上,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来人是许韦昌的正室夫人袁氏。

袁氏四十许,虽然下了不少功夫打扮,却依旧难掩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

到了凉亭跟前,袁氏微微一福,做出一副哀色,轻声道:“老爷,莲清生了,诞下的是个女儿……”

这么近的距离,许韦昌肯定能听到,可他却没有回答。

袁氏等了半天,刚想问问母女俩怎么安排,就听许韦昌道:“这内宅的事你看着办吧,不必事事都来问我。”

“是,老爷。”

袁氏心中窃喜。

成亲这些年,她没有给许韦昌生下一儿半女,每次府中小妾生产,她都会提心吊胆半天,生怕哪个小妾生了儿子,母凭子贵,爬到自己头上。

现在看来,老爷果然只想要儿子,生了闺女连瞧都不想瞧一眼。

这样以来,自己的掌家夫人的地位算是保住了。

等袁氏走后,许韦昌的跟班匆匆走进凉亭,小声对他说了几句话。

“废物!”

许韦昌闻言,眉毛拧了起来,怒骂道:“孙河连这点事也办不好,也亏他在我面前夸海口,你现在告诉他,让他马上去解决,耽误了大事,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是,小人这就去。”

跟班连忙离去。

许韦昌重新坐下,吐出一口浊气,望着远处的天空喃喃道:“就快了,就快了,再等等吧。”

太白楼中,几个粮商闲谈了片刻,正要散去,却见一个小厮推门进来,低头对孙河道:“孙老爷,柳家铺子又开张了。”

“这么快?”

孙河微微有些诧异,不过也没放在心上,问道:“他们现在卖的什么价格,涨了两成还是三成?”

“柳家的粮铺一文没涨……”

小厮缩着头答道。

“什么?!”

雅间中,几个粮商异口同声叫了起来。

小厮忙道:“那柳家还是按原价在卖,现在还限购,每人最多买二十斤粮。”

“还限购,这摆明了是要长期以这个价格售卖,他莫非是在针对咱们?”

王贵清收起玉佩,脸上的表情凝重了不少。

周奇将茶杯往桌上一顿,冷笑道:“就凭他一个不足三千石粮食的破落户,也配针对咱们?”

何六斤不耐烦道:“只要不涨价,那就是咱们的敌人,老孙,你究竟行不行,不行让我来,保证明天就让柳家服服帖帖!”

孙河先前可是夸了海口,不成想柳家这么硬气,被砸了铺子还敢继续低价卖粮,这分明是不理会他的警告。

要是不妥善解决这件事,他就要唾面自干了。

“老哥们放心吧,我马上让人去办,这次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孙河阴着脸站起身,一甩袖子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