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天文生 > 第129章 拒发国难财

大明天文生 第129章 拒发国难财

作者:李无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学生不敢!”

薛瑞微微欠身,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石亨听得很明白,这语气分明是不服。

不过,在于谦面前,他可不想和一个黄口小儿争辩,所以只是深深的看了薛瑞一眼,就冷着脸转过头去。

于谦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薛瑞,又盯着舆图上紫荆关的位置斟酌片刻,才对石亨道:“伯爷,不若这样,京营不是还有一支正在操练的新军吗?便命负责操练的都督佥事刘信署率军前往紫荆关增援,你看如何?”

石亨闻言松了口气。

他一直负责京师军队操练,刘信署就是他的部下,这支招募的新军有三千人,操练了仅一月有余,若论战力自然高不到哪去,不过派去支援紫荆关倒是很合适,起码能为那里的守军做预备队。

石亨作为总兵,主要责任就是守卫京师。

京师虽还有二十万大军,但分散在九门就有些捉襟见肘,若是再分兵他处,京城就可能会面临危险。

至于薛瑞说的,诸如紫荆关失守,瓦剌会屠戮百姓、劫掠财物,石亨觉得这是朝中文官们考虑的问题,和他关系不大。

他现在只需做好一件事,就是在京城迎战瓦剌大军,并将其击败,成就千古功名!

听于谦说不会动二十万守军,只派三千人新军前去增援紫荆关,石亨倒是无所谓,说道:

“此事大司马拿主意就是,某不多言,只是军中粮饷兵器,还请大司马多多费心,早日拨发下去,也好提振士气。”

“伯爷放心,本官已让人去办,最迟明日,一应粮草物资便可全部下发。”

于谦点头道。

“那某这就告辞了。”

石亨此来目的虽然没达成,不过得到于谦会准时拨发军需的保证后,他也不算空手而还,所以心情还是轻松了不少。

临走前,石亨又仔细看了薛瑞两眼,心中暗想,这个少年郎看着不怎么起眼,竟能影响于谦的决策,足以看出他有过人之处,日后必须要重视。

等人走后,于谦手书一封调令,命人送往京营,着刘信署即刻领兵前往紫荆关增援。

见此,薛瑞放心了些,紫荆关再添三千守卫力量,说不定真能将也先拦在关外,若逼他领兵退走,或许京师之围就能解除。

当然,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瓦剌来势汹汹,若不真的将其打疼痛,恐怕很难让瓦剌人生出退意。

薛瑞待在兵部无事可做,见到了下值时间,就跟于谦提出告辞。

钦天监门口,薛元皓正坐在马车里,等待儿子一起回家。

见薛瑞过来,薛元皓忙招呼其上车,并拉下车帘,神神秘秘的拿出一张纸递给儿子。

薛瑞接过来一看,竟是一张二百两的银票。

“爹,这是哪来的,该不是您贪污了公帑吧?”薛瑞惊讶道。

“放你……胡说八道,为父岂是那样的人?”

薛元皓差点气的爆粗口,不过想到涉及自家夫人,要是儿子告刁状,回去少不得要被说教,就连忙改了口。

“那是哪来的?”

薛瑞好奇不已,暗想父亲刚上任就学会了捞偏门,这可比师公预料的要早不少啊。

早在薛元皓刚上任时,胡中就告诉了薛瑞一个秘密。

别看五官保章正只是个正八品官,可油水也是不少的,胡家的偌大家业,便是胡中在任上置办的。

薛瑞虚心求教后,才知道一些秘密。

原来每逢战事,都会有出征将领私下派人来问胡中吉凶,以求安心。

这其实跟算命先生做的事一样,胡中也会看人下菜碟。

遇到性格宽厚的,就凭着自己经验提点几句,给个模棱两可的评断,让其在某些地方多加防范,免得有血光之灾,对方有求于人,肯定不会空手来,自有好处奉上。

遇到性格暴戾的,胡中就敷衍几句,也不收钱,直接将人打发了,免得惹来麻烦。

事后,若是对方平安返回的话,觉得胡中说的很准,十有**还会有孝敬奉上。

不准的话,对方能不能回来还是两说,就算回来,恐怕也没心思来找胡中算账。

毕竟领兵将领结交文官是大忌,接触钦天监官更加危险,要是闹大了对双方都没好处。

因此,对方就算心有怨言,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是以,这十几年下来,胡中光是灰色收入就有不下几千两银子,比很多朝廷大员的俸禄还多。

因薛元皓上任时间比较短,很多官场上的门道还没摸清楚,胡中就没传授他这个捞偏门的法子。

看到父亲递来的二百两银票,薛瑞还以为他无师自通,已经提前学会了捞外快。

不料,薛元皓却低声道:“这是刘安差人送来的。”

“刘安?”

薛瑞一愣。

上次刘安强闯薛府要见薛元皓,被拒后还打了薛元柏一巴掌。

为防他去骚扰胡府,薛瑞只好去左都御史陈镒府上告了刘安刁状。

这事最终被皇帝得知,命卢忠将刘安抓入诏狱,并剥夺了他广安伯的爵位,等待日后算账。

太白入昴天象发生时,朱祁钰又赦免了刘安、顾兴祖等一些罪官,以合“大赦可解其患”的卜言。

还别说,赦免没几天,瓦剌二次南侵被证实,因京中缺少有经验的领兵将领,朱祁钰再次起复刘安等人,命其领兵,算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

现在刘安已被授予都督一职,领兵驻守东直门外,归石亨节制。

当时刘安被放出诏狱,薛瑞还有点担心,怕他知道了报复自己。

事后登门去问了陈镒,才知道朱祁钰隐瞒了他去告状之事,让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去抓捕刘安时,也没向其透露消息来源。

直到现在,刘安还以为自己行踪暴露,是锦衣卫侦知了他的动向,完全没想到薛瑞有这么大能量,竟然能将自己送进诏狱。

现在刘安送上一张银票,薛瑞还以为是事情败露,刘安此举是在警告自己。

“爹,刘安派人来,还说了什么吗?”

薛瑞略有些忐忑,刘安成了领兵大将,等战事结束,他就会被重新授予爵位,要是被他记恨,那麻烦可就大了。

薛元皓纳闷道:“对方说我料事如神,日后当多多往来,这二百两银子,算是先前失礼的赔罪……”

“赔罪?”

薛瑞呆了一下,忽然想起来,先前自己曾劝刘安尽快返回大同,免得有杀身之祸。

当时刘安还不信,后面被关进诏狱,得知朝臣都嚷着要杀他头,这才知道薛瑞说的话不是信口开河。

好在薛元皓上报的太白入昴之事,让朱祁钰赦免了他的罪过,刘安才得以重新领兵。

这也算间接救了刘安的命,现在他送银子应该是想要示好,并没有其他意思。

听了薛瑞的解释,薛元皓才恍然大悟,难怪刘安出手这么大方,敢情是把他当成了活神仙,想要交好。

回到家里,柳氏拿着二百两银票,喜得合不拢嘴。

自从丈夫做了官后,家底是越来越丰厚,这才没多久,她箱子底下就压了上千两的银票,比以前富裕了十倍。

小心翼翼将银票收好,柳氏盘算道:

“如今京城房价大跌,咱们买个二进的宅院,最多也就五六百两,再花三四百两银子置六七十亩田地,剩下的银子就给瑞儿攒着娶媳妇儿。

我已经打听好了,监中有三位大人家中都有待字闺中的小姐,年岁跟瑞儿一般大,等战事平息,我就挨个登门去拜访,顺便见见哪家的小姐样貌最周正,脾性最好,当然,女红和厨艺也不能差了,务必给瑞儿挑个好媳妇儿。”

薛元皓好奇道:“你打听的是哪几位大人?”

“按官职大小排的话,首先是监正许大人家,据说他膝下尚有一女待字闺中,还是嫡出的,这身份配我家瑞儿倒是够了。

还有秋官正倪大人家,也有一女尚未婚配,就是没打听到是庶出还是嫡出。

剩下一个是灵台郎卜大人家,据说他有个重孙女,和瑞儿一般大,极得宠。”

柳氏掰着指头道。

薛元皓思索道:“和监正家结亲,倒是有些高攀,正所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万一那许家小姐是个强势的人,瑞儿岂不要看她脸色?”

柳氏迟疑起来,自古以来娶媳妇都会选个门第稍低些的,以免女方家比男方强势,这样不利于振夫纲。

尤其是她这做婆婆的,万一遇到强势儿媳,那岂不是要天天受气?

“这倒也是,要不娶倪大人家的小姐?”

排除了第一个选项,柳氏又问道。

“据我所知,倪大人原配早逝,膝下一女乃是原配所生,倪大人继室是个善妒之人,对这位小姐极为冷落,恐怕不是结亲的最佳人选。”薛元皓摇头道。

“竟有这么一说?”

柳氏有点失望,倪忠在升官前是挈壶正,和薛元皓现在的官职差不多,也算门当户对,可惜倪家小姐身世不幸,无缘做薛家儿媳了。

三个选项排除了两个,剩下的就成了唯一选择。

薛瑞被凉了半天,这时插嘴道:“我觉得还是选卜大人家的小姐最好。”

柳氏闻言惊喜道:“你先前不是说不想娶媳妇儿吗?是不是听说卜家小姐长得花容玉貌,这才改了主意?”

“被娘看穿了。”

薛瑞假装不好意思道:“据说那卜家小姐生了一双碧蓝色眸子,皮肤白的像雪一样,尤其是那一头银发,比祖母的都还要纯净些,儿子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女子,还真有些想娶回家来。”

听着听着,柳氏表情就变了,最后扯着薛瑞耳朵吼道:

“扯你娘的臊呢,你说的哪是人,分明是罗刹鬼,卜家小姐就算再怎么不好看,总不能长这样吧?”

“疼疼疼!”

薛瑞跳着脚道:“我说的都是真的,不信您问我爹,他也是知道的。”

柳氏神色不善的看向丈夫。

薛元皓苦笑道:“瑞儿说的没错,卜大人本就是色目人,一家子人都长得一样,家中小姐岂能例外?”

“那这也不行。”

柳氏还没听过卜刺是色目人的事,顿时失望至极,京中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宁愿娶个农家女,都不会娶个色目人为妻,关乎种族的问题,可不是小事。

三个结亲对象都被排除,薛瑞松了口气,安慰道:

“娘,我现在还小呢,婚事不着急,说不定后面等我爹升了官,还能娶个门第更高的贵女,现在早早的娶了媳妇,可有点划不来啊。”

柳氏想想,点头道:“这倒也是,以后你多督促你爹,让他上进些,早点升官,免得耽误你娶媳妇儿。”

“放心吧,有我在,要不了多久我爹就能升官了。”

薛瑞拍着胸膛道。

一家三口说完话,苏苏在堂中准备好了饭菜。

正要开饭,主宅那边丫鬟来报,说是舅老爷来访。

能被称做舅老爷的人,自然只有薛瑞的三个舅舅。

听说兄长上门,柳氏忙让薛瑞去请。

来人是柳仁,薛瑞见舅舅一脸着急,等进了屋就问道:“舅舅,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怎的如此惶急?”

“今天城里粮价又涨了两成,你们听说了吗?”

柳仁问道。

“又涨了?”

薛家三口人惊呼起来。

自从瓦剌南下消息传来,京城的粮价就开始上涨,起初只是涨了少许,后面一天一变,到昨天的时候,已经涨了五成左右。

不成想,只今天一天,粮价又涨了两成,这速度也太快了点。

柳仁苦笑道:“这次涨价,是行会里几个大粮商在暗中操控,联手将粮价抬了上去,其余粮商也在陆续跟进。”

“这不是发国难财吗?!”

薛元皓气的直拍桌子。

粮食关乎人命,在国难当前,粮商不思报国,竟然还联手涨价,这和通敌卖国有什么区别?

“我也这么觉得,可是其他粮行都涨价,咱们要是不涨,定会被同行排挤,你外公让我来,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柳仁说道。

薛瑞看向柳仁,问:“仓中还有多少粮食没售出?”

“大约有两千七百石,你外公拿不定主意,又怕得罪同行,所以暂时没卖了。”

“上次京师戒严,京中粮价涨了五成,那时候朝廷没有出手干预,后来很快解除戒严,粮价又跌回了以前的价格。

这次瓦剌再次南侵,恐怕短时间不会跌回去,粮价势必节节攀升,要是超过一定底线,朝廷不会不管,我估计这些大粮商会刚好卡着红线,狠狠赚上一笔。”薛瑞冷静分析。

“那咱家是跟还是不跟?”

“发国难财的事,咱们还是不要做了,就按涨价五成卖吧,把先前的损失补回来就行,也别怕得罪同行,做粮食生意能赚几个钱,大不了以后不做了,想赚银子我有的是其他办法,让外公宽心就是。”

薛瑞直接拍板。

有薛瑞这话,柳仁放心了不少,又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薛府。

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这本是一件的小事,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事还会生出不少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