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帝执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人所为

帝执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人所为

作者:贺北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阳城内,一身形从丞相府内阔步走出。

如今虽然是太平时期,可在这座城内处处皆是不太平。

位高权重的丞相大人却落得个谨慎小心再谨慎的地步。

出了自家门,便等于是步入了他人视野之内,在这种时候什么掩饰伪装那皆是毫无用处。

可说起来有些让人无奈的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并不等于是多了半分隐私。

他知道在自家伙房里一个干了十年之久的厨子早已被他人收买,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他哪怕是对面眼神稍稍有了变化,动作微微谨慎那么一点,他都能看出些端倪。

被收买的人若非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通常会开始变的眼神飘忽不敢直视他人,小心谨慎怕出稍微一点差错,这些都是人最基本的反应,突然变的谨慎的人心里藏着的东西才更加见不得人。

而李思这个人一直都是谨慎,他能看出这些不是因为发现对方在暗中观察自己,只是自己近些日自己饭菜中的红烧肉大小开始变的一致,而自己在这之前并没有提过这些事情。

这些细微的差别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在这位丞相大人眼中都是反常。他并没有去求证,也没有找对方攀谈,更没有将其逐出丞相府,对此视而不见。

因为哪怕是平日里,他说出口的话都是能说出口的,做出来的事也都是为人臣子可以去做的。

既是收买那自然是给了什么东西,或者是许了什么地位。

贵为丞相大人的李思明白,他人能给的,自己一样给的了,哪怕是面对那位皇帝陛下。

不过这也只是白费力气而已,明里暗里在这丞相府周围又有多少耳目?数不清的。

自己早上吃了什么菜,喝的什么粥,粥里放了几颗桂圆,桂圆去子或者未曾去,甚至是红烧肉切成半寸小块或是一寸大块,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

而自己出府的动作,想必不久后便会传到他人耳中。

不过这些于他而言皆是无所谓,自己谨言慎行,为官三十多年来,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作出的每一个动作都无法能被他人来利用撼动自己的地位。

丞相大人是何人?位高权重之人,心里边多藏点话总是会少上许多麻烦。

相比于他国的丞相大人年老垂暮,李思不过中年而已,这就代表着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努力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人面前都会变的不值一提,而他如今的地位却证明了他的努力是有用的。

可直到现在他却发现相比于自己的努力,有些事情则是毫无办法。

他思考事情的时候较为全面,通常会想的很多,做起事来亦是滴水不漏,这不是李思这个人专有的,而是丞相这个职位必须所具备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百官之首,作为能威胁到皇帝存在的丞相大人,他比其他人更加要如履薄冰。

若是稍微有些差池,便会被人抓住把柄借以大做文章。

什么贬官削职,罚俸禄,那都是小事。

正是因为这些他悚然发现居然遇到了连自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比如皇帝陛下的指婚,再比如大公子深夜召自己要谈论的事。

自己位高权重,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是权力来说,若论地位和身份,自己远不及大公子。

大公子看起来不过只是位公子,皇室中人而已,身份尊贵,并没有丞相那般权利可以统领百官,不过这也只是目前来说,朝中人皆知,此事尚未成定局。

真当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大人念及旧情,甘愿为被贬太子鞍前马后?

从来没有这样的事。不光是丞相,其他人亦是如此,官场如战场,不说瞬息万变却也是跌宕起伏。

丞相与公子于情于理本不该私下相见,在这点之间无论是大公子或是丞相本人都拿捏的极为巧妙。

可这次,他却必须要去公子府。

他虽未曾看到那封书信,不过他听到了马声,很疾。

在这十余年来,只有祖龙皇帝驾崩之时,这座城才有过开半门放快马入城在都城内狂奔,这些都在提醒着他,有大事发生。

这段时间来小事虽然不曾断,可大事从去年之后,便也再没有什么值得如此的了。

四境安稳,八方太平,不会是战事将启,他虽不清楚,却也能猜到为何事。

其他人如何去想这件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位御史大夫会如何去想?

在刚才他已经得知崔仁前去公子府,这对他而言极为不妙。

他突然感到自己前不久的提醒或是警告竟变的有些愚蠢,在这三十几年为官来自己从来没有犯过这样的愚蠢。

原来一向谨慎的自己竟在谨慎上犯了难。

独自一人走在街道上,而在街道尽头,一辆马车缓缓行来。

李思站住脚步,面容平静,直视前方。

马车来到对方面前,一位公公从车上走下,行礼道:“丞相大人,陛下有请。”

丞相微微点头,“带路。”随对方上了那辆马车。

在公子府内,大公子春秋看着白色棋盒内那唯一的一枚黑子,在仔细思考着什么。

一中年女子怀抱一把长刀从外走来,上前开口说道:“丞相被召见入宫。”

大公子微微一笑,未再理会这件事,而是开口说道:“和安郡,查查郡守与崔仁是何关系。”

那人离去。大公子走出府外,并未去往皇宫,而是向着城南位置走去。

丞相大人入了北宫,皇帝陛下正在看着面前那封书信眉头紧皱,如临大敌。

待到李思开口行礼,皇帝才回过神来,开口道:“丞相大人,前几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大人可曾知晓?”

“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当真不知?”

“当真不知。”

皇帝点了点头,也未在坚持询问试探,而是收好那封书信,开口道:“今天夜里,从和安郡来了一骑,八百里加急,传的是四日前的消息。”

李思眉头紧皱,询问道:“和安郡?”

皇帝微微颔首,再次询问道:“丞相大人觉着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李思没有再接着装糊涂,在这种时候表现的越糊涂就越容易让人怀疑些什么,而是思索片刻,开口问道:“可是参加入楼试的学员出了什么事?”

皇帝微微点头,面容凝重。

李思赶忙询问道:“可有大碍?”

皇帝抬起一只手来轻抚额头,仰天叹息带着不忍回道:“伤亡惨重。”

李思沉声道:“国之不幸。”

皇帝深表赞同,说道:“此事为朕疏忽,忘了九先生与林统领虽然修为了得,却都各有要事。九先生为院长学生,当好生服侍自家老师,而林统领又肩负起护国重任,无法一路护送,方才酿成此等惨案。”

好一个皇帝陛下,出了这种事居然还想着把黑锅推到这两个谁都啃不动的人身上,李思点头道:“陛下不必自责,当是查出真凶,给朝臣们一个交代。”

皇帝止不住的点头,询问道:“真凶自然是要查,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不过活着的人也得是要顾得到啊,以丞相大人意思,朝臣们该如何安抚?”

李思低头,“陛下本是出于一片好心,给其机会为朝廷效力,如今却反而酿成惨祸。臣以为当先派人寻回尸首,给予厚葬,再由新任著作郎题碑,给未来国之栋梁歌功颂德。”

好家伙,为朝廷效力,再来歌功颂德,李思的提议看似理所应当,不过皇帝陛下却能明白他的真实想法如何。

本来只是几个官员的子嗣,由陛下提议出去历练而已,尽管路上遇刺矛头直指皇帝陛下,不过再如何矛头直指也不敢就那么刺上去。

要知道人家只是涉嫌而已,而你这么做却不是涉嫌了,那是直接谋反。

虽然一经涉嫌就代表着名声将毁,哪怕最后洗的再白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但是没有直接证据前谁敢诬陷皇帝?

遇刺只能是找出刺杀真凶,皇帝自当是安抚。

可经由这位丞相李思口中说出他们却不是出去历练,而是极为巧妙的说成是为朝廷办事涉险前去察看望舒楼的目的为何。

这本来就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那当是可居大功。

且还要由著作郎题碑,为其歌功颂德,如此一来尔等皆是功臣,这件事若是传入民间人家可不管什么先后。

此事若是不能善了,就变成了皇帝陛下谋害功臣,这罪名可是不小。

本来官家之子寻常百姓很难生出什么好感,若真是死了甚至还有不少看不惯的会心生痛快,但这摇身一变从官二代成了大功臣,这罪名谁能担待的起?

若真是如李思所说这般去做,那就变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了。

皇帝猛拍大腿,点头赞叹道:“丞相大人言之有理,就这么着办!”而后笑道:“丞相大人不提朕都忘了,百官之子代朝廷涉险,本就是大大的功劳,这笔自当是记载到功劳簿上。”

丞相大人眉头微皱,低头行礼道:“陛下英明,臣代亡故英灵向陛下道谢。”

皇帝不着痕迹般的轻轻撇了撇嘴,这怎么又说成是英灵了?

眼见着这李思将罪名往自己头上越扣越大,皇帝也不心生着急,而是问道:“既然亡故的人安抚好了,那尚存的呢?”

丞相低头道:“陛下自有安排,臣不敢妄言。”

皇帝哈哈大笑两声,而后认真看着对方微微点头。随后感叹道:“说句犯忌讳的话,丞相大人啊,你我皆知国之栋梁皆在下一代人之中,春季之时院长他老人家将入院试的时间改为了秋季,今年这城里边的温度低的快,算着日子这也就是过了下个月了,到时候定得要办的隆重上一些。”

国之栋梁皆在下一代,而这一代不过都是在勉强撑着而已。

李思苦笑,心想这灵学院哪一次的入院试还不够隆重?点头行礼说是。

皇帝话锋一转,接着问道:“不知丞相大人的意思,这次刺杀该是何人所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