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非正常穿越 > 第12章 船灵?人工智能还是

非正常穿越 第12章 船灵?人工智能还是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后米洛看了眼踮起脚尖都碰不到自己膝盖的诺诺,尴尬中带着心累的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了天花板:“咩咩,进度怎么样了?”

“反应堆正在加大功率,目前飞船的航速提高了16%左右,”天花板上很快传来了咩咩的回答:“但摄动方程的推导结果不太乐观——我们才刚脱离克达斯星不久,可以利用的不稳定条件太少了。”

“我模拟了397种模型,但成功率最高的双曲线轨道变速后也有232秒左右的差距......”(今后时间没有特别标注都按地球时间表述)

米洛摸了摸下巴:“所以我们多半要和波尔娜那班人对上了?”

天花板上的色彩快速闪烁了几下:“概率在98%以上。”

米洛手指笃笃的在指挥台上敲击着:“剩下的2%呢?”

“无视超高废热,不考虑考虑扩散角损失,放弃窄带反射镜推进器,把超导磁喷管的效率拉到报废级别,然后镂空引擎和部分船体燃烧自己,”咩咩语气有些低沉:“就是像气球放气一样,通过排出内部气体换取短时的极限速度,在瘪气之前抵达跃迁点。”

“这个方式逃离成功的把握超过90%,但过后咱们高低得去废品星区捡个几十年的垃圾,基本上等于要从零开始——如果船长你下海当男模玩钢丝球的话或许能缩短点儿时间......”

米洛和咩咩的交谈过程没有加密,因此一旁的顾维也通过翻译器听了个大概。

他们讨论的内容其实不难理解,大抵就是飞船原本的航行轨道被追兵堵住了,现在得换个其他方案跑路——轨道这玩意儿是近行星航行...也就是在一颗星球周边起降时必须要考虑的概念。

哪怕你发展出了超光速的旅行手段,哪怕你能在深空中飙船的同时秀眼镜蛇机动,换到近行星带也依旧避不开轨道转移,无外乎是快速转移轨道还是霍曼转移轨道的区别罢了。

这是天体自身引力特性导致的必然,除非你阔气到像咩咩说的那样,不考虑飞船复用率的搞一次性航行。

咩咩刚汇报完毕,米洛便立刻摇了摇头:“这代价太大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考虑它.....槿,战斗部准备的怎么样了?”

槿在面前的投影栏上翻了翻,扫到某一页后食指在空中一滑,页面咻的一下便被弹到了米洛面前:“栗子和凯伊都已经抵达作战室,仆从无人机也已经就位,相位裂解炮够发射两次,胶质细胞寄生体还有三千组......”

“对了,咩咩也可以分出四个线程操纵六台下位机甲,再加上其他武器若干.....差不多就这些。”

米洛目光飞快从页面扫过,很快做出了决断:“先尝试双曲线轨道变速,相位裂解炮调整为待命状态,我带栗子和凯伊去干扰拉尔小队,仆从无人机分成三组随行掩护,准备......强闯吧。”

他身边的诺诺甩了甩尾巴:“船长,我呢我呢?”

米洛轻轻拧了拧小家伙的耳朵:“你给我老老实实待在槿身边,别到处乱跑舔麻烦就成——要是表现好我过段时间带你去炸颗小行星玩。”

“炸小行星?”诺诺双眼顿时放出了光:“好耶好耶,还是像上次那样把诺诺塞炮管里面打出去吗?”

米洛点点头:“嗯。”

一旁的顾维:“O.O......”

不是,这对话内容是不是好像有哪儿不太对?

“别担心,船长有数的,”就在顾维有些懵逼之际,他的身侧忽然响起了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别看诺诺是个小不点儿,她的体质和常人不一样,不会出事的。”

谁在说话?

顾维顺势看向了身侧,只见自己左手边的位置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

小男孩大概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一件紫色拖地长袍,秀气的鼻子上架着一副镜片很大的眼镜,看起来颇有点小学者的气息。

顾维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正准备开口询问对方身份,但话将出口之际忽然明悟了什么,试探着问道:“.....咩咩?”

咩咩扶了扶眼镜:“没错,自我介绍一下,咩咩,飞船的船灵,这是我的一道线程。”

“船灵、线程......”顾维回忆了一番主控室内与咩咩有关的情景,心中产生了某个猜测:“咩咩,你难道是人工智能?”

可以分析数据、可以平等交流、还可以凭空出现虚拟形象....这基本上符合顾维了解的人工智能特性——当然了,是指设想中AI高度发达阶段的形态。

然而在顾维的注视下,咩咩却很快摇了摇头:“不是哦,我和你一样也是人类,或者准确一点说应该是......意识被从躯体剥离、并且改造过的人类。”

也是人类?意识被剥离并且改造过?

顾维顿时一愣,下意识看向了不远处的槿以及正在走向某个方位的米洛:“谁干的?不会是米洛船长他们吧?”

剥离意识...改造......

他隐隐从这几个字中嗅到了某种残酷的气息。

“怎么可能,船长他们哪会做这种事?”咩咩飞快的摇了摇头:“是东河集团啦。”

顾维心头微微一松,眨眨眼:“东河集团?”

咩咩嗯哼了一声,一脸平静的做着解释:“东河集团是全星海科技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在意识剥离领域属于断档级的霸主,主营业务就是生产我们这种‘船灵’。”

“每个船灵都由意识体和计算模块组成,后者说白了就是算力堆砌,前者则来自寻常人类——他们与各大医疗机构有合作协议,长期收购各种面临死亡问题的病患,将意识剥离后引入专门准备好的神经柱中培育成船灵,从而赚取巨额的利润。”

顾维难以置信:“这...法律或者公约也允许的吗?”

“这可是自愿的交易,法律为什么不允许?”咩咩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交通事故、绝症、战争...整个星海每时每刻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死亡,其中又有很大部分无法承担救治的费用,人快死了东河集团找上门表示愿意给你一大笔钱,多的是家属乃至本人会选择同意。”

“毕竟对于剥离者来说,成为船灵后虽然多了很多束缚....但至少能多活一些日子。”

“甚至有些比较落后的行星文明干脆就以此为生,将生育出来的婴儿直接卖给东河集团——基本上形象是十岁以下的船灵都属于这种情况。”

.........

注:

上一章看到了一些读者评论,认为高科技文明的飞船行动不应该这么迟缓,这里统一做个解释吧,反正免费章节多说些也不会浪费大家的起点币。

首先,不是拥有瞬移才叫做高科技,科幻作品虽然有个幻字,但开头的终究是科,也就是这些幻想是要基于一定科学知识或者逻辑创造出来的,不是随随便便想当然就能biu一下从星球外直接闪烁到地面。

比如大刘的《三体》,三体星人舰队的极限驱动速度才百分之十光速,从三体飞到地球要四百多年,还有《星际穿越》的飞船以及《复仇者联盟》中神盾局的航母,光是在地球上起飞就要十几分钟——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飞船可以直挺挺的起降,那么《银河护卫队》里的勇度也不用因为没太空衣被冻死了,勇度可是被不少人认为拥有哨箭可以和灭霸掰持掰持手腕的角色。

那么为什么有些读者会产生那种想法呢?

我认为原因在于过去的某些网文拉高了读者的预期,早些年科幻网文你不写个几十倍光速、量子化高维生命仿佛就不是科幻小说,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并没有理论依据的呀.....

哪怕是科幻作品里的曲率引擎也有阿库别瑞度规作为数学支撑,又比如我这两章写的飞船操作,飞船加速和‘燃尽’方案出自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为了尽量合理我还拜访过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院士。

我对于早期的科幻网文作品没有诋毁的意思,毕竟存在即合理,网文本身也是一种快餐文学,不能也没必要拿高要求去对待,我这本同样也不是硬科幻,但是另一方面,某些读者是不是也不应该拿着那种不合理的框架来套我这本书呢?

不是我设定的科技水平太低,而是那些框架太高了呀......

更别说这本书才前期,刚发了二十章不到,这时候下定论是不是也有点早了?

该说的差不多说完了,今后不会对这个问题再多解释,给各位读者老爷鞠个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