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承安记 > 第十九章 去留(下)

承安记 第十九章 去留(下)

作者:战国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一早,李醒狮随柳思明来到天门峰三明阁,有值守弟子进去通报掌门,两人便站在门外平台静候。

神武山仙名远扬,一想到马上要面见那位一山之主,饶是李醒狮素来大胆,此刻也不禁有些彷徨。柳思明见他紧紧抿着嘴唇,知他心中紧张,于是笑问道:“孩子,你瞧这试剑坪的景色,比之西风崖如何?”

试剑坪规模宏大、形如巨尺,东西南三边临空,唯有北端是一堵山壁,三明阁正是靠山而建。此处孤高空旷、四周没什么看头,李醒狮目无着落,不免有些不以为然。可当他目光定在正前方时,登时轻轻‘啊’了一声,再也挪不开眼睛。

柳思明站在一旁,见身边年轻人露出惊讶神色,于是呵呵一笑、抚须不语。

原来,三明阁坐北朝南、方位极正,站在大门正中心向前望去,脚下的试剑坪便如同一道剑锋、将苍穹笔直切开。无怪李醒狮惊讶,天地在眼前一分为二,试问哪个男儿谁能对此无动于衷?什么云海什么山色,跟这等庄严气势一比,全成了可有可无的佐料。

李醒狮潜心感悟,胸中渐渐腾起一股昂然之情。他呼出浊气,情不自禁吟道:“无意骄矜小天下,只缘身在天门中;笑傲四海真豪迈,不及神武一山翁!”

“好!好一个‘笑傲四海真豪迈,不及神武一山翁’!”

柳思明哈哈大笑,他在山中修道多年、对各峰景色早已瞧得腻了,此时受李醒狮感染,竟有那么一瞬间像是回到了少年时光。他拍了拍身边年轻人,大赞道:“贤侄啊贤侄,我原以为富家子弟多是不学无术之辈,不曾想你腹中却颇有墨水,竟能出口成章!”

“柳伯伯谬赞了,”

李醒狮听他夸的厉害,登时脸上一红,“我兴之所至,随口做了一首打油诗,其实是上不得台面的。”

“你柳伯伯不通诗词、说不出文采好坏,可那字里行间的气魄却是能品得出来。”

柳思明抚须而叹:“当忍老弟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倒教出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儿子,不简单呐!”

李当忍若在天有灵,听到这话,怕也要捏着鼻子脸红不已。他粗人一个,两句不离日爹、三句便要干娘,教儿子爆粗骂街那是得心应手,可若指望他传授诗书礼仪、琴棋书画,那李醒狮怕是早十年前就没爹了。

李醒狮苦笑一声,心知自己往日所学,全赖‘黄先生’的悉心教导。他想起那位化名‘黄先生’、实则有着天大来头的太祖皇长孙,一时默默无言。

从承安二年到承安十年,八年相处,李醒狮对‘黄先生’是既怕且敬。他晓得‘黄先生’严厉归严厉、其实是打心眼希望自己这个学生能够成材。小孩子不好管,大户人家的少爷千金尤其如此,有些教书先生给人请进府里,学生若听话便罢,若不听话、就干脆各干各的,说来就跟请了一个留着胡须的奶妈子并无两样。

‘黄先生’则不同,学生做错事背错书、他是真敢往死里抽的,李夫人还在的时候可没少为这个掉眼泪。好在他下手虽狠,戒尺却只往手和腚招呼,绝不打头、绝不碰脸。甚至有时李醒狮顽皮的狠了、李当忍私下赏给他几个耳光,若给‘黄先生’晓得,定然气得跳脚去跟老爷对骂:‘我的学生,你凭什么教训?!’

柳思明见李醒狮良久不语,还道他是思念亡父,于是劝慰道:“孩子,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你要看得开些,才好叫你父亲安息。”

“柳伯伯,我晓得的。”

李醒狮回过神来,想了想,犹豫问道:“您说,这世上真有投胎转世这种事么?”

“有的。”

李醒狮和柳思明均是一怔,这两个字并非出自他二人之口,而是从身后传来。他们转过身,却见一个身材修长、清正儒雅的中年人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竟连柳思明都未曾察觉。

“思明见过掌门师兄!”

柳思明连忙行礼,眼见李醒狮还在发呆,只好轻轻拽了他一下。

李醒狮‘哦’了一声,忙有样学样道:“晚辈李醒狮,见过神武宗掌门真人。”

“李公子无需多礼,请进来坐吧。”

武思空回以微笑,将二人让进阁内。到得厅上,李醒狮挨着柳思明坐下,手脚紧紧并在一起,看起来颇有些局促之意。

“李公子不必紧张,今日请你来此,不过是闲聊几句罢了。”

武思空笑了笑,又道:“方才在门外,李公子何以问起轮回转世一事?”

“人死化鬼、投胎转世,这些玄怪之事本就令凡夫俗子好奇,晚辈便随口一问……”

李醒狮略一犹豫,低声道:“您方才说……是有这回事的?”

柳思明皱了皱眉,显然不想两人在这些事上多费口舌,却听武思空额首道:“大道循环,转世一说确非虚言。不过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那些自称突然开窍、能记前生往事的人,则多半是耸人听闻罢了。”

李醒狮心下一紧,忙道:“这是为何?”

武思空淡淡道:“人这一生所记所忆、皆是铭记在头颅脑髓之中,故常有头部受创致使失忆之事发生。魂魄转世后,另得肉身、新获头脑,本就空空荡荡无可忘,又能记起些什么呢?”

“晚辈明白了。”

李醒狮思索片刻,轻声道:“这前生今世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铁锤融化打成剪刀,铁仍是那些铁,两种物件却是截然不同了。要从剪刀身上找出铁锤的影子,那更是无从找起。”他此刻知晓世上当真有转世投胎一事,虽说跟自己以为的不大一样,但依旧替亡故的父母双亲感到慰藉。

武思空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对柳思明道:“柳师弟,我知你观人眼光一向不差,你想让李公子留在山上,恐怕不光是因为与他父亲交好,许是也有些爱才之心在里面吧?”

柳思明稽首道:“掌门师兄明鉴,确是如此。我观这孩子三华灵光,不敢说他有绝顶修道天资、至少是胜过思明年轻之时了。”

“此言不虚。我方才下到一层,恰好见到李公子慷慨赋诗的潇洒风采,我不忍煞此风景,因此便多瞧了一会儿。”

武思空微笑说道:“以为兄的眼光看来,李公子应是‘先天三华聚顶’之人。”

“什么?!”

柳思明暴吼一声,倒把李醒狮吓了一跳,“掌门师兄,此言当真?!”

“这是不好说的,道途长远,为兄自己尚在奋力前行,也难保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武思空是何等样人,若无几分把握、岂会随意开口?柳思明心知自家掌门向来是这般谦逊做派,转头狠狠拍在李醒狮肩头,大笑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你这孩子竟有如此造化!”

李醒狮肉体凡躯、几乎给这一掌拍到地下,不禁龇牙咧嘴道:“柳伯伯,您先告诉我什么是‘先天三华聚顶’,再打也不迟。”

“好,我便说于你听听,也好叫你晓得自己有多幸运。”

柳思明老怀大畅、拼命抚须,“所谓‘天有三辉日月星、人有三华精气神’,其中‘精’为骨血、‘气’为内息、‘神’为魂魄。天下修炼功法众多,归根结底炼来炼去,其实炼得都是这‘精气神’三华。而极少数人,先天三华灵光便盛于常人,乃是天赐的修道根骨。一载之功,抵得上旁人十年苦修!”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轻拍李醒狮肩膀,“你说,你是不是走大运了啊?”

柳思明的话并不难懂,哩哩啦啦一大串,总之无非‘天资了得’四个字。李醒狮心头一热,随即又冷静下来,心想自己能不能留在神武山尚在两可,更勿论别的了。

武思空观他神色,已知其心中所想,微笑道:“李公子,你上山有多久了?”

李醒狮答道:“晚辈上山,至今是第十六日。”

“山中景色如何?”

“或缥缈若仙、或雄奇壮伟,皆是俗世中难能一见的奇景。”

“是啊,‘笑傲四海真豪迈,不及神武一山翁’……”

武思空轻吟两遍,语中有些感慨,“李公子此言,正是神武宗开山祖师一生之写照。祖师俗家姓刘、双名‘剑玄’,千年前以剑道、身法、丹术冠绝天下,世人便尊称其为‘刘三明’,意既明悟三项绝艺。他出家入道后,舍弃俗名、沿用‘三明’二字,乃有我山祖师三明真人。”

李醒狮默默听着,不知他为何说起这些古早之事。柳思明却是面露喜色,知道在掌门师兄心里、对眼前这年轻人应是已经有了接纳之意。果然,武思空微笑又道:“我神武宗收徒传道,第一看重心性、第二考量资质。你根骨绝佳、资质是不消说了,心性如何、我也已然有所了解。孩子,虽说你身涉瑞国刑事、与我山门规相悖,可你若能放下凡尘旧怨,我神武宗便能破例收你为徒。”

李醒狮听到他前半段话、当真又惊又喜,待听到后面时,一颗心却猛地沉了下去。

昨天在天云峰西风崖,柳思明便告知他不要在掌门人面前‘跟过去过不去’,李醒狮前后思量,已察出其中意味。今早两人动身来这三明阁时,柳思明又拐弯抹角的叮嘱了他一次,李醒狮嘴上说着明白,可心中实在乱如麻团,干脆压下不想。

此时此刻,武思空已然挑明了条件、就等着他点头答应,生意一旦谈成,双方你收徒来我拜师,可谓皆大欢喜。至于李当忍是谁、贺永年又是为谁家而死,芝麻烂谷之事,何必计较太多?做卖买嘛,哪能没点饶头。

一时间,武思空温和注视、柳思明眼色紧张,全等着眼前的年轻人给出答案。

李醒狮沉默半晌,叹道:“晚辈放不下。”

武思空温声道:“过往事已成过往、未来事仍是未来,你若不愿前行,此生难得解脱。”

李醒狮沉声道:“晚辈可以继续前行,那些永远留在原地之人,又该如何?”

武思空笑了笑,只说一句“可惜”。

“前辈,我家在东阳府本是第一号富贵人家,漫说东阳本地,便算捎上周边数个州县,论财力论人脉,也无人可与我家相比……”

柳思明心下一惊、拼命给李醒狮抛出眼色示意住嘴,武思空却只是静静听着,“……我家有钱,不靠抢不靠偷,全数是我父亲一分一厘打拼而来。下人们要糊口、伙计们要养家、城里百姓要桥要路、衙门官爷纳妾摸奶,总之要什么给什么,我爹每年几千几万两银子撒出去、眉头都不皱一下。如此,总算得了一个‘为富却仁’的好名声。”

说到这里,李醒狮摇头苦笑,“说来我爹这人真没什么坏处,天下那么多该死没死的人、一个活得比一个滋润,凭什么他就非死不可?老天爷不讲公道,我身为人子却没法忘怀!”

“孩子,你说错了。”

武思空淡淡道:“你父亲触犯国法、并非死于私人仇怨,何来天道不公?”

“不该死的人死了,便是不公!”

“嗯,你想报仇么?”

报仇……

李醒狮心下有些茫然,究竟找谁报仇?

刘知府、厉昶、绯霜、还是承安皇帝?化名黄先生的吕琰该不该死?他可是一切的起因!李醒狮双眼通红,一时间只觉处处是死敌、人人是凶手。他深深呼吸,沉声道:“我自然是想报仇的。不论法理如何,我心知父亲乃是替人枉死,这便够了。”

“原来如此,”

武思空点点头,平静说道:“你为何不暂时假装放下仇恨,待拜入我山、修道有成后,自管去找机会手刃仇人,如此不好么?”

“晚辈先前确实有这想法,只不过我没把握能在您面前蒙混过关,所以干脆实话实说。”

话已说到这份上,李醒狮索性豁出去了,他看向柳思明,歉疚道:“柳伯伯,对不住,今次叫您白费苦心了。”

“你这孩子,倒真实诚!”

柳思明长叹一声,苦笑道:“掌门师兄,您看……”

“无妨,爱恨情仇,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勘破的。”

武思空依旧是那般云淡风轻的神色,温声对李醒狮道:“孩子,你既如此坦荡,我便也有话直说。神武宗立世千年,莫说收留一个瑞国逃犯、便是大瑞举国来攻,我山也担得起这个风险,只是……你须得告诉我三个字:凭什么?”

凭什么。

简简单单三个字,一无讥讽、二无戏谑,却噎得人说不出话来。他见李醒狮脸色涨红,于是笑了笑,又道:“换个说法吧,我神武宗愿意破例收你入门、你却不肯放下心中执念,孩子,这样公平么?”

李醒狮咬了咬牙,低声道:“不公平。”

“掌门师兄,你……你何必……”

柳思明见他太过咄咄逼人,正想说点什么,武思空已然冲他抬起手掌,淡然道:“我在跟李公子说话,柳师弟,请你噤声。”

“柳伯伯,小侄辜负了您的好意,本已无地自容,您何必再为我求什么情?这便请您送我下山吧。”

李醒狮惨然一笑、刚站起身,却听武思空又道:“李公子勿要着急。”

李醒狮今日给他消遣够了,少爷脾气登时发作,冷着脸道:“前辈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武思空恍若未觉,自顾自道:“你若下山,时刻会有性命之忧。神武宗虽不能收你为徒,却也不是非要赶走你不可。”

“前辈好意,晚辈心领了。”

李醒狮心下羞怒,强自镇定道:“只是在我看来,便算在山下东躲西藏,也好过每天白吃白喝、看人脸色过活。”

“李公子身形昂藏、一表人才,自然绝非白吃白喝之辈。”

武思空顿了顿,微笑道:“三明阁共有七层,眼下却只有一个小童打扫,有些地方或是够不着、或是想不到,每每蹭我一袖灰尘,令人苦恼。不如你留在山上,负责这三明阁的洒扫事务如何?”

李醒狮难以置信道:“你叫我留在这里扫地?!”

柳思明呆了一呆,心知掌门此举必有深意,忙道:“扫地好扫地好,世人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能把这活儿干好了也不简单呐!”

武思空不置可否,淡然道:“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醒狮心中天人交战、脸上忽白忽红。扫地擦桌、具是贱役,可自己眼下早不是什么李大少爷,凭力气吃饭、倒也不算给祖宗丢人,等过个几年、东阳府那些风波缓和之后,再下山谋生也无不可。

一念及此,李醒狮艰难说道:“好……好……扫地可以,敢问前辈,我从何时开始……开始……上工?”

“明日如何?”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