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承安记 > 第十七章 神武仙山入剑乡

承安记 第十七章 神武仙山入剑乡

作者:战国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浩渺神洲,四海八荒,无有富饶如中土之地。

有大江似巨龙横卧,龙首探入东海、龙尾相连洪泽,支流水系遍布天下,养育黎民亿万。千年前,它被唤作‘洪川’;巫人北侵,称其为‘天海’;大瑞立国后,朝廷则将之命名‘龙江’,有‘神龙盘踞、永镇江山’之意。

洪川也好、龙江也罢,总之谁当家作主,谁便有资格给这滔滔巨水改名字,可以一天改八个、也可以八天改一个,就看骑在龙身上的人兴致如何。

西南有一座大山,它便没有大江的好脾气。为了叫它听话,南荒来的巫主霸道逼迫、大瑞朝的皇帝扭捏册封,招式用尽,就是压不下它顶天立地的头。世上风云变幻、脚下人来人往,全跟大山没有关系,它就那么孤傲的站着,万年不倒、千年传承,大名……

“神武山啊……”

李醒狮啃了一口刚摘的野果,轻轻感慨着。

从东阳府本地的彩云山到京城那座开满桃花的栖凤山,他自认也算见识过不少秀丽山水,其中更有几座高山有着‘观云如海’的美誉,可若是拿它们与这神武山西风崖相比,就全成了自吹自擂的西贝货。

此刻,李醒狮盘腿坐在断崖边,身前三尺,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浓郁云海。每当有风吹过,似羽如棉的白色浪潮就会拍上断崖、冲到他的脚边,然后温柔退去。西风崖与云海的交界处是那样模糊,总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这里不是万丈悬崖、而是一处浅滩,前方便是壮伟海洋,只不过这海洋里的水,尽是白色的。

在云海之上、千丈之外,另有两座‘孤岛’耸立,那是比西风崖还要高出一截的天门峰和天罗峰。

天门、天罗、以及这西风崖所在的天云峰,共同组成了世人口中的‘神武三天梯’。云海下方、三座山峰之间,有巨大索桥互相连接,索链粗可跑马、桥面宽如城道,任山中罡风如何凌冽,索桥巍然不动。

这里不是人间仙境,这里就是仙境。

今天是李醒狮来到神武山的第十五天。

回想身在东阳府的日子,恍如隔世。

他见到了父亲的好友、那位别称‘丹君’的柳思明,一个瘦瘦矮矮、不修边幅的中年道士。柳思明听闻李家噩耗,大哭一场,随后把李醒狮安置在天云峰的一处草庐里,接着又匆匆赶回天门峰为掌门人护法。那草庐是柳思明年轻时苦修用的居所,他苦则苦矣、修却没修出个花样来,一气之下从此专攻丹道,不曾想倒有大成。

杨云风和柳夏两人,因插手瑞国刑事,被柳思明勒令面壁思过。后续如何惩处,待掌门人出关以后再行定夺。

至于段云逍,始终一面未露。

上山最初几日,李醒狮如同行尸走肉,别人给他饭也知道吃、给他水也知道喝,只是不怎么说话。想家、想爹、想风铃,也会想起贺永年,想得受不了时,就哭。柳思明共有二十个弟子,心地都很淳朴,他们晓得李醒狮身世可怜,轮流照顾他倒也没人抱怨,就是见他这么高的个头却整日蜷在墙角抹眼泪,叫人泄气的很。

或许是因为人得到安全后会变得松懈吧,那晚在密林坡、李醒狮早已视死如归,眼下到了神武山,却异常脆弱起来。别人越是对他怜悯、他便越是想作践自己,哭累了就用脑门撞墙、或者把眼屎鼻涕抹在头上,至于这么做是在报复谁,他自己也想不明白。

直到第七天时,李大少爷终于没法再坦然接受别人的照顾,才强打精神略略振作。毕竟,他是彻头彻尾的富家公子出身、早习惯被人伺候不假,可往常被下人伺候,那是他施舍别人;眼下被众弟子服侍,却是别人施舍他。

再怎么伤心难过,骨子带的尊严是作践不掉的。

草庐后边两里处有条小溪,山势太高,纵然夏季也凉的刺骨。那天,李醒狮连人带衣服泡了进去,就着那冰凉的溪水、狠狠搓洗了一个多时辰,然后躺在溪边的大石头上,让太阳把他的身子、他的衣服、他的眼泪,一起晒干。

从那时起,李醒狮便不再整日缩在草庐,有时沿着溪流信步闲逛,更多的时候则是钻进树林四下寻找野果吃,这倒不怪他贪嘴,实是饿的扛不住。神武宗内人人修习仙法,每日只需进食正午一餐,初时李醒狮浑浑噩噩不知饥饱倒还好,如今既然恢复了精神,叫他以八尺之躯每天只吃一顿饭,属实有些强人所难。

弟子们眼见李醒狮如同死狗复活、勉强能自力更生,纷纷松了口气,便不再替他操心。寄人篱下的滋味本就不好受,如今没人扰他,李醒狮更乐得轻松自在。无意中爬到了这西风崖后,他更是如获至宝,除了晚上回草庐睡觉,其余时间,都坐在这里发呆。

李醒狮啃掉最后一口果肉,噗的一吐,那果核便划过一条弧线、打着转儿沉入云海。西风崖与云海高度持平,边际常年被白雾遮盖,他现下所坐的位置是用树枝一点一点探出来的,只消再往前踏出一步、就会如那果核一般,从此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呼!’

有斜风涌过,李醒狮连忙压低身子,心头却泛起一丝兴奋,“你吹啊,直娘贼,能把我吹下去算你狗日的厉害!”

那阵风甚是脸嫩,给人骂了两句,便打了个璇儿、低眉臊眼的走了,临行前,却把云层带出一道裂隙。半山处有明光闪烁,透过裂隙,晃得李醒狮一阵眼花。他知道那是一个大湖,神武三峰地势雄奇、底部山鞍环成了一个巨大‘凹’字型,山上瀑布溪泉在那里汇聚,便形成了他此时所见的‘沉剑湖’。

至于为什么叫‘沉剑湖’,李醒狮也有所耳闻。

‘凡登门试剑者,败则弃剑入湖’。

神武宗创建伊始便是一副超然姿态,不止对世俗王朝不屑一顾、与同道中人也一向不多来往,无奈树大招风,有它这个‘无双剑府’横在前头,天下使剑的人就没脸自称剑仙。因此,就算有这么一条规矩挡着,上山切磋之人仍如过江之鲤,专等着越过神武宗这座龙门。

千年以来,沉剑湖不知吞没了多少仙剑奇兵,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实则沸腾着无数屈辱和不甘。

都是些狗屁规矩。

李醒狮被那湖面晃晕了眼,不禁在心中暗骂。

平心而论,他喜欢神武山的景色,却实在没法喜欢神武山。这里太高、太美好、离他曾经生活的人间也太远,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更高处。脚下那片锦绣中土无论发生了什么,与此处的高处不胜寒相比,都会让人感觉无足轻重。

来到天云峰仅仅半月,李醒狮心里的悲痛已经缓释不少,这个苗头让他很不自在。他怕,怕自己终有一天会忘了那家破人亡之仇,所以才要坐在悬崖最边际。那种摇摇欲坠、命悬一线带来的惊寒,一次次把他从释怀的边缘抢救回来,告诉他要记住、记住被逼死的李当忍、记住脖子被拧断的贺永年,记住那轰然败亡的东阳李家。

哪怕他什么也做不了,他也要牢牢记住此仇此恨,仿佛牢记了仇恨,家,就还在。

“贤侄,你果然在这里。”

身后突然传来说话声,李醒狮回头一瞧,忙起身行礼:“柳伯伯!”

眼前这位丹君,还是初见时那副不拘小节的模样。须发凌乱不说、一身道袍还黄一块黑一块,照他的说法,便是‘搞炼丹的人整日跟药渣炉火打交道,若是太干净了,丹术造诣肯定不怎么高明’。

“慢着点,小心起猛了头晕。”

柳思明笑着把李醒狮从悬崖边拉回几步,上下打量一番,额首道:“好,总算有了些精气神,可比我头回见着你时帅了不少。”

“略帅、略帅。”

李醒狮脸上一红,讪讪笑了。两人上次见面,便是他被柳夏和杨云风带回神武山那天,他当时颓如病驴、确实没什么风采可言。“柳伯伯,您不是在天门峰给掌门师兄护法么,今日怎么得闲了?”

“武师兄约莫这两日就要出关了,如今已不会再有岔子。”

柳思明微笑道:“倒是你这里始终叫我放心不下,这便抽空回来瞧瞧。”

李醒狮心下一暖,忙道:“多谢伯伯关心。”

“我听徒弟们说,你这几日都待在西风崖看风景?”

“是,小侄见这西风崖很清净、景色又好,因此来得勤些。”

“那很好,多往这开阔之处走走,于你是有好处的。只是山高风急,你没有修为在身,要多注意些身体。还有……”

柳思明笑看了李醒狮一眼,指了指身后不远处一座石亭,“……在那里观景,入眼景色未必比你坐在悬崖边所瞧的差了。”

李醒狮听出这话中隐意,没有多说什么,只默默点头。

柳思明观他神色,心下暗叹,又指着那石亭道:“咱们别在这傻站着了,去那里说会儿话吧。”

“好。”

李醒狮答应一声,与柳思明一道走进石亭。

“孩子,你刚上山时神思有恙、我也得及时回到天门峰为掌门护法,咱们没能说上几句话。眼下,我便不跟你绕圈子了。”

两人坐下后,柳思明当先开口道:“我听云风说,你父亲之所以会被雷部下狱,是因为他与巫人有所牵连?”

“……是。”

李醒狮胸口发闷,似乎有什么东西堵在了那里。过了一会儿,艰难开口:“我爹与巫人上一代首领交好,在承安元年之前,没少给他们帮助。”

其实,所谓‘通巫之罪’根本是个幌子,只因实情涉及皇权,雷部这才寻了个大罪扣在李当忍头上。这一节李醒狮是听贺永年讲过的,他眼下不愿过多牵扯些什么,因此隐去不谈。

“原来如此,你父亲确实是那样的性子。他与人交往从来不看出身好坏,只要脾性相投,就算是牛头马面来了,你父亲也非拽着它们连喝三大碗不可。”

柳思明追忆往昔,眼中神色黯然,“我原本打算,等掌门师兄出关以后便请命下山一趟。一是去东阳府与你父亲叙叙旧,二来,当年那个穷光蛋成天在我耳边嚷嚷‘以后一定要让子女住进不漏雨的房子’,我真想看看,他成了大富豪以后,盖的房子到底是如何气派。”

“柳伯伯,我爹是个粗人,成了大富豪以后……无非是个顶有钱的粗人。他别的不懂,就是好面子,宅子造的挺大、其实里头没什么学问。”

李醒狮拼命忍住眼泪,声音却不自主的哽咽起来,“我爹还买了一大堆书摞在书房、却半年也看不了两行字。我小时顽皮,偷撕了不下几百张书页叠着玩儿,他却一次也没发现过……”

“是吗?真像他的做派。”

柳思明微笑着摇摇头,学着李当忍口吻说道:“‘老子有钱以后,每天早晨要用参汤漱口、用美酒洗手、用丝绸擦屁股!桌子腿儿要是不平,就拿他奶奶的银票去垫!’哈哈,我当时还笑话他,真要有那么多钱,咋就不能买张好点的桌子呢?!”

邋遢道士笑着笑着,慢慢也红了眼睛,低声自语:“怎么就走了呢?”

李醒狮咬紧牙关,无声啜泣。

“不说了,伯伯不该说这些的,孩子,对不住。”

柳思明举起手,轻轻拍了拍身边几乎比自己高出两头的年轻人,等他心绪平静一些,又道:“今后,你就留在神武山吧。”

“……”

李醒狮沉默片刻,就算此时已放下倔强,却仍摇了摇头,“小侄是有案在身的,您若收留我,于山门规矩不合。等过些时日、风声缓了,我独自下山去便是。”

“为什么要下山?”

柳思明站起身,负手说道:“你眼见云风和小夏带你回山之后、我立时罚他们面壁思过,就认为我心中仍是以门规为重,之所以留你、纯是面子功夫,是吗?”

“……柳伯伯,我绝没有这般意思!”

李醒狮一愣,语气中不自觉带上了怒气,“贵山门规如此,又不是只针对我一人,我何苦叫您为难?再者说,小侄自幼在家里骄纵惯了,也确实不想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孩子,你说这些话时的神色,跟你父亲简直一模一样。”

柳思明苦笑一声,叹道:“我身为神武宗长老、自该以门规为重,云风小夏两人违例带你回山,且不说掌门师兄出关后如何处置,我这做师父的,首先便得给他们些惩罚。”

李醒狮嗯了一声,神色如常。

“可若是在目睹你李家惨祸后,他们因畏惧门规而没有带你回来……”

柳思明瞪了他一眼,冷哼道:“……你当我会饶过他们吗?莫说面壁,便是手脚也给他们打折了!”

李醒狮身躯巨震,再也说不出话。

对他来说,这是在遭逢惨变之后、第一次真真正正祛尽心中死念。

“柳伯伯……我……我……”

李醒狮从石凳滑下、跪倒在地,心中满是感激。

“好孩子,起来吧!”

柳思明轻抚他头顶,温声道:“我与你父亲肝胆相照,倘若小夏和你易地而处,别说违了国法,便算她犯了天条,你父亲也会毫不犹豫将她收护门下。”

说完,单手一托,李醒狮只觉一股柔和力道腾起,不由自主的坐回了石凳。

李醒狮心神激荡,许久才慢慢平复,低声问道:“柳伯伯,等您的掌门师兄出关之后,他会如何责罚杨兄和柳姑娘?”

“放你的心,他们是我的徒弟、办的又是合我心意之事,只消我这做师父的还没死,纵有天大的惩罚也落不到他们头上。再说了,你柳伯伯在山上混了这么多年、到底是攒下些老面子的,哼,各位长老也好、掌门师兄也罢,哪个没吃过我炼的丹?”

柳思明一向不修边幅,此时陡然认真起来,那份修道多年的高人气度却当真不容小觑。他转头看着李醒狮,皱眉道:“先不说他俩。倒是你,孩子,我是一百个想让你留下,但这事也需你自己出一份力,知道么?”

“我……我要如何出力?”

李醒狮有些愕然。

“我那掌门师兄,最看重的乃是规矩道理,并非单纯的山律门规……唉,与你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在他心中,处置手段自有一番考量。今次的事情有些特殊,你毕竟不是瑞国朝廷要抓的主犯,甚至连从犯也说不上……嗯,或许掌门会恩准你留在神武山也说不定。”

柳思明背着手、慢慢踱步。半晌,他终于停下脚步,认真看着李醒狮,“但你自己也得出一份力才行,知道么?”

“是,柳伯伯,您方才说过一遍了。”

李醒狮有些无奈,“要我怎么出力,您安排下来便是。”

“此力非气力,而是心力。”

柳思明叹了口气,伸手指了指李醒狮心口,“说来就是一句话,端看你能不能做到了。”

李醒狮沉声道:“您请说吧,小侄尽力而为。”

“我若为你求情,瞧在我的面上,无论掌门师兄准不准你留下、他总是要见你一见的。”

柳思明一字一句道:“记好了,在我山掌门面前,别跟过去过不去。”

“啥?”

李醒狮满心凝重,原以为他要说出什么天大的难题,陡然听见这短短一句话,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正当他想细细思量时,忽听极远处传来一道苍古浑厚的钟声。

一老一少同时抬头,往天门峰方向看去。

时近黄昏,夕阳西悬。

无边云海像是被天火点燃,目之所及,尽是波澜壮阔的金红之色。

如此奇景,搭配着那撼动人心的古朴钟声,直让人心生敬畏。

这不是李醒狮第一次在西风崖欣赏日落,却是第一次听到那钟声。钟声共响七次,他不知这是天门峰召集全山弟子的讯号、等闲是不用的,而眼下神武宗里的大事,似乎也就那一件……

“掌门出关了!”

柳思明心下一惊,冲李醒狮撂下一句‘去草庐等我’,白光闪过,已然踏剑遁去。神武三峰之间相距千余丈,说来也只是六七里地远近,若走山间索桥怕得费点时间,御剑飞行几乎便是转眼既至。

柳思明来到位于天门峰正南方的试剑坪上空,随即收起仙剑、缓缓飘落在地,快步走向试剑坪尽头那座宏伟楼阁。在他身后,不时有人从空中落下,其中有同辈门人、也有晚辈弟子,落地后更不停留,皆是神色肃穆的往前走去。

远处那楼阁共有七层、靠山而建,大门与剑坪之间以九十九节台阶相连。一块匾额高高挂起、篆刻‘三明阁’三个大字,左右则各有一副四字联,一书‘神行天下’、一书‘武及第一’。

神行天下,武及第一。

这便是举世第一仙门神武宗的气魄。

柳思明来到试剑坪尽头,忽听一人恭声道:“柳师叔。”

是早已等在此处迎候师尊出关的段云逍。

柳思明微微一笑,冲他点点头,然后顺阶而上。早有三人站在紧紧闭合的大门之前,分别是守山长老余思正、刑堂长老傅思清、剑庭长老秦思秋,再加上他柳思明这个姗姗来迟的丹宫长老,神武宗四大长老便已到齐。

“掌门人马上要出关,你老小子就穿这身迎接他?”

刑堂长老傅思清扫了柳思明一眼,目中略有火气,“你啊你啊,便是换身干净衣服再来,也累不死你!”

“傅师兄可别强人所难了。”

守山长老余思正打圆场道:“咱们神武宗能有那么多灵丹妙药使唤,全亏了柳师兄没日没夜钻研丹方。要我说啊,他这身脏衣服可咱们身上的新衣服还要金贵。”

“啊哈,还是余师兄了解我!”

柳思明打个哈哈,又对傅思清道:“以貌观人、如同隔山相马;以德观人、方能见其真髓。傅师兄,你得多多自省才是。”

“柳师兄教训的是。”

傅思清皮笑肉不笑,把柳思明拉到一边,低声道:“你那俩宝贝徒弟带回来个大瑞逃犯,这不是小事,我肯拖到掌门出关、帮他俩求过情再去处理,已算给足你老柳面子。至于那个逃犯,他是你大侄子也好亲儿子也好,你自去与掌门说嘴,休想让我相帮半句。”

柳思明苦笑道:“真就一句好话也不帮我说?”

“不说。”

傅思清冷笑道:“而且那一十三枚‘凝元丹’半枚不能少,必须得是你亲手炼的,若你喊徒弟捉刀、本长老可跟你没完。”

柳思明摇头叹气,还要再说,傅思清却已大步走开了。

神武宗这四大长老,刑堂长老傅思清满脸横肉、神色傲然,当真土匪也似;守山长老余思正面圆微胖,瞧起来便是好脾气的富员外模样;丹宫长老柳思明最是寒酸,不把一身道袍穿进棺材绝不罢休;唯有从方才就一言不发的剑庭长老秦思秋,许是因为不爱说话的原因、看着最像得道高人,可惜偏又生了只鹰钩鼻,不免平添些许阴鸷。

若说形貌,四大长老平分秋色、谁也不低谁一头,连台阶下站的那些年轻弟子瞧着都要比他们多出几分潇洒仙气。归根结底,只能感叹人不可貌相了。

‘吱……’

一声几不可闻的细小摩擦声,从门扉处传出。

下一刻,左右门扉同时开启,三明阁内灯火通明,一个修长身影逆光站立,叫人看不清真容。

其实也无需看清,站在门内的不可能是别人。

余思正上前一步,朗声道:“恭迎掌门人出关!”

他身后,三百多道声音异口同声道:

“恭迎掌门人出关!”

其声赫赫,声震神武。

武思空,神武山当代掌门、‘思’字辈第一人。

世称‘白衣剑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