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重生之代玉 > 第二十七章 老街风吟

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二十七章 老街风吟

作者:鸡丁爱马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0: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过程,周孔目搜丝剥茧、勘查详密、有理有据,调查方向稳、准、狠,最后钓出真正凶犯的一击,干脆漂亮。这办得才叫铁案!从头到脚可以写进教科书的。

但周孔目不能当教师、他也没资格被写进书。

谁叫他自己不读书,没有资格进文化圈、也就是没有资格进官儿们的圈子。他的所有功劳,最后都归了官儿。他还是作他的胥吏,再受器重,最多也只能做到胥吏里的头儿。

人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肚里还是一包草,一点实用的本事都欠奉。有的人又聪明又能干,偏偏读不见书,见了墨字就脑袋里抽筋,拿起笔来比锄头都重。周孔目不幸属于后者。

所以他干了这么多年,总是个小孔目。

这不妨碍长官承认他的能力。大案宗一般都要过他的手。

他倒是个极懂人情的。江湖话所谓“拎得清”。谢府还没把人情话儿传到,他已经把脉络理出来了:

谢五公子玩儿斗蟋蟀!

嗯,这不算很稀奇。很多公子都喜欢挟弹走马、斗鸡蓄虫。

谢五公子还痴迷于赌盘!

呃,好吧,这也不算太特殊。很多有钱有势的找刺激,都爱赌一把。所谓小赌怡情,大赌……

唉,大赌伤身哪!

云柯不知从哪儿弄了只虫子来,号称全城健将,充满信心的搞了一场豪赌!结果一战就被人咬断了腿,他自己投进去的钱全没了,也就算了,偏偏还夸下大海口,引得好多人跟着押,结果就跟着一块儿输了。

这时候,云柯若是真的有钱,直接给人家意思意思、贴补贴补;或是真的有势,叫人家不敢埋怨,也就算了。偏生他零用钱都是官中的,纵然受二老爷抬举、学着看看家里几处产业,何尝有大笔自由银两在腰包?实在慷不得慨。要说势么,他不过仗着家里。谢家家教严,他赌虫哪里敢给家里知道?怕不还得求人遮掩一二、莫透风声。

这么着,人家不怕他,又心疼钱,跟他先是口角,后来就打起来了。当街激情斗殴,路人不能不报官,官府也实在不能装瞎子,介入一看,一边是贵公子不消多说,另一边也是有头有脸的公子哥儿啊!再这么打下去,几家父母脸都不要了,那才糟糕。劝又劝不开,只能把人都带回来了。

多大个事儿?搞得人心惶惶的。周孔目一句话就搞定了:把人都好生供养了,着谢府明儿之前带些钱过来给那吃亏的意思一下,不就完了?

旁边其他衙门人马眼巴巴的看着,周孔目再补一句:当然,还是要敲打敲打的。给所有赏脸住这儿的爷们府里带句话,就说先前街上人报,还当混混打架,后来问了才知道,实在得罪了!虽然碍着人议论,请是要请进来坐坐的,必定不怠慢,请府上们放心。

众衙役听了周孔目的话,笑逐颜开:这一来,不得罪,而这些人家里的打点意思钱一定都到位了。可不是嘛!闹到这般地步,不光是赌虫吃亏了的大爷小爷们想要个说法,衙役们也要从中捞油水的嘛!

就这么着,大家都洗洗睡了。周孔目房里的灯却多亮了两个更次。

待到第二天,该到的钱到了、该到的话也到了,案子大化小、小化无,大家准备开门放狗……呃不,是放公子哥儿们了,忽有个小小子,额头上冒汗,捧了个东西,急吼吼的跑来对周孔目道:“叔,跟你想的一样!”

其他衙役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伸脖子一看,也没看懂。等周孔目解释一二,他们的脸才变了:“周叔……这……那,咱们还放不放了?”

“没事儿!”周孔目镇定的摇着手,“不放才有我们的事儿!放了,就是他们的事儿了。”

衙役们都有点糊涂,鼻尖上冒了点汗。是一年里这样初热起来的时刻。红日高烧。蝉在树荫里已经唱了起来。谢府二房从腰门到月亮门一迭声的:“五少爷回来了!”青翘忙不迭将院门打开,云柯一脚将她踹到地上,“幸灾乐祸的贱人!”

话分两头,曲曲折折的巷子里,正有个腰背微佝、形容似老农、穿得也似老农的人,抬头眯眼辨认门牌号。后面有个便装的小衙役忍不住问:“周大哥,不去明绍坊?”

明绍坊是本城最高贵的地段之一,谢府就住在那儿。

周孔目摇摇头:“都说了,放了之后是他们的事儿了。”带点淡淡的恨铁不成钢。

他举步往风吟坊边上的老街区。

老街的“老”,是什么意思?这可并不是夸它整个儿属于古董级别,拿块砖都有六朝来历。这个“老”字,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家里,很脏、也很乱,墙角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了个灰堆,蜘蛛在上面结网,头发丝乱成一团塞在旁边,有腻腻的皂角粘了过去,这一切的一切又招了更多的灰。最后它变成了斗大的一团,说不上形状、也无所谓颜色、更分辨不出材质,整个就像墙上长出的怪样的瘤,不会再变大、也绝不再缩小,稳定在那里,与整面墙、还有这个屋子都浑然一体,是屋子的垂垂暮气的集中体现。偶尔有经过的人忽然注意到了它,想:“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没有答案。

这屋子里有个老人蹲坐在那灰瘤的旁边。看到的人会恍然大悟:哦,两样东西一般儿老!

老街的老,就是这样的老法。构成老街的砖、瓦、石头、灰土、野草、蛛网,各自不知什么地方来的、哪里来的、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添上去。总之它们就凝结在那里了。老街的人,像虫子一般在这城市的灰瘤里钻进钻出,都穷得不能再穷。

偏是穷人家爱生孩子呢!前前后后总生了十来个,有的生出来就死了,有的出生之后病死、意外死了,有的活下来之后为了维持家用还是卖掉,卖出去天灾**的毕竟也死了,又或走得远,生死不明,等于是死了的。穷人家的孩子,跟小虫子似的,成窝的生、成窝的死去,没人在乎,反正也总有几只是活下来的,大人老爷们要是不巧一天连见了好几只,还要捂起鼻子哼哼一声:“这阵儿,偏这些穷虫子特别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