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重生之代玉 > 第四十二章 天家威严多苛求

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四十二章 天家威严多苛求

作者:鸡丁爱马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0: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代在街上能听到的音乐,并不是公主宴会上音乐。只是最外头凑趣儿的奏乐罢了。真正公主欣赏的细乐,岂能声达于外?

雪宜公主作为当今皇家最具份量的公主,排场自然与众不同。

这王爷府,自太守围起来翻修,还没一位女眷见识过,今日来看,门楼高耸,屋宇轩昂。洞户相通,花木久缀庭中;连檐重阁,桌椅摆列堂上。一条雨道花砖砌,三尺高阶琢石成。风亭月栅,水阁下临清涧;杏坞桃溪,云檐上倚碧空。朱槛雕栏畔打叠生云怪石,绿柳密锁寻芳路;塘曲岸边堆漫奇花艳蕊,翠荷低笼老鱼窠。果然比往日不同,听说里头有公主心血,才能点铁成金,更是啧啧称赞。公主还未露面,她的四个近侍宫娥出来招呼女客们,但凡脑袋灵活一点的女客,都围定了这四位宫娥,千般献媚、百种讨好,在礼数允许的范畴内,小巧腾挪扎圈结党排挤外人,都是全挂子的武艺,身手差点、身体弱点的,根本挤不进去!

云舟倒没打算挤进去。

她知道雪宜公主以大气稳重著称,身边人也一定有分寸,绝不是挤到眼前献个媚就能搞定的。

云舟只是从容守在她该待的位置上,有人打招呼时,和气应对。又有侍女就某一细务来向她咨询,只因王爷府修葺时,她领着明珠、碧玉全程帮忙,许多事务出自她的主张。如今侍女来请教她的意思,应该是敬她。她也只客气退让道:“今日尊长们都在,岂有我说话的份。”

雪宜公主没有出场、那四个宫娥没有多看云舟一眼,更没有什么人派任何人给云舟递什么话。但云舟安之若素。她很知道什么时候该表现、什么时候可以安份守己。

很快天已向晚,宴席也正式要开了。宫娥、公公们鱼贯传令,戏台上的锣鼓可以咚咚呛打起来了,菜可以上了,先上的是冷盘,松棚果罩、苏糕鲍螺、素馅包子、凤鸡牛舌、南小菜老腌菜,并酱醋等物,不一而足。戏台上头一出,又是孙猴子的“安天会”,美猴王醉一场,小毛猴满台跑跳,逗得人笑声一片。

云舟也笑,但笑得很有分寸。

当年云诗入宫之前,曾有段时间不住在明绍坊中,据说是在其他地方做入宫的准备。云舟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关于礼仪、人情等方面的种种恶补。

于是云舟反覆恳求:在三姐姐入宫之前,一定要再团聚一次啊!

云诗真的回来,住了三天,才出发赴京。

这三天里,她没有说任何跟宫廷人事有关的话,但是她的举止神情,都已经跟以前不太一样。云舟也知道大太太等人才是跟云诗更亲的人,这三天实际上是留给她们的。云舟没有去挤在当中碍眼。她只是默默的、贪婪的记下云诗的一切举止。就算当场不能理解,她也先记下来。

她知道,这些仪态,大约就是适合宫廷的仪态。她记下来,总会有用的。具体什么用?当时她也不知道。但没有坏处,是肯定的。

而且她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这活生生的仪态。三天学习时间,是天赐给她的。

如今果然用上。

她于低调中,把那早已烂熟于心、融会贯通的仪态摆出来,一颦一笑,相信都妥当高贵,更相信暗地里有冷眼看见!

冷盘摆完,为首的宫娥发声令,戏台猴儿们都下去,琴鼓都歇,换管弦精细吹打,又几行翠衣红衣宫娥,才引出公主来。因是纯女眷的宴会,雪宜公主倒没遮帘帷,就大大方方露出脸来,五官深刻,事实上,深邃得简直可称为硬朗了,这令她的美与其说近乎美妇人,毋宁说是近乎美男子。嘴角那儿点着一颗痣,总算叫她的形像稍许添了些妩媚,否则,这一张脸可就太严肃了。

公主既已出场,自然锦城的马屁精们都急着想要奉承,无奈司礼宫娥谨肃威严,又请升座、又领起祝、又命停乐、又叫奏乐、又摆热膳、又传汤膳、又送盒匙、又转茶酒、又挪罩盘、又换碟碗,啰啰嗦嗦、琐琐细细,众人光听她令都听不及,竟空不出口来拍马屁。这才叫天家威严!你想越众而出大肆献媚,还怕失了礼被凤颜一怒之下拖出去打死呢!

好容易这几道礼都唱祝完了,雪宜公主含笑道:“都是女眷们自己聚聚,又是头一次会面,别太多礼,把人拘住了。”司礼宫娥应声退后,众人一时还不敢说,台上大小猴儿们却放开拳脚打得热闹了,有几个胆大些儿的,便进了几句恭维话,雪宜公主答得很客气,于是大家放松得多,渐渐又重演开宴前抱团儿献媚的盛况。其中又以云舟有档次,奉承也奉承得最具分寸格调,公主果然对云舟也最重视,专门跟云舟谈了整整三句话呢!幸而跟其他女眷也没冷落,还主动找些话题,先不过谈些锦城风情、说些京都趣事,渐渐提到这个王爷府,公主笑称虽没修完整,但也无大碍了,她可以回京叫七王爷来住。在她去京里的时间,希望王爷府可以彻底修缮完毕了罢,这样七王爷来时就可以直接住了。现在?现在还是不行哪!也就她如今下榻的主楼的摆设,她指点着还算调配好了,其他屋舍,都要照这种水准做过,当然一些大老爷们在这方面可能品味差些,她也不苛求,会留两个宫娥在这里指导。至于一些檐柱,太丑了,还是要换,还有瓦片,体制还是要的,并不是说所有顶儿都铺成王爷等级的碧瓦,但也不能只有大殿一座吧?运来的琉璃瓦是够的吧?主楼的屋顶,还有某某坞某某丘边上某某亭某某榭,景观效果上还是蛮重要的吧?瓦都要换吧?边角那些没造好的花木与建筑都要造好吧?这都要七王爷来时就完工,对吧?

不对……以唐太守的巴结,都没想过半年内把一切完工,不过先赶出主殿,其他边角活想等王爷住进了之后,再慢慢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