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武侠开端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祭天之舞

武侠开端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祭天之舞

作者:刘少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15:25:57 来源:蚂蚁文学

赵一山明白,这同样是为了消弥两个节目之间的影响,给下个节目做准备。

不过这一说法也不准确,这也是一个节目,一个比较“淡”的节目,看着古代军城过年场景,还有郭靖、黄蓉的友情出演,同样是极为有趣的事情,也稍稍抚慰了那些没被选上的家人的心情,真要说起来的话,已经是极为不错的节目,只是在这时,确实显得有些不起眼。

看看时间,也就差不多只有十分钟,一个节目时间,赵一山不由得好奇起来,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

在这个时候,与往年一群人看完赵一山小品,就乏味地等待新年到来不同,《天地》这一个小时的演出,确实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以致于这最后一个节目,也差不多算是压轴戏,轻忽不得。

果然,在拿着糕点问候了北城门守城士兵之后,郭襄就兴奋了起来:“我最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就住在城外,他讲他是一个祭天的神官,现在肯定在向上天恳求来年风调雨顺,走,我带你们去看看,看看我这位神棍朋友是怎么祭天的……”

祭祀?

赵一山心头一凝,很是意外。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尤其是孔子那个“吾与点也”的典故里,也盛语称赞了祭天、祭祖的重要,春秋时期更是有“春秋都只听天号令”的说法,即使是乡间小民,也会在过年的时候给天上神仙上柱香,摆上贡口,祈祷一番。

但这活动固然重要,又如何表现出来?

跟京城天坛一样,聘个老头穿上乾隆的龙袍,几步一跪地让看了腻味?

这样的想法,赵一山估计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想起,事实上,也确实没听说有哪个祭祀节目做得好的,要是拍出个和自己花几十万抢头香的节目来,估计观众会骂死林牧。

想到这里,赵一山与两个徒弟都兴致勃勃,一心好奇地正色观看。

银龙腾空,虽然先前已经看过,但眼看着郭襄、郭破虏这两个小家伙骑着龙赶路,依旧让人升起羡慕的情绪来。

不过五六秒的赶路,郭氏姐弟就已经来到一个群山环绕的山谷中来。

这里四周山也并不算高,不过却是四周山峰耸立如剑,山谷中还有一片颇大的湖水,湖水之畔,正有一个四面垂着青色薄纱的亭子,明亮的月色之下,隐隐约约,又有轻纱挡着,让人看不清亭中的景物。

幽静,大概是这里唯一的标签。

郭襄两人于空中乘着小白龙,正欲降下时,却见青纱飘荡,亭中隐见一条挺立身影,当下不敢作声,只是拉近镜头,就仿佛在那凉亭周围拍摄一般。

虚拟现实,做起这种镜头的切换,轻松无比。

……

静谧的幽谷,蓦地风起,飘飞青纱之间,随着一声铮然琴响,在那飘荡的青纱之间,一个手持羽扇、一身庄严古衣之人,已是现出不世身影,羽扇轻摇间,不见一丝轻浮。

这人手持羽扇,身着紫黑相衬的长袍,稳重气质已经不俗,偏偏头上冠饰,又颇具秦汉古风,衬着这人多了几分威严、尊贵、不凡之气。

月光之下,只见他当真是眉眼如剑、气态如鼎,头上虽有数缕白发,却不见一丝老态,晴目俊朗,就如一位春秋时期的祭天神官。

正在观众想要看清他之相貌时,亭中烛火突明,烛光环绕间,就见他如春秋古人一般地跪坐在亭中床上,身躯前弓,仿佛正在跪求苍天,为民祈福。

幽幽萧声起,在这一刻间,光影的变化几乎让人为之摄神,仿若天降淡光,幽暗的光圈之下,只见这人跪坐如故,口中却是吟起祭词来。

“历春秋之代兮,逾威神之嘉成;

絷羽扇以讴兮,设罗帏而宣声……”

这词倒是好理解,讲得是“春去秋来,时序流转,无非天理循环,纵神明亦不可违;然,吾今执羽扇,设罗帏,且歌且舞,欲以人声上达天听。”

前词吟完,这人随势而起,神色肃穆间,忽而双手承天,忽而只脚独立,双手束扇在前,仿佛在向天帝奏对。

“逢吉日兮辰良,舞风华兮琳琅;

渺渺兮风回,叩天地兮四方;

群枫落兮舞天门,纷乘兮玄云。”

稳重淡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一同在这高冠男子身上体现出来,偏偏他轻步挪移,又如传说中的“禹步”一般,轻灵而方正,不存一丝阴暗。

这段祷词讲得是:值此良辰吉日,舞尽枫华,苍茫大地间玉佩琳琅,疾风回荡。叩谢天地四方诸神,使吾足踏玄云,直抵天宫。

待到吟到“叩天地兮四方”这一句时,他整个人迎烛而跪,双手所持羽扇与他整个人,形成一种仰天奏对的姿势,四周阵风又起,飘荡青纱。

一时间,光影、风声、肃穆之色,真如天帝观祭,静听这人祭祀一般。

到这里,赵一山已经听不懂他所吟之词,但那种气氛,却是让他明白了眼前之人的行为,大气也不出一声,却是被这气势所感,骨子里就泛起一种“不可惊扰天帝”的感觉。

就好像……就好像自己骨子里的先辈基因里,曾经在春秋时见到此类祭祀,无论是春秋霸主,还是战国骄雄,在这“号令天下”的天帝祭祀面前,也要庄重而跪,不可出声。

不知为何,赵一山突然就想起自己看过的一则孔子故事来。

说孔子在担任礼法官时,见到有那唱曲的、玩杂耍的伶人正热闹表演给自家大王看,他直接以这些人乱了“肃穆之气”而直接下令,将这些伶人全部诛杀。

当时看到这个故事时,赵一山只觉得这算是孔子黑历史,但此时一见这祭祀之人的庄重神态,却是一些理解当时孔子的心情。

天帝威严,岂得损毁?!

风扬、风盛、风起!

琴声、气氛逐渐涌起,祭祀神官数步轻移,已经走出凉亭,月光、烛光之下、羽扇之侧,只见他目朗神清、眉神目秀,端得是令人一见心折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