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农门恶小姑逆袭记 > 第十四章 送贴心小侄子去读书

孙葫芦看着孙金吃饱了,自己才拿出另两个肉火烧,三下五除二的吃下去,最后一竹筒的水给了老头,孙葫芦被火烧噎得直翻白眼。

孙金将竹筒递到孙葫芦面前,孙葫芦讶异的看着孙金,“我喝不完,还剩下一半!”孙金别扭着不肯看孙葫芦的眼睛。

孙葫芦笑了笑,接过竹筒咕咚咕咚将水喝了个精光,喝完之后,孙葫芦的大手对着孙金的后背狠狠一拍,“是不是专门给我留的水啊!”

孙金被孙葫芦拍得差点享年九岁,他默默的往后落了两步,然后和孙葫芦一前一后往葫芦村走去。

走到村口,花寡妇,大嘴巴子宋春香都在村口的树底下磕瓜子,看着孙葫芦走了过来,花寡妇的脸上扬起挪揄的笑容,“葫芦啊,你可回来了,你知道吗?王俊贤和白莲花定亲了。”

孙葫芦的脚步一顿,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孙金担忧的看着孙葫芦,自己的小姑对王俊贤的痴情程度,他是知道的,就连之前的退婚,孙金都觉得孙葫芦肯定是玩什么欲擒故纵的把戏,过不了多久,就会后悔然后央着爷爷奶奶去给她重新提亲。

可是,让所有的人呢失望了,孙葫芦连眼眶都没红,“是吗?”声音平淡无比,花寡妇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孙葫芦,宋春香也傻傻的站在那里,将瓜子皮往自己嘴里塞。

这还是孙葫芦吗?她竟然如此平静?这怎么可能?女夜叉的霸气呢?

“葫芦啊,我们说的是王俊贤,你最喜欢的那个王俊贤!”

“花婶子,我知道,是王俊贤和白莲花定亲了,我耳朵没问题,反而怀疑你脑子有问题,我和王俊贤早就退婚了,这事儿,你搁我面前说不着吧!”孙葫芦说完,就大步往村东头孙家走去。

孙金赶紧快走两步,追上孙葫芦的步伐,“小姑,你若是难受,不如我去将那王俊贤揍一顿给你出出气!”

孙葫芦低下头,深呼吸一口说:“不用了,走吧,赶紧回家,趁着天明儿,让爷爷带你去白秀才家拜师去。”

孙金点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当了官,好给小姑撑腰,让她当一个逍遥自在的女夜叉!

孙葫芦带着孙金回了家,院子里,孙老太太正狠狠啐了一口说:“早知道,我就不该听你的,就应该去将那王家的锅给砸了!”

“你去砸了,现在全村都笑话葫芦没人要!”孙老头将烟杆子狠狠的在石头边磕了一下。

看着孙葫芦进来,孙老太太赶紧起身,“葫芦回来了?累不累?”

孙葫芦的三嫂李秋翠赶紧向前将孙葫芦背篓接过来说:“葫芦,快进屋歇歇吧。”

孙葫芦摆摆手说:“爹,娘,我不累,这次苏老爷给的布料,我一共卖了八两银子。趁着天明儿,爹,你赶紧带块肉,领着金哥儿去白秀才家拜师吧。先让金哥在村里开蒙,等学得差不多,再送他去县城上县学。”最后这句话,是二十五岁的孙葫芦教着孙葫芦说的。

“葫芦啊,那个王俊贤....”何珍珠站在一旁,脸上挂着同情,心中却是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孙老太太向前就将何珍珠推到一边儿去,“老四家的,你没事儿提什么王俊贤,家里的活计都干完了?衣服洗完了?是不是闲的腚疼!”

何珍珠知道,自己触怒了婆婆,她赶紧转身去后院打扫鸡窝。

孙老太太笑着看着孙葫芦说:“葫芦啊,你真的要去送金哥儿读书?供养一个读书人,可不是八两银子的事儿。”

孙金听了,眼神再次黯淡了下来。

“爹,娘,你们不用说了,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我们家必须出一个读书人!金哥儿脑子机灵,年纪也合适,银钱的事儿,我以后不吃肉和白米饭了,家里吃什么我就跟着吃什么!”孙葫芦高声说道。

“这可使不得!金哥儿读书的钱,家里凑,可是你打小就吃不惯粗粮,小时候,给你喂了一口玉米面饼子,你接着就吐血了。就是金哥不读书,也不能让你吃不上白米饭!”孙老太太固执的说道。

“答应就是了,这阵子你好好练练厨艺,我教你做吃食去镇上卖,银钱总归不用担心的!”二十五岁的孙葫芦说道。

孙葫芦想到那入口即化的粉蒸肉和香酥肉火烧,味道不错,要是卖的话,肯定挣钱。

“娘,我不管,金哥必须读书!白莲花就要嫁给俊贤了,我一进村就知道了!我不能让她得意!她要嫁个秀才,那我就要有个秀才侄子!”孙葫芦任性的说道。

“好了,这事儿听葫芦的,若是金哥儿真的成才,那么我们孙家也可以改换门楣了,钱的事儿,家里几个老爷们有手有脚的,难道还供不出一个读书人!”孙老头直接拍板定音。

孙葫芦将银子塞给孙老头说:“那爹你赶紧带着金哥儿去白秀才家!”

孙老头让大孙子回去挑了一件补丁少的衣服换上,孙老太太又去切了一条上好的肥肉,拿了三尺靛青色的棉布给装到竹筐中。

孙老头带着孙金来到了白秀才家里,白秀才白鸿儒有两个儿子,老大白宁平,老二白宁安也就是白莲花的父亲。

白秀才现在已经分家,白秀才跟着老大白宁平住,白秀才是村里私塾的教书先生,白宁平则是县城一家酒楼的掌柜,平时白宁平带着妻儿在县城居住,很少回来。

孙金给白秀才磕三个头,然后奉茶,拜师礼就算完成了,白秀才给孙金一本三字经,一本千字文和文房四宝。

这里的文房四宝和镇上的不一样,都是最便宜的毛笔搭配最粗糙的宣纸,因为都是农家子弟,用好的笔墨谁都吃不消,因此,在村里上村学的孩子都是从白秀才这边拿笔墨纸砚,比镇上铺子里的便宜很多。

“好,既然选择读书就不能怕吃苦,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记住了吗?”

白秀才严肃的对孙金说道。

孙金郑重的点点头说:“记住了!”回去的路上,孙金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将自己的书和笔墨捧回了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