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冥望阡陌 > 第三一一章 笃定中原·战后两三事

烟冥望阡陌 第三一一章 笃定中原·战后两三事

作者:蒙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陵受降仪式办的盛大,连大宣的人都延请了,从这一点看来萧彧还是清醒的。

大战之后天下百姓期盼已久的安定终于到来了,不过这也只是明面上的和谐。

自从萧烨就任洛辰留守之后便开始布局军事防务,而大宣这边似乎更懂得退让,大宣皇帝亲自下令让所有宣军退守到南阳、汝南一线,以北地区全部让出来给宁军,这一举动遭到天下士子的欢心。

而大宁这边没有什么感激的情绪,而是让洛辰留守宁王萧烨全部接手,同时在洛辰留守下增设开封、许昌、夏城三军,加上原有的四军,七军共计二十一万人马。

对大宁的冷淡,大宣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反应,毕竟宣军还占据着金陵南边的重镇姑苏和松江,再加上与东海人的战事,让宣军得到了江南以及东阳诸郡,怎么算都是大宣占了便宜,姑苏与松江的问题也是未来谈判的重点问题。

谈判的日子定了,三月初三,在颍州西湖会谈,这一次会谈双方都皇帝都没有表示要出席,大宁方面定了储诚为谈判正使,滕寒为副使;大宣这边则是指定了顾言风为正使,余赓为副使以示尊重。

“兄长,此次让您为谈判正使,可不是个好差事啊!”顾清风特意在宫中宴请了顾氏一族,一是为了筹钱,二也是为兄长践行。

“皇后,陛下秘密在南阳谋划,朝中事情皆交付与你,我若是再推辞,顾氏必然又要处在风口浪尖了,这一程我必须得走,再加上大宁那边心思诡异,换做别人我也不放心的,所以,皇后娘娘不必如此。”

顾清风环顾四周,看着又重新强大起来的顾氏一族,心中多少有些安慰的。

“兄长,宁儿现在驻守在不远处,今日家宴怎么不让他一起过来?”

“顾宁现在深受皇恩,为国驻守,哪能轻易擅离,顾氏已承受皇恩多年,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

顾清风对顾言风的态度颇为无奈,这个兄长从来都是一板一眼,恭敬有加,多少次了,也改变不了。

顾清风也懒得纠正了,想了一下,小声说道:“国安部前几日来报,发现锦衣麒麟的徐煜好像是迎风兄长。”

顾言风一愣,而后赶紧回道:“娘娘,此事当真?”

“应该**不离十了,虽然多年未见,但他的长相和行事风格还有当年的影子。”

顾言风点点头,顾清风就是执掌谍者出身,她若是没有把握肯定不会胡乱说的。

“陛下知晓吗?”顾言风突然想起什么。

“知道了,陛下的意思是这次谈判锦衣麒麟肯定是会派人前去的,锦衣麒麟南衙文隽是陛下的师兄,萧彧是一定不会派他过来的,至于其他人萧彧也不会放心,他随行应该是确定的,所以陛下让我私下与兄长商谈一下对策。”

顾言风陷入了沉思,若是只是谈判对顾言风来说也不麻烦,但是要牵扯到谍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娘娘,我大约猜到了陛下的意思,澄侯现在身份贵重,她若是出现在颍州必然会引起大宁的抵触,为谈判带了不利,所以陛下是希望派一个生面孔,对吗?”

顾清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兄长果然厉害,陛下正是此意,不过我这些时日一直在斟酌,不知道该用谁为好,兄长为我参详一二可好?”

“娘娘,谍者之事我不懂,娘娘心中定是有了几个人选,只是不好下决定,不如娘娘说出来听听?”

“长沙公主、莫更、姚舜,兄长以为他们三人该选何人?”

按理来说长沙公主是最为合适的,但是长沙公主身份特殊,锦衣麒麟一定关注的,至于莫更那是老谍者了,虽说是经验丰富,与顾迎风也实力相当,但毕竟是国安部的老人了,估计早就被挂相了,而且莫更一直负责“朱厌”的事情,形势颇为隐秘,连顾言风也不知晓其中关系。

而这个姚舜是新人,不过能力可不一般,出身两院,习文不成,练武不就,就是对谍者一道很是感兴趣,还未毕业就被选中到了国安部,不到十年的功夫就从普通谍者升任到国安部南院副掌使,大荒山时就是他率先探破东海谍者的动静,才能让郑希和顾宁出现了分歧,也因此保全了顾宁一部。

“娘娘,臣以为姚舜更为合适,长沙公主和莫更都是在大宁挂了号人物,我们此次应该出其不意,姚舜此人我听宁儿聊过,不错,年轻有为,而且一直在南方行事,多年战乱,锦衣麒麟的手也伸不到那边。”顾言风分析道。

“嗯,那就他吧,不过我觉他不能以国安部的身份前去,兄长可有更好的安排?”

“也简单,到时候娘娘通过海棠园让他担任一个使团参军即可,身份嘛,内阁行走足矣。”

新的一年萧彧还是很开心的,还都金陵,不过金陵却没有了往昔的热闹,东海人占据金陵期间屠杀金陵百姓,不少人都逃荒了。

“陈卓,迁民填金陵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景色再好,初春的风也是凉的。

“储相和端木大人一直在忙,大河人口多数还是不愿意过来的,宁王殿下也多有帮衬。”

萧彧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大河百姓不愿意迁这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能没了下文。

萧彧紧锁着眉头说道:“告诉宁王,迁民之事是国策,金陵周围田地荒芜,只要愿意过来的农户皆给予三十亩良田,且减免税赋三年。”

“陛下英明,百姓之福!”陈卓恭维道。

萧彧实在是懒得搭理他,陈卓这些年一直摆出一副无能的姿态,但是私下里与吕清晨关系极为隐秘,他们两个以为自己不知晓,可是萧彧知道的清清楚楚,只是他们这一股势力还上不了台面,加上战事紧张,也就任由他去了。

“你也是我母族的人,当年也算得上青年才俊,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事!”萧彧不满道。

陈卓赶紧下跪拜道:“臣有自知之明,还请陛下责罚。”

就是这种态度,让萧彧实在气不打一处来,但是朝堂上已经是储诚和端木阳针锋相对了,很多时候都影响自己政策的实施,其他人还不足以和他们二人抗衡,若是说还有点分量的也只有陈卓了。

“你起来!动不动就跪下,像什么样子!”

陈卓缓缓起身,头低的更很了,几乎都快掉到地上了。

“大战已经结束了,朝堂也该恢复正常了,端木阳自朕起家时就追随了,现如今朝堂百废待兴,朕打算让端木阳晋位尚书令,储诚为中书令,至于这麒麟台令使朕决议让你担任如何?”

陈卓先是一愣,而后偷偷一笑,等了这么久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不过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于是恭敬的答道:“臣谢陛下隆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尚书台、中书行走加上麒麟台三台令使是萧彧参考蒙琰原有的办法设立的,三令未来也就是大宁的政务中心,是萧彧最大的臂膀,人员的擢选必须是慎重的,端木阳和储诚不管立场如何,能力还是有的,为了平衡二人,这麒麟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陈卓身份地位乃至资历在朝中都是凸显的,由他做这个麒麟令目前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好了,别废话了,六部人选你怎么看?”

“呃,陛下,六部人选微臣不敢置喙,还请陛下圣裁!”

“朕只是问你!又不是让你推荐!说!”

“吏部是天官,可与三令齐驱,此部尚书人选需多加谨慎,至于其他五部中户部尤为重要,陛下,我朝虽是重民,但也不轻商,所以财货一道还需一个得当的人。”陈卓秉着气说道,说完之后更是一身汗。

这个回答让萧彧颇为满意,总算是有点宰相的样子了。

“嗯,吏部尚书朕打算让孙牧接任,户部尚书让涂山锦元接掌,还有你回去告诉陈松一声,朕打算召他做通政使。”

陈卓大喜所望,他做了麒麟令,陈松接掌通政司,这通政使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天子近臣,来往奏报全部先经过通政司审核再上达天听,可谓是油差事,权力极大。

“臣代臣弟谢陛下隆恩。”

“行了,储诚和端木在忙迁民的事情,这事情就由你草拟操办吧,对了,听闻你与吕清晨关系不错,告诉他一声朕给他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担任兵部尚书,二是去蚌岛做节度使,你让他好好考虑。”

陈卓带着一身冷汗回到家中,陈松相迎以后见状说道:“兄长,怎么了?”

“陛下让我担任麒麟令,让你出任通政使。”陈卓喃喃道。

陈松很是疑惑,问道:“这是好事啊!我陈氏崛起就在此时了,兄长这般却是为何?”

“陛下让我转告吕清晨是继续担任兵部尚书还是出任蚌岛节度使,让他好好考虑。”

陈松顿时愣住了,而后笑道:“兄长,没事,陛下只是在提醒你不要参与党争,至于吕大人那边我觉得让他出任蚌岛节度使,蚌岛接连辽东,未来朝廷一定会发展辽东的,陛下不是已经下旨,北慕四部牧民转耕地吗?”

陈硕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松,陛下是这个意思吗?

“你确定吗?”

“放心吧,你就告诉吕大人蚌岛节度使的利害关系,吕大人一定明白的。”

陈卓无言,他还是不懂其中含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