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冥望阡陌 > 第二九二章 大一统·军政分家

烟冥望阡陌 第二九二章 大一统·军政分家

作者:蒙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南驱逐战之后也就正式宣告着中原部队开始对入侵者进入全面大反攻的阶段,北境的兵马开始向河套、青州、幽都、辽东集结,不管是北慕人还是东海人都不约而同进入了守势。

与此同时宣军也开始调动兵马向西域、闽东逼近,宣军的态势是一种蚕食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大范围摩擦,只是一个村庄,一个镇的争夺,正是这样的方式让东海人非常难受,他想找宣军决战,但宣军根本不接招,每收复一个地方就开始进行军队和百姓联合固守,让东海人一点机会都没有。

蒙琰对广南驱逐战中的没有上报的事情没有动怒,反倒是余赓暴怒不已,一连三封追责到了旧辰京,给邓昂骂的狗血淋头,作为父亲的邓岗也没闲着,开始在政务处置不断的为难总局,这让一直以来相对平衡的朝堂和军方失衡了,尤其是各地军方和政务官员的矛盾越来越大,让人意外的是蒙琰对此没有做出丝毫的应对,似乎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

“二哥在干什么?傻了吗?”不管关系如何,在私下里仲柔兰还是一直称呼蒙琰为二哥。

萧彧冷笑一声,说道:“他才不放任不管,他在等一个时机!”

“时机?什么时机?”仲柔兰疑问道。

“他一直以来就想做到军政分家,这事儿没那么好办,现在对他来说刚好,中原对付外敌的事情已经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这时候军政矛盾凸显,他刚好能够不费力气做到军政分家。”萧彧不屑的说道。

仲柔兰本来想说什么,而后顿了一下,看着萧彧,说道:“是你?对吗?”

萧彧这次没有回避,淡淡的说道:“外敌走了,中原也该统一了,我没做什么,只是利用了那些不满的人罢了。”

“好手段啊!二哥想趁着这个机会整顿朝堂与军方,你这个时候插一手,刚好让他们大乱,你就能趁机统一了。”

“是,中原只能有一个声音。”萧彧笃定的说道。

“你真的觉得你那点小把戏就能让二哥那些人叛乱吗?去背叛他吗?”仲柔兰从内心不认可萧彧。

萧彧没有理会仲柔兰的说法,幽幽的说道:“兰儿,你说我要是断了他的商道会怎么样?”

仲柔兰突然瞳孔震惊···

长沙城中一片祥和,由于大宣不遗余力的宣传,让大宣治下的百姓越发的淡定了,他们认为东海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的贼人,他们有大宣强盛的兵马守护什么都不怕,尤其是经过大荒山之后的埌南大战之后,大宣治下的青年更是个顶个的想要参军为国效力。

蒙琰鱼龙百服的带着顾清风走在大街上,看着人山人海的街面,看来朝堂和军方的矛盾并没有延伸到民间,当然蒙琰对自己的当年设立的民情院是有信心的,民情院的人多数出自百姓之中,他们对朝堂的认知是深刻的,只要争斗不涉及百姓利益,民众就不会出现暴乱的现象。

“涂山兄弟的书信您打算怎么办?”顾清风忧心忡忡的问道,顾清风与百姓的心态不同,在她心中蒙琰就是神,就是这大宣的唯一帝王。

“萧彧想渗透进来就有那么容易吗?‘火焰’不会有问题的,石英他们不是傻子,卓柏青、聂桓他们都是人精,要是被萧彧这点伎俩迷惑了,也着实他们该死。”蒙琰笑眯眯的一点也不担心。

“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这不好吧。”顾清风皱着眉头说。

“你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也不能让他们这样搞下去,到时候把大宣的风气都搞乱了,这样吧,让婉瑜和他们玩玩。”

顾清风听完后才舒展了眉头,笑道:“婉瑜可以,苏青去岁给我说过,婉瑜处理这种事情的能力已经很成熟了。”

“唉!你们总是说女子要立起来,我也一直为之而努力,想着女儿也有能撑起天下半边天的时候,可是你看看你们,你们总是把自己藏起来!”

见蒙琰不高兴,顾清风攀着他的手臂晃着说道:“这总是要时间的,天下对女子出来做事刚刚能慢慢接受,若是让女子担起朝堂的重任还是会被抵触的很厉害。”

“净胡说!她苏青,堂堂大宣澄侯谁敢说三道四!”蒙琰当即反驳道。

“苏青是什么人,那是有军功在身的,天下人闻风丧胆的谍者,不同,大不同。”

辩驳不过,蒙琰有些气急败坏,自顾自的往前走了,走了一会儿觉得顾清风没有跟上来,就梗着脖子回身暴躁的牵着顾清风继续逛街。

直到傍晚时分蒙琰夫妇才回到行宫,刚准备传饭长孙青青就过来了,神情紧张,四顾看了四周没有外人才小声说道:“舅父,父亲传信来说庆武军已经秘密抵达庐州南!”

蒙琰冷哼一声,说道:“萧彧啊!萧彧!对外战事未了你就想搞摩擦?行!你喜欢玩,我就陪你玩!”

顾清风立刻就知道蒙琰想做什么,正要劝阻,只听蒙琰喊道:“来人!告知余赓和宣松!熙州城外整军!”

“您别激动,庆武军的动作或许只是为了金陵的东海人呢?”顾清风还是劝了。

蒙琰摇摇头,说道:“收复金陵庐州的兵马就足够了,庆武军调到南边来明显是冲着江上的蛟龙,他不客气,我也没必要和他假惺惺!”

第二日,蒙琰突然从长沙下旨,正式通告天下大宣在未来一年内要完成军政分离以及政务和军制的改革。

蒙琰的正式旨意下达以后的第八天,大宣太子蒙靖言在成都联合海棠园下发了政务改革意见书,政务改革对各省各部都没有进行大调整,只是进行了细化,同时彻底让军务从海棠园中剥离出来,自皇帝以下,设立三师为尊,分别是太傅、太尉、太师,三师为皇帝的参议,并不执掌实权,但在三师之下常设海棠园,海棠园以大学士为尊,内设监察处和审查处,监察处负责监管百官,处理百官不法事,审查处负责考察官员晋升以及调整事宜。

三师分别是太傅齐国公顾言风、太师楚国公陈之庆、太尉燕国公言澜,同时对多人进行爵位调整了,这次的调整也正式代表着宣、宁两国从合作转变对峙的开始。

监察处由澄侯苏青领之,审查处由湘王蒙靖烨领之,同时太子蒙靖言领海棠园襄办。

海棠园的职责仅向皇帝负责,不是朝廷最高权力机构。

三师之下以内阁为尊,内阁中设总理大臣一人,尚书令和西台令使兼领副总理大臣,再由民情院提名六人为副总理大臣,共计九人组成内阁。

新任内阁总理大臣为赵国公邓岗、尚书令秦王蒙烬、西台令使魏国公谭勇,其余四人分别为金陵侯方克明,洛辰侯袁怀英,太原郡公聂桓、辽国公石英、商国郡公涂山胤元、越国侯顾晟。

同时下设十三部,分别是礼客部、两院部、国安部、民部、三法部、商部、吏部、工建部、河道部、桑田部、巡防卫戍部、海运部、稽查部,十三部尚书为主官。

在地方上分设十一行省及三城令,西域行省,治所甘州;陇右行省,治所肃州;雍阳行省,治所汉中;六川行省,治所崇州;诏南行省,治所建宁;云梦行省,治所襄阳;江右行省,治所豫章;江南行省,治所长沙;八闽行省,治所闽州;夜陵行省,治所夜陵城;容桂行省,治所邕州;岭南行省,治所羊城;同时设成都令,永安令,汉阳令,成都周边八州为成都治下,旧巴地位永安令治下,以江夏为中心,周边七州为汉阳治下。

行省下置四级,州、郡、县、镇,行省主官为平章,领尚书衔,行省各司局仿中枢十三部。

而后蒙琰在长沙再下圣旨,三年内迁都汉阳城,成都降为陪都。

圣旨下达的三个月后,成都太子联合新成立的海棠园及内阁再下公告,进行军制改革,原有的总局及各分局不变,所辖防卫地点不变,但严格的将军务与政务分隔开来,各地行省至郡一级均设大营、卫所,但无诏令不得干涉地方行事,地方也不得无故对军务参赞。

同时将枢台单立出来,与内阁齐平,枢台主官为枢密使,余赓以枢密使身份兼管总局总指挥。

同时废除原有军衔制,在大宣全军中施行新军衔制度,设置十三级将官,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同时设七级军士,以一级军士为首,依次而行,一级军士待遇位同上校,军士可转为将官,条件有三,一是考入白泽武院学习,二是民情院或皇帝陛下破格提升,三是立功晋升,由民情院评价。

对于将官的评定以枢台为主,海棠园、内阁为辅,两年完成评级。

连续三个月的两轮政务、军务新政的推行在大宣境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却没有预想中的动乱发生,尤其是在军中,大家更在乎的是评价为何等位置,为将官否?将官几级?这些问题才是军中兵士更关心的事情。

而在地方上讨论比较多,也是争议最大的事情就是迁都问题,成都是大宣开国时定下的都城,成都的百姓以及商户早就认定自己是天子脚下,现在突然迁都汉阳城,不少人都在反对,反对声中也有很多朝臣,他们在成都已经习惯了,不愿意迁往汉阳城,一时间奏章如同雪花般的飞向长沙行宫。

“您倒是也看看啊?总不能一直这样留中不发。”顾清风一边叹着气说,一边整理如同小山般的奏折。

“不看!他们这帮人无非就是不想离开成都那个安乐地,迁都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大宣的都城是随着格局的改变而改变,今日迁都汉阳,未来或许是金陵、西京、洛辰,甚或是幽都都有可能,大宣的天子是守国门的,而不是偏安享乐的!”

顾清风身子一阵,而后笑着看向蒙琰,“您说的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有这样,大宣才能长久不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