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冥望阡陌 > 第二五一章 大一统·兵败如山倒(一)

烟冥望阡陌 第二五一章 大一统·兵败如山倒(一)

作者:蒙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族兄还没有消息,东阳、海州沿海共计十七县已经全部陷落,咱们···”萧寒痛心疾首的汇报也是询问。

萧彧神色变幻不定,他万万没想到东海来势这么凶猛,不过月余的时间整个海岸线几乎全线崩溃,连大宁最牛的水师将领都失踪了,他现在聚集了全国的水师将士在大江中待命,原本近几日就要出发了,但是余郡余盛堂的人突然带着蒙琰的口信来了,这让他有些动摇,不管与蒙琰之间的恩怨,就凭蒙琰的军事素养他也要考虑一下。

“萧寒,你去通知萧湛立即回京!”

“陛下,您是打算让广昌王统率水师?”萧寒本不愿在这个时候质疑皇帝的命令,但是如果让广昌王统领余下的水师和东海人作战,恐怕是凶多吉少,因为在萧寒心中萧湛早就没有了统领大军的心气了,当年云梦一战被俘之后萧湛的胆气就没了。

萧彧摇摇头,苦笑道:“萧湛不适合统率水师,朕打算让他去接替长孙冀,长孙氏在江东多年,对水上战事虽然不如东阳仲氏,但也差不太多。”

萧寒心中稍稍安定,长孙冀的确是现下最好的选择,不过在萧寒心中倒是更希望化名藏在深宫中的那位能有所表现,那人虽然不适合执掌中军,但若是由她的参谋水师说不定还能活起来,挣扎了许久萧寒还是没有提及那位。

萧寒走后,萧彧太阳穴突突的跳,一个不好的预感从心底升起来,他烦躁的揉着头,捡起书案前让人誊抄的蒙琰的口信,联合作战?

萧彧看着地理图前的海岸线,中原的海岸线从辽东至辰京,一个半弧,宁、宣基本上平分的,不过距离东海最近的是自己这边,联合作战就要放开边境让大宣进入,当下大宁水师折损过半这时候让宣军过境不妥。

长孙冀接掌水师第十日的午后,端木阳、储诚被萧彧召进宫,端木阳见到萧彧后心中一惊,也就一日不见陛下怎地白发丛生?

“陛下,要注意龙体,您万万不能倒下!”端木阳急切的关心道,而后眼睛看向储诚,这一刻他才明白当日储诚为何对东海那样的关注。

事情发生了储诚反倒是冷静了,当日众人对东海的态度过于轻视才导致有此一败,但他没想到的是萧泽会失踪,若是今日萧泽还在战事或许不至如此糜烂。

“陛下,臣以为朝廷应当下诏征兵东阳、江东,这两地近一半人口是常年靠海吃饭,水性好,大多都与海盗有过周旋,只要稍加训练可以立即上阵。”储诚认为过多的废话不如有用的对策。

“储相,朕早间已经下令征召两地渔民了,现在咱们缺的不是兵而是将,最重要的是基层将校,他们才是作战的关键,朕召两位爱卿过来也是为了商议此事。”萧彧并没有计较储诚的态度,他早就料到储诚回是这样的态度。

储诚和端木阳对视一眼陷入了思索,他们都是参与国策大事的人,这样的人事调配上的事情还从未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中,不过陛下说的在理,将领指挥是重点,但基层水师官兵才是前线作战的关键所在,之前水师战败基层将校几乎全部损伤,现如今还真是捉襟见肘了。

“陛下,现在我朝余下的水师都集结在江中,臣以为可派遣老道的军士到前线暂时稳住局势,然后抽调一些将领到东阳练兵。”端木阳将自己的办法说了出来,尽管他觉得这个办法未必能在短期内有效。

储诚听完后立即反对道:“现在临时练兵就上战场未必能取得多少成效,不如将所有老道的水师官兵全部派到前线去击退东海人,而后封锁海岸线,暂时放弃沿海。”

“不可!我朝一半的税赋都要靠海上贸易,一旦锁国别说我朝的实力衰退,百姓的生活,官府乃至朝廷的威信会大大降低,储相觉得那个时候我们当如何?!”端木阳生气了,储诚的办法只能抵挡一时,但是治国不能只看眼前。

储诚一脸尴尬,而后苦笑道着冲着萧彧拜道:“臣愚钝,实则想不出更好的解困办法了。”

储诚无意与端木阳起冲突,封关锁国确实不算良策,但是东海人会给他们时间吗?东海在中原,尤其是幽都经营多年,他们这次发动,必然是准备充足,他想过如果宁、宣联手的话或许还有一战的机会,但是陛下召回萧湛的态度让储诚看的很明白,与大宣联合几乎没有可能。

“两位爱卿,你们都是为国尽心,东海水师的强悍的程度让我们始料未及,有人劝告朕要尽快迁都,你们怎么看?”

两人神情一震,而后都是紧锁眉头,迁都?这是哪跟哪的事儿,怎么就要迁都了?是谁给陛下有如此的建议。

“二位别多想,你们随朕来。”萧彧叹了一口气招手让他们跟着自己走向内书房中。

储诚和端木阳一脑门子的官司,心中疑惑更重了,进了内书房后端木阳率先看到里面的人,瞬间就打消了疑虑,因为内书房仲柔兰正在研究地理图,不过现在应该称呼她为丛皇后了,她是水上行家,看来她有独到的见解了。

储诚对丛皇后的过往并不清楚,他也没有见过仲柔兰,只知道她出身东阳大族,不过总觉得这个丛皇后不简单,气度不像是一个女子,倒是有些帝王的感觉,对于这种人储诚一向是避而远之,当然他也无心过问皇族家事,所以他从未去深究这个丛皇后的身世。

“皇后,你来和他们说说吧。”萧彧瘫坐在椅子上,显得很累,的确,战事不顺,萧泽失踪,还要即将要到来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让他有种无力感。

仲柔兰抬眼看了端木阳和储诚一眼,而后说道:“陛下,东海人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中原,他们会在三个月内沿江而上,金陵才是他们的目的,我们必须尽快迁都。”

“呃,敢问娘娘,您是觉得我们的兵马不堪一击?”端木阳不高兴了,他觉得仲柔兰的判断有些杞人忧天了,宁军的战力是强盛的,三个月内突破层层阻碍打到金陵有些扯淡。

“哼,无知!堂堂宰相只会勾心斗角,全然不知战事的可怕,废物!”仲柔兰毫不客气的回应。

端木阳脸涨成了猪肝色但却不敢还嘴,军事上的事情他端木阳还真不是好手,火又不能发,只能转身看向别处。

见储诚正想说话,仲柔兰估计是想反驳,不过她不会给储诚这个机会,只听仲柔兰说道:“闭关封国,等同于草菅人命!也不知道你怎么做成这个宰相的!死了算了!”

即便是储诚修养好,被人这样评价,脸上也很难挂的住,终究还是得萧彧站出来,只听萧彧说道:“皇后,他们二位都是国家重臣,你还是尊重些,说说你的看法就好了。”

仲柔兰撇了撇嘴,而后指着地理图说道:“东海人占据沿海的县城后对我中原百姓进行了屠杀,不少百姓趁机向金陵方向靠拢,东海人与北慕人不同,容貌与我中原人无异,他们一定会随着流民深入我中原腹地,而且幽州地带牵制了不少我朝兵马,长孙冀虽然善水战,但他不善人心,兵败是难免的,所以他此次出征不过是为了我们迁都争取时间,你们明白了?”

储诚若有所思后疑问道:“难道娘娘认为我们的兵马会抵挡不了那些宵小?娘娘不是臣质疑,还请娘娘说清楚些,迁都不是小事。”

“哼,还算你聪明,论战力我朝兵马确实不弱,但是东海人在中原的经营不是一两日了,你看看这个。”说罢将桌案上的一张纸丢了过去。

储诚看好神色大惊,端木阳看到储诚的神色也疑惑的抢过来一看,大呼道:“通州太守竟是他们东海人!”

“陛下,臣知错了,迁都势在必行!”储诚大礼行拜,这礼是给萧彧的,也是给仲柔兰的。

“所以今日召二位爱卿来做好迁都的事情,朕决议将庐州暂作陪都,于庆武和萧湛会在庐州接应你们。”萧彧缓缓的说出来,话音中尽是悲凉。

“那陛下您不去庐州?”端木阳听出了别样的话音。

“朕要先去幽都而后去西京一趟,我要听听他们的想法,蒙琰现在就在长沙,以蒙琰的诡谲的心思或许他们会趁机抢占先机,洛辰城还在蒙琰手中,前方战事的情况不能耽误,除了给朕的一份,也要送给皇后一份,还有两地征兵的事情你们二人要尽快督办,三个月内必须完成征兵!”

储诚一愣,而后一副劝解的口吻说道:“陛下,大宣皇帝还算是信守承诺的人,陛下是否考虑与大宣联手击退东海来犯之敌?”

萧彧想要发作,但听到是储诚发声还是忍了下来,储诚不单是大宁的宰相之一,同时他在幽冀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弱,于是忍下来怒火说道:“储相,我朝好不容易有了半壁江山,你是打算让朕拱手相让吗?!”话音不重,但威胁性很大。

储诚定住了,他没想到陛下对蒙琰的看法会是这样,在他心中前不久的道口协定已经让双方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谁曾想陛下竟会如此防备。

端木阳瞄了一眼皇帝夫妇,赶紧将储诚拉出去,出了宫端木阳才张嘴说话,“储兄,大宣蒙琰始终是陛下心中一根刺,道口协定不过是双方妥协的结果,老夫听闻,大宣蒙琰这次和陛下的会面并不开心,他们应该已经彻底决裂了。”

“可私人情感怎么干扰家国大事,去拿中原的生死存亡做赌注,这也太儿戏了。”储诚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

“你糊涂啊!他们之前从来都是家国大事,老夫追随陛下多年,自从他们当年独自开府以后就再也没有私情可谈了,大宣这些年日渐强盛,在西南贫瘠之地都能有今日的景象怎让陛下不担心,海事是我朝财源之地,若是让大宣介入,你觉得会怎么样?还有陛下去西京估计是为了西域的事情,西域各族对大宣看法并不好,陛下恐怕是想安抚西域,为我所用,彻底切断大宣的商道。”

储诚正想辩解,只见一匹荒骠快马向政事堂方向疾驰而去,手中举着红封信笺,这是大败惨败才会有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