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冥望阡陌 > 第二四六章 大一统·道口协定(二)

烟冥望阡陌 第二四六章 大一统·道口协定(二)

作者:蒙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年的到来抹去了大宣朝廷上阴霾,不过阴霾并没有走,而是到了大宁身上,道口的谈判很不顺利,原以为大宣会顾忌脸面和影响不会撕破脸,谁料到大宣的态度如此强硬,大宣在谈判期间四处用兵,压力直接转移到了大宣身上。

就在谈判期间,东海人两路进军,一路在权朗这个傀儡皇帝支持下进攻关内,因为权熙奉命在三晋和宣军对峙,关内的兵马并不多,在权朗和一堆叛徒的带领下,关外土地尽失;另一路沿大江口进军,也因大宁东阳郡王奉命在大湖与宣军对峙,导致整个海防空虚,东海人已经在淞口登陆,还在留了仲柔兰等人在金陵,不然东海人都要沿江而上了。

萧彧阴沉着脸死盯着从太原赶来的权熙,忍了又忍,才缓缓开口道:“燕王不在太原坐镇,来这里做什么?”

权熙也不惧怕,直言道:“陛下,叛军进入关内不过是时间问题,臣请旨回援!”

“谬论!东海不过是癣疥之疾,宣军当下才是重要的,大宁既定的国策是‘攘外必先安内’!燕王不会忘记了吧?”萧彧没好气的怒道。

“陛下,东海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东海了,当年家父在幽都时就与东海有过来往,他们入侵中原的狼子野心从未停止过,现在有权朗这个中原罪人带路幽都地带危矣!”权熙硬生生的顶过去,对萧彧的发火置之不理,权熙是整个大宁唯一一个从来不惧怕萧彧的人,顶撞时有发生。

权熙手中有着三十万生力军再加上甘铭的二十万军队是萧彧特意安排对付宣军的,这个时候和权熙闹矛盾不现实,必须得稳住他,驻防三晋的裴信也是权氏旧臣,不能乱,好不容易平定三晋,正是有利可图的时候。

萧彧压着怒火笑着劝慰道:“甘铭在关中牵制着宣军一部主力,朕已经给裴信去了书信让他协助甘铭将蒙焕困在汉中,河洛现在正是不稳定的好机会,只要燕王愿意出力南下,朕以为一个月内可以并吞河洛!”

权熙听萧彧说话都想笑,虽然这次宁军在河洛损失不大,但大宁名将于庆武可还在宣军手中,这位皇帝陛下还真是会幻想,河洛虽然不稳定,但大宣皇帝、太子等人可都在那里坐镇,一个月吞下河洛,权熙没有这个自信。

“陛下,山海关是中原最好的门户,一旦关破,东海人入关后我们再想复夺就不是易事了,臣请回援!”权熙完全不给面子就是铁了心要走。

眼见两人要干仗,一旁的滕寒紧忙插话道:“燕王殿下的担忧是没错的,但眼前的事情更重要,大宣那边一直态度强硬,我等以为那是强撑着,实则后力不济,若是殿下大举进攻,河洛必定大乱!”

“滕大将军,本王生在幽都,幽都是我的家园也是中原的土地,你们就愿意看着幽都落入异族的手中吗?!”对于滕寒的和稀泥权熙非常恶心。

“燕王殿下,我滕寒绝不愿意看着中原土地被异族踏入,您放心,山东、河东道一直留有数支劲旅,只要燕王出兵南下,我保证立即调镇北府精兵北上抵挡东海入关!”滕寒咬着牙说道,镇北府确实留了不少精兵,但那些都是为了防止军变准备的,一旦拿出来,就等于掏了老底,萧彧立国以后一直在山东、河东以及江淮留有不少的军力,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时候他擅自动兵,不知道萧彧会怎么看。

场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好一会儿萧彧才开口道:“燕王殿下可还满意?”声音中透尽了冰霜。

权熙其实不满意,但总不能真的翻脸,裴信对自己一直有意见,三十万幽冀军还都在三晋境内,若是自己真的翻脸了恐怕甘铭的大军会立即调转过来将他围困。

“多谢陛下回护幽都百姓!”权熙也是硬气的回应。

“那便好,燕王,今夜就回去吧,只要能将河洛的宣军围在洛辰城,他蒙琰就没有硬气的资本了,还请燕王多多用心才是!”萧彧终究还是没有去处置权熙。

权熙走后,萧彧看到跪在地上请罪的滕寒,赶紧搀扶起来,抚慰道:“鲁国公不必如此,你也是为了朝廷好,镇北府的预备军早晚是用的,既然东海人想不开那边去会会他们,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咱们大宁的厉害!”

“多谢陛下不怪罪微臣擅专,”而后滕寒犹豫了一下说道:“不过东海人此次来势汹汹,臣确实有沿海有些担忧。”

萧彧点点头,说道:“东阳王那边不能动,宣军水师很快就要崩溃了,我们不能做功亏一篑的事情,传信会金陵让他们收缩海防,尽可能把东海人引到闽地去,这样仲氏的兵马也好出兵。”

滕寒心里惊讶不已,他知道仲柔兰就在金陵秘密主持国政,但没想到的是仲氏的水师竟也会投靠大宁,看来陛下已经与仲氏达成协议了。

而蒙琰这里也并不是完事都顺心,顾言风绕过了所有谍者机关,以慰问之名特意遣军议部尚书顾晟带着亲笔信过来,顾晟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他出自顾氏,出身侍卫,若不是顾清风将他抬入族中为一房他在大家的眼中还只是顾氏的家生子而已,虽然已经荣升宁国侯但他依旧秉承着少说话不抬头的原则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蒙琰才放心的让他掌管军议部这个吃了不讨好的地方。

蒙琰紧锁着眉头看完顾言风的书信,面色凝重,他并没有理会顾晟也没让他离开,只是在纸上写着什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蒙琰将写好的信交给顾晟说道:“宁国侯,你明日慰劳三军以后就立即动身去长沙,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吴国公!”蒙琰的肃穆让顾晟觉得一定是成都出问题了,他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顾晟小心翼翼的将书信放入怀中之后蒙琰接着说道:“见过吴国公以后你就直接去豫章和蛟龙会和,告诉他不要和萧泽纠缠,在大湖地带我们只要能守得住就行,调动所有人能调动的水师进驻八闽备战,此令乃一级谕令,八闽及江右地方必须全力配合,这件事你亲自督办,切记不可让蛟龙有后顾之忧。”

顾晟重重的点头,而后缓缓退下,出了门就向右边过去,既然来了当然要去拜见皇后娘娘了,一路上他都在想陛下是不是紧张过度了,东海犯境中原现在针对只是大宁,没有任何南下八闽的迹象,陛下竟然下了一级谕令?

顾清风知道顾晟一定会过来拜见自己,顾氏的人对皇族总是还残留着一些畏惧,有些话他们宁肯和自己说也不愿意告知陛下,顾清风也懒得纠正他们,顺其自然就好,一代一代的就会淡了。

见到顾清风亲自出迎,顾晟赶紧双膝跪地,这不是对皇后的礼仪而是对顾氏尊者的礼仪,顾清风说了很多次,但顾晟依旧固执的坚持。

“兄长,快请起,”顾清风想要弯腰,但胸口堵着一口气没能弯下来,招手让侍女将顾晟扶起来。

“兄长,可是成都出了什么事?”顾清风没有寒暄。

“娘娘,家主让我过来给陛下送信,其他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娘娘,您还是尽快回成都吧,蜀王殿下很是艰难,若不是家主、言公还有和国公合力支持他这个监国一天也难做下去。”谈的是国事也是家事,所以顾晟话说的也甚至直接。

顾清风脑中快速运转着,他大概清楚顾晟为何来开封,当日他违背旨意离开成都就是觉得成都不安稳,她和苏青研判过,她离开之后那些不安定的因素一定会冒头的,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他年纪不小了,应该试着为父为国分忧了,开封这里形势紧张,双方之间的会谈破裂的可能性很大,情报至关重要,暂时本宫还不能回去,放心吧,兄长,成都一定不会出事的。”顾清风如此笃定不是因为她有把握而是她对蒙琰有信心,蒙琰当时没有赶她回去就说明他一定留了一手。

听到这顾晟也不争了,因为他发觉顾清风很淡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闲谈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他身上的任务很重,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午时过后蒙琰一脸疲倦的到了顾清风那里休息,见没有顾晟的踪影,堆着笑问道:“夫人的族人还真是忠心,靖恪也是我的儿子呀!”

顾清风熟练的为他取下大氅,佯怪道:“行了,少酸,他们的心思你不懂?算了,都是为了您好,族兄走的这么快是成都出问题了?”

蒙琰一摆臂将顾清风轻轻揽入怀中说道:“你是不是早就闻到味道了?”

顾清风没有躲,舒舒服服的享受着蒙琰的温暖,小声道:“是,不过没有证据,他的地位太特别的,所以我宁愿选择信任,但看今日您的举动怕是他辜负了您的信任,对吗?”

说到这蒙琰顿时变得神色没落了,叹了一口气说道:“清风,你知道吗?我从来不相信会是他,真的失望了。”

顾清风直立着伏在蒙琰的胸膛上,感受他起伏不定的胸口,安慰道:“没事,他这么选择其实也不意外,但说心里话作为老朋友我为他可惜,真不值得这么做。”

蒙琰将顾清风搂得紧紧的,这一刻只有顾清风能让他有安全感,两人相互依偎着看着门外飘落的雪花。

忽然顾清风打了一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说道:“您既然已经有了安排了就不要想那么多了,这边的事情也很紧急,这几年的情报都在我这,我看过了权熙要大规模对河洛动手了,这会谈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谈,怎么不谈?长孙冀都给我写了家书了,你以为萧彧好过,他逼着权熙对我们动手怕是也感受到了东海的压力了,两兄弟总是要坐下来面对面才对,我在等。”

“等仲三娘现身?”顾清风饶有兴趣的发问。

“没错,只有她现身一切的一切才能尘埃落定,你说呢?”蒙琰目光逐渐变得深邃。

“那就等呗,长孙怎么说也是您的母族,不见也不好,但若是见了也不见得多好,不如让婉瑜走一趟?”

蒙琰愣了一下,狠狠的亲了一口顾清风说道:“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