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620章 战略攻势(第三更)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20章 战略攻势(第三更)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情,刘备与陶谦是盟友与好友;

于理,徐州作为北伐中原的重要通道,刘备也不能容忍被袁氏派系的诸侯所夺。

因而,厅内一众文武所议论的除了曹嵩的死因外,更多所讨论的便是出兵事宜。

与陶谦那迟滞的反应不同。

在曹嵩身亡之事在青州扩散以及曹军出现异动之时,相关情报就迅速传回到了寿春,否则刘备的书信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送去了徐州。

而由于李基对于沙盘的重视,沙盘推演在刘备治下最是盛行。

很快,众人便合力搭建出了近乎半个厅堂大小的徐州地形沙盘。

尽管地形不一定百分百符合,但却也是依据着东观藏书中的大汉地图,以及糜氏商会多年来秘密探查绘制的徐州地形进行修正,与现世相差不大。

一面面代表着兵力的小旗插了上去。

如今,根据锦衣司所探查的情报。

曹操所率领的大军号称十五万,实际兵力在十万左右,五万精锐,五万为收编青州黄巾的青壮所练的青州兵。

除此之外,袁绍还命朱灵率领一万精兵以及押运了大量钱粮驰援曹操,袁术则是在徐州西侧的沛国屯兵五万。

一时,徐州北面与西面所需要面对的兵力总数有十六万之多,且呈现夹击之势。

据锦衣司以及糜氏商会多年对徐州的渗透了解,算上不少未必能听陶谦命令的徐州兵力,徐州可用兵力约莫在十二万左右。

随着代表着兵力的小旗对徐州沙盘进行了补充,徐州的形势也是相当明朗地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徐州形势,刘备不插手驰援的话,不容乐观。

而在袁术屯兵沛国的同时,也正式撤走了南阳郡的兵马,将南阳郡割让给吕布。

且袁术在撤离南阳郡的同时,卷走了南阳郡各县府库粮仓之中的一应钱粮物资,甚至还带走了近十万的青壮人口。

再兼之袁术此前刻意做出屯兵南阳的举措,吸引刘备在荆北方向布置了不少兵力,无疑是在故意诱使坐镇荆州的关羽进入南阳郡,继而与吕布爆发冲突。

一时间,荆扬两州的北面各个方向的局势几乎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且在中原各地的战事纷纷爆发的同时。

初定冀、并两州的袁绍再度屯兵在幽州边境,准备尝试趁着公孙瓒重伤未愈,威望大损的时机尝试强行攻取幽州。

由于韩馥的主动投降,经历过界桥之战后的袁绍总兵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收编了韩馥麾下部将与士卒后,可用兵力迅速膨胀到了十万之多。

且随着袁绍逐渐消化冀、并两州的地盘,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地上涨。

只是,袁绍等不及了。

冀、并两州没有消化不假,但折损了近五万骑兵的幽州同样也是元气大伤。

幽州在后,对于袁绍而言就是如芒在背。

即便幽州坚壁清野上百里,袁绍眼见中原大乱,无有诸侯有余力顾忌或骚扰黄河北岸的战事后,袁绍重燃了强征幽州的决心。

时逢五月,也正是征伐幽州最好的时间。

因此,在袁绍派遣朱灵率一万精锐支援曹操后,亦是大举抽调冀并两州的兵力北上,做好了随时准备越境攻入幽州的准备。

此刻,以着战略上的大局来看,这无疑像极了袁氏派系的诸侯们对靠拢刘备的诸侯们所发起的战略攻势。

既是为了让刘备无力北伐,也是让刘备不得不分散精力设法保住刘虞、公孙瓒、陶谦这些盟友,否则刘备顷刻间便尽失左臂右膀。

而随着一份份情报传到寿春,刘备也是肉眼可见的整个人都有些上火了。

尤其是在曹操以着势如破竹之势,一路从琅琊国北面不断攻城拔寨深入的同时。

陶谦所做的应对策略也相继传回到寿春。

确认陶谦命曹豹领六万兵马防守开阳、即丘一线,扼守曹操继续南下的通道。

臧霸则是领两万兵马入驻彭城国戒备袁术。

如此安排,看得刘备直皱眉头,开口道。

“陶恭祖这是老糊涂了吗?即便是吾不如何知兵,也明白琅琊国一片平原,既无坚城,又无险要地利,有何处可守的?”

“该调集徐州兵力退守郯县,甚至放弃郯县,全力退守下邳,依坚城据守才是。”

顿了顿,刘备说完后反倒有些不太自信了,下意识地看向李基。

感受着刘备的目光,李基悄然点了一下头,肯定了刘备的观点,让刘备迅速地恢复了自信。

徐州,确是易攻难守。

超过八成的面积是平原地形。

所以想守徐州,惟有守下邳、彭城、广陵等坚城,依托坚城防御才是上策。

一些小城的城墙低矮,在曹操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攻势下,城墙的优势几近于无,一味死守就是徒耗兵力罢了。

李基接过刘备适才的话,补充道。

“主公所言极是,开阳、即丘不宜坚守,当舍琅琊国与东海郡,退守下邳、彭城一带为上。”

“除此之外,又当宜派一将领兵在外,设法骚扰远征南下的曹军粮道。”

“如此不出三月,远道而来的曹军兵粮耗尽,后勤不堪重负,自然便只有退兵一途。”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道。“子坤建言,稍后备以书信告之陶恭祖,希望陶恭祖能用之……”

顿了顿,刘备皱眉开口道。

“只是备连发了三份书信,近乎明言陶恭祖可向寿春求援,却是迟迟未有回信,莫不是陶恭祖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徐州的控制。”

“这等愚昧的布防也并非是出自陶恭祖之手,而是私掌了兵权的曹豹一意孤行?”

对此,李基在心中倒是有着几分猜测,大体便是陶恭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怕刘备趁机谋夺徐州。

只是在这个交流全靠书信的时代,一方已读不回,刘备短时间还真猜不透陶谦的状况。

即便锦衣司与糜氏商会将徐州渗透得像个筛子,可情报的传递也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李基亲眼看着刘备再往徐州送去了一份涉及用兵方略的书信之余,只能劝慰道。

“主公勿忧,眼下曹操尚且还没有打穿琅琊国,曹豹将军说不得能直接挡住曹军,护佑徐州的一方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