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334章 酸枣大舞台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34章 酸枣大舞台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扭头朝着声音来源处看去。

只见站在刘璋身后站着的张松有些醉醺醺地开口说着,下巴也是不自觉地微微扬起,一副视在场一众诸侯如无物似的姿态。

这让李基忍不住微微扶额,明白这张松大体是醉了。

此乃诸侯会盟,李基又完全没有自立门户的心思,如今还是以着刘备麾下郡丞身份参与其中的,如何适合独列一席?

当即,李基朝着各方诸侯拱了拱手后,朝着张松的方向开口提醒道。

“子乔,汝醉矣。”

“哼,吾未醉,乃是此言不得不发!”

顿了顿,张松开口就是一发地图炮,道。

“此乃天下英豪齐聚讨董之盟,所为乃图大汉安定之事,一些欺世盗名之流尙且能入席其中,子坤先生有不世之才,却只能站立,此是何道理?”

此言一出,无疑是让一些诸侯眼神多了些羞怒与躲闪。

当真是人人都是一片公心为大汉,不惜倾尽钱粮而来讨董乎?

大多无非是为邀名而来罢了。

而眼看着帐中气氛渐渐不对,刘璋的眉头忍不住略微一皱,看向着身后的张松,对于张松这般冒然开口的行为眼神中多了几分不悦之色。

若不是张松一族在蜀郡地位不低,张松亦颇有才名。

而刘璋一直都听从着曾经李基的建议暗中不断拉拢蜀中世家,积蓄声望的刘璋有意借助张松的丑陋相貌以示礼贤下士,否则如何会特意将张松带在左右以示恩宠。

可张松这贸然举动,无疑会让刘璋成为众矢之的,或会以为张松此举乃是刘璋的示意。

就在刘璋准备出言呵斥张松之时,张松先一步凑到刘璋的耳边,低声急言。

“还请主公见谅,此前主公多次言及有意拉拢子坤先生乎?属下方才意识到此乃大好机会,故以来不及禀报便先行开口。”

此言一出,刘璋心中当即转怒为喜,觉得颇是在理。

且刘璋一时心中对于张松的形象大为改观,没想到这个时常被自己心中唾弃的丑陋之徒,胸襟倒是颇大,不嫉妒于自己对李基的看重,反而将此事记在心中之余,还懂得主动开口寻迹拉拢。

刘璋就是喜欢这种积极又主动……

‘不错不错……’

刘璋在内心暗自赞赏,表面则是对于张松的告罪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李基的方向微微示意。

相对于拥有天生被蛊惑圣体的刘璋外,在场不少诸侯亦是意识到这是个除了与李基结个善缘的机会之外,还是个离间刘备与李基之间关系的机会。

而就在张松以为说服了刘璋后还需要舌战郡雄,在李基面前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绝不仅是过目不忘,还有一副好口舌,继而得到李基的认可赏识,改换门庭互为同僚之时。

张松预料之中的那些羞愤的小诸侯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袁绍便是率先表态道。

“这位先生所言未尝没有几分道理,子坤先生于国有大败乌桓之功,又曾奉命远渡瀛洲,而今又为了一腔忠义而来此相聚讨董,于情于理,于德于行,皆可独列一座。”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侯脸色为之一愣的不在少数。

而原本就被张松暗讽了一句心中愠怒,与袁绍相对而坐的袁术闻言,向来就秉承着袁绍支持的便反对的心理,则是毫不犹豫地反讽道。

“呵!李基何人也?寒门出身,今尚且不过是一小小郡丞,如何有资格与列位同席?此事若是传出,岂非是让董贼嘲笑群雄无人,以至于让一郡丞单列一席。”

张松闻言,正想开口反驳,却不料曹操的举动比他还要快上一筹,起身开口道。

“公路,此言差矣。子坤先生早于两年前便被先帝赐昭亭侯,又封为辽东郡守,今虽还仅是郡丞,不过是心系中原董贼作乱,故以不忍见朝纲动乱而独善其身,方才至此罢了。”

而公孙瓒或不懂其中弯弯绕绕,但也是毫不犹豫地表态道。“不错,某亦支持子坤先生可独列一席。”

其余大小诸侯见状,眼看着袁绍、刘璋、曹操、公孙瓒等影响力颇大的诸侯纷纷表态,自然亦是不会不识趣地再出言反对。

即便袁术依然心中不忿,自觉与区区一文士同列实乃耻辱,却也是难阻大势。

眼看事情发展至此,本作为其中主角的李基反倒是没有什么开口的机会,只能也顺从众意接受了下来。

不过在军士搬来一张新的桌案之时,李基却是决意将此桌案置于刘备右后侧而坐,不与刘备同列。

或许,李基深知这种小小的离间挑拨,并不会对刘备产生任何的效果。

只是李基从不会越了臣下本份,有些事只会有零次与无数次的区别。

而李基的这一举动,让在座的不少诸侯对于李基的好感亦可谓是随之大增,不仅仅是李基刻意将所列之席往后半分,更重要的是李基所表现的忠义,罕有不为之欣赏之人。

无论是暴虐残忍如董卓,亦或者是多疑奸诈似曹操,即便他们自身视忠义如厕纸,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欣赏忠义之徒。

又或者说,曹操、董卓之流最担心的是背叛,故以最看重的百便会是忠义,能力才是次之。

因此,在李基自觉且坚持做出此举后,便是连原本脸色颇为难看的袁术,看向李基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欣赏。

而随着这一小小的插曲结束,作为刘虞代表而来的公孙瓒,则是起身当众宣读了一遍《讨国贼檄文》。

即便此篇檄文在场之人,人人均已看过,但此刻几乎每个人均是流露出激愤之色,声讨国贼董卓之声可谓是不绝于耳,仿佛恨不得当场与董卓决斗。

甚至有几个眼看着声讨董卓骂不过左右同僚的小诸侯,语气一转,当即便是痛哭流涕了起来,哀悼灵帝,为被强行废位的刘辩而哭得昏天暗地,一副即将要哭昏过去了似的。

这一幕幕,看得李基的嘴角一抽一抽的。

李基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当初骂灵帝刘宏昏庸的也是这一批人,如今摇身一变,倒是个个都变成忠臣孝子,那场面恐怕就是父母奔丧都没有这么夸张。

李基可以肯定这三十六镇诸侯以及近百的心腹幕僚之中,真心实意为汉室而哭的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可眼下这惨烈的画面,骂得声嘶力竭的一大片,哭得双目红肿的随处可见,甚至有几个似乎都直接哭得晕厥了过去。

只能说:酸枣大舞台,有戏你就来。

而李基属实没有掌握这种说哭就哭的能力,只能以袖掩脸,又以手指沾了点酒水往两颊抹一抹,以免自己无动于衷显得过于突兀。

随即,李基借着眼角的余光,发现自家主公哭得两袖都湿了一大片。

这让李基都有些惊了,还以为刘备是不是直接往衣袖倒酒了,但又见刘备的酒杯依然是满满的,似乎完全是凭借实力挤出来的眼泪。

而这一场作秀,足足持续了一两刻钟。

直至曹操起身提议该推举一人为盟主,率领群雄合力西讨董贼,早日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之时。

适才一个个哭得或骂得东倒西歪的诸侯们,几乎是瞬间就神色严肃了起来。

‘正戏来了!’

李基心中暗道了一声,放下了举得有点累的袖子,目光打量着左右的大小诸侯反应。

尤其是一众关东诸侯,目光几乎是分别地落在了袁绍与袁术的身上。

显然,在一众诸侯齐聚酸枣期间,袁绍与袁术早就各自尝试拉拢其他诸侯,以图可以夺得盟主之位。

当即,便有河内郡郡守王匡起身提议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也。”

袁绍即便刻意维持着威仪,此刻亦是忍不住嘴角浮笑,对于王匡的表现甚是满意。

只是,还不等袁绍开口推辞,陈留郡郡守张邈相继起身道。

“袁公路亦为名门袁氏之后,且曾亲率心腹斩杀十常侍,可见乃是一心为国除贼的高洁之士,可为盟主也。”

“不敢当,不敢当。”

袁术口言推辞,但目光不时撇向着袁绍的方向,满是得色。

对此,袁绍脸色不变,心中却是胜券在握。

若论拉拢人心,自恃身份地位的袁术,如何会是袁绍的对手?

更何况袁绍比袁术更早抵达酸枣,亦是让袁绍占了不少笼络其余诸侯的先机。

当即,接连又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等等大小诸侯相继发声。

只是,一众发声的大小诸侯之中支持袁绍者,明显要比袁术多上不少。

这让感到不妙的袁术脸色几乎是肉眼可见地阴沉了下去,心中对于袁绍这个不顾身份行笼络之事的妾生子可谓是怒骂不止。

而以着当下趋势发展,作为真正袁氏嫡系的袁术反倒是感觉自己相争盟主之位毫无胜算。

就在袁术准备破罐子破摔直接发飙,亲自上阵争取一波之时。

在原本帐中泾渭分明地支持着二袁为盟主的声音中,骤然多出了一句突兀的声音。

“某以为,汉室宗亲刘玄德亦可为盟主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