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241章 太平清领书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41章 太平清领书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甚至,只要山越的问题解决了。

榜样以及模板在前,未必就不能推动南蛮诸族也主动与汉人靠拢。

对于开发长江以南这个艰难任务而言,任何一个劳动力无疑都是可贵的。

而这,才是李基无比看重这些吴会之地的山越的原因所在。

只要妥善安置了他们,引导着这些山越以着互利互惠的方式为吴郡做出贡献,那么李基便能顺势地为今后刘备集团定下与南方诸蛮和平共处的战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刘备集团足够的强势,使山越南蛮畏我大汉之威,再以恩德服之,辅以利益关连,如此方为王道!

而随着富春山的军报传回吴县,结果也正如李基所预料的一般。

‘山越别无选择,再加上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希望,他们选择了受降。’

当这个消息被得知之时,李基尚且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刘备反倒是表现得相当的兴奋,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使之心悦诚服以为劳力赎罪,实乃高明也。”

“主公,此不过是些许取巧小计罢了,眼下倒是急需在富春山设立互市,以取信山越,更是为了避免山中的老弱妇孺由于食物短期而大批饿死,而导致山越与汉人的矛盾加深。”李基开口道。

“看,子坤你又来了,年轻人便多些自信与朝气才是,总是这般过度谦逊可不好,如果可以的话,你与二弟稍微中和一下就再完美不过了。”

刘备有些无奈地评价了起来。

毕竟,扬州山越可是自大汉立国以来就始终没法完全根治的问题,而眼下刘备亲自审阅过李基所做的计划书后,深知只要山越踏了第一步,之后的便是想要脱离大汉也完全做不到了。

李基所算的不是个人人心,而是整个山越群体的人心。

因此,刘备自觉只要在这三五年内维系好与山越之间的关系,那么山越几乎就与完全融入大汉没有任何区别。

通过到吴郡之中“务工”的青壮以及带回部落之中的技术,潜移默化之中大汉的服装、文字、食物、习俗等等都将会完全影响山越的变化。

《春秋左传》有云:“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此言,刘备也是颇为认可。

只要山越完全融入到汉人之中,刘备自认也是可以将之视为华夏的一员。

不过,如今刘备集团尽管已经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但是相对的各种摊子也是越铺越大。

且不说贾诩已经抵达会稽郡与甘宁会合,将郭异牢牢地控制了起来,暗使郡守之权。

因此,为了保证会稽郡各个县城皆能纳入掌控之中,刘备暗中抽调了一大批可为心腹的官吏士子前往会稽郡协助。

除此之外,以工代赈、造船工场、仁德书院、无墙之城、医师院等等都是需要人手的。

故以,在设立且负责主持互市的人选上,不仅是李基,就算是对于吴郡各项人事最为清楚的刘备也一时有些犯了难。

最终,刘备想到了一个人选,道。

“子坤,你觉得糜芳如何?”

“糜芳?”

李基对于此人的印象不大好,故以一直没有重用的意思。

故以糜芳尽管在府衙之中也有挂名,实则所负责的只有糜家的商业之事。

只是如今人手紧缺至此,再加上山越之事的大局已定,也不可能让关羽继续率领重兵在富春山驻扎兼负责互市。

因此,仅从商业考量的话,确实糜芳会是个相当不错的人选。

“既然主公推荐糜芳,那不妨就由糜芳一试之。”李基衡量了一下,答道。

旋即,李基便书写政令且用印盖章,令糜芳前往富春山负责互市诸事,与山越诸部落进行以物换物。

至于具体的以物换物规则,李基倒也基本制定得完善。

草药、木材以及一些珍稀飞禽走兽等等都在可用于交换的名单上,其中最为珍贵的则是提供各种矿产信息者,更是重奖。

至于为什么是发现,而不是献上!

抱歉,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即便是深山老林之内,那也同样是大汉的矿产,只不过是此前大汉还没有发现进行挖掘罢了。

故以,山越即便是献上了矿产,那最多只能算是发现有功。

更何况,山越本就没有挖掘且利用矿产的能力,空有宝山也只能是瞪着眼干焦急罢了。

至于那三万余已经缴械开始劳改两月一十三天的山越青壮,“以工代赈”暂且已经不缺人手,李基准备将这三万余人都安排去开垦良田。

正好随着吴郡水利一步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土地已经具备改为良田的潜力,只是一时吴郡官府还腾不出什么人力去大规模开垦罢了。

正好,这三万余人也算是发挥作用了。

而等李基有条不紊地将山越之事都初步安排妥当后,骤然想起了一个被他忽略了近三个月之久的人。

“呵,光顾着处理山越,倒是忘记处理你了。”

李基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然后拿过一卷空白竹简书写了起来。

兹有妖道于吉蛊惑百姓,装神弄鬼……今,斩之!

李基面无表情地写下最后一个字,为于吉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句号。

此前,李基犹豫着留下于吉,乃是考虑到或许需要通过于吉去与山越沟通,引导山越融入到大汉之中。

只是世事变幻莫测,如今李基几乎已经将吴会之地的山越掌握在手中。

只等李基慢慢将这些山越完全变成吴郡的形状,还需要担心没有带路党?又何须留着于吉那个隐患?

旋即,李基将这一手令交给郭嘉前往大牢之中执行。

这还是郭嘉跟随在李基左右治政多日,首次看到李基亲自为一犯人写下处斩手令,这让郭嘉不免有些好奇。

原本郭嘉只需将这个手令交给大牢,大牢那边的狱卒自会执行命令。

不过郭嘉心生好奇之下,选择去见一见那个所谓的于吉妖道。

于吉在大牢之中所住的地方,环境无疑还算是不错的,毕竟此前李基考虑到或许会有用到于吉的地方,故以便留了些许情面。

起码相对比其余犯人,于吉的牢房还多了一处小窗户,有些许阳光照入到昏暗的牢房之中。

并且于吉的牢房之中也多了一个小桌案,桌案上还有着笔墨以及竹简。

而在牢房之中似乎在打坐的于吉,看到郭嘉这么一位少年的出现,神色也有些诧异地问道。

“汝是何人?”

郭嘉上下打量了一下于吉,答道。“子坤先生的一个小书童。”

于吉沉吟了一下,问道。“南面的战事如何了?”

“大胜。”郭嘉答道。

于吉叹息了一声,道。“那看来老道的死期已至,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啊。”

“哦?为何如此说?”郭嘉问道。

于吉也似是看开了,甚至连打坐的姿态也不摆了,整个人软软地躺了下去,道

“倘若南面战事不利,难以处理山越问题,那李子坤或会用我去尝试与山越沟通,如今既已大胜,那便代表老道在李基的眼中已无价值,唯有隐患。”

“如此一来老道除了一死,尚有它路乎?”

“你猜得没错!”

郭嘉点了点头,然后从袖子里取出手令宣读了一遍。

当于吉听到最后一个“斩之”时,脸色明显地白了白,嘴巴张了张,却又没有说出话来。

“你可有什么话需要在下带给先生的?”郭嘉问道。

“有!”

于吉就仿佛力气都抽空了似的,有些勉强地抬手朝着桌案上摆放着的竹简一指,道。

“老道于狱中修行数月,也渐悟了己之过错,以如此邪门歪道广纳信徒,确乃是取死之道,纵使那日不被李子坤所撞见,他日亦会死于他人之手。”

“自作孽,不可活,纵使悔之亦晚矣,老道无甚可说的。”

“那些竹简上所记载的乃是老道生平所学,不算得上是包罗万象,亦包含了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医道、炼丹等等。”

“这些学识随老道直入黄泉未免可惜,便留给李子坤,也算是老道为苍生留下些许福祉了。”

“还烦请小友代老道转交给李子坤,此书就名为《太平清领书》好了,若是能用,他便用了吧。”

这一番言语下来,郭嘉对于眼前的这个于吉倒是多了些许敬意,转而应了下来之余,问道。

“可尚有口腹之欲未曾满足?”

“有!”

郭嘉点了点头,令狱卒去将那些竹简都取了出来,然后又私人去买了些酒肉回来送给于吉。

直至郭嘉目睹着于吉酒足饭饱后,才令狱卒带着于吉去行刑斩首。

随后,郭嘉方才带着那三卷名为《太平清领书》的竹简回到府衙之中向李基复命。

听着郭嘉的讲述,李基的目光没有什么变化,转而落在了那三卷《太平清领书》之上。

不过,李基并没有急着去触碰那三卷竹简,而是让郭嘉带了几个医师过来检查一下竹简内部是否涂抹了什么毒药之类的。

这个时代的道士可是一个比一个能作妖,李基可不会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免得被于吉给带下去一起作伴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