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主神竞争者 > 第14章降临帝踏峰

主神竞争者 第14章降临帝踏峰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7: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历代隐士,多隐居在终南山。

此刻,高大的柏树,耸立在那里,高大肃穆,幽深阴暗;在远方山岭传来虎狼叫声,又是配合着四周险峻的山岭,显得奇诡无比。在远方有一个山峰,陷阱无比。

在险峻的山峰当中,有一个个建筑,坐落在险峻的山峰当中,在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慈航静斋”。

此山此庵,给人易守难攻的感觉。

佛家,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随着五胡乱华,随着动乱不断,佛教开始盛行。很多寺庙,古刹,都是建造在深山老林当中,为的就是防备兵灾。一旦乱兵进攻而来,能快速的跑路。

慈航静斋,坐落在终南山上,曾经也是遭遇了多次兵灾,靠着险峻的地形,及时撤离而去。

刘秀迈步上前,登上了帝踏峰,此刻山门自动打开,九重门之后,见到了一个尼姑,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却是绝色倾城,正是当代庵主,静尘。而四周站立着一个个白衣女尼,有些已经剃度为尼,有些还是代发修行。

到了一个禅房当中,众多尼姑皆是退去,刘秀坐在一边,静尘坐在一片,还有一个女尼正在侍奉着。

“墨夷明,还好吗?”静尘问道。

“师傅很好!”刘秀说道。

静尘道:“居士,要何往?”

“天下虽大,皆是战乱之地!”刘秀叹息道。

“可是要辅助苻坚?”静尘又是问道。

“不知!”刘秀叹息道:“苻坚为人不错,知人善任,可缺点也不少。有王猛存在,他是明君,英明神武;可没有了王猛,他却会昏招不断。从山脚爬到了山峰,很难很难,可从山峰跌落悬崖却很容易!”

历史上苻坚之败,验证了一点,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我已经老了!”静尘说道:“此女,乃是慈航静斋,当代最为出色的弟子之一!”

说着,静尘起身起来。

本来侍奉在一旁的女尼,躬身道:“小妹符宝,拜见师兄!”

刘秀凝神看去,只见这个女尼还未剃度,代发修行,她身形纤美修长,一米八的身材,风姿优雅,一身粗布白衣,却是有至尊之感。

看着此女,识海魔种蠢蠢欲动,似乎眼前女子,对他有莫大吸引力。

“这是仙胎!”

“种他第六”之后,是“养魔第七”。养魔第七,本质上就是不断滋养魔种,这是漫长的过程。

眼前女子,凝聚的仙胎,对于魔种是大补品,若是彼此双修,倒是能齐头并进,弥补各自不足,刘秀能问鼎养魔第七,催魔第八,成魔第九,快速进阶;而符宝也能问鼎心有灵犀,窥视剑心通明。

“有意思!传说当中,慈航静斋初祖地尼在白马寺研习佛法时,遇上魔门第一代邪帝谢眺,两人曾相恋,彼此相互参悟,谢眺创立了《道心种魔大法》,创立了凝练魔种之法;而地尼创立了《慈航剑典》,开创了仙胎凝练之法!”

“这两人彼此互为道侣,又是理念冲突,可谓是亦敌亦友。历代邪帝与慈航静斋传人,也是亦敌亦友!这算是美人计吗,还是联姻?”

刘秀心思百转,一个个念头闪动着。

“师妹,闺名符宝,不知与苻坚有何关系?”刘秀问道。

“苻坚是家父!”符宝道。

“原来是当朝公主!”刘秀道。

“此处没有公主,只有慈航静斋弟子!”符宝问道:“师兄,何为道?何为魔?”

“道是秩序,魔是打破秩序!”刘秀淡淡道:“所谓的正道白道,代表着门阀士族;而魔门,却是代表着寒门士族,庶民,平民,商人。如今时代,贵族衰,庶民起,此为天下大势,华夏终究不是印度,种姓制度在华夏吃不开!”

“慈航静斋,可能击败魔门,却无法阻挡庶民起,贵族衰的大势!”

若将五胡乱华,简单看成是胡人入侵,天下大乱就是大错特错了。在北方,胡人固然杀戮汉人不断,可那些士族门阀杀其自己人,杀其汉人来,也是不逊色于胡人。

五胡乱华,本质上是制度之战,九品中正制断绝了上下通道,造成了上下隔绝,要将华夏演化为了印度种姓制度;经过在三百年碰撞当中,九品中正制度彻底被摧毁,华夏摆脱了印度悲剧。

庶民起,贵族末!

华夏再无贵族,北周有八大柱国,唐朝有五姓七望,可他们只是有贵族之名,而无贵族是实。

“公子,似乎不看好我大秦!”符宝悠然道。

“旧的秩序崩溃,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正是人心混乱的时刻,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刘秀淡淡道:“何为皇帝?帝都为中心,方圆千里,才是皇帝的辖区;至于其他地区,皆是承包地方的门阀,只要不造反,只要按时纳税,只要及时征兵,皇帝不会干预一切!”

“秦王看似一统北方,可真正统治的区域,只有关中的千里之地,至于其他区域,所谓的统治只是浮于表面而已。秦王可以撤换地方某个官员,可以掺沙子,却无法改变门阀承包制!至于,南方的晋朝更是悲剧,晋朝的皇帝只能统治建康城,离开了建康城,谁也不当他一回事。”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秦国当前,不应该盲目的夸张,而要稳定基本盘。庶民而言,不会撑死,只会饿死;可对秦王而言,不会饿死,只会撑死!”

没有谈论天道,谈论天人合一,也没有谈论道魔之争……那些太玄之又玄了。

玄学,在东晋盛行。

玄学与五石散,是东晋士大夫的标配。

玄学,就是说鬼话,不说人话,说都是听不懂,以听不懂而装逼!

刘秀眼中,后世的师妃暄张口天道,闭口天人合一,不谈人道变化,就是谈玄学,就是因沾染了东晋士大夫的恶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