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 第165章 人设的重要性(第二更4000字)

“基于机器学习偏差校正的强因子模型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单一的强因子模型。”

“特别是PITH算法在偏差校正方面效果最佳,相比于未校正的强因子模型,PITH校正后的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方面分别降低了77.93%、88%和88.77%。”

童永山看着最后这一行实验结论就如同看着不穿衣服的绝世美女。

如果说刚刚的预测拟合度还有偶发性因素的话,那最终实验报告上的偏差校正结论则完全说明这个实验的有效性!

实际上,金融领域的诸多模型,大部分都不是用来预测具体股指信息和股票价格的。

有些模型是用来做风险评估的,有些模型是用来做宏观经济分析的,还有些模型是用来做时间序列波动性分析的。

但自从计量经济学诞生的那天开始,无数数学家出身的计量经济学家都曾经幻想过自己能够真正的预测股指的波动和股票的价格。

实际上,他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在走的。

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到用来给套利定价的APT模型;从风险管理的VAR到管理利率衍生品的LMM。

计量经济学家们一往无前的扩大着这个世界的金融风险,把这个世界带入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

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对准确预测的渴望。

但这又谈何容易。

预测股指也好,还是金融衍生品也罢,都不只是根据过去的走势做出的盲目预测,那样的话,计量经济学家和记录彩票号码希望能够总结出数字规律的赌鬼也没什么两样了。

预测模型,实质上是多重模型的组合,更符合大模型的定义,是多种不同用途的模型,汇总训练后,在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真实数据状况下产生的推演,而并不是简单的总结规律。

说人话,就是虚拟出真实市场,再根据训练数据中的真实数据,自发演化出未来的变化趋势。

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相对准确预测出任何一种金融产品价格变化的模型出现。

因为变量太多了,计算量也太大了,在人工智能诞生之前,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此之前,传统计量经济学领域,预测准确率最高的就是时间序列模型中的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30多年前提出的。

而提出GARCH前置模型ARCH的罗伯特恩格尔与克莱夫格兰杰也获得了304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纵然如此,GARCH模型的预测波动准确率也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而在机器学习领域,目前有一部分学者和华尔街的天才分析师们也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架构对金融产品价格做出预测,但预测准确度更加不尽如人意。

现在强因子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的结合下,居然将偏差率降低了这么多,偏差率低了,就说明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并不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

大成功!

对了,这个PITH算法是什么?

面对童永山的疑问,方豫坦然自若:“这是柚子科技开发的一种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我测试了几种不同的算法,最终PITH的偏差校正效果是最好的,报告后面附有几种不同算法的偏差校正影响。”

“我要仔细再研究一下这个报告,小豫,你准备一下,明天组会做一次完整梳理。另外,文章也可以准备起来了,只要我们核实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就可以投稿了。”童永山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打开自己的电脑,连接柚子科技的服务器,开始从上面下载本次实验的所有资料。

方豫点点头:“老师,实际上论文实验期间已经写的差不多了,估计也就两三天,补充上结果和论据部分应该就能写完。你觉得这篇文章投在哪里好?”

童永山赞许的看了看方豫,这学生,太让人省心了!

这么多年,就没带过这么省心的学生!

这课题从开题到现在有一个月吗?好像也就二十多天吧?

居然把一阶段的内容已经做完了!

而且结果还远远超出自己对一阶段的预期!

童永山毫不犹豫:“当然是ECTA(计量经济学杂志)!”

江南蓁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去卫生间处理完了,回到了童永山的办公室,把刚刚师生二人的对话听了大半。

论文都已经写好了?

不会吧?

江南蓁下意识的捂着嘴,惊讶的看着方豫。

虽然她学术能力比较差,但毕竟也是研究生毕业,基本的学术素养和眼光还是有的。

这个课题虽然基本上不属于传统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课题,更贴近计算机科学。

但其中计量经济学部分的强因子模型如何改进才能适用于大数据分析,对于大多数计量经济学的学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开八次组会集中研讨都未必能够做出来的东西,这个才刚刚大二的本科小师弟居然一个人搞完了?

而且还要投ETCA!?

那可是五大顶刊!

能投中一篇,就足以在国内任何一个顶级大学的经济学系拿到教职的顶级SSCI!

而且听童永山的意思,好像这篇文章只要写完了,就肯定能投中?

有这么厉害吗?

江南蓁艳羡的看着方豫的电脑,他这篇文章中,要是能给我个并列一作,不,哪怕给我个二作也行啊。

要不干脆偷了他的论文抢发?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即逝,想也知道不可能。

到时候不用说事后的各种会议与报告自己拿不出来,只要童永山出来指证自己,这事就干不成。

自己现在连学术界的小屁屁都不算,到时候再被扣上个学术不端的帽子,连金融圈都回不去了。

而且,自己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学术,而是通过学者往上爬啊!

咦?等等!

江南蓁脑中电光一闪。

糊涂啊!

自己光把目光集中在童永山身上做什么?

这样看起来,这个小师弟未来在学术界的潜力不比童永山这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更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小师弟似乎不太好搞定啊。

而且,太年轻了,要是不能傍上结婚,光是搞到一起去,除了能爽一下,似乎利益也不是太大。

得好好想一想。

不过,这小师弟看起来确实很能干。

要不要试试呢?

江南蓁一双狐狸眼在方豫身上转了转。

说起来长,这些也不过是江南蓁脑中一瞬间的念头。

还没等她琢磨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就听到方豫又继续道:“您是计量经济学会会员,又是ETCA的审稿人,投ETCA把握确实更大一些。”

“但我得提前跟您说好,我肯定得是一作,另外柚子科技那边也还有个共同一作,只能给您个通讯作者,您没意见吧?”

江南蓁有些惊讶,学生这么硬气的同导师提论文署名的事情,在她看来胆子未免有点太大,也太直接了。

让她感觉更奇怪的是,方豫这话说的挺硬,但听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刺耳?

他是怎么做到的?(不是法术)

果然,听到方豫的话,童永山对方豫一点不满都没产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你这个小子,我还能惦记你的论文不成?”

“柚子科技的一作资格签协议的时候不是已经签好了吗?现在成果已经有了,我这么大个的专家,总不能毁约吧?有什么可担心的?”

“不用说一作,这文章二作你都可以自己指定!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我的组里没有那么多事。”

方豫咧嘴:“我就知道您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光明磊落、高洁清雅、洁身自好……”

童永山没好气:“打住打住,怎么洁身自好都出来了?你小子少拍我马屁,赶紧回去把实验数据整理好,论文补充完,赶紧审核完,还能赶上月底的审稿,我还能给你插个队,要是下周搞不完,那就又得多等小两个月。”

呵呵,洁身自好是给你提个醒,可别晚节不保辜负了师娘。

不得不说,方豫实际上把一部分对母亲的情感投射到了赵师娘身上,否则他才不会管童永山出轨不出轨。

方豫嘿嘿一笑:“您放心吧,那我先走了啊。”

童永山挥挥手:“走吧走吧,赶紧走,看到你就来气。”

刚说完,童永山又想起来什么,把方豫叫住:“论文记得用LaTeX啊,别用word,知道吗?”

方豫摆摆手不耐烦:“知道知道,模板都下载完了。”

童永山不以为忤,笑骂一声,乐的跟个弥勒佛似的。

刚出门,方豫就看到江南蓁跟了出来。

“小师弟!”江南蓁踩着高跟鞋快走了两步,追上方豫,话音中带点喘息。

方豫停下脚步:“师姐,啥事?”

“老师对你真好,刚刚你跟老师说论文署名的时候我都吓坏了,老师居然没生气,你太厉害了!怎么做到的?教教师姐行不行?”江南蓁抬头看着方豫,似乎带着满眼的崇拜。

“怎么做到的?”方豫想了想,“很简单啊,自己写一篇能上SSCI顶刊的论文,然后给他看看,直接提就行了啊。”

江南蓁脸色一僵,哪里不知道方豫是在敷衍她。

方豫也确实在敷衍江南蓁,如果不是他,换成程风,哪怕这篇文章是程风独立写的,实验是程风独立做的。如果程风当面和童永山提出这个要求,就算童永山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答应了程风的要求,心里一样也会有所不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

假如两个贡献相同、职位相同、各方面都相同的人提出一个相同的要求,A说这个话,就让人觉得理所应当;B说同样的要求,就让人觉得大逆不道得寸进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是因为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就在他人眼中建立了不同的人设形象。

方豫从一开始,在他人面前展露的形象就是有主见、有话直说,睚眦必报的人设。一旦别人接受了这种人设,那么就会对他说的话抱有更高的容忍度。

而如果方豫从一开始,在他人面前展露的形象是习惯于把主导权拱手让人,什么事情都是别人说了算。那么,哪怕他在一件事情上起到的是主导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当他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别人一样也会感觉不适。

因为他把周围人对他的接受度阈值拉得太高了。

而在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初期,是在这个新的社交环境中建立新人设的最好阶段。

这个阶段,即使你展露出很强的自我意识,哪怕做的过分一些,大多数人也不会就此和你断绝来往或盲目树敌,正常人的逻辑都是再观察观察。

说白了,就是让别人适应你的过分。

一旦潜移默化中适应了,你就会在这个新的社交环境中,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和最大的社交特权。

哪怕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在进入新环境的时候特意改变自己,他也能在新环境中成功塑造出强硬的形象,哪怕这只是一种假面,但假面戴多了,黏在脸上的时候,他就真的强硬了。

江南蓁心中运气,努力保持着脸上的优雅:“那师姐可是学不了了,没办法,师姐脑子太笨了。对了,师弟,师姐请你吃晚饭吧,庆祝你学术成功突破。”

方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江南蓁,目光非常直接。

“呵呵,晚上倒是没什么事,不过师姐有话就直说吧,都是同门,有什么不能说的。”

江南蓁被方豫的目光打量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感觉就像光着身子被人用镭射扫描了一遍似的。

“那个,师弟,嗯……”江南蓁吞吞吐吐,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你这篇论文能不能把我的名字也写上?”

方豫咧嘴一笑:“师姐是想要个二作?”

江南蓁低着头:“你也知道,我没什么天赋,刚刚老师也说了,二作作者你都可以指定,要是名额还够的话,能把我加上吗?”

这一章学生和刚毕业进入新单位的必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