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88章 黄花堆积

上命昭唐 第88章 黄花堆积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屯驻代北前线的河东军士翘首以盼财货。李克用财富不足,无力打赏。由是人怨沸腾,鼓噪纷纷,谋作乱。幽州李匡威、阴山都督赫连鐸得报,将兵八万寇云州,欲置克用于死地。

这个关头,克用也不敢强行驱使,于是行险棋,携李嗣源、安思福、安庆顺、黑熊子、耶律古鲁等数十骁锐牙将密出马邑,潜伏在必经之路——黄花堆里。及夜,克用等暴起发难,一番格斗,生擒300吐谷浑斥候!数万幽、云兵瞠目结舌。

李克用以一夫之勇镇压了武夫闹事的苗头,随后率军出城野战,三战三捷。恰好幽州兵跋涉远征,也缺粮,遂烧寨而遁。河东军嗷嗷而叫,一窝蜂钻进营地灭火,开宝箱。骑卒则跟在屁股后面,一路拾取幽州兵扔掉的牲畜、干粮、钱币、衣服、妓女;克用不能止。

也正是这一天,进奏官郭崇韬返太原,带回了圣人慷慨拨付的30万石粮,随即匆匆北上,找李克用报喜。十八日,郭崇韬在雁门关遇到正在班师的鸦王。

关城里,文武列席,飞觥献斝。数十军汉踞案吃喝,手舞足蹈,搞得宴饮乌烟瘴气。

“惜未得手,走了赫连铎!”

“幽州贼屡次进犯,拿俺们当草谷打,早晚杀进范阳城,屠了十万燕兵。”

“军中啖尸为食,久之怕是大疫,何不南渡大河,找汴人就食?”

“就是。全忠兼复中原,富庶甲绝诸镇,不如去抢他!”

“……”

在座都是太原霸府的核心骨干。

智囊盖寓。在大同军拥着李克用造反的发家老将薛铁山、沙陀兵马使程怀信、铁林军使周德威等,以及王行审、巴藏、马溉、傅瑶、拓跋子琳等家将——李国昌主振武军时,他们还是府中的各种骑奴、剑奴、马奴。外加诸义儿,受到欣赏的十几个年轻牙将。几十人聚在一起,说到各种事,嬉笑怒骂,情绪亢奋。

“听闻汴人攻徐州,数万战士夹寨围城,赏赐充足,一日三食,故意志坚韧。”几杯黄汤下肚,李克用醉态初显:“全忠吾儿,当真飞天了。”

“当初在封禅寺,就该席上乱刀斩了这厮。”

“段文楚杀得,全忠亦杀得,可恨先帝那个傻子圣人,马球打昏了头,竟包庇这狗贼。”

“如今说这些有甚鸟用!这狗奴大手一挥就是十万熊罴雄兵,楚项王也招架不住。”

“休长汴贼的威风!兵多就能成事,问鼎者合该巢、儒、骈、宗权。”

众人七言八语,越说声浪越小。到最后,都垂头丧气。河东的兵,现在时不时就得烹饪敌尸饱腹——刚结束的黄花堆之战,幽、云两镇死伤的三万余士卒已经被制成了新鲜的肉脯。而汴人一日三餐,顿顿管饱,赏赐还他妈充足。这怎么打?

旁边的周德威叹息一声。想说些什么,忍住了——霸府文武不止一次劝谏,要招抚流民,要爱护生产,少跟周边邻镇争勇斗狠,不要随意用兵。李克用觉得很对,是该这样。但心里一不痛快,就是干。反正在他看来,最坏不过放弃河东,回阴山放羊,抢契丹人的地盘。

“大王……”喧哗声中,一老仆走到李克用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克用眉头一挑,道:“都收敛些,进奏官回来了。”

众人稍稍坐直。

进奏官郭崇韬很快被领了进来,看到杯盘狼藉,军汉粗鲁吃喝的厅堂,心中暗叹。看到喝得满脸通红,说话都已经不利索的李克用,顿时大不高兴。

什么时候了,还在酗酒!

回头得找夫人说说,让夫人管教一番。

“辛苦。”瞥见郭崇韬一路辗转奔波的疲倦样,李克用有些感动,立刻吩咐侍者去端饭菜。

还是文人好使!

“现在不是用餐的时候。”郭崇韬擦了擦额头汗水,急切道:“粮食借到了,还请大王从速告知诸军,以安人心。”

入关途中,他在城外见到了许多口大锅,下面堆着柴火,烧水正沸。还有几处寨子,军士们光着膀子,拔刀分割一具具敌军遗骸。有的幽、云兵还没死,也如猪羊般被拖到石板上。直割得惨叫震天,满地血红,宛如屠宰场。更有一队队军人排着队,欢呼雀跃的等待领取。

这样持续下去,可怎么得了。

在场诸将都颇为怪哉,朝廷前年才要讨河东问罪,固然贤妃联姻,但三十万石可不是小数。

“自是不愿,乃是圣人一再坚持。”郭崇韬说道。

李克用又惊又喜。

他派了很多路借买粮使者。成德不愿得罪,但也不想资敌,打发了三万石。河中竭力借了二十万石。魏博最不给面子,牙军们装作盗贼,直接杀了使团,抢了原本用于到魏博买米的牲畜。待腾出手来,还得征讨。其他使者都没消息。

没想到女婿慷慨相助,出手就是三十万石。这姑娘,真是嫁对了!

很好,贤婿颇有豪杰侠士之风。

李克用心中大定。这个冬天不用愁了,剩下的几个月只要休兵,等到来年夏收,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惊的是,这年头粮比金银贵,圣人怕是有事需要帮忙。

“朱贼表张全义兼河阳军,葛从周兼兖海节度使,胡真兼滑濮曹州节度使,赵昶领忠武军。上不许。朱贼不悦,以为圣人猜忌之故,扬言俟平时溥,入朝请罪,除君侧之恶。”郭崇韬察言观色,补充详情。

李克用闻言大怒。他一直试图控制脾气,但很显然这次又失败了:“全忠吾儿,罪在不赦,我早就要——”

“咳咳。”盖寓好像感冒了,咳嗽几下。

李克用收住骂,道:“上兵微将寡,不过五万之众——”

“下官回来前,贤妃赐宴我进奏院诸官于建极院,言圣人决意拒全忠之请。”郭崇韬又说道。

盖寓听了,其实觉得不是福音。汴人势强,圣人拒绝全忠。晋若复炽,肯定也会想方设法限制大王。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今时不同往日。贤妃已经有孕,一旦生个儿子,只要不是太差,立为皇太子是大概率的事。而司徒,自可入朝,拜大司马大将军,或录尚书事,一如前代。

阴阳不顺,犹资燮理之功。宇宙将倾,须假扶持之力;这个道理圣人不会不懂。届时于司徒而言,河东要不要都行。只要大军在手,权势不失,窝在哪不重要。

总之,圣人既然敢拒绝全忠,那就要做好汴师入长安的准备,也就没法像以前那样反复横跳,必须亮明立场:不错,我就是向着河东。

郭崇韬接下来的汇报确实也映证了盖寓的猜想。

“上欲与河东、河中、襄阳三家联兵,从西面遏制朱全忠。俟有战机,就一起讨伐朱全忠。”

哄,厅堂内的嘈杂声瞬间消失。

李克用酒醒大半。假的吧,还有这种好事?

先帝在时,他接连七次上表请讨全忠。今上即位后,也两次问过,但都无果。朝廷贪图全忠的财货,慑于全忠兵威,不敢。

现在看来,女婿已经意识到了全忠可怕的威胁——带着五百兵上任宣武,十年不到便横扫中原。按这个趋势下去,再给他十年,不,五年!谁还是其敌手?

李克用自问,已经称不上全忠的对手了。能较量一二,但余生想翻身,不可能。除非天命加身,有个好儿子,逆天复仇。

想到这,他不禁伤感起来。英雄了大半辈子,到头来想这种无异于求神问卜的荒唐事。

“告诉圣人,全忠若是西犯潼华,某便勒兵济河南下,攻汴州。”

全忠啊全忠,也让你试试被诸道大军讨伐的滋味。

——————

景福元年八月二十二日,昭信防御使冯行袭自均州来朝。

这人权衡利弊很果断。后世朱全忠入关,其遣副使鲁崇矩听命于全忠。昭宗遣二十馀臣分道征江、淮兵屯金州,胁全忠后路。途径冯行袭辖区,皆被杀,诏敕被收送全忠。

这会,全忠的爪子还没伸到金州,而朝廷更近。冯行袭害怕被降罪讨伐,很痛快的就来了,一如后世他臣服全忠的速度。听说朝廷在修缮三宫,还带了些工匠、木材。

“金、商、均三州有民几何?”圣人在右银台门楼上召见了冯行袭。淑、贤两妃笑盈盈的看着这个武夫。杜让能、韩偓陪座,自斟自饮。扎猪、王从训、赵嘉、曹哲、马全政一票将领披坚执锐,盯着他。

“大略三五十万,未查户。”冯行袭颇为紧张。这种情绪来源于旁边的武夫,他在扎猪等人的身上嗅到了同类的气息——杀材!而且是悍勇非常的杀材,不知怎么归心圣人的。

圣人不担心被这些家伙挟持么。

长安这地方,有意思。

“三五十万,不少。”圣人点了点头,之前他问过太尉,大致是这个范围。具体有多少,得一家一家查户口了。

这年头,除了成德、魏博等少数藩镇,百姓流动极为频繁,往往军府也搞不清自己治下到底有多少人。至于全国人口,朝廷更是抓瞎。

“儿子多大了?”朱邪吾思突然问,暗示圣人将其儿子留在长安为质。

听到女主问话,又气势十足,圣人也未制止,冯行袭以为是皇后,拜道:“回辅圣,臣长子十一,次子九岁。”

辅圣,皇后之称也。

闻言,何虞卿脸色有些不对劲。

“国未立后。”太尉提醒道。

“臣该死!”冯行袭大窘。唉,沉溺山水太久,连朝廷立没立皇后都不知。

“可留下两个儿子,入国子监读书,俟成年或可授官,为国效力。”太尉又出面说道。这话不能皇帝直说,太失礼,也显得猜忌心太重。

“这……”冯行袭闻言不悦。

自己已经乖乖入朝,还要抓儿子为质?何其过分!但他也知道,仅入朝之举,和带来的工匠、木材,还无法取信朝廷。

他原本准备投靠全忠的,但全忠也信不过他。言明要么攻仇视汴州的赵匡凝表示诚意,要么交出权力——金商防御副使及掌书记等幕府要职由汴官担任。

这两个条件他都无法接受,这才被迫倒向吃相略微好看些的朝廷。

“怎么,卿不愿?”圣人喝了杯蜜水,逼问道。

冯行袭回过神来,强颜欢笑:“这种好事,小臣求之不得,便让两个犬子在国子监好好求学。”

“回去严加整顿军事。朱全忠眼红金商、襄阳已久,或遣将征讨。”圣人失了谈兴,告诫了一番便起身离席——此辈守户之犬,上无忧矣。

金商,是朝廷的了。

只要不再发生藩镇入长安的事,冯行袭大概是最乖的那个节度使。

“臣遵旨。”冯行袭还是了解全忠的。手下十余万雄兵,巴不得天天打仗,四面开战,好从别人身上缓解压力。前番听说那厮强行索要江淮诸道盐铁转运租庸使一职,不就是为这个?

忠臣……

没粮食没财货,日夜担心被武夫鼓噪而反,这忠臣就很难当得下去。

————

“为大郎寻了几位良师。”回宫的路上,圣人突然说道。

见丈夫提到孩子,何虞卿板着的脸立刻舒展了些。刚刚冯行袭对朱邪氏那声“辅圣”让她的敏感心又受到了伤害。幸好,大郎最长,便是朱邪氏生个儿子,也足足长之八岁,来得及!

“翰林学士院使韩偓,我爱之,大郎师之从文、史、数算。”

“可。”何虞卿点头。翰林院一把手来教一个八岁孺子,绰绰有余了。至于韩偓的品德,不需怀疑。之前官家打算任其为相,谁料韩偓语出惊人:臣区区草制郎,不敢相。然后推荐了座师太常卿赵崇和毫无交情的兵部侍郎王赞,言,皆是强能精算廉洁之人,胜臣百倍。

这事,让何虞卿对韩偓很欣赏。

原因其实不止这个。圣人作为穿越者,对韩偓知道得更多。昭宗后期,亲信或被杀,或被贬,冒死跟在身边给他拼命想办法的,就一个韩偓。后来,全忠见其颇为难缠,欲杀之。昭宗不得已,暗地里偷偷找到韩偓,流泪说:我没办法,只能贬你了。

韩偓的回答也很感人:也好,让臣死在外面,胜过在朝中看着陛下受辱,却什么都做不了。

品德好,忠心,学问又高,这让圣人第一时间就选定了韩偓。

“如今乱世,诸王还需学习武艺军事。”何虞卿又说道。

“找好了。”圣人叹道:“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教练使,朕之心腹臂膀,武艺过人,便让他调教大郎。”

选王从训作为武师的根源还在于另一件事:何虞卿二弟何楚玉,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和王从训非常玩得来,如今两家已约婚。何楚玉一子一女,都才三四岁。说好,若王妻生男,则娶何女。生女,则嫁何男。

让小王作为大郎的武师,正合适。

“甚好。”何虞卿心情好了许多,脸上绽放出妩媚。

“明日便带大郎认识些军将。”圣人叹道。这年头的皇帝,真难当。

说罢,将李裕从何虞卿背后拉了过来,问道:“既没动手打你,又没斥责你,却时常躲着乃父,在怕些什么?以后让你跟韩学士、王教练从文从武,认识他们吗。”

李裕不吭声。

“说话。”圣人脸一板。

在寻常家,孩子内向不喜欢说话也就算了,可这是帝王家。连上台说个话都害怕,当什么皇帝。

“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