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86章 肥

上命昭唐 第86章 肥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子回到春阳村时,已是暮色。

春阳村位于灞桥东面原上,村中道路规整,沿着沟渠能看到一户户人家,但不是“里”那样聚居的。比户交巷谓之里,大杂小聚谓之村。

春阳村现有143户,属于“移民搬迁”。

“砰砰。”汉子摸黑赶回了篱笆围起来的茅屋,轻轻扣响柴门。

抛弃凤翔的田地家产逃走后,他就穷了。事实上,就连这所茅屋小院,也是司农寺组织徭役草草修建的,好让他们这些难民授田之后不至于露宿荒野。

“哒哒哒。”脚步声传来,柴门开了,光着脚的妇人站在里面,不悦道:“如何晚归?”

汉子讪笑了两声,问道:“可夜食了?孩儿安睡了?”

“没。大郎二郎要等你回来一块吃。我去热饭,你稍事洗漱吧。”

“俺在城里吃了。”汉子双手一用力,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提进门槛,道:“明日你去长安给自己和大郎二郎做身新冬衣!”

妇女翕动鼻翼,立刻闻到了一股骚臭。打开袋子伸手一摸,竟是四五斤带骨的羊肉,湿漉漉的血都没干,现杀的!

“你再看看!”汉子挑眉道。

“嗯?”暮色浓重,妇人看不清,只好伸手再去摸索。

这下可不得了,她发现里面还有两双新履,一匹厚厚的绢,还有至少五百个铜钱!

妇人顿时吓的不轻。虽然晓得自家男人忠厚憨诚,但一下看到这么多财货,还以为是汉子穷昏了头,在哪里偷来抢来的。不由得神色严肃,逼问道:“是不是做了什么歹事!”

“勿要胡说。”汉子扛着袋子走进来,笑道:“今日衙吏让俺们到县上,乃是下了军书。二十五以上,四十以下选中的壮男,明天到县上集合,准备入长安接受两司整训。不止万年,畿内其他县也一样。这些财货便是县上发的,让安顿好妻儿。”

“两司是什么?”妇人满头雾水。

“俺也不知。”汉子眼珠上翻,回忆道:“俺问县令,说是什么马步都教练司。”

“整训多久?”妇人极在意这个时间。五月才从凤翔逃到京畿,根本没有夏收,只能等秋后播越冬小麦。得授的十几亩肥田,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行。

“听县令说是到十月结束。”

“这……”妇人有点难受。一来就把男人拉走三个多月,当官的真狠心呢。

“吃喝自己管吗?”这要是自掏腰包,她说什么也不会让丈夫去。

“都在营中。”见婆娘面有怨色,汉子宽慰道:“莫要焦虑。县令亲口说了,吃喝不愁。服役期满之日,会操、讲武。表现优异者,皇帝还要赏赐。至少五六匹绢!五六匹,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有这种好事?妇人嗤之以鼻。

“便是拿不到这个赏赐。过冬的时候官府也会发口粮。家无织机的还会发一张织机,几株桑苗。”汉子絮絮叨叨,叙述着在县上听到的政策,有些兴奋:“以后立功的,官府还会分几个恶人军,带回家来驱使。”

妇人心情稍好了些,叹道:“你这一去就是三月,家中就只剩我与三个孩儿,三郎还那么小……再者,我听说武夫十分凶险,连皇帝都敢打。你去了营中,要是哪天犯了法,武夫杀你的头,你待怎样?别赏赐没挣到,把命丢了。”

“这财货,你还给官府,不去了吧。”妇人语气沉重,推开袋子。

“哎呀!”

汉子一把搂着婆娘,劝道:“村里其他十几个壮男都说要去,就俺不去,丢人!再说了,营中吃喝有人管,役满还有过冬口粮拿,你和三个孩儿过年也不至于挨饿。至于凶险?俺们村里十几个人一起去,互相照应着,只要不犯法,谁敢欺负?”

“而且你不知道,这五斤鲜羊肉、一匹绢、六百钱,全凭俺被县上选中才能得到。村里去了一百多个汉子,就俺和豹子他们17人录名。这等好事,哪能推辞?正反不过一条命,比起饿死冻死病死被人吃,倒不如到营中试试,兴许还能让你娘俩几个过上好日子。”

汉子一边说,一边瞪着妇人,最后他一把抱起婆娘,钻进屋里按在榻上:“就这么说好了!”

————

仙居殿,面色苍白的陈美人昏昏睡去。坐在床边的圣人抱着哇哇大哭的襁褓站了起来,喜道:“我得一爱子矣!此子生而肥壮,便叫他肥好了。”

胖嘟嘟的,足足四斤多,陈美人险些难产。

“臣等谨为贺。”站在一旁的翰林学士兼右扶风韩偓、宣徽使宇文柔、枢密使赵如心等人纷纷恭喜。看得出来,或许是因为母亲受宠的缘故,这个小家伙很受圣人喜欢。

“陈美人既有子嗣,宜加尊。”宣徽使宇文柔走上来说道:“陈美人籍贯蒲州,河中将门出身。可加河中郡夫人,或冯翎郡夫人。”

“第二个。”圣人依稀记得,后世昭宗就有一位冯翎郡夫人。朝廷被迁往洛阳途中,因反抗全忠,与新秦郡夫人杨可证、赵国夫人南宫宠颜一道被汴人斩首黄河岸边,姓氏已不可考。

“是,这便传书有司,择日加封受册。”宇文柔转身离去。

加封肯定是需要加封的。

后宫的妃嫔,除了淑妃何虞卿是平民出身,其他的都颇有来头。

新秦郡夫人枢密副使杨可证出自麟州豪族杨氏,拥兵数千人,联手折氏对抗占据夏绥帅位的拓跋家族。将来要干拓跋思恭,少不得要和杨、折两家打交道。

枢密使赵如心,其家族在秦州的势力真不算小,大舅哥赵服入朝,一口气就带了七百武装到牙齿的部曲。昔年李茂贞进犯秦州,赵家就跟岐军干过,且不落下风,这能差?若不是担心朝廷猜忌,估计能拉来两三千蕃汉战士。

朱邪吾思就不说了。

婕妤、河东郡夫人裴贞一,这个姓氏懂的都懂。陈美人是河中将门女,三兄一弟都是河中牙将,其父陈熊历任衙内教练使、都虞候,长期担任安、解两盐池镇将。

昭仪、陇西郡夫人李渐荣其父在凉州为官,就是张淮深那个家族的手下。枢密供奉官闻人楚楚,荥阳豪强。邯郸郡夫人南宫宠颜,成德人,家里也有人在王镕手下为将。

当然这种情况有利有弊。坏处是后宫酝酿着危机,正妻难做。要么忍着,要么儿子非常优秀,力压诸子。皇帝夹在中间当裁判,调和鼎鼐,极其恼火。

好处则是这几个家族与圣人绑在了一起。

比如陈美人的父亲,藩若朝廷继续保持强势,陈熊以后或者就能借助女婿的支持坐上帅位。不与女婿站在一起,还能怎样?而赵家要想维持在秦州的现状,吐蕃垮掉后分裂在河渭的各部落以及东面的泾原镇,就是潜在的威胁。不好好帮妹夫,赵服带着子弟兵去跟满地的杂胡拼命吗。

后宫的水,不浅。人生大抵如此,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美事。

“陛下既有中兴之谋,还需早做打算。”离开仙居殿,韩偓隐晦提醒:“帝王无私情,人前不可示爱某子,不然,臣子攀附结党,而妃嫔互仇,兄弟不睦。”

圣人沉默不语。

道理他懂,但是得儿子的这天,还不能高兴一下么。

“昔日,太宗宠魏王泰,乃至冠绝诸王,致使魏王生夺嫡之心,于是太子反。”韩偓左右瞧见没人,方复言道:“以太宗之英武,尚且骨肉相残。陛下诚欲协和宫廷,或可早定名分。”

“否则待诸王年长……”韩偓欲言又止,但还是拱手说道:“请恕臣忤逆大胆。假使德王不才,淑妃又该如何自处呢?”

圣人的子嗣也算是繁多了,共六子一女。

长子德王裕,八岁,母淑妃何虞卿,生于寿王潜邸。次女平原公主真,六岁,也是何氏所生。

三子羽,六岁,母昭仪李渐荣。

四子契,六岁,婕妤、河东郡夫人裴贞一生。

五子银,三岁,母李渐荣。

六子肥,尚未满月,陈美人所生。

这会,朱邪吾思、赵如心、宇文柔、杨可证也怀上了,裴贞一、何虞卿大概率又怀上了。

“我想想。”李某人扶额。穿越过来不到一年就造了六个娃,跟他妈种马似的,或许真的该考虑戒色了。

至于韩偓所说的早日策定名分。

这会皇后的地位极高,受册不是后世那样由礼部来,而是三公之一的太尉。太尉一般还兼任平章事,可见规格,谥号、尊号、附陵置寝也是一应俱全。在群臣称贺、冬至、朔望、就食、祭祀等正式场合,皇后与皇帝一起升座视朝,曰二圣。

好立不好废。

故而自德宗以来,国朝已经百年不后。

再者,圣人目前诸子都还小,他要慢慢培养观察。早早定了名分,万一长子裕以后是个飞鹰走狗的混账,或是分不清晨昏暮晓的傻子,或者像懿宗那样,平生不修善果,只爱干饭旅游,如之奈何?

子女教育,该提上日程了!现在诸子都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不是说一定不行,但缺陷太大,不利于让儿子们认识世道险恶。

“陛下,臣还有一事。”韩偓又道:“臣受命右扶风,昨日至府视事,十余县令长皆言,岐地虎豹为患,部分地域还有盗贼,奏请发兵援剿,打虎。臣查看诏书,右扶风未领镇遏守捉使职,无兵可调,如今迁入凤翔的流民极多……”

虎患是个大问题,别说现在,泾师之乱后,一度有觅食的老虎闯到长安郊外。玄宗那会,专门诏令各州县,把驿道两边的树木砍光,防止老虎蹲在里面埋伏行人。

“要多少兵?”

“三五百劲兵猛士足矣。”

“卿便兼领镇遏守捉,可募兵千人为限,职捕盗,打虎。”圣人想想道。这事,还得靠右扶风自己,一来是得有点治安军。二则,正规军不可能三天五天就来剿匪打虎。

不是圣人吝啬,而是武夫心高气傲。

宝应元年,河东有裨将犯法,被都虞侯拿下,准备问斩。诸将找节度使邓景山求情,不许。裨将之弟请代兄长死,亦不许。然后呢,裨将的家人拿了一匹马,请免死罪,邓景山同意了。于是诸将怒曰:“我辈不及一马乎!”遂作乱,杀景山。

朔方军突将王元振想作乱,找的是什么离谱借口?把大伙叫来说:准备好锄头,明天去挖沟。士卒皆怒,曰:“朔方健儿岂修宅夫邪!”遂杀节帅李国贞。

李克用造反,河东节度使窦翰下令在晋阳城外修筑工事,武夫轻之,杀马步都虞侯邓虔。

不胜枚举。

总之这会的风气就是,你要杀武夫的头,可以。你让武夫卖命,一定程度上也行。但你要是让他们做不属于打仗以外的事,那你的脑袋大概率是要挂在城门的。打虎,让他们玩玩乐子还行,当成工作去搞,难保不会闹腾。

至于在凤翔驻军,不可能。

未来三年之内圣人都不会在外驻军。

“大家。”甫一回到蓬莱殿,杨可证便快步而入:“三万人已入永嘉里等处军营,马步两教练司奏报,明日开训。届时,大家可到场点兵。”

“甚好,甚好。”圣人闻言一喜。

第一批入京操练的是京畿二十余县的农民。夏收时间已经过了,经各县一番遴选,来了三万人。基本上都是二十五上,四十以下正值壮年的农夫。

这会的百姓不比其他时代。乾符年,发农夫千人戍代州。到地方没拿到钱,当场就跟守军开干。昭义兵掠晋阳,市民怒而反击,杀死武夫千余人。如此彪悍,真拿农民当病猫吗。现在这些武夫,大多也是脱身农民。好好利用,勤加训练,再时常协助正规军作战,不会差。

不去经营,十年后,二十年后,依然只能用募兵,拿赏赐激励士气,这不美。让军士们在保护妻儿不受杀戮,家业不被抄略,田地不被夺走的基础上,再以财货激励,这就合适了。

“再看看这个。”

杨可证坐下来,递上一份表文:“杨守亮奏报。汉中、峡夔、兴凤、龙剑、武定诸镇之师十余万兵攻鹿头关,诱王建来救,然后在鹿头关以东之锁龙台大败叛军,王建骑驴遁回成都。”

假的吧?

外宅郎们这就打到鹿头关去了?

圣人一下站起,追问道:“王建如何败的?”

“王建缺粮,纵兵大略十二州,闻外宅郎军至,豪强地主群起而反。建遣义子宗弼平乱,不意大军出龙泉驿而反,裹挟宗弼杀回成都,被击退。其后,牙将张虔裕反于嘉州。”许是已对表文熟记于心,杨可证看都不看,继续道:“及守亮等来攻,军士已不肯效死。而今败军退保成都,城门紧闭,传言王建已为乱军所杀,未知真假。”

果然,王建和他的部下以及义子们的感情经不起考验。后世王建手持节钺,入蜀可谓顺风顺水,各地豪杰纷纷来投,献粮的献粮,出人的出人,劝他忠于王室,也希望蜀中可以就此太平。

受到拥护的王建很快就荡平了两川。

然而这会么,外宅郎们没像原来那样在和朝廷、李茂贞、王行瑜等人的战争中受创,对快速崛起的王建大感恐惧,遂联合抵抗。而圣人,也从昭宗那吸取教训,对王建的一再请求捏着鼻子装死。

但是,王建就算死了,蜀中一时半会应该也消停不了。感义军满存、山南杨守亮、龙剑杨守忠、武定杨守贞、威戎军杨晟这一大帮人,难道就不想占据两川?杀了王建,怎么分蛋糕,是个难题。

保不齐还要内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