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74章 长春宫

上命昭唐 第74章 长春宫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从训、扎猪下值的路上遇到了马军司都虞侯张季德、副都虞侯没藏乞祺,几人聊了一会。

按照侍卫亲军马、步军司的权力分割。

以步军司为例。教练使王从训领教练司诸教头,负责步军司将校士卒的武艺战阵教习。都虞侯扎猪领都虞侯司,掌日常军人纪律整顿。正将司领都头、指挥、十、游奕使、孔目、判官、御史等文武,军头们变成了打卡上班的闲人——练兵、统兵、监兵之权被三司分持。

以后有战事,圣人一道诏书下到某司某人令其出征。然后走流程——分配将校、接管兵马、领取辎重。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武夫威福自专,打不打纯看忠诚和心情。虽然因为风气原因,仍不能完全杜绝武夫作乱,但至少从制度层面提高了闹事门槛,施加了极大限制。

而像王从训这个级别的将领,若无重大战事,不会再有带兵打仗的机会了。

小王倒没什么,从十五岁参军到现在二十九的年龄,随波逐流打打杀杀十四个寒暑,累了,也怕了——这个岁数却连儿子都没有,怕绝后。如今新妻身怀六甲,只想夫人平平安安生个儿子。前程,慢慢来吧。现在圣人让他单独领教练司,月俸140贯,加上节假日、战时赏赐,一年2000贯绰绰有余——这是在按节度使的标准在发俸禄了。圣人虽不说,但小王懂。

只要圣人还在位子上坐着,又何必着急。

扎猪不同,他是太原陪嫁过来的,本是李国昌府中马奴,李克用上位后虽然提他做了牙内。但奴隶出身,想飞黄腾达是很难的,尤其是猛将如云的河东。所以扎猪把希望放在了圣人身上,进取心很强烈。可在长安待了这么些日子,发现圣人手下的狠货也不在少。

要出类拔萃得到圣人的重视,甚至被授予领兵出征的权力,难啊。

“莫虑,公等是外戚,有的是机会。”王从训宽慰道。

“比不得足下。”扎猪摇了摇头,眼神羡慕——据流传在步军司的小道消息,淑妃何虞卿的二弟何楚玉前些日子与王从训宴饮,喝醉后,得知王妻即将临盆,直言一见如故,欲约婚姻。

何楚玉膝下有一子一女,都是总角孩童。也就是说,王妻无论生男生女,只要王从训答应,两家都能结为亲家。若是攀上何家人,淑妃枕边风一吹,谁能动摇王从训的地位?

扎猪很想问问王从训允诺没有。毕竟以王从训在圣人心中的份量和军中的影响力,一旦与何家姻亲,他不免为自家夫人感到着急。但愿夫人生个儿子吧,有大伙帮衬,将来……

至于代北的家——突厥无家,走到哪,哪就是家。走到李振武府中,马厩就是家。走到太原,阳曲县的军营就是家。走到长安,光德里的小宅子就是家——扎猪不执著。族人还有走得更远的,在黑衣大食当兵的,在渤海落草的,给吐蕃人做奴隶的……大突厥国灭亡了,但突厥人还要活着。

与王从训告别后,扎猪拍着坐骑来到了灞上。

村子里,圣人坐在桑树下,两个枯瘦的妇人面如土色的站在那。

“她们是一母所生,凤翔虢城人,其夫在中和年间都被巢贼买去吃了。逃难来长安后,授黑沟渠直田十亩,分了三个恶人军耕作。”司农卿李群手下的驱使官王桂所属的小吏说道。

许是担心圣人不知真假,“人型图书馆”翰林学士韩偓接话道:“中和二年,王鐸将兵屯灵感寺,泾师屯京西,定、蒲屯渭北,邠、岐屯兴平,夏人屯渭桥,陈人屯武功,四面合围。民皆入深山自保,京师斗米三十缗。巢贼卖人于诸镇兵作粮,岐人等亦捉避乱男女鬻之,以肥瘦论价,人值数百缗。畿内二十二县,为武人所食百姓数十万,城中宰杀场,流血成川——”

“可以了。”圣人抬手打断。

收长安之战,诸道兵二十余万,加上巢贼,被吃掉的男女怕是还不止韩偓口中的“数十万”。吃到“人值数百缗”,当是没百姓可捉了吧。很显然,这两女的丈夫都在那几年的灾难中遭遇不幸,却不知她们是怎么躲过的也许唐代也有一首《食人哀》——“夫妇兵乱同披死,不如某向武夫市。”

两个妇人听到这,眼睛一扫护卫的士卒,似是想起了什么恐怖往事而产生了应激反应,一扑通坐倒,牙关“哒哒哒哒”响个不停,黄色的尿液顺着裤管流了出来,淋湿了赤裸的光脚背。

“莫怕。”杜让能将她们拉了起来,取过一匹绢放到大的手里,温言道:“持事生产,若有欺压,只管入京敲响朱雀街的警鼓,老夫为尔等做主。”

两个妇人呆呆的跪在那,既不说话,也不动弹。

“走。”圣人铁青着脸,转身大步离开破落的茅草小院。这两个妇女已经被吓成了半傻,让他入户询问当事人的想法破产了,那就实地看看吧。

“盖因其只有两个妇女,一个八岁男童,故按累年编流氓之法,授田十亩。”小吏在前面引导,指着哗啦啦的水渠说道:“此乃灞水黑沟渠,恶人军所开。”

得益于恶人军的不懈努力,这段时间靠近长安城的几条河水挖掘了六百余条长短不一的渠。长则几里,短的几百步。灞水过北城河段荒废的诸多水渠也疏通了,另外还建了十多个蓄水的堰塘。恶人军为此日夜劳作,每天都有武夫累死,三千余人的恶人军还剩两千不到。

恶人军忙不过来,故而沣、泾、浐、渭北那几片是李群派的驱使官带着安顿下来的流氓在忙活——扩大恶人军刻不容缓,这是圣人下意识的想法。得尽快打仗,

“陛下请看。”小吏顿住脚步,指着水渠前复言道:“左以水渠为界,右齐茅屋,这一眼望过去,到那颗桃树为止,便是授予两妇之家的十亩直田,就靠着黑沟渠,灌溉方便。制度,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陛下可差人走一走,以验差错。”

“你去。”闻言,杜让能点了一名属官。

“喏。”

“你给这户人记的什么田?”一边看着那官员走步,圣人一边询问小吏。

“回陛下。制度,壮丁、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司农卿召集小人等会议,言,情随事迁,授田不必尽如祖法,因地制宜。”

小吏拱了拱手,见圣人点头,方又道:“小人察这姐妹流氓力弱,神志略有呆讷,又无丈夫,故授其十亩临渠直田,均记口分。若招夫或子壮,再依制追加。”

“可。”这个做法,圣人是认同的。口分田,便是人死收地。这两个妇女在小吏眼中属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所以给了十亩口分。地已经被恶人军耕过了,只等播种。

够吗?说够也够——地确实肥,这些年倒在长安周围的死尸都溶入了地里,城中产生的巨量粪便也运到了郊外,三两年之内,地不会贫瘠。而且若两个妇人的“痴傻”是面对武夫的保护色,还可以进城找点手工活,作为家庭收入的补充。

说不够,其实也不够,作物产量上限摆在那,而一口人一年至少需要三百斤粮食才不会饿死。好吧,就当是妇女再打个折——两百斤。那这个三口之家一年也需要五百斤。十亩地,产得出五百斤粮食么?可以,但暴雨、蝗灾、干旱要考虑,人口可能突然死亡、逃走。武夫劫掠怎么办……影响因素太多太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就是如此脆弱。

就算一切顺利,百姓还要为圣人纳粮——地税、户口税、青苗钱,这是明面上的。租借耕牛农具产生的小额摊派;盐、铁、茶等垄断商品,百姓在消费中也是交了税的,这是隐藏的。

除了这些钱,哪怕官吏不贪污,朝廷不加征,百姓又还剩下几个子。武夫要是再杀来,粮食牲畜、人口一扫光,直接绝户——屯田,做起来简单,长期做,很难,就难在这。

后世武夫三天两头来长安打秋风,朝廷就算给出再好的条件——牲畜免费送,一文钱不收,老百姓也不会干。

李克用为何不做,河东幕府难道就没有有识之士?就算李克用不四处搞事,当守财奴。邻居会罢休吗——仅去年一年,河朔诸镇就揍了他三次,就看你不顺眼,就要干你,你怎样?李克用要抵抗。但河东百姓不会管他是主动被动。百姓只知道,一打仗官府就要粮。

要多了,百姓种田看不到生计,还会种吗。

种田也是需要资本的。

“陛下,已验份额,确实是十亩直田。”属官气吁吁地回来禀报道。

“叫什么名字?”圣人轻轻拍着小吏的肩膀询问道。

“小臣司农卿属下驱使官王桂属下计算官,万年人王小圆,两个月前受雇司农卿。”小吏答道。

“行事颇有条理,赏你三匹绢。”

“谢陛下!”王小圆连忙拜倒,一高兴,眼珠子乱转也不知说什么拍马屁:“以陛下神武英明,公卿勠力同心,定可拨乱反正,使日月幽而复明!”

“幸臣。”杜让能斥了声,责怪道:“专心屯田,不使小民流失,就是对圣人最大的报效。”

“敢不用心!”

接下来,圣人又走访了两户,心情愈发沉重了——跟养育婴儿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然而只需要打一场败仗,被节度使攻入京畿,眼前这一切看似蒸蒸日上的事业就会毁于一旦。

“大家何必丧气?”赵氏策马走到圣人身边并辔而行:“妾兄长服传来信件,已率兵押解财货供品东出秦州,不日来朝。”

“善。”圣人心不在焉,点头道:“外戚之赏,何曾吝啬。”

这些世家是真几把现实!赵氏是天水赵氏出身。拥立汉宣帝的赵充国、东汉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赵融、司马炎侧妃赵粲、前秦尚书令赵俱、西魏八柱国赵贵都是这个家族的。至唐,赵仁本、赵憬、赵昌等拜相持节者不在少数,到这会,身边的枢密使赵如心也是他们几年前送进宫中的。此后,便如死人一般,反倒是加入藩镇的子弟如过江之鲫。

这会看到岐、邠、华三镇覆灭,立马入朝了。来的人还是赵如心的兄长赵服——那帮老家伙再三商量的结果吧?朝廷略有振作,赵如心又官拜枢密使,当了圣人的侧妃,不得抓住这个机会带资入股?

唉,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你没价值,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为什么帮你?

“京师如今可称安宁,兄长就不回去了,后续族中还有子弟入京,为大家效犬马之劳。”赵氏顿了顿,又说道。

“好事。”圣人不禁想起了李渊创业的画面——高祖既克长安,以书谕天下,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外如此。

现在赵氏受宠,朝廷又有起色,赵家想来结成利益共同体,情理之中。

赵氏悦然。兄长服——饱读经书兵略,又熟稔列祖千年积累的家学,弓马骑射也不错,还带了七百多子弟兵,圣人愿意信用,谋个前程当不算难事。若自己再诞下个儿子,李赵两家的关系就稳当了。

圣人默然无言。

何虞卿在让两个弟弟结交豪侠,朱邪吾思的人在积极谋求进取,赵氏的家族现在也带资入股……——他有种预感,自己治下的朝廷会渐渐发展成一个火药桶——在妻族们的助力下,对外或许会越来越勇。但内部,各方维持脆弱的平衡,全靠自己这个皇帝兼丈夫居中调和,若是自己哪天犯病,走错一步棋……

还有,万一这江山真中兴了,到了分蛋糕的时候,又该如何?

但是现在,以朝廷的经济实力能承载的官员数量有限。别人要进来,自然得有人出局。他不当拿粮喂烂货的怨种,特别是一点忠诚没有,脚踩两只船,暗中对节度使摇尾巴的大臣——要腾位子出来,这帮烂人的面子还给吗。

“哼。”

同州,长春宫。

北周武帝保定五年,宇文护筑晋城——因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蒲津关,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瞰黄、洛、渭三水,花木茂盛,遂改名长春宫。开皇十三年增建殿宇至三百余。李世民为王,镇守于此,统领两河军队鏖战王世充、窦建德等人。

但此时,长春宫已是混乱不堪。

一些邠兵正在纵火,高声鬼叫着什么,连片宫苑燃起熊熊大火,黑烟滚滚直窜云霄。

大群穿着白衣的武士从坡道上连滚带爬冲下来,大包小包的,有的手里还攥着头发,被拖拽而行的宫人口吐鲜血,惨叫震天——不知道是先帝的宫娥还是妃嫔,也没区别,反正在武夫眼里都是玩具。

到处都是乱兵,根本不知道是谁的部下。

“宰了他们!”王行约披头散发,面门上中了一支箭,鲜血淋漓。这位同州防御使,此刻正魂不附体,捂着脸踉踉跄跄奔出宫门。

“放箭!杀了这帮人!”数队乱兵路过,看见别人抢了妃嫔,大怒,直接操刀上前拼杀。

乱兵杀成一团。

宫女、妃嫔被杀死在花丛中,孟才人拿着剑,正要自杀,被乱兵一耳光抽在脸上,直接就地剥衣,干得面无人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