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217章 长安(一)

上命昭唐 第217章 长安(一)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妙微自告奋勇,提出带亚子到长安耍耍,看“斋藤归蝶”是否已彻底从夫,顺便摸一摸姐夫底裤,李克用征得刘氏同意就准了。

不过抵达京师后,李妙微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古都矗立,又是第一次来,她兴冲冲地直接进城,准备瞅瞅专决叛徒、悍帅的独柳树、狗脊岭,士女出没的大雁塔,玄宗凭栏的南内。完了,再入宫吃席!

只是没想到在春明门就被城门校尉拦下了。

“深目高鼻,貌不类华,穿金戴银…哪里来的生人?”东方泰双手搂头,懒洋洋地靠在墙上,检查道。

“与你何干?”

东方泰立即一鞭子抽在身边:“拿钱。”

郭崇韬惊慌于城门尉的直截了当,等不及补救,李妙微便已勃然大怒:“什么夯货敢在我这里索钱!活够了么!”就要拔剑,被郭崇韬、表姐婿孟知祥按住。

“什么钱?”孟知祥问。

东方泰掏了掏鼻孔,鄙夷地望着一行:“进京是要交入城税的。此乃圣…额…郑相新下的法令。”

李妙微气得直瞪眼。她自持身份,不屑和一条看门狗对骂,只指着城楼,愤愤道:“我再也不会来了!郭叔,我们——”

郭崇韬连忙使眼色,算了算了,又抬腿按下跃跃欲试的随从。

东方泰显然仗势欺人惯了,见李妙微周围一堆凶神恶煞的武夫也不惧,还以嗤笑:“怎么,还想打架?俺大圣有十万雄兵!醒得大圣什么仁吗,飞天遁地……”

孟知祥打断:“要多少?”

唾沫横飞的东方泰忙举起三根手指:“三百钱就行,诸位尽兴,有什么事只管来寻……”

李妙微冷哼一声,夹马钻入甬道。

狐假虎威的狗东西!

倒不是吝啬区区三百钱,而是被索要的感觉不爽。

芝麻官就这么贪,朝廷上下还不得腐败成风。老巢都治理不好,遑论关中、关西。不知大姐怎么好意思说出贤君明主,我甚爱之的,不要脸!

“哎,让让,且让让!”走在街上胡思乱想的时候,春明大道上响起一阵锣鼓。

行人急忙避让,临街铺市里的商客也探出头张望:“何事,何事?”

只见大量蓬头垢面的军队开进城里。同时东市,崇仁里,平康里,太清宫……的围墙下现出密密麻麻的人,或踮脚搜罗,或哗然。

“这是?”退到路边等待的李妙微疑惑,询问路人甲。

“戍邓州的将士回来了。”

这时,已有亲属在队伍中找到了自家人,跳的闹的。一对翁孺获悉某某某死在了汝州,倒在地上捶胸顿足,哇哇苦叫:“额的两个儿呐!”

有个背着孩子的妇女追着一群武夫颤声追问:“你们一个都的,恁,恁郭大郎没见,不回来么?”

“嫂夫人节哀,大郎他……失踪了。”

“可能是被汴贼捉生,或许过不久就会有消息……”

妇女泪流满面,捂脸哽咽。

李妙微暗暗苦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来了来了!”呼啦一阵风,堵在道上和两边的家属又往后跑。

迎面而来的是一支马队。驭手赶着骆驼、骡马,身后大车都盖着草席、红黑破布。车尾露出一双双叠脚,有武夫的,也有官吏。尸臭跟着哭叫弥漫开来,看热闹的避之不及,唯恐染瘟。一部分遗体被认领,剩下的再次启程,被送往神社。

“神社…”李妙微让使团先去进奏院休息,自己则与郭崇韬、孟知祥跟着马队去看稀奇。

兜兜转转,走过崇仁里、永兴里、来庭里,才发现居然就在长乐门里的东内禁院……

孟知祥嘶了一声,李妙微也傻眼了。说得好听叫神社……哪有把墓地设在家里的?一点不避讳啊。邀买人心的办法很多,不懂我可以教你,何至于此,不怕半夜撞鬼?

队伍抵达后,遗体、残骸在长乐门下焚烧。每烧一具就有人把骨殖铲到盒里。门右广场来了不少军士、亲属。每装一盒,就有人上去报名字、军籍。

李妙微努力张望。

长乐门内,有一道大红乌头门,底下是干净的青石板神道。

神道两边矗着一尊尊高大的石翁仲、兵马俑、麒麟、犀,栩栩如生。还移植了有年龄的柏树、松树,一树一坛,蔚然成林。还弄了花圃,长长的两条带,粉红玫瑰,紫白色的丁香……

围墙上是壁画浮雕?

可以可以,修得挺漂亮,极尽哀荣啊。

俄而,太常卿苏荣、祠部郎中狄归昌、尚书右丞杨涉、凌霄神道使赵如心各率属从联袂而至。军士、家属见到,纷纷行礼。

四人回了个礼,随即按部就班。

太常寺奏哀乐,摆祭品,做招魂祭,举行入殓仪式。

狄归昌带着祠部的人按照骨灰盒上的信息刻神位。

赵如心交代完画工入院浮雕、壁画《邓州出行》,又分派道士、女冠跳舞,做相应法事。

之后,她自己坐在马扎上,对着神道碑,全神贯注雕刻此次神道词。

肃穆的氛围下,军士、家属有的哭得更惨了,部分则渐渐平静,木然凝视着招魂仪式。还有一些则恭恭敬敬围站在、蹲在赵如心身边,看她刻的什么神道词。

每刻完一句,一边有人跟着念:“士处国兮曰无名,长征誓兮诚英灵。猛不反顾兮弃寇忽已,夜凝麟貂兮铸塞不越……大圣痛子兮春闺无声,仙驾悲游兮山川永寿。雍凉子弟……”

真有才啊,李妙微自惭形秽,失魂落魄的离开了,自己好像个土包子……

“阿妹,莫多想。”女人容易情绪化,特别是小姨子这种性格。孟知祥见她闷闷不乐,道:“写得也不怎么样,唬唬我们外行罢了。”

小姨子不语。

这是其次。

关键是,姐夫也太会装了!

赏赐什么的且不提,就尚书丞、九卿、北司四贵之一联办后事这一招,以命报答不一定,但至少作乱概率小了很多。除了少部分白眼狼、疯子,正常军士会记在心里吧?

方今天下,刚才他们对苏荣、赵如心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可太难得了。

去丹凤门的路上,又遇到一支部队,正开赴开远门外驻扎。

军士情绪高昂,步伐轻快,有说有笑。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咸通年离乡,戍边两代人,终于得诏回国。”

“哈哈哈,我一刻也等不及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郓城。”

“阿翁西凉行,孙子始得归……唉!”

李妙微观察了一番。旗号是扫虏将军、凉州尉、哥舒。好半天才走过,约莫万余步骑。这么高兴…但希望恐怕要落空了。

郓城已陷于叛军,千村万落生荆杞。

“回鹘勤王,凉州兵也赴难,让人畏惧的大义……”李妙微耸耸肩,胸口跟着几个晃浪汹涌,正待说些什么,背后神社方向传来地动山摇的歌声,应是入殓完毕,杀材们在唱挽歌:“士处国兮曰无名,长征誓兮诚英灵。猛不反顾兮弃寇忽已……仙驾悲游兮山川永寿……魂兮…归来…誓死圣唐……皇国万岁……”

身前,凉州军听到,也一阵大笑,振臂回应:“誓死圣唐!皇国万岁!”

荡得李妙微耳鸣眼花,两腮泛起潮红,仿佛吃了春药。

一个受命于天的李氏子。

关山有孤忠。

众志成城。

圣唐还不会亡。

她开始期待和那位素未谋面的姐夫的相见了。

“朝见!”

“大家,你太原二姨、三舅觐见。”闻人楚楚莲步款款,穿过池桥,抵达蓬莱山,欣然奏道。

圣人让闻人楚楚将其带到命妇院等待,自己则继续会见神秘人。

******

苻坚不像虏主,他行诸夏,守正奉仁,慎独爱人,试图在动荡数十年的北方恢复大治。

但他失败了。

何也?药方不对。面对蕃汉杂裔的仇杀混战,他幻想用自己“戎狄非礼,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的王政以致“抚黎元,和夷狄,混六合一家,同形赤子。”

但他的威权来自军事上的征服与胜利。

以尚幼之年,嗣两代乱业。上无积德之基可乘,下有司马之臣狼顾,才复非革命之主。欲保延洪之运,守不拔之庙,焉可得也?是故淝水卒淹,大祚俄终。观天王之覆,仁者并不无敌。

“元和归国以来,朱邪子弟布列军州,虽称羁縻,其实待之家人。结果一见少主即位,盗贼滋生,尽忠、存璋、君立、国昌父子各个称兵,真是人面兽心。当初罪人坚持的理由,圣人也是知道的。一则惩罚他们犯阙。其次正在克用慕容垂复生。怎么可以娶沙陀女为妃?即使出于结盟以抗强梁,也不该让扎猪之辈出入五步。”

“李存孝凶悍无比,利欲熏心,有所不如意,李克用都管他不住。能制此人者,惟刘夫人。走投无路入朝,收留则罢,又怎么可以授以防御,守武关、南阳要害?”

“再有,古来唯以汉御四夷,未有以夷制汉。阿史那应臣,没藏乞祺,李仁美,忽索月,论弘毅……召来这么多羯胡,岂非引狼入室。”

“罪人隐居乡野,每闻圣人力挽狂澜,欣喜若狂,而每得以上…”张濬忍了又忍,把后面的内容咽了回去。

而且他发现圣人物我两忘,根本没专心听。

他不由得心神不宁,圣人怎么了?在他印象里,圣人胸怀抱负,甫一登基就欲为英武。他每每慷慨陈词出谋划策,不管好坏,圣人也会认真探讨,绝不是今天这般。

提到沙陀不吭声,目光呆滞,难道被沙陀女欺负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圣人只是在想别的。

后世狗洞锁二圣,彼时张濬因河东之讨已被李克用点名驱逐,闻讯徒步入洛求张全义勤王。又致书诸镇,同时准备去青州汇合王师范纠集勤王军。

内竖这么干,本就有朱温支持。朱温当然不会坐视,指示张全义灭门。

张濬隐居所在的长水县获悉,一个叫叶彦的汴吏通知张濬跑路。张濬听了,让长子张格——“汝自去,以存香火,勿为我所累。”随后叶彦率义士护送张家人逃走,张濬则——“汴贼破门,围而杀之。”

固然,张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愤青,喜欢吹牛逼,政治思路低能幼稚,在相期间被朱温各路野心家利用他“急欲中兴”的缺点当傻子骗。但有一个罕见的优点,底线。

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坐在家里等死蠢吗?对老百姓、一般人确实蠢,到张濬、崔胤、陆秀夫、文天祥、洪承畴、孙承宗、钱谦益这一级,以你正在坐的、曾坐过的位置,该死你就得死。什么让你占了,临到亡国来一句大势所趋,识时务为俊杰,我只是想活着…那就别往那站。贪恋权力、好处,又不想承担对等义务、责任,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也是圣人对淑妃貌恭敬而心厌恶的原因。做了皇后,丈夫儿女全部被虐杀,还对弑君者乞活。李渐容、裴贞一、杨可证、南宫宠颜怕不怕死?晚明周皇后、张嫣怕不怕死?

在何皇后、杨可证之间,在苏循、杜让能之间,张濬选择成为后者。

等到张濬遇害,西川王建派人潜入河南将他逃过一劫的遗孀接到成都奉养。

王衍嗣伪位,拜张格宰相。后唐平蜀,又被征到洛阳为三司副使。少子张播亡于淮南,为杨行密庇佑,辟为幕僚——“播每有公事,必于列圣真容前理政,以示未忘朝廷。”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

“圣人……”张濬还不知道圣人是在回忆他的生平,咳嗽了一下。

“嗯,真知灼见。”圣人回过神来,点头认可。对这种员工,鼓励热情,放在合适岗位干活就行,而非与之辩是非,讨论重大决策。

“张公擅长什么?”圣人主动转移话题。

张濬讶然的看着圣人,分别才四年,就把他忘了?

“乐理,数学,机关术,纵横术,土木术,史,经学……也谈不上高明……”

他能当宰相,当然是有本事的。会造编钟,手搓乐律,三位数乘法脱口而出。能主持帝陵、宫室营建。擅长理财。经学、历史、法术也是专家。被迫下野的原因在于不明白这是什么时代。

所以赵、魏、燕、汴、沧、云、岐联名请讨李克用,他觉得希望大大滴。殊不知这是京西北李茂贞、王行瑜之辈想让神策军和李克用拼一场,量朝廷的底。是朱温想给朝廷树一强敌。是河北藩镇想借朱温之手打压李克用。是朱温想挑起朝官、内竖开战……看似一次请讨,实则涉及的种种算计、腌臜之多、之广、之深,他和昭宗没搞清楚。

结果就是各方的“所需”都达成了,而朝廷血亏。

“谦虚了。”圣人摆摆手,道:“张公青春时在金凤山自比卧龙,单就这份举世非之不加沮,我不及也。可否讲讲隐居的生活?”

说起日常,张濬就自然了。甚至还讲了少时生计窘迫,在横海军治下某县为税吏,结果因为教领导做事被开除。丑事毫不避讳,可见他性情洒脱,和昭宗关系到位。

圣人耐心听着,任由张濬发挥表达欲,偶尔问一声“然后呢”。

旅游洛阳,攀附田令孜、杨复恭,掌管度支司,避乱商山。

指点县令某日某地给逃亡路上的先圣进献数百车食物。

担任王铎的判官,协助收复长安。

出使青州,说得王敬武从黄巢阵营倒戈勤王。

再到斗法凤翔、邠宁。

不知不觉,直到闻人楚楚再次来奏:“朱瑾觐见。”

一看倒映在太液池的火烧云,张濬才愕然他和圣人单独从午后待到了黄昏。作为修臣道的人,他仿佛得到了最深重的嘉奖。起身,缓缓倒退三步,一手拎衣摆,一手如翼伸出,翩翩起舞。

“容罪人无耻,还想在左右效力。”

“我没法让你站在朝堂上。不提外舅,近在眼前的贤妃就恨你入骨。”

“那么退而求其次,以山人的身份陪伴君侧。”

“理应如此。张格可入翰林院,张播武艺过人,录为千牛备身,补蓬莱班直使。”特别是张播,经过历史考验的李氏死忠:“张馨封为昭仪。”

“甚好。”

送张濬前往银台门出宫途中,圣人又嘱咐道:“以后每七天召见张公一次。有急事就让郑延昌、李溪、王抟、韩仪递话,我自抽空约会。”

张濬无言以对。

唯拜而已。

“传朱瑾。”回到蓬莱殿,圣人开启今日最后一场召见。

等待的过程,他翻了翻案头。离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各种公务也是繁杂。

五月初二,葛从周攻怀州,与王子美、萧秀激战。

朱贼西进交手正在围攻陕州的杨守亮、杨守信。梁汉兵三战三败,士气大挫,奔回桃林塞途中发生鼓噪,杨守亮约束不住,干脆放任,乱兵散了一地。

李存孝原本打算出汝州,向河南府南部门户伊阙挺进。

但拨给他的赵宠、欧阳剑、阿摩难等部万余大军被叫回来休整了。长时间不返乡可能军乱。另外,圣人也不想看到李存孝在自己的部队建立威望,当个统帅就好。

赵匡凝、夔帅李嗣周合军七万入境虢州。他俩的兵马大头是新募的,虽然也训练了几月,看起来像模像样,但未经检验,故不敢冒进,在虢州等李某汇合。

魏军武乙戟、田恒强攻河阴桥。

杨行密部署在楚州、寿春的戍军动作频频,有大举进犯颍州、徐州的势头。

马殷派出八千人北上讨逆。

李克用还没动静,不知什么情况。

“大家,朱瑾到了。”庾道怜走进来禀报道。

有些书,翻着翻着就烂了。

拉住庾道怜柔软的手,脑袋埋到胸口上蹭了几下:“味道变了。”

以前是老处女,现在是少妇。

“喜欢跪着还是骑在腿上,侧躺着?”

庾道怜把手抽了回去,脸红得像烧红的烙铁,只差没冒烟,察觉到对方更进一步的意图,忙收紧双腿,夹住魔爪:“大家二姨就在殿外,不可胡来。”

真的吗。

他更兴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