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上命昭唐 > 第144章 小冯道

上命昭唐 第144章 小冯道

作者:控制变量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拱、王瑶、殷铁林举五万余众攻入蒲州。拱报诸州,云其只讨张训报杀父之仇,勿犯其锋。等他持节,要啥有啥。

“啪,啪……”两边开满五颜六色野花的驿道上,陶建钊狠命抽马:“这群孽畜!出城前一个个喊得口号震天,誓保少主……真是瞎了眼…”

身后喧闹、惨叫、鼓噪震耳欲聋,斜阳西沉的原野上满是衣冠凌乱的军士。一部分刀枪互捅,杀得血肉横飞。一部分去撵留后车驾。

有人丢盔卸甲,长吁短叹地离开大路,也不知是要回家还是打算投王拱。

更多的三三两两坐在地上,一片乌烟瘴气。

“惜未得手。走走走,剽掠城市俱空去也。”

“王重荣杀得,王珂也杀得!”

“穿绯袍者陶建钊,拿了他去降王拱,想要富贵的跟我追。”

“散了散了,既没抓住留后夫妻,便是死罪。也罢,便与晋、绛之师合流,迎了王拱,拥他做节度使。”

“听说广德公主才十六,这花容月貌的李氏女能让我狠狠挞伐一夜,死也值了,遗憾没擒住。”

“……”

二十五日,战场转移到猗氏县,距府城不足百里。重盈之死,刘训被指玩忽职守,被迫引咎辞职。马步都总管张亳、府城都虞侯陶建钊带着王珂平叛。大军行至桑泉驿而反。护国、神射都发动兵谏,欲为叛军向导。众大躁,保珂党、顺拱党爆发火拼。

张亳死于乱军之中,陶建钊带着王珂夫妻回遁府城。

都教练使张汉瑜逃跑不及,为乱军所得,推为权知军府事,被裹挟着追赶王珂。

嗖嗖!车厢被乱箭扎成铁刺猬。哀嚎接二连三,卫士不断倒下。王珂缩在角落,哭道:“王氏善遇武士,不想今日他们却要杀我去赚那弑父贼的富贵。人尽可夫的婊子,恶人军都不如。”

蒲人还是向着王氏的,只不过大部分换成了有朱温撑腰的王拱而已。

对于大头兵而言,只要不是外人,无论哪个王氏子上位,都要继续用他们。在军人利益不会受损下的前提下,能以最小代价完成权力交接,何乐而不为?

大伙为这事杀得血流成河,傻不傻!

但朱温派兵护送王拱“武装上任”,须得警惕。若这人想趁机侵占河中或是趴在蒲人身上吸血,说不得还要宰了王拱与贼死战。

狼狈逃回河东县,街上鸟雀萧索。武士家族门户紧闭,除去在桑泉驿作乱的护国、神射两都,七院衙军作壁上观,看样子是不打算插手这次争位大战了。等诸子各召外军、州镇兵、民夫分出胜负,再效忠。

珂慰诸军,召衙将议事,但除了几个“托孤大臣”及其亲信部下,默然无应。王珂带着广德公主坐在祠堂里,盯着王重荣的牌位。要是先王还在就好了……

嘭。

突然,房门被推开,一群后院兵涌入。广德顿时小脸煞白,几以为要亲眼见证武夫战前作乱了,起身挡在丈夫身前。王珂想站起来,腿一软,没站起来。鼓起勇气叱道:“兵欲反耶?”

“是属下。”神色憔悴宛如遭了一场大病的刘训拨开人堆,冲夫妻拜倒:“参见留后、公主。”

“你擅闯祠堂干什么?”刚经历了桑泉驿兵变的王珂惊魂不定。

他现在谁也不敢信。

出征前护国都、神射都对他拍胸膛的画面他还历历在目,谁想这群杀材怀的竟是趁他出了府城,在半路上作乱,将他劫持献给王拱的鬼胎?

看了眼风声鹤唳的小留后,刘训挽起袖子,露出手臂:“留后若怀疑,训请断之,拿刀来。“

“说吧,什么事。”王珂拉着他坐了下来。

“属下派人联系了盐池镇将陈熊和慈州刺史司马勒。”刘训取出两封书信,递给小留后。

“……安邑、解据盐池之饶,岁输朝三千车,河中亦赖之赡军。四方觊觎已久,伪梁业已令陕州镇遏使何絪屯兵边境,伺机入寇。仆走而负国,下愧三军。先帅授以重任,诚未敢轻离。不若与公主坚守河东县,俟车驾移蒲,则拱、瑶、铁林不足平也……”

这是陈熊的。盐池利害匪小,他一走,汴贼肯定是要来抄略的。

刘训没法指责。

王珂哭丧着脸拆开司马勒的信。

“叱嗟!尔母婢也,安为帅?”

啪,王珂狠狠一锤地板,气得七窍生烟,头晕目眩:“这司马昭转世的噬主狗贼!竟做下这等禽兽不如之事。”

拱、瑶引造反,幕府召诸州刺史“勤留后”,慈州司马勒、隰州庞肇各率民夫、外兵万人来援。但司马勒不知是听了谁的挑唆,中途变卦,设伏偷袭了过境的隰州军。庞肇猝不及防,溃回隰州。

司马勒也不装了,写信臭骂王珂婊子养的,同时北攻隰州。欲占据这民殷财富的两州,作为打江山的本钱,行那李克用、秦彦、张雄故事。

滑州衙将张雄觉得没前途,率三百人南下姑苏创业,攻克之!!寻月,众至八万,战舰千艘。

徐州衙兵秦彦,犯罪被都虞侯逮捕,判处斩。死刑的头天晚上做了个梦:神仙教他造反。拂晓醒来后,徒手破铁镣,格杀武士数十逃出地牢。又集亡命数百,杀下邳令,盗其城而去。中和二年,宣歙观察使病危,在和州创业的秦彦听到风声,以三千人夺位。

土匪、小兵都能创业,刺史干大事怎么了?

司马勒一搞,两路勤留后军就这样废了。

“留后,还有一事。眼下能指望的,只有王师。圣人迁延不进,还须再遣使者奉表去请,看看是怎么回事。”

“圣人到哪了?”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到朝邑了!”阴雨薄雾笼罩下的绿色原野模模糊糊,北通新秦、东济蒲关的泥泞驿道驶来一辆破旧的马车。待叔父停稳马车,趴在窗口观望的冯道早已按耐不住,小小的身影一个箭步跳下车。

望着田里鳞次栉比的麦垛和不远处门口拴了条狗的茅店,双手叉腰,脱口而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是送别之辞,不合宜。”冯羡摇头瘪嘴。

“哼。”冯道摸了摸鼻子,指着茅店外正在觅食的一对母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时在未央,序属三秋,哪来的霜?”冯羡的表情严厉了起来。

“且让侄儿想一想。”冯道像个小大人,双手环抱在胸前,凝眉盯着路边的一丛金银花。余光瞥见叔父湿润的衣服,福如心至,复一叉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善。”这一次,叔父终于笑了。

这孩子,倒是个可造之材。他日兴家立业的希望,就在此子身上了。

自己于这长安,于科举,终究是客路青山外。漫漫二十年进士路,始终拿不出过人作品行卷。年初从幽州跑来应制举,再次折戟沉沙!一行十七人,只有李燕得了功名。圣人根本不知书,也不会慧眼识人,朝堂诸公也尽是昏庸之辈。

冯羡死心了。不考了,回去随便找个事凑活着,用心调教家弟的这个麒麟子。年不过十岁,九经倒背如流。师以良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要两碗麦饭、一碗米饭……”点完菜,冯羡拉着侄子的手在茅棚下坐定。

“圣人前脚打完金、鄯、银三郡,又要打潞州,可真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啊。杨广也就这样了吧。啧啧,你是没看到东渭桥。到处都是武夫,送行的爷娘妻子哭哭啼啼。”旁边坐着两个年轻人,一边吃一边交谈。

“到底是打潞州还是打河中?”

“听闻是先打河中,再去潞州诛杀伪帝。”

“传言汴人胜兵数十万,如何打得过,圣人这不是找死么。”

“皇帝嘛,都那德行,自以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冯羡听得一愣,不由问道:“二位,蒲坂津还能过吗。”

“过不了,早戒严了。再说,过了桥又怎样。王拱在绛州造反,王瑶在晋州造反,司马勒在慈州造反。河中府前阵子也有军乱,王珂险些被杀,这些日子每天都有蒲人西渡避难……听阁下口音,外地人吧。不妨在京师小住几月,俟道复通,再走不迟,贸然上路…呵呵…”

冯羡一窒。突然觉得带上侄儿游历州县是在玩火。

这圣人,可太能折腾了,四处挑起战端。那朱温早先听说也是个忠臣,征讨巢蔡居功至伟,进贡不绝,大小军政请朝廷,事天子甚恭。不知怎么就被逼反了。又是一个仆固怀恩、李怀光、李希烈啊。

“叔父,天子征讨不服,理所固然,为什么他们说圣人穷兵黩武啊。而且,侄儿看三辅百姓生活挺好的啊。路无饿殍、弃婴,男女有饱饭吃,这不比幽州强吗。李匡威在时,范阳城都有人饿死。”冯道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小声问道。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冯羡正思量着怎么给侄儿解释,突然“汪!”的一阵狗叫声响起。

冯羡回头看,却见一叶扁舟停靠在河岸边,渔夫扛着网,连舟都顾不得拴,便一溜烟消失在视线中。

“怕是有人作乱哟。”有食客拎起东西,匆匆结账走人。

店主是个妇女,从后厨跑了出来,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张望着:“俺男人被郡府征去做粮草吏,昨夜回来,没听他说有人造反啊。而且圣人还没走,有他镇着,谁敢作乱?”

若隐若现的喧闹声飘来。

很快,河水对岸出现大群游骑。他们背插认旗,在岸边巡弋。为首的军校指着河面,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剩下的武夫翻身下马,带着一群乡人,踩进河滩,用竹竿插淤泥,量水深。几个军校则在桥上蹦蹦跳跳,用力猛跳。跳完,又策马在桥上跑了几个来回。

“老朽先进城了!”一个商贾手忙脚乱地催促随从收拾货物,害怕被抢。

俄而,河对岸又出现一帮绯绿官僚。长龙似的骆驼队、旗牌队、车队在他们身后出现。到岸边后就停了下来。濛濛细雨下,密密麻麻的挎刀红衣兵踏上木桥,东张西望,呼喝回头。

“哦,是白色大纛”老板娘仔细看了一会,撩了撩头发:“我道是谁,敢情圣人开拔了。”

只要打仗,白纛所在的地方,就是他在的地方;三辅谁不知。

冯道疑惑的看着叔父:“白纛寓意什么?”

“天子征伐树白旗,驾白辂,主杀伐…”冯羡观察着那些军队。精神面貌很不错,身材强壮,平时伙食应该很不错。行伍形乱而神不乱,纪律挺严,比幽州的杀材强……易州城下,义武军三千人半夜躲在林子里咩咩叫,于是六万大军争相抓羊吃,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

这在河北已是家喻户晓的笑话。要问哪镇纪律最差,幽州应是第一了。经常搞出这种闹剧的武夫,武艺再高,阵法练得再高强,有何用?

正想点评一二,一队军士朝茅店这边走了过来,老远就问道:“尔等什么人?聚在这里干什么?是野外酒店吗。”

店家拎着几包熟肉上去笑着与军官说了几句。

小军官飞快地收了肉,让手下在店里看了一圈便匆匆离去。

冯羡收回结论——纪律还谈不上秋毫无犯,这店家不就被雁过拔毛了一波。虽然只是几斤肉…

未几,桥上出现大队乱哄哄的武士。

下桥后,变成两路纵队与押送物质的驼马队并排行军。军人们戴着斗笠,身披蓑衣,踩着泥泞的驿道,从茅店前连绵不断的路过。默默寂然,唯千万双脚步蹚过雨水的哗哗声。很快,就前后都看不见尽头。哨骑、斥候散布在四面八方,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才开始出兵么。”冯羡若有所思。他在京城还没走的时候就听说——“上已如大荔,诏诸军前发,将讨河中。”看来,先去大荔的只是前锋,圣人许是因为什么事耽搁了,今天才出发。

唉。河中兵乱,太原道中断。潞州激战,河北道也不通。该怎么回去呢。

正想着,大批铁甲鲜明的武夫策马冲到茅店门口,把一群模样狼狈的人撵了进来。

店妇脸色大变。怎么又来一群杀材?圣人能管好自己的兵吗!

食客们唯唯诺诺,声都不敢吱,饭也吃不下去了,低着头坐到角落。

冯羡紧紧拉着侄儿的手。

“且宽心!”头戴兜鍪的圣人从马背上跳下来,摘下蓑衣露出了一身的鱼鳞甲,把蓑衣甩了两甩,又披上,对店妇温言道:“暂且在你这休息一下。”

说罢让卫士拿来五匹绢放在草垛上。

“给我们弄点水豆腐。”他的嗓音很轻,有种莫名的亲和力,让人感到安心:“再把这些饼热一下。”

店妇擦了擦手,拴上围裙,接过他递过来的口袋:“要小半个时辰哦……”

“不妨事。”圣人点了点头,又朝站在马棚下的一队军士吩咐道:“把这些人送到冯翊,让县尉审审是什么来路。”

说罢与诸将在店外就地坐下,围着一张地图七嘴八舌的交谈起来。

见这帮人没进店,冯羡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陛——”何楚玉狂风一般飞骋来,瞥见店里有人,下马改口拜道:“游奕使,贤妃车驾已进冯翊县了。先期屯驻朝邑的龙骧等校外军在分批过铁索桥,陶建钊在对岸接应……”

“你抹额呢?丢三落四的。”圣人斥了一声,方追问:“王珂联系上没有?”

何楚玉找出抹额戴上:“早上派人去河东县看了下,还是活的。”

“司马勒到哪了。”

“在隰州,庞肇打不过他,奔太原。见晋人云集潞州,司马勒寇石州,看样子还打算攻岚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