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八十章 铸炮(一)

明末问鼎 第八十章 铸炮(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主事马一川找来的三个工匠年纪都差不多,刘山君目测大概在四十岁上下,此时站在刘山君面前显得很拘束。

“大人,这三人便是炮匠了,当初都在各地兵仗所干过,请大人示下。”

刘山君点了点头,说道:“不用紧张,本百户叫你们来,是准备将你们从火铳区调到火炮区去,从今天开始,工坊会为你们招募伙计帮手,你们三人要跟着本百户学习如何铸造火炮,为我广鹿岛尽快铸造出一批可用的精良火炮来!”

三个炮匠一开始还很紧张,可是听到刘山君竟然要教自己铸炮,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难道说百户大人还懂得铸炮?

就连一旁的小旗官符宗也很是诧异,刘山君赶来火器工坊,将自己也叫来,路上便说起亲卫旗重新整编的事情。

刘山君准备任命小旗官符宗为广鹿岛炮队主官,从亲卫旗中调配四十人作为炮队炮手。

符宗听闻心中还很欣喜,可是此时却有些迟疑:大人真的会铸炮吗?

按照刘山君心中的计划,此番铸炮以自己改良的一种新型火炮为先,至于此时明军之中流行的佛朗机炮、红衣大炮等中型、重型火炮,还是再等等吧,以目前广鹿岛的财力和技术积累,以及鞑子留给刘山君的窗口期,这些火炮恐怕是来不及,也没有能力铸造出来的。而且这些火炮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太重了,机动性非常差,这是刘山君摒弃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刘山君的计划中,一门新型火炮由一名队长、一名瞄准及发射手、一名填装手、一名炮弹手组成小队就可以发射,符宗手下的四十人就可以装备十门新型火炮,就目前的局面来说,也足够撑场面了。

“不管是炮队还是其余各旗,编制上还是太简单了,等到下次扩编的时候,要加入斥候、辎重兵、火兵等......”

就在众人愣神的时候,刘山君的心中则在规划着之后的种种细节。

一旁的马一川虽然不是专门的炮匠,但是所谓触类旁通,对于铸炮工艺也是懂得一些的,此时听闻刘山君懂得铸炮,心中也是稀奇,便抱拳说道:“大人,不如现在咱们就去火炮区那边,火炮区虽然还没来得及招募人手,但是一应铸炮器具已经齐备。”

刘山君点了点头,便招呼众人前去。而马一川担心人手不足,又临时从火铳区调了几个伙计过来帮手,还从火铳区搬来了一些优质生铁,都是从冶炼工坊送过来的。

此时一切齐备,马一川便心急的说道:“大人,咱们是不是开始铸炮?”

另外三个工匠也是跃跃欲试,想看看这位百户大人会如何铸炮,与自己所学是否相通。

刘山君见众人心急,便笑着说道:“铸炮之前,先请马主事说说铸炮的门道吧。”

马一川说道:“属下遵命。”

“大人,属下并不是专门的炮匠,所说也只是大概:这铸炮最好应该用铜,如此火炮的寿命才会比生铁铸成的火炮长。只是铜料太贵,还是使用生铁铸炮造价低,适合大量铸造。而且生铁含硫较少,也很适合铸炮,所以小人建议咱们使用生铁铸炮......”

刘山君听着马一川的讲解,同时回忆起自己之前看过的一些资料:历史上大明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徐光启奉命练兵以拱卫京城的时候,就建议朝廷在福建和广东招募匠人来京铸炮。崇祯三年,他又自请赴广州铸炮,其原因便是:“工匠甚众,铁料尤精,价亦可省三分之一……”而在崇祯初年,两广总督王尊德一次性就铸炮二百门。

可见即便到了明末,大明的军工产量还是很客观的,只是各级官吏层层克扣,铸造出来的火器质量令人堪忧。

此番刘山君准备在新型火炮的炮身上增设炮耳,便于将火炮架设在炮车上,以及调整射击角度和移动方便,便于在战场上“走位”。

在来火器工坊之前,刘山君已经画好了新式新型火炮的草图,此番要制造的火炮是一种滑膛炮,大体也可以算是一种仿制的红夷大炮,不过蓝本要稍微先进一些,而且重量也更是轻了许多,算是一种“简略版”的红衣大炮。

这种火炮是仿制后世19世纪早期,法军装备的一种12磅加农炮,并且根据刘山君所知道的知识加以改良了一下,将火炮的炮身加长、炮筒加厚,增加了准星和炮耳等。

按照设计,刘山君估计这种新型火炮的有效射程为两里左右,最大仰角射程为三里左右,炮身重量大概在一千两百斤左右。

这种重量的火炮装上炮车,完全可以由一匹驮马,或者数名士兵拉着走,在战场上灵活机动的打击敌军。

此时马一川已经说完,刘山君也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便将自己画好的图纸递了过去。

马一川连忙双手接过来,其余三个炮匠也围了过来,几人仔细看着图纸,众人还不时小声指指点点,当着刘山君的面讨论了起来。

刘山君等众人讨论了一会儿,便笑着问道:“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铸炮?”

一名工匠当即说道:“回大人,当然是先制造泥模了!”

马一川和其余工匠也是纷纷附和着,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毕竟此时工匠铸炮都是用这个办法的,东方、西方都是一样。

刘山君却不是很满意,当即否决了众人的提议。原因有两个:铸炮周期太久,成品率太低!

眼见如此,马一川和几个炮匠互相看了看,心中都暗道:“百户大人果然不是很懂铸炮,不用泥模用什么?”

刘山君并没有理会众人的表情,而是直接问道:“你们用泥模铸炮,试问那泥土遇到高温之后,里面的水汽能全部蒸发出来吗?等到铁水倒进去,泥型里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并且在铁炮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进而导致炸膛的危险!”

刘山君对于这个时代的铸炮技术很是了解,即便只是后世“键盘侠”的水平,问出来的问题也能达到专业和刁钻的程度。

马一川、符宗和那三个炮匠都是一怔,此时几人才相信,眼前的百户大人是懂得铸炮工艺的。

于是马一川急忙抱拳说道:“大人所说不错,这泥模确实容易藏水,所以一般做好泥模之后,工匠们都要将泥模风干至少一个月才会使用,如果天气不好的话,两、三个月也是可能的。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气使铜炮形成马蜂窝,一般情况下平均铸十门炮才有一门炮堪用。”

刘山君摇了摇头,说道:“鞑子不会给咱们几个月的时间铸炮的,十分之一的成品率也是不行的,咱们广鹿岛消耗不起!”

几人都是叹息,一时之间想不到解决办法。

刘山君说道:“所以我才说不用泥型,我广鹿岛铸炮用铸铁做铸模呢,如何?”

马一川等人闻言再次吃惊起来,铁模铸炮还是头一次听说,这能行吗?

刘山君继续说道:“铸铁里不会有水气,也就不会形成气泡,成品率肯定会大大提高?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火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这样也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选洗内堂的工作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铁模是可以重复只用的,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银钱!”

马一川和众工匠一直用上一辈传下来的手艺铸炮,却从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铸模。其实有时候技术革新只是一层窗户纸,就看能不能捅破了,此时众人被刘山君一点拨,立刻就觉得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过马一川在喜悦之余,也想到了问题:“大人的这个办法甚好,不过属下不明白,在铸炮的时候,铸模和火炮又该如何分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