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五十五章 过年好

明末问鼎 第五十五章 过年好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夕夜,南台山营垒。

转眼过年,这是刘山君在这个时代第一次过年,心中满是新鲜感。此时大明宫廷和民间的过年习俗差别很大,宫中的习俗就要繁琐许多。

此时的正月初一是正旦节,自年前腊月廿四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就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家都蒸点心,储备肉类,以备春节期间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就开始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嚣,以示庆贺。

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橹楹插芝麻秆,院中焚柏枝柴。

从岁暮、正旦开始,宫中之人都头戴“闹蛾”.用乌金纸裁成,画上颜色装就。或用草虫、蝴蝶簪于头,以应节日之景。有些则戴小葫芦,其大仅如豌豆,称为“草里金”,二枚值银二三两不等。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栓或木杠在院子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干金”。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其实就是扁食,既现在的饺子。在饺子里偷偷包上银钱一二,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这一天互相拜祝,称为“贺新年”。

立春前一日,顺天府会在东直门外迎春,凡勋威、内臣、达宫、武士都要赴春场跑马,以比较优劣。到了第二天立春之日,不论贵贱,都吃萝卜,称“咬春”。又互相请吃宴会,吃春饼和莱,再用绵塞耳,取其聪明。

而民间的过年习俗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就以北京城为例,正月初一一大早起来,一家之主就会带领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后给长辈祝寿,全家一起做“匾食”,也就是饺子。如今许多地方有春节包饺子的习俗,大约就是由此沿袭下来。

若是出门游玩,路上见到了亲戚朋友,小辈就当街给长辈磕头行礼。至于祭神祭祖的仪式,也是隆重而严格的。把草纸剪成纸钱,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纸钱在三天后焚毁;神像前则供以果子素食,纸钱在过了元宵之后才焚毁。

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皆以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用于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个,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上插满了闹嚷嚷。

明代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烟花从制作材料和形态上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烟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仅是放烟火就要数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纷纷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

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

罢灯这天晚上,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其中一人持着点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咎。

如果走过的地方有桥,就三五个妇女相携而过,取度厄之意。在城门处,妇女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城门钉,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这一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都通宵不闭,任由百姓往来,士卒校尉则通宵巡逻,维持秩序。至此,年才算是真正过年。

不过到了眼下崇祯六年,大明各地百姓都异常困顿,再加上局势败坏,恐怕也难以重现往年春节的盛况了。

而在广鹿岛这边,虽然各村百姓没有京城那般“花活”,可是却过得非常安心和喜庆。

此时在南台山营垒,刘山君在总旗官厅摆下酒宴,里正董正明、中队小旗官陈封、后队小旗官黄德清,以及各队的小组长袁景言、符宗、张明德、孔四海、周东裕、韩毅几人都在,众人围坐在一起,正在把酒言欢。

众人都是粗人,自然没有那么多的习俗约束,只要好酒好菜的吃喝,就能快活的过年。

而在营垒之内,中队、后队、亲卫队的兵丁们也在把酒言欢,除了各队当值守卫、巡视的兵丁之外,众人都在各自营房吃喝,就连营垒内外也都是张灯结彩。

“哈哈!”

董正明喝了一杯酒,此时已经有些醉意,大笑着说道:“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我就亲眼看着广鹿岛一步一步壮大起来,岛上人口大增,三处工坊也是赚了不少的银钱,各家各户的日子也都有了奔头,这都是大人的功劳,我再敬大人一杯!”

一旁的陈封也端起酒杯,说道:“自从属下到了广鹿岛,便看到各队将士日夜操练,不但换上了制式兵备,而且各队将士都衣食充足,看到了大人为反击鞑子做的努力,属下在这里也敬大人一杯,将来杀鞑子,属下定然冲在第一个!”

黄德清和其余几名小队长也纷纷端起酒杯,向刘山君敬酒,刘山君笑着举杯回敬,众人共饮一杯,随即开怀大笑。

如今的广鹿岛虽然还不算强大,但是已经有了蓬勃发展的气象,刘山君详细,只要能扛过最初的弱小期,自己就一定能够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过年了,这几个月大家都辛苦了,等到年后,各村的防御工事要尽快完工,并且各队要轮流派夜不收前往金州卫各地探查,以防备鞑子可能的进攻。”

“是。”

此时在总旗官厅外面,中队和后队的兵丁们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在营垒的空地中点灯。

广鹿岛上没有爆竹,于是众人便自己动手制作了不少的花灯,给营垒增添了不少喜庆的色彩。

刘山君等人听到外面的动静,也从官厅内出来,看着众人欢庆的样子,脸上也不由得挂着了笑容。

“大人看!”

董正明忽然指着山下,刘山君等人看去,只见山下村方向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山下村和北村的村民、兵丁在庆祝新年。

此时刘山君仿佛间有些失神,仿佛看到了后世的万家灯火,心中涌起了一丝酸楚。

突然,一声刺耳的天鹅哨声响起,刘山君等人都是脸色大变,这是各队之中用来示警的信号。

董正明大声说道:“是北村方向!”

陈封焦急的说道:“不会是鞑子吧?”

黄德清大吼道:“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冲到北村来!”

刘山君则沉声说道:“所有将士立即集结,后队留守营垒,中队和亲卫队随我去北村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