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四十四章 兵备与军装

明末问鼎 第四十四章 兵备与军装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人也知道,普通小民平日里还洗什么澡啊,不过就是逢年过节、三节两寿擦拭一下而已,顶多是小富之家用草木灰、皂角之类的东西。”

“当然了,那些官商富户日常洗澡,普遍是用肥珠子、胰子、澡豆之类的东西。”

“至于正衣冠,富家用铜镜,甚至是琉璃镜,普通小民多是小铜镜,而且还多是家传的。”

刘山君听着崔明义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其实早在秦汉之际,中国人的沐浴习俗就已经形成,尤其是《礼仪·聘礼》所载的“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良俗;汉时,已形成了至少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让官员有空好好清洗。

到了唐代,“五日一下沐”才改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作:“休浣”。俗以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瀚、中瀚、下瀚,瀚即浣的异体字,本意是洗濯,大概因为十天一浣的缘故,浣又有了一种计时的意义,一浣为十天,所以唐代制度十天一休沐有休浣之名。

明代的名士屠本畯还将“澡身”与“赏古玩”、“名香”、“诵名言”并列,表明明代的洗澡较之以往更加讲究高雅。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将洗涤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可见古人对自身清洁的重视。

而西方在很长时间里,教会还在宣传洗浴是惩罚罪人的方式:4世纪时一位赴耶路撒冷朝圣的女基督徒,向人炫耀她已经18年没有洗过脸了,因此她觉得自己最“纯洁”,当真是可笑而又愚昧。

至于崔明义所说的肥珠子,也叫无患子,是一种植物。据《本草纲目》有记载,树生高山中,甚高大,枝叶皆如椿,五六月开白花,结实大如弹丸。实中一核,坚黑似肥皂荚之核,正圆如珠。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因其实如肥油而子圆如珠,故名。

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每到深秋,人们将果荚采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这也是肥皂二字的最早出处了。

至于胰子,就是猪的胰腺。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

后来,人们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纯碱)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胰子”了。

刘山君记得明代的胰子种类多样,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与后世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肥皂已颇相似,只是因为原料和工艺的原因,这种胰子的价格很贵,不是一般小民能够用得起的。

崔明义看着若有所思的刘山君,问道:“大人问这些是何意?”

刘山君笑着说道:“我也就是随便问问,也许将来我还要与崔掌柜做些其他生意。”

“哦?”

崔明义闻言正要说话,却见郑三益和崔明义的伙计走了进来。

“启禀大人,钱款货物数额没错,属下已经命人登记入库了。”

那伙计也抱拳说道:“掌柜,一万斤海盐已经清点完毕,小的已经通知船上,让人开始装船了。”

“好。”

刘山君起身笑着说道:“崔掌柜,咱们交割完毕,下月初五之前,咱们还是在这里一手钱、一手货。”

崔明义笑着说道:“好,大人放心,这货单上的东西,我回去之后就尽心去办。”

随后刘山君将崔明义等送到岸边,目送崔明义等人乘坐小船离开,半个时辰之后,崔明义的船队也扬帆起航,离开了广鹿岛。

这时田毅走了过来,说道:“大人,给东江镇的五千斤海盐,以及卖过去的一千斤海盐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送过去。”

刘山君点了点头,说道:“还是你带人辛苦一趟吧,这两天就出发,早去早回。”

“是。”

次日,刘山君带着亲卫队数十人从海盐工坊出发,将八千四百两银钱、八百石粮食、七百斤铁矿石等物资全部运走。

经过一天多的跋涉,刘山君率部回到了南台山营垒,随后派人将董正明和徐缅找来。

总旗官厅内,刘山君将钱粮物资的清单递给董正明,说道:“里正带人清点一下吧,除了铁矿石、煤炭等物资之外,钱粮、布匹等全部入库。”

“是。”

董正明见海盐生意如此赚钱,脸上挂满了笑容,说道:“有了这些粮食,两处工坊和兵丁家眷都可以领到足够的口粮,各村百姓也能沾光,这个冬天大家都能平安度过了。”

刘山君点了点头,不过自己追求的可不是简单的温饱,而是要走出小小的广鹿岛,在这个乱世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山君看向徐缅,说道:“徐主事带人去清点一下铁矿石和煤炭,然后带人全部运回冶炼工坊,尽快将这些铁矿石熔炼成铁。”

“是。”

“目前各部的兵备还是有所欠缺,我的想法很简单,不但要让各部全部换上新兵备,还要将南台山营垒的武库也装满,这样咱们才有底气应对鞑子可能的进攻。”

徐缅虽然心中压力很大,但还是抱拳说道:“大人放心,有了这批铁矿石,再加上工坊内剩余的铁料,一个月左右,属下便能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

“一个月太久了,十五天!”

“是,十五天!”

这时,董正明指着清单说道:“大人,这些货物之中还有布匹,是染色的,额,红色为主,大人要这么多的布匹是做什么?”

刘山君说道:“我军将士都没有军服,朝廷是指望不上了,只能咱们自己缝制鸳鸯战袄了。”

“这批货物之中还有很少的棉花,里正这几天动员各村的妇人,开始为各队将士缝制鸳鸯战袄,这些布匹应该是差不多够了,只是棉花还不足。”

董正明思索了一下,说道:“这个好办,可以将将士们现在穿的过冬衣物拆开,改成鸳鸯战袄的样式,将士们只要在屋内等个把时辰就能改好,这样就不需要太多的棉花了。”

刘山君想了想,说道:“好,反正改件衣服也用不了太久,各队轮流裁改,尽快完成。”

“是。”

“那些参与裁改军服的妇人也不能白忙,按件计工,每人裁改一件鸳鸯战袄,给五文钱、一斤粮食,多劳多得。”

董正明笑着说道:“如此,恐怕各村会女红的妇人都会争抢着做工的。”

转眼到了十一月二十六日,此时的广鹿岛已经天寒地冻,广鹿岛四周的海面已经变得雪白,虽然还没有完全冻住,但是站在海边已经看不到海水的波涛了。

就在几天前,一场大雪降下,给广鹿岛披上了一层雪白,刘山君站在南台山营垒向西眺望,脸上的神色非常凝重。

“不知道鞑子什么时候会杀来,要让各队将士开始轮班警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