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升赏

明末问鼎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升赏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三日,金州卫城。

自从收复金州卫城之后,刘山君便开始重新部署各总的防区。

首先将第一总调到金州卫城驻守,第二总驻守红咀堡和归服堡两处,海军与新兵训练营内的新兵负责驻守广鹿岛和长海岛。

第三总负责驻守栾古关一线,第四总、第五总和第六总则开始分兵攻打金州卫各处,逐一拔出金州卫境内的其余各处堡垒、驿站等。

如今杜度、尚可喜、耿仲明三贼已死,金州卫的后金军主力也已经覆灭,金州卫各处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汉军旗兵丁驻守,在第四总、第五总、第六总数千精锐将士的扫荡之下,这些后金军残留在金州卫的最后兵力也很快被扫清。

四天之后,第四总攻下金州中左所城,以及周边各处,第五总攻下石河驿等七处驿站、堡垒,第六总横扫了旅顺堡周边各处,至此金州卫境内再无后金兵马。

随即刘山君下达“剪辫令”,凡金州卫境内,任何人不得留鞑子的猪尾巴辫子,所有男子全部恢复汉家传承数千年的发髻和文武衣冠。

其实也不用刘山君下令,自从刘山君率军收复金州卫城的消息传开,各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已经纷纷开始自行剪辫。

经过后金一段时间的残酷高压统治,金州卫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恨不得早些将脑袋上象征着耻辱的辫子去掉。

与此同时,为了防备后金鞑子的反扑,刘山君下令将幕府迁到金州卫城来,开始将“中枢”放在卫城之内。不过各处的工坊和新兵训练营却没有变动,依然部署在广鹿岛和长海岛上,以防不测。

另外钱粮、定装弹药、各种兵备装具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向金州卫城调运,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转眼到了十一月初,让刘山君惊讶的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后金竟然并没有调兵的迹象,按道理来说死了杜度这样一个贝勒级别的鞑子头,皇太极肯定会狂怒,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杀过来,否则后金在辽东的统治将会便的岌岌可危。

“皇太极究竟在干什么?”

刘山君思索着,此时第四总、第五总、第六总已经扫平了金州卫各处,于是刘山君命第六总驻守旅顺堡一带,第四总、第五总调回金州卫城,与自己的直辖兵力一起,作为机动支援兵力。

忽然,刘山君想到一点,在历史上皇太极就是在今年正式称帝的,可好像是三、四月的时候吧,现在已经是年底了,却还没有动静,难道这就是自己穿越而来的蝴蝶效应?

想到这里,刘山君心中有了一丝想法,也许皇太极不是不想集结兵马杀来,而是目前后金的兵力无法大规模调动!

“是了,现在蒙古各部刚刚收复,虽然林丹汗死了,可是百足之虫断而不蹶,黄金家族的残余势力还是有的,皇太极必须在草原上保持一定的兵力才行,否则后方就有起火的危险。”

“另外就是宁远城一线了,虽说与明军作战,后金军几乎是百战百胜,可是目前的大明体量依然远超后金,皇太极也必须在宁远城一线保持一定的兵力,以目前后金的总兵力来说,还真有可能无兵可派了!”

刘山君稍稍松了一口气,随即暗道:“如果是皇太极的话,肯定会以另一种办法稳定人心士气,大概率就是改国号为大清,以及正式称帝吧。”

“至于兵力不足的问题,皇太极应该会提前整编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以此来扩充兵力吧。”

刘山君推断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本自己还担心地盘猛地扩大了数倍,没有时间处理内部事宜,现在好了,原来鞑子也在忙着处理内政,大家都有一坛子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办。

与此同时,刘山君收复金州卫全境的捷报送到了北京城。

当然这一次的捷报虽然还是通过东江镇报上来的,但是总兵官沈世魁却没有居功自傲,只是写道“臣派遣猛将刘山君出兵金州卫,幸赖陛下天威,尽诛金州卫境内全部东奴,斩杀东奴镶红旗贝勒杜度、汉军旗旗主尚可喜、耿仲明以下将佐一百七十三人,斩首六千九百五十二级……”

此番沈世魁只是占了一个“下令出兵”的功绩,主要战功全部给了刘山君。

当然这并不是沈世魁良心发现,而是刘山君送了一万斤海盐的结果。因为刘山君现在有了地盘,也有了足够的兵力,要尽快提升官职,以便有更广阔的前景,战功的话自然也要多占一些。

此时在京师乾清宫内,崇祯帝面色红润的看着这份捷报,好像是喝醉了一番,这可是几年以来最大的一个好消息了。

“国朝又现良将,可见我大明气数未尽,假以时日,鞑虏必定覆灭!”

崇祯帝说完大笑了起来,笑声是那样的畅快。

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叩拜称颂,说着各种各样的吉祥话,让崇祯帝更加志得意满。

“陛下。”

内阁首辅温体仁眼见崇祯帝心情大好,想必肯定对此战主将刘山君非常看重,于是便“体察上意”说道:“臣以为广鹿岛千户所指挥佥事刘山君中庸体国,乃是难得的猛将、悍将,经此大功,朝廷应重赏才是,绝不能寒了前线将士的报国之心!”

崇祯帝点了点头,说道:“阁老所言在理。”

随即崇祯帝看向兵部尚书范景文,问道:“兵部可有提议?”

范景文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兵部提议:升刘山君为金州卫指挥使,统领金州卫全境,其部下有功将士按功劳大小进行升赏。”

崇祯帝微微皱眉,说实话这几次东江镇的胜仗都是刘山君部打的,可见东江镇内目前也只有刘山君一个猛将了。如今刘山君又收复了金州卫,崇祯帝原本是向直接任命刘山君为总兵官,将广鹿岛从东江镇独立出来的。

于是崇祯帝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却想不到遭到了朝中清流的集体反对。

而那些清流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刘山君虽然立下大功,但是不应提拔过快,因为辽东的战事还会打很久,朝廷应避免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局面出现,这也是对刘山君的保护。

崇祯帝陷入了纠结之中,但就在这时,一名兵部的侍郎仓皇跑进了大殿,直接“滑铲”跪在地上,叩首大声说道:“启禀陛下:东奴奴酋皇太极在上月末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且编组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开始大肆扩军。现皇太极遣使者送国书在此!”

崇祯帝闻言顿时愤怒,之前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接过王承恩呈上来的所谓国书,只看了一眼,便直接撕扯了起来,怒声吼道:“鞑子欺人太甚!”

此时朝堂上大乱,那些东林党和清流纷纷破口大骂,各自引经据典的抨击皇太极称帝之举,但是一说到如何惩治,或者有什么反制措施,这些东林党清流们就避之不谈,或者说根本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崇祯帝看着这样一班朝臣,也是心头冒火,可是自己却不得不靠着这些人治理国家,其中的悲哀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范景文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应大力支持刘山君部,命其从金州卫方向不断向东奴发动进攻,配合朝廷主力在山海关、宁远城一线的动作,如此定可遏制东奴势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