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十七章 前往东江镇

明末问鼎 第十七章 前往东江镇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台山营垒。

张明德等人回到广鹿岛已经有两天时间了,刘山君也急忙赶回营垒,听了张明德等人的回报,其余几个小旗官也在旁边。

得知后金军正在忙于稳固在金州卫等地的统治,尚可喜也已经投靠了后金,刘山君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两条消息综合来看,后金军在近期是不会对广鹿岛等海岛发动进攻了。

“这次带来了多少百姓?”

张明德说道:“启禀大人,一共是二百零八人,暂时安置在山下村以北的一处荒村内。”

刘山君点了点头,然后对小旗官黄德清说道:“你带人辛苦一趟,和董里正一起,将那二百零八人全部转为军户,就地安置在北面,那处荒村就叫做北村好了。”

“具体的分地事宜,也按照之前山下村的规矩办。另外从营垒中拿出一部分粮食带去,先让那些百姓有口吃的吧。”

黄德清担心的说道:“大人,咱们的粮食也就能支撑一个多月的,再分出去,兄弟们怎么办啊?”

刘山君也是没办法,说道:“总不能让那些百姓饿肚子,先解决眼下再说吧。”

“我这两天就要动身前往东江镇,希望能从东江镇获取一些补给吧。”

这次张明德等五人有功,刘山君便兑现承诺,给每人发下十两银子,并且在功劳簿上给每人都记上一笔。

张明德五人拜谢出去。

刘山君这才对黄德清、李傲、包天顺说道:“北村那边,黄小旗盯紧些,与董里正一起安置百姓,同时也要再对那两百多人审查一番,严防有细作混杂其中。”

“是。”

“另外各队兵丁的训练不能停歇,具体的训练事宜由包小旗负责,李小旗负责守卫营垒。”

“是!”

这时黄德清问道:“大人动身前往东江镇,谁带人护送啊?”

刘山君说道:“我谁也不带,只带手下的十五个老兵过去。”

三人都很担心,东江镇刚刚在旅顺遭到惨败,内部的混乱,众人早就有所耳闻,如今刘山君贸然过去,东江镇上下将如何对待,众人心中都没有底。

“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咱们毕竟还是官军,最多也就是吃闭门羹,东江镇也是朝廷官军,总不能把我丢下海喂鱼吧?”

第二天一大早,刘山君带着十五名老兵出发,先来到山下村,见到董正明后,嘱咐了北村的事情。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办事。”

董正明笑着说道:“有大人在,咱们广鹿岛日渐壮大,不但各家各户多分了土地,人口也多了起来,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好,属下就在这边等着大人回来。”

随后刘山君又带人去了东面的海盐工坊。

此时海盐工坊这边依旧是热火朝天,六处晒盐池已经差不多全部挖好了,各条引水渠也大多完工,小旗官田毅正安排人手修建工坊的围墙,以及各处房屋等设施。

“大人,昨天从山下村运来了一些铁锅,属下也命人砌了一些炉灶,剩下的事情也都好办了,再有几天工坊就能开始运转了。”

刘山君点了点头,如今广鹿岛的气候很异常,八月的海岛上,应该已经凉爽了,可是如今依然非常燥热,炎炎烈日之下站一会儿,就能晒得滋滋冒油。

“这样的天气很不错,晒盐的话,估计一两天就可以将晒盐池内的海水蒸发得七七八八了,等从东江镇回来,可以试验制取一次!”

刘山君心中暗暗想着,然后便嘱咐田毅一些事项,准备回来之后制取海盐。

当天晚上刘山君带人在海盐工坊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刘山君带着十五名老兵从海盐工坊出发,此时海盐工坊这边为了运输方便,时常停靠着几艘渔船,刘山君直接调用三艘,十几人分乘三艘船只出海,向北航行前往皮岛。

三艘船只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刘山君站在船头,目光所及都是海天一色,心绪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东江镇。

当年毛文龙还没死的时候,东江镇可谓盛极一时。据孔有德降金后的口述:投奔东江的辽东难民不下百万,其中常驻东江镇的就有三十余万人。可以说大规模的接收难民也是间接的削弱了后金,从这看,后金损失的劳动力就有百余万,东江镇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而据史料《天启实录》记载:天启五年,东江镇所部官兵达到了十五万人之多,不过受后勤压力及朝廷中大臣们对毛文龙的非议,到了天启七年东江镇减员至十一万,到了崇祯元年兵部核对兵员的时候,东江镇只保留了士卒三万六千人。这几次裁军,也为后来东江镇覆灭埋下了隐患。

至于到了崇祯二年的时候,袁崇焕狡旨斩杀了毛文龙,但他并没有借机对东江镇进行清洗,所以东江镇实力尚在。不过袁崇焕为了便于以后控制东江镇,却刻意地为东江镇制造了分裂。

袁崇焕先是把东江镇分为四协,分别委任毛承禄、陈继盛、徐敷奏、刘兴祚四人统领。后又合并为两协,由陈继盛和刘兴祚分领。

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后,接任的孙承宗也继续奉行这一策略,让刘兴祚以副将身份掌管皮岛军务,授予了刘兴祚完全压过陈继盛等原东江诸将的地位。这导致两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恶化,东江镇的混乱也延续至今。

随后以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为首的一批中下级军官,纷纷带着自己的部属离开东江镇,前往山东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留在东江镇的将官们也不服刘兴祚的领导,反而用他们的身份谣传他们兄弟二人欲叛明投金。

崇祯四年三月,沈世魁、张焘等将领发动兵变,击杀刘兴治,对朝廷宣布平乱。但朝廷却空降了孙承宗部将黄龙为总兵,令沈世魁居其下,东江镇内部愈发的混乱,当年毛文龙的十几万大军,此时也只剩下不足五千人马。

至于当下东江镇的代总兵沈世魁,此人虽然不怎么出名,之前官衔也不高,但是他在东江的影响力却很大。首先他是毛文龙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毛的小妾,从而被毛文龙称为"沈太爷"。据说此女在毛文龙死后,接连被东江总兵陈继盛、刘兴治、黄龙娶为小妾,这三人也都称呼沈世魁为"沈太爷",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另外沈世魁还有个身份,他是个商人,而且还是经营“国际贸易”的,与朝鲜国有很深的贸易往来。

长期以来东江镇的主要收入不是朝廷派发的军饷,而是靠着沈世魁搞贸易赚来的,也就是走私。

对于这个沈世魁,刘山君明白最好的结交办法就是送银子,送很多很多的银子,只是现在刘山君手中没钱,仅有的三、四百两银子还要发展广鹿岛,是不能动的。

所以刘山君索性一两银子的见面礼都没带,只准备以局势利弊说服沈世魁。

“此人在历史上虽然不是什么猛将、智将,但是在后金攻陷皮岛的时候,沈世魁还能够奋勇作战,并没有逃跑、投降,最终被俘也是慷慨赴死,也算是一条汉子了。”

“即便是沈世魁贪财好色,不过在大节上是没有太大亏欠的,此人应该是可以说通道理的。”

刘山君心中暗道,对于沈世魁,刘山君还是做了些功课的,只是实际效果如何,还要实践一番。

八月十九日,刘山君一行三艘船只抵达皮岛。众人刚一上岸,便被一队东江镇的兵丁围住,为首一人厉声说道:“何人?胆敢擅闯东江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