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震动

明末问鼎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震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月初十日,北京城。

初春时节的北京城依旧寒冷,不过街上已经恢复了一些人气,南来北往的商贾,城内的百姓,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还有不时列队经过的五城兵马司弓兵,共同组成了热闹、繁华的京师市井画卷。

哪怕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日暮西山,可是作为帝国心脏的京师,依旧保持着活力,令人向往。

只是这样的繁华在明眼人看来,却是回光返照。

这天在乾清宫内,崇祯帝稳稳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恭敬的列队走了进来,心中却没有身为大明帝国掌舵人的荣耀,满心都是忧愁、急躁,以及不可莫名的悲凉感。

“来!吾弟当为尧舜!”

这是先帝天启皇帝龙驭归天之前,对自己所说的。

“尧舜?朕也想当尧舜,想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重现永乐盛世、仁宣盛世,可是朕穷尽心力,却大有无力回天之感,仿佛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与朕作对,朕还能依靠谁?”

“陛下圣明,如今众正盈朝,我大明当重现荣光!”

这是两年前,也就是崇祯六年的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刚刚上任之际,领着满朝文武对崇祯帝说的话,当时的崇祯帝真的以为朝堂上是“众正盈朝”,可是接下来的两年,国事却越发的艰辛。

“朝臣当真是中正,可是国事却为何日益败坏?朕想要的治国之策无人献计,可是朝堂政斗都是个个在行,这究竟是为什么?”

此时崇祯帝看着已经进入大殿之上,正在三叩九拜的群臣,脑海中先后想起了这两句话,心中的烦躁更甚,于是不等朝臣行礼完毕,便挥了挥手,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尖声唱道:“众臣工平身!”

群臣纷纷起身,然后分文右武左站好。

“唉!”

崇祯帝叹息了一声,听着王承恩在唱着:“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心中却在想着西北流贼之乱如何平定,辽东失地何时收复。

“此前东江镇出动了一个区区百户就取得大捷,总兵官沈世魁授怀远将军、上轻车都尉,荫其子为锦衣卫千户。那个百户也升为副千户。像这样的捷报再多一些就好了,朕也可以重用一些能战的猛将,也许这烽火天下就能好转起来!”

崇祯帝正想着,忽然看到兵部尚书范景文出列:“启奏陛下,臣有事奏!”

此时崇祯帝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期待:“也许会是好消息呢!”

果然,范景文一连给了崇祯帝三个好消息,先是禀报了红咀堡保卫战的胜利,紧接着便是刘山君突袭拿下了栾古关,最后则是小黑山伏击战的大捷。

当然了,这些捷报里面的主要功劳都是总兵官沈世魁的,而刘山君和广鹿岛将士也分到了一部分功劳,升官是肯定没问题的。

此时,这三个大捷顿时震得朝野哗然。

“什么?数战下来,东江镇竟然斩首一万三千余级,还阵战了东奴汉军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牛录额真等十几人?”

“国朝在辽东调集过多少精兵强将,却也没有过这等大捷,东江镇什么时候如此能战了?”

“如此夸张的斩首数,兵部一定要严格核查,决不能让东江镇的兵丁杀良冒功!”

崇祯帝听到一连三份捷报,也是心中振奋,可是听到几个御史在一旁质疑,心中不免有些不悦,于是便看向了范景文。

范景文是明万历三十七年中举,明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授东昌府推官。明万历四十七年,范景文入朝为吏部稽勋司主事,调验封司,转考功司。

到了崇祯二年,范景文任太常寺少卿,调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当时京师戒严,范景文率所部勤王,练兵通州。而后到了崇祯七年,范景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可以说范景文是如今朝中极少有的干练之臣,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名,能力也比不上后世耳熟能详的陈新甲、洪承畴等人,但至少范景文能干事,后来在李自成率军入京师的时候,范景文也没有像东林党那些文官那样投降,而是投双塔寺旁的古井殉国,时年58岁。

此时范景文高声说道:“这三份捷报最晚的一战,也是一个月之前的了,臣已命武选清吏司派人前往红咀堡一带考验首级、核验军功,现在已经得到了回报:东江镇所上报的三份捷报均属实,没有一份虚报!”

这下,朝野更加震动了,而崇祯帝则涨红了脸,这可是自己几个月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于是说道:“如此大捷,兵部是如何议定封赏的?”

范景文说道:“启奏陛下,兵部经过商讨,认为应加封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东江伯,东江镇有功将士按照功勋一并升赏,并按照东奴首级赏格发下赏钱。”

“此外,这三次激战基本都是广鹿岛将士主战,所以兵部认为应重点升迁广鹿岛兵将,应在广鹿岛正式建立千户所,下辖广鹿岛、红咀堡等地,其部主将刘山君现为副千户,升其为指挥佥事,以指挥佥事统领广鹿岛千户所,广鹿岛各部有功将士升迁两级!”

范景文说完之后,崇祯帝点头赞同,温体仁见状急忙走了出来。

温体仁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到了崇祯初年的时候,温体仁升南京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周延儒联手阻止钱谦益入阁,并以“孤忠”“廉谨”的形象取得了崇祯帝的赏识与信任。

温体仁是崇祯一朝阁臣中居位最久者,在其辅政期间,大明朝内忧外患的局势逐渐恶化,而温体仁却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建树与对策,只是一味排斥异己、迎合皇帝。

而此时温体仁看到崇祯帝动了心,便说道:“启奏陛下,范尚书所言甚是,臣也赞同。只是东江镇乃是营兵建制,而刘山君所部依旧是卫所建制,如此则于国朝兵制不和。”

崇祯帝问道:“那阁老以为如何?”

温体仁说道:“臣以为,可将刘山君广鹿岛部全部从军户中除籍,改为营兵(明代营兵不是军户,而是招募的兵卒,类似于雇佣兵性质),刘山君以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职充任东江镇守备。”

崇祯帝还在思考,范景文却说道:“陛下,臣以为阁老所议不妥。”

“为何?”

范景文说道:“臣知广鹿岛各处都有军户在屯田,如果刘山君部改为营兵制,则其治下的军户也要改为民籍,朝廷就要派文官牧守,还要增加东江镇的军费开支,等等诸如此类,决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

崇祯帝点头赞同,随后便做了决断:“拟制:按兵部审议封赏东江镇有功将士,并从内帑调拨银钱,赏赐有功将士!”

“陛下圣明!”

随后崇祯帝感叹道:“朕原以为辽东局势越发的败坏,却不想大明又现良将,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大明收复红咀堡、归服堡、栾古关三地,功劳甚大,有沈爱卿这样的猛将在,朕相信我大明将士一定会收复辽东,一雪前耻的!”

温体仁随即领头高声说道:“陛下乃是中兴之主,才会有猛将能臣出现,臣恭贺陛下!”

群臣见状纷纷跟着高声着“恭贺陛下”,随即在温体仁的带领下,再次对着崇祯帝行三叩九拜之礼。

这一次,崇祯帝的心中没有了烦躁,而是打心里开心,朗声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