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末问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灾民

明末问鼎 第一百一十一章 灾民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四日,登州府城。

现在的时节已经相当于后世的十一月中旬,紧邻大海的登州府城已经寒风阵阵,谢晋昌裹着一件绸面的大氅坐在一辆马车上,正在朝着城西赶去。

“老爷,城外又来了一大批灾民,我出去看了一番,乌央乌央的一眼看不到边,扶老携幼的哪里人都有,那叫一个惨啊!”

此时在前面赶车的伙计摇头说着,这也是刘山君挑选派来的“探子”,平日里就以东兰轩伙计的身份活动,在外面称呼谢晋昌为老爷,以便掩人耳目。

谢晋昌叹息了一声,如今的大明当真是多事之秋,山东已经几个月没下雨了,各地大旱、庄稼绝收,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饥民。

而在河南,一股股的贼寇、流贼肆虐为患,与朝廷官兵不断打仗,同时河南、山西、陕西各地都爆发了蝗灾,不但各地的庄稼作物被吃了个精光,甚至一些地方还发生活人被蝗虫咬死、啃光的事情,让人听了匪夷所思!

如今登州府城还算是繁盛,所以周边的大批灾民、饥民便蜂拥而至,连续几个月时间,登州府城外面始终拥挤着大批的灾民,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官府根本无力赈济,几个月下来,几乎每天都有灾民饿死,每天都有妇人、孩童莫名失踪,登州府城外几乎夜夜都是哭声震天。

谢晋昌感叹了一阵,便问道:“这两日招募了多少人?”

“三千四百多人,差不多男女各半吧。”

“这么多?”

在前面驾车的伙计说道:“这已经是属下等挑选过的,大部分都是青壮和壮妇,老弱已经很少了,不然的话五千人都止不住!”

此时谢晋昌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忍,刘山君招募灾民去长海岛屯田做军户,为的是扩充兵源、征收粮食,自然是以青壮和壮妇为主,招募老弱过去,那就是累赘。

那些留在登州府城这边的老弱在入冬之后,估计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可是谢晋昌却没有办法,乱世就是这样,老弱总是最先死去的,不管是谢晋昌还是刘山君,都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尽可能的多救下一些人,然后再尽全力去抗争。

很快马车来到了西城门外,谢晋昌下了马车,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只见寒风之中无数拖儿带女的灾民拥挤在城门外,就好像聚在一起的蚂蚁,是如此的凄惨,如此的悲凉。

谢晋昌站在原地失神了许久,才对伙计说道:“再招募些帮手,从东兰轩的仓库运来一些粮食,再多招募一些人吧。”

“可是咱们的存粮已经不多了,老爷不是说只招募到明日吗?”

谢晋昌叹息说道:“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咱们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吧,也算是咱们积德行善了。”

这下谢晋昌也没有心思再往前走了,直接让人送自己回去,可刚回到东兰轩,就看到外面停了三辆马车。

“哈哈,谢掌柜去哪了,怎么才回来啊!”

原来是崔明义、陈子樯、马绍英三人来了,此时三人迎着谢晋昌进去,几人来到后院正房,崔明义便笑着说道:“呵呵,百户大人打下如此大捷,消息已经传开了,据说都送到京城那边了,可想而知朝廷定会重重升赏百户大人的!”

陈子樯点头说道:“依我看,这次百户大人至少也能升一个千户!”

“呵呵,”

马绍英则笑着说道:“百户大人数战数捷,可谓是一扫国朝辽东战事的颓势,振奋了军民百姓之心,当真是一大喜事啊!”

谢晋昌脸上笑着,心中暗道:“看来是他们几人料定百户大人定会水涨船高,所以跑来探口风,顺带示好了。如此,我不如要些好处才是。”

于是谢晋昌佯做叹息,说道:“我也知道大捷的消息传开了,虽然朝廷办事拖延,但是这是辽东少有的捷报,百户大人官职也不高,封赏之事应该会很快下来的。”

“不过百户大人虽然会升官,但是却有很大麻烦,我这几日也是为此发愁啊。”

三人闻言互相看了看,心中却透着喜悦。

崔明义三人已经暗中盘算过,刘山君这个百户能发财、能打仗,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三人商议之后便决定抱紧刘山君这个大腿,只要刘山君在广鹿岛一天,就能保证三人大赚特赚,于是才跑来恭贺。

此时崔明义心中暗道:“好!只要有要求就好,不怕小谢笑呵呵,就怕小谢你什么都不说!”

于是崔明义一脸“关切”的问道:“麻烦?是什么样的麻烦,谢掌柜不如说一说,我们也许能帮上忙。”

谢晋昌摇头说道:“三位掌柜也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忙着招募灾民,已经往广鹿岛送去几批了。”

陈子樯恭维道:“是啊,城中同行都在说,谢掌柜宅心仁厚,是我等楷模啊。”

“这可不是我心肠好,我也是奉百户大人之命招募灾民的,百户大人那边需要百姓耕种,也需要百姓参军杀敌。但是我积攒下来的钱粮却花了个精光,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招募了,所以我才为此发愁。”

三人闻言互相看了看,都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便由崔明义开口说道:“原来是钱粮的事情啊,别的事情我们三人还真帮不上,但是钱粮事,我们三个还是能帮一帮的。”

陈子樯也是正色说道:“是啊,百户大人在前面杀敌为国,我们手无缚鸡之力,贡献些钱粮总是可以的。”

马绍英则问道:“就不知谢掌柜还差多少钱粮?”

谢晋昌随即“犹豫”着说了一个数,崔明义三人纷纷便是让谢晋昌不要着急,这批钱粮由三人去筹措,并且尽快送来。

送走了三人,谢晋昌脸上露出了笑容,暗道:“这下好了,又能再多招募一些灾民了!”

次日,在登州府城北面的港口,一批四千多人的灾民聚集在这里,正等待着登船出海,前往从未听说过的长海岛。

谢晋昌出钱出粮帮着官府送走灾民,得到登州知府的“高度赞扬”,并且派了数百兵丁过来维持秩序。

在寒风中,广鹿岛海军的运输船队被调了过来,负责运送数千灾民去长海岛,由广武号福船负责“护航”。

以运输船队的运力,这数千灾民至少也需要数趟才能全部运送走,所以知府破天荒的调集了一些粮食和御寒衣物过来,让住在港口附近的灾民吃用。虽然数量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此时在港口上,谢晋昌看着有序登船的灾民,命人将一个木箱子抬上广武号。

“这些都是灾民的花名册,钱小旗回去之后,可以按照花名册再甄别一番,防止细作混进去。”

“好,有劳谢掌柜了!”

广武号船长、小旗官钱毅看了看周围数千灾民,也不禁感叹道:“真是惨啊,山东原本富足之地,竟然也有如此众多的灾民,国朝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谢晋昌也是摇头叹息。

而在二人不远处,有父子三人正背着破旧的包裹走在队伍中。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满脸沧桑,眼神中透着悲凉。

长子二十出头,显得非常的憔悴,看着前方即将登上的船只,不知道前途究竟如何,不禁感到渺茫。

而小儿子只有十七、八岁,正东张西望的看着周围,既有脱离这里的兴奋,又有对未知前景的畏惧,紧紧的跟着父兄,许久才问道:“大哥,咱们去岛上,真的能活命吗?”

那长子悲愤的说道:“不知道,反正都是要死的,总要去看一看,哪怕生路只是泡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