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争与情殇 > 第十五章 终于通了

战争与情殇 第十五章 终于通了

作者:金点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梁国成想了一下,说:“先挑三十个志愿者去后面灭火。”

王排长知道自己说话比梁国成有份量,接过话茬问道:“有志愿去灭火的吗?要三十个人。”

所有人都有一种紧迫感,现在终于有人下了命令,这是生的命令,也是生的希望。没等王排长说笫二句,呼呼啦啦站起了好些新战士。”

焦团长没有忘记自已的职责,他说话就是命令,担心救火没人指挥,说:“一、二车厢带兵的同志,带志愿救火的过去指挥救火。”

“两个车厢的同志编成一组,站成两排,从塌石上方顺着斜坡往下传递,主要是石头,土先别管它。上面土石挖开一个和外面的通口容易一些,先让新鲜空气进来。”梁国成安排到。

“一、二车厢的同志按梁国成说的,马上动起来,开始干活!”焦团长说话有权威信。

梁国成接着说:“最好一个小时倒一次班,要不然没劲了窝工。”

焦团长看着梁国成点了点头, 似乎对他的安排挺满意。他从手腕上脱下手表,递给梁国成:“你掌握时间。”他知道新兵不会有表,带兵的都是排一级干部,上级不会配发手表,整列火车可能就他一只表。梁国成看着手表,不知该不该接。在五十年代,这是奢侈东西,除了官员,就是解放前的大富商,大部分贫苦家庭都没见过。民间有些办法的人家,好一些的也是怀表,根本没有手表。他知道焦团长把手表给他,是认可了他的想法,对他现在的安排的肯定。可是面对这样贵重的东西他又有些犹豫。王排长看出了他的心思,接过表拉着他的胳膊给他带手腕上。梁国成对自己的指挥几百人信心并不是太足,怕有什么闪失,拉着王排长顺着塌下堵住的石土斜坡爬了上去。他拿火四下照了照,上面塌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像座山尖,杂土大部分都从石缝中漏了下去,只有石块裸露在外面。他安排按车厢的人顺着斜坡站成两排,先别管杂土,土会顺着石缝露下去,把能搬动的石头一块一块往下传递,尽量传的远一点,工作量大,以防堆不下,二次搬运。一、二车厢的战士很快排成两排开始往下搬递石头了。梁国成担心大家不会听他这个新兵的,一直拉着王排长壮胆,自已也没想到安排这样顺利。其实所有困在洞中的人,尤其没有经过战场生死考验的新兵,最关心的是怎么安全的、尽快出去,没人关心谁指挥。

梁国成松了口气,借着火光看了下手腕上的手表,己经下午一点了,他们在洞里己闷了四个多小时了。他有点不放心火车后面,不知灭火的情况怎样,拉了下王排长,俩人从斜坡上下来,向后快步走去。其实年青人就是这样,你只要放心的给他工作,让他负责,他就会担当,尽最大的力量力求把事情做的最好。

当他俩来到车后,烟务笼罩着整个半节函洞,熊熊大火依然燃烧着,过来的几十个战士都在那站着,很无奈的看着大火,有点束手无策。梁国成有些不高兴:“怎么还没动起来?”

带兵的急忙解释:“这么大的火,人靠不过去,没法下手。”

梁国成不满意的摇了摇头没说话,径直向前走去。他围着车厢转了一圈,木制的车厢顶已烧塌,木板的车厢烧的七零八落,有的已经烧成灰。他从另一节车厢趴上了车顶,从火小一些的地方跳了下去,大火烤的他浑身像着了似的难忍,烟呛的睁不开眼。他揉着眼从指缝处看到一处火也烧过的地方,木板已成炭,他用棉袄袖子垫在胳膊上,双譬同时使劲,一下把车厢的半边木围推开,烧成炭灰的车厢木板落了一地,火星四溅。他也从车厢跳了下来,一边用脚踩着火星,一边对惊讶的看着他的战士们说:“现在人能上去了,只要能灭火,该拆的拆,反正也不能用了。”

俩带兵的首先带头上了车,新兵陆陆续续跟了上来。

梁国成最担心的还是前面的挖掘,如果不尽快和外面挖通,让新鲜空气进来,空气会越来越稀薄,人会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甚至会晕倒。他和王排长急匆匆顺着铁轨向车头走来,到了跟前,看见先前安排的一、二车厢的人还在干活,传递石块,可是明显的速度比刚开始慢了下来。他有些不高兴,抬手腕看了下手表,才过了四十分钟,还没到原先设想的换班时间,问最下面的战士:“怎么这么慢?”那个战士没说话,用手指了指上面,意思是上面传的慢。粱国成没再问,顺着斜坡爬到了顶端,立刻感到了潮湿闷热,浑身不舒服,呼吸也急促起来,额头很快渗出微微的汗洙。最上面挖掘的战士已经喘着粗气,大汗淋淋这是空气不流通的缘故。他觉的自己刚上来,就有这样的感觉,在上面挖掘的战士,己经四十多分钟了,一定更难受尽了最大的力了。他从斜坡上下来,对王排长又向对大家说:“马上换班,一、二车厢的同志们下来休息,三、四车厢同志们接班。”

一直观察梁国成的焦团长过来问:“到一个小时了?”

梁国成答到:“上面太潮湿闷热,出不上气来,影响挖掘速度。”

换了班速度明显加快了,梁国成和王排长也加入了石头传递队伍中。紧张的挖掘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传下来的石头堆也越来越大,大家分享着劳动成果,似乎传下来的石头堆越大,越有安全感,活着走出函洞的希望越大,紧张恐惧的情绪也慢幔缓解。梁国成掌握着时间,半个多小时速度一慢下来,立刻换班。所有人对他的指挥没有一点怨言,都觉的听他的指挥才能有希望走出函洞,人在极度决望恐惧中,只要看到自己认定的希望,是不会有一点杂念,绝对一根经走到底的。突然,传递石块停了下来,还没等他问前面什么情况,上面传下话来:“大石头,根本搬不动!”下面休息的战士刚松下来紧张情绪一下又紧了起来,又有一些骚动,有的人站了起来。梁国成急忙上到顶部,一块比吃饭方桌大的石头挡在了前面。他围着石头转着看了又看,蹲下身子两手使劲推了推,纹丝不动,估计这块石头有上千斤,没有工具根本弄不动它。他摆了摆手,无意中往下看了一眼,几百双眼睛焦急的看着他,他额头一下渗出了汗洙。他不能把大家刚看到的希望再扑灭了。他捋了捋自己着急的情绪,仔细观察着这块大石头,石头虽然塌下时山石有不规侧的棱角,毕竟它顶小体大,从它顶部到函洞墙处,还有一米左右的距离,绕开石头,从石头和洞墙中间挖,虽然有些窝工,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他往下走了几步直起腰来,“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出去的!”扭头对挖掘的战士说:“别管石头,绕过它继续挖。”

挖掘重新开始,传递下来石头落地的啪啦,啪啦声又响了起来,休息的战士渐渐的平静,回到原来的地方坐了下来。整个洞里黑漆漆的,只有工作面上有几个火把照着亮。分不清白天晚上,为了生存,每个人都无怨无悔挖掘,换班、再挖掘。只有梁国成戴着焦团长的手表,知道时间。到早晨4点的时侯,他觉的有点胸口有点憋气,他也不能恳定是别人换班休息他一直没休息的缘故,还是空气稀薄造成的。他想趁下一个换班时下来喘口气,才往下走了几步,眼前一黑,一头裁了下来,失去了知觉。下面的战士,七手八脚把他扶了起来,呼喊他的名字,有的拿水壶给他灌水,有的掐他的人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迷迷糊糊醒了过来,所有的人松了口气。

梁国成在王排长怀里躺着,疲倦地睁开双眼,看见好多人围着他。他用双手使劲揉了揉脸,觉的大脑清醒了。责任促使他的第一反应,问王排长道:“没停工吧?”

王排长看着他一天一夜没休息了,安慰他道:“没有停工。”

这时有人开始呕吐,他知道这是空气稀薄的反应,很快就会有人晕倒的。他推开王排长,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想上挖掘现场看看,趔趄着走了几步,王排长扶住了他,扶着他走了上去。火把也开始昏昏暗了,挖掘的人满头大汗,一个个喘着粗气,有气无力的干活。从石头到洞墙已进去有差不多一个人身子深了。他觉的挖了一天多了,进去了这么深还没有挖通,是否选错了地方,选了最厚的地方呢?为了证实自已的想法对的,想找个硬些的长东西试着捅一捅,看能否和外面捅通,那怕能通一个小眼,先让新鲜空气进来,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他想到了火车头锅炉用的火杵,司机帮他找到了火杵。是个一寸粗,把手围成个圈,两米多长,前面代着钩的东西,想用它捅,就的先把钩撬直了。他看到道轨枕木之间的缝,伸进去,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压不动,又过来几个战士,撬动了,虽然不太直,也算能捅了。他上去伸进挖开的地方,使劲捅了几下,觉的捅到的前面全是石头捅不动。他又下去找到了铲煤的铁锹,用铁锹把窜进火杵后面圈把手,一面俩个人,他在中间,喊着口号,五个人通时出力。捅了几下,觉的捅到软的地方,大家一阵兴奋,更加出力。又捅了几下,所有人同时闪了一下,立刻觉的有一股凉气透了进来。梁国成兴奋的爬进去,双手拨开虚土,一缕亮光射了进来。他激动了丫回来,双手挥舞着大声喊道:“通了,我们能出去了!” 洞里几百人立刻发出了欢呼声, 有的大声喊叫相互拥抱, 有的新兵激动的失声痛哭了起来。焦团长从下面第一个跑上来,弯腰看了看,证实确实通了,满意的拍了拍粱国成笑着夸奖说:“干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