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昭雪令 > 第二百七十章 早朝(二)

昭雪令 第二百七十章 早朝(二)

作者:长弓难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和殿内的争吵立时湮灭,所有官员都惊奇地看向蔡尚书,摸不准这又是唱的哪出,只好闭上嘴巴,沉默不语。

高坐在龙椅上的庆帝看着下方群臣的表演,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眯起眼睛盯着蔡尚书道,“你会办案子吗?”

蔡尚书咽了咽口水,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道,“臣以前也是办过案子的,圣上您忘了吗……您还是秦王时,臣便是您封地上的小小府衙县令,是您一路提拔臣坐上刑部尚书的,而今臣虽老迈,却愿为圣上再燃烧一把!”

这话说得极为漂亮,既摆出了当年的君臣恩情,又显出了自己的忠心耿耿,还巧妙地说出了身体老迈,可能因为办案的辛苦燃尽自身寿命的现况。

庆帝上下打量蔡尚书一番,挥挥手,漠然道,“燃烧若是带来光明也就罢了,假如只不过是冒了几点火星,最终贻笑大方,你让朝廷的脸面往哪搁?下去吧,我煌煌大庆有的是年轻力状的好儿郎,何需你在这里打肿脸充胖子!”

蔡尚书诚惶诚恐地躬身及地,干脆地应诺一声,丝毫没有再争取一下的意思,速即退回了队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此事已与自己无关的模样。

其他大臣在心中暗骂蔡尚书一句老狐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敢再如先前那般争吵议论。

刚才庆帝的态度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负责侦办大鸣湖案不可能会是站在这大殿之内的诸位大臣,必须得是年轻力壮的好儿郎。

这个年轻力壮就很有意味,什么样的算是年轻,自然应当如申小甲和宋尚天这般的少年,至于力壮二字,坊间传闻身体有隐疾的宋尚天便又被排除在外,只剩下武艺高超的血衣侯申小甲。

清楚了上面的意思,杂音也就都消除了,天大地大不如皇帝大,皇帝说谁行,不行也得行。

群臣尽皆闭口不言,谁都想帮庆帝递一把梯子,却又不敢妄自主动凑上去。

万一皇帝需要的不是自己这把梯子,岂非显得很愚蠢,而且会被已经安排好的那名递梯子同僚记恨,得不偿失啊!坚决不能抖这个机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先前左相魏长更的态度很明显,若是此时站出来唱反调,会不会因此得罪左相?圣上毕竟高高在上,而左相则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其余官员也都在这万万人之列。

右相谢忠似乎又事先领会了圣上的心意,极有可能那把梯子就在右相的势力之中。自己若是贸贸然舔着脸递上去,圣上愿不愿意顺着自己的梯子下来不说,得罪人是板上钉钉了,而且很可能一下就得罪了左右二相,往后哪还有活路!

于是,太和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之中,皇帝静静地看着下方的群臣,群臣低着头看向自己脚上的官靴。

气氛越来越尴尬,谢忠瞥了一眼身后的工部尚书郭正初,悄悄递了一个眼神,朝着大殿中央努努嘴,示意其赶紧上前给圣上递一把梯子。

奇怪的是,今日的工部尚书郭正初却好像魂不守舍一般,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木然地低垂着脑袋,并未理会谢忠的指示。

无奈之下,谢忠只好轻咳一声,跨出队列,满脸堆笑道,“圣上,若是要论年轻力壮,那必定是血衣侯无疑了,白马关的战事就是最好的明证,能与唐国冀王交手而不落下风,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其强大实力吗?再加上,血衣侯侦办此类奇案确实有两把刷子,月城的月神案,白马关的火神案,都是他负责侦破的,而且破得很漂亮!因此,臣建议,任命血衣侯申小甲为办案钦差,命京都府衙、刑部、锦衣卫从旁协助,必能迅速查明大鸣湖案的真相!”

庆帝淡淡地看了谢忠一眼,微微笑道,“右相说得有理有据,这么一看,似乎血衣侯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其他爱卿意下如何啊?”

听到此处,即便是在愚笨的官吏,也都能明白庆帝的心意,纷纷开始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忽地,太和殿响起了一阵冷笑,慢慢压倒了那些附和声。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左相魏长更一边摇头冷笑着,一边跨出了队列,挺直腰板,声如洪钟道,“圣上,臣以为很不妥!”

庆帝面色平静地盯着魏长更道,“有何不妥之处?血衣侯虽然年轻,但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只需稍加打磨,他日必成大器!”

魏长更笑着摇了摇头道,“圣上,您误会臣的意思了……臣所说不妥并非是指让血衣侯去做这办案钦差不妥,实际上,不论是血衣侯,又或者是刑部主事宋尚天,在侦办案件方面都很不错,他们二人中随便是谁去办案都能很快破案……只是,他们要侦办的案件绝不能是大鸣湖案!”

庆帝眉头微微一皱,眨了两下眼睛道,“哦?莫非左相是想亲自去办这案子?”

“辅佐圣上治理国政,臣行!侦查案件,缉拿凶手,臣并不如那两位少年郎……”魏长更又一次摇了摇头道,“臣的意思是,这案子不能查,谁都不行!”

其他臣子们皆是一惊,满头雾水地看向魏长更,搞不懂一向狡黠的左相今日为何如此反常,顶撞圣上也就罢了,或许是为了诤臣之名,但不该说出不能查案这种极其危险的言论。

这两日诸多大臣基本也都了解了大鸣湖案子的情况,在圣上祭奠那位远王殿下之日,大鸣湖上忽然浮起一具男尸,周身无血迹,无伤痕,只有头发里残留着些粘稠的不知名液体。

坊间流言四起,互相辩驳之后,只余下一种猜测,大鸣湖的龙王又出现了,吞了那名男子,但因为某种缘故,或许是昔日那位远王殿下的英灵,或许是畏惧当今圣上的神武,又或许是觉得不合胃口,总之最终又把那名男子吐了出来。遗憾的是,那名男子已经憋死在龙王肚子里了。

所有大臣都清楚圣上对大鸣湖的重视,就像重视昔日那位远王殿下一般,诗文中有个说法叫寄情于物,大鸣湖就是那个承载圣上与远王殿下父子之情的物,涉及到大鸣湖的案子岂能不重视?更何况还可能涉及当年的龙王案件,怎能不一查到底!

左相魏长更不可能不明白这些,如此还要说出不查大鸣湖案的话,只有一个可能,这件案子可能牵扯到左相自己。回想昔日龙王案的情景,一些老臣想到某种可能,不由地后背一凉,登时挪动一点点步子,刻意做出和左相保持距离的模样。

庆帝却并没有恼怒,直视着魏长更的脸颊道,“左相何出此言啊?出了人命,怎能不查呢?”

魏长更轻声答道,“圣上想要查,可以私下查,明面上,下令让京都府衙装装样子即可,等到人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没那么浓烈之后,再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是失足落水,也可以是自寻死路,如此京都依旧是岁月静好……”

谢忠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魏大人糊弄百姓真是有一手,好一个岁月静好啊!不知道危险,就能说是没有危险,很高明!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案子有什么不能公开调查的,死的不过是一个船夫,莫非这船夫是你魏家的奴仆?”

另有一名官员随即跨出队列,躬身道,“圣上,臣听闻那名死者与左相的公子有些关联,此案可能是那位公子骄横行凶,恳请圣上彻查魏府,羁押左相之子魏定邦!”

接着又有两三名官员附议,并且将魏定邦与黑脸船家有关联的证据呈了上去,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那些中立的官员已然看出了一点苗头,今日讨论办案钦差人选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左相与右相之间的一次争斗。

庆帝翻看了两眼那些所谓的证据,随手将其扔到旁边的黄缎木几之上,大有深意地看向魏长更,语气平和道,“左相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长更淡定自若道,“回禀圣上,死者确实和吾儿定邦有些来往,不过仅仅限于做生意的层面上,既是生意伙伴,又怎么会杀了对方,一损俱损呢!更何况,案发之日,吾儿定邦在太常寺中筹办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有太常寺一众官员作证!”

话音未落,太常寺卿吴承之跨步出列,对着庆帝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魏公子作证!”

站在谢忠那一列的某位官员忽然道,“或许就是生意上的纠纷,比方说利益分割上面的矛盾,魏公子自然不会脏了自己的手,但主使之人未必就不是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常寺卿吴承之当即反驳道,“魏公子近日都在忙碌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连见都没有见过那名死者,何来的什么生意矛盾!”

庆帝轻咳一声,打断那几名官员的争论,微微笑道,“好了好了,不必做这些无聊的争论,吵得朕的头都大了……”斜眼看向魏长更,“朕想问的是你有没有关于为什么不能明面上查这案子想说的,并非让爱卿为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魏长更沉默了少许,微笑应道,“臣想说的话,谢大人已经帮臣说出来了。”

谢忠拧着眉毛看向魏长更道,“我方才说了很多话,你是指哪一句?”

魏长更轻笑一声,语气冷淡地吐出一句,“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