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九十三章 跳坑者董一撞

北宋小地主 第九十三章 跳坑者董一撞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郭盛压根就没有把祝彪这个跳梁小丑放在眼中,目光盯着那个骑着枣红马的青年军官,又见他箭壶中插一面小旗,见上面有一联,便下意识地呢喃。

他从这个人身上感觉到了压力甚至是危险,突然间仿佛想到了什么?上下打量见此人样貌俊朗,仪表堂堂,背上插旗的造型不是哥哥说的董一撞么?

他不是驻守在河东边境吗?怎么突然就出现在这里?

郭盛曾听晁盖说过此人,也知道对方是边军骁将。所部边军也是精锐,战力远非地方禁军、厢军能比。本想拍马上见说几句恭维话,能够安然化解矛盾最好。只是他的想法还好,别人却不给机会。

那个军官勒住战马,锐利的目光盯着郭盛等人喝斥:“哼,你们这等刁民不服王化,善于搬弄是非。诬蔑本将部下为假冒,损害本将声誉,该当……”

“董都监,不对,暂时是都虞侯。”郭盛冷笑着打断他。

“嗯,你居然认得本将?”对面那个军官吃了一惊。在马上身子前倾上下打量郭盛确定没有见过。

“不认得。”郭盛很不给面子地摇摇头:“听我哥哥晁天王说过,河东边军军官,未来的郓州兵马都监?”

“晁天王?”姓董的军官正是双枪将董平,下意识的紧皱眉。他的确是在河东边境驻扎抵御大辽蛮子。近期冲突过后调防至驻扎在郓州郡府周边休整。

这个晁天王怎么会认得自己?还知道自己会成为郓州兵马都监?他自己都是到来到郓州后有消息传到耳中。也了解到调到大后方驻扎是另有原因。

就是因为各地盗匪四起,地方厢军战力低下损兵折将。朝廷调派不少边军坐镇,防范猖獗的强人。自然也没少听说那接连击溃强盗的济州晁天王。

只是他不认识晁盖。

看来,这个晁天王不简单!

董平在边境多年自然不是草包,也联想到其中关键。

宋朝重文轻武,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大多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河东边军常年戍边就不同。双方冲突麻烦缠身不说,队伍肯定会有伤亡,

郭盛不想看到这种结果,也不会破坏晁盖的计划。见对方沉默便知道有门,拍马上前拱手解释:“董将军,我等的确是晁盖派出的商队,文书凭证样样不假,不曾招惹贵部也不曾得罪,今日只是纯属就是误会,还请多多担待,过几天定当拜访。”

董平听到这番恭维话心里舒坦,已经心生退意。他跟晁盖素不相识没有仇怨,只是最近跟祝家庄三郎打得火热,对方送钱又送女人,这才伸出援手。

没必要跟绿林人士结仇!董平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准备拍马上前跟郭盛说几句客套话就带人离去。

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旁边的祝彪见到这一幕暗道不妙,连忙拍马上前拱火:“兄长乃是将帅之才,那晁盖又怎么能跟兄长相比?他整日里胡吹大气,说多有好汉来投,手底下人人满腔热血,个个勇冠三军。击溃些许强盗就成了英雄,只糊弄那些百姓,徒有虚名……”

祝彪是真的豁出去了,越说越气愤,越说越大声。颠倒黑白被他说的堂而皇之,犹如慷慨激昂。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气节义士!

由不得祝三不着急,这位名叫董平的边军军官可是他花了恁多金钱结交,调防至此也有他的功劳。

前段时间接连三起泼天大案,搞得几个州府相公焦头烂额。郓州比邻水乡,知州相公也怕强人袭击。

祝彪派人四处打探就打探到这个消息。因为前不久打击私商认识不少官人,花了不少钱财上下打点。府衙各级官吏撺捣知州禀奏实情向朝廷求援。

一无精兵,二无强将。

董平所部三营官兵就被“就粮”名义调来。

宋朝军制非常混乱,除了卞梁城拱卫皇帝的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各大州府多有常驻禁军和就粮军。就粮军,顾名思义,哪里粮草充足就往哪调。

一营人马也称为一个指挥,共有五百人,长官是指挥使。五营为一军,共两千五百人,设置都虞侯。

董平就是都虞侯,人称双枪将!

祝彪就是看到他是个人物,这才不惜重金与之相交。酒桌上称兄道弟又听其吹嘘以后就是本州都监。眼下却见这鸟人碰上点挫折就退缩,是个靠不住的玩意。心里又气又恨,还心疼花掉的钱财。

几个月来的图谋,钱财花了不下万贯。

祝家三郎又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只能大声拱火激将。贬低最近风头正盛的晁盖,吹捧眼前的董将军。想借着围观的众人之口,迫使对方不能认怂。

有人这样诋毁晁盖,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逵,陈虎听得是火冒三丈,指着对方鼻子破口大骂:“呔,那个祝老三,上次我家哥哥心善放你一马,没想到你这狗贼你这般恶毒挑拨,又是何居心?”

“董将军,千万别听着狗贼言语,您在河东边境杀蛮子战功赫赫,威名谁人不知?岂能是他人辱没?”郭盛暗道不好,再次冲董平提及功绩说好话。

可惜,已经为时已晚了!

祝彪冷冷的看着郭盛等人给了个后脑勺,他两三个月来跟这位董将军打得火热,知道对方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少年得志,自负武艺高强,行事作风狂得很。

“”兄长,你是天底下少有的英雄,在边境有万夫不挡之勇。用得着怕晁盖一个东溪村的小保正?要是兄长这一退让,会被天下人耻笑为欺世盗名也……”

祝彪这招“推人入火坑”还挺有用的,董平听到被世人嘲笑看了看围观的众百姓,就觉得今日自己轻易退走,明日便是有关自己的流言蜚语,绝不能退。

可他又何尝不知祝彪这小子知情不报,居心叵测?一是避重就轻提及跟晁盖的恩怨,二是没说明商队实情,带着钱财找他帮忙简直是把他当枪使。

董平这些门道还是看得出来的,不然怎么能叫双枪将。紧皱眉头权衡利弊,突然冲着祝彪大喝:“够了,你的小心思本将军明白,回去再跟你理论?”

他喝斥完就拍马上前半步,冲郭盛,陈虎等人拱手笑道:“诸位,这些青壮是从祝家庄招募的新兵,不懂军规礼数,错以为你们是私商,纯属误会。”

“那董将军,我们就……”郭盛听到这话心中一喜,觉得这个哥哥口中人品低劣的董一撞还算不错。可这个念头刚冒出,对方举动让他暗骂狗东西。

原来,马上的董平满脸愁容,装腔作势地说道:“不过祝三说的有些道理,本将军不能轻易离去。否则就会被人以为是怕了,在本州不好任职。”

说罢,他伸手摘下得胜钩上的两柄花枪,笑着邀战:“久闻晁天王庄上多是英雄好汉,谁能抵得住董某这对花枪,本将带人掉头就走,绝无二话。”

董平对自己的武艺颇为自负,这些年几乎没遇到过对手。如今来到后方州府辖下,自信更加充足。只要自己手下留情,让对方坚持几十回合击败。

他的面子有了,晁盖的面子也不会丢,一举双得。自己展露高强的武艺,在郓州上任位置就稳了。

董平为自己的计策之妙而感到小得意!

四周观战的行人听到这番话大多明白两支队伍不会干仗。也知道有好戏看了,不少人自觉上得前来。

“董将军,误会说清就好,那咱们来个不打不相识。”郭盛犹豫片刻拍马上前,决定会会这董一撞。

“且慢,以武会友。先让我等耍耍。”

他还没拍马出阵,身后吼声如雷,一人飞马杀出:“呔,那个祝老三,黑山鸢陈虎在此,敢来单挑否?”

众人纷纷望去,好一条黑凛凛大汉。

只见此人骑着高头大马,身材魁梧,肩宽背阔,黑脸愤怒狰狞,不是陈虎又能是谁?打马盘旋,一把朴刀指着对面的祝彪嗷嗷乱叫,杀气腾腾。

祝彪心里发怵,一时之间没答话。

当事双方和远处的百姓齐刷刷地看向那个骑着白马的祝彪。就连董平也没有阻拦,反而投过来目光。分明就是表示人家叫战,打不打总要有个话。

“哇呀呀,你这兔崽子之前不是挺厉害么?真刀真枪,敢不敢来战?”等个半晌,陈虎破口大骂。

“你这黑鬼,吃三爷一枪。”祝彪被众人注视又听到辱骂,怒气涌上头,拍马听枪冲出阵,直奔陈虎。

陈虎等的就是他,一夹马腹加速冲杀过去,兜头就砍。祝彪骂声不断,挥枪格挡,两人就打一团。你来我往,刀枪并举,八只马蹄乱飞,尘土飞扬。

两人圆睁怪眼,喝骂连连。一条枪犹如出海蛟龙,直往心窝里扎。一条朴刀好似飓风呼啸,专砍敌人脖颈,人跟人斗,马跟马争,撕咬,碰撞踢踹。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郭盛,李逵悬着一颗心,明知道陈虎武艺不弱,可刀枪无眼,阵前斗将一个不注意就会丢掉性命,

围观的百姓却觉得打斗场面精彩,纷纷拍掌叫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