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四二五章 晁盖一走,赵谭思动

北宋小地主 第四二五章 晁盖一走,赵谭思动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中旬,北风呼啸,带走一片片被扯下来的黄叶。天色阴沉,三五只大雁孤零零地飞往南方。一艘艘大小渔船分布在水泊,渔民早早的捕鱼。

呜呜号角声响起,晁家军远航队伍再次返回梁山!

对晁盖来说,济州岛快速发展的情报远比飞鹰传书全面。飞天虎扈成已经成为高丽大商贾,买下土地有了根据地,东瀛特战队也陆续传来情报……

而对于梁山本岛百姓来说,远航舰队带来了济州岛上的特产,堆积如山的海鲜,也带给人们希望。

令岛上一片欢腾。

也预示着又一次忙碌,梁山太守娄敏中组织人手将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各类药材等物资搬上船舱。军队拉起警戒线,自愿去海外开荒的百姓登船。

海军将士休整两天后,晁盖带领众将在鸭嘴滩相送。混海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率队再次扬帆远航。

只是相比晁盖随船队返回的那次,舰队规模更大。除了梁山造船厂两次交付船只,还有从沿海地区购买的海船。远洋航运,千料船超过两百五十艘。

船帆招展,遮天避日!

这种情况在以后将会是一种常态!

大宋会不断地向济州岛输送各类物资,让那边飞速发展。根据地稳定后,才有底气大规模军事行动。

形象生动的说,济州岛就像一棵树扎根在大宋这块土地上,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从而茁壮成长。

晁家庄红火异常,比济州城繁华多矣!

选择定居的百姓是越来越多,城中建设从未听过。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参政沈寿等人忙得不可开交,同样积攒了许多处理政务的经验。

为晁家庄培养一批批文官。

酿酒场和各处酒店,乃是晁家庄创收最大的支柱产业。随着旱地忽律朱贵统筹安排,开始向外扩张。

收入将会上升一个台阶!

而且技术不断革新,蒸馏装置愈发完善。酒精含量很高的白酒问世,只是口感辛辣,犹如火烧。南方接受的人少,多用作消毒,可在寒冷的北方却大受欢迎。如蓟州城那边的订单屡创新高。

通臂猿侯健这个原本轨迹中梁山边缘化的小人物。在晁家庄发挥自己的才能,拥有很高的地位。早在几个月前就听从超哥的意见,制衣场一分为三。

年纪较轻,手艺精湛的一批裁缝负责军工制甲。一批手艺不错的制作衣服,最后就是负责制作棉被,军靴等等。互不干涉却又相互合作,效率剧增。

甚至还有不少人从事布料,棉线,丝线等辅助生产。裁缝,雇佣工人数三两万,超过了任何一个工厂。正是这些年纪不一的妇女们,支撑一片天。晁家军三军换装,又为各地商铺提供服装营收。

制糖作坊,肉干等各类食品加工作坊。随着得到各种启发,各式各样的奶糖,硬糖,零食相继推出。晁家庄周边杂货铺收益,新式商品琳琅满目。作坊人手招募,扩建,各地杂货铺步入新时代。

……

诸如此类的变化,不一而足。

晁家庄几乎成为一个商业城池,手工业蒸蒸日上。早就实现了晁盖的豪言壮语,王公贵族的袜子,内裤都是老子生产,华夏制造,风靡大江南北。

各项生意遍布各处,又有从济州岛运回来的黄金。晁家庄对内提倡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对外买买买,大肆采购粮食等各类物资,可把卖家乐坏了。

这不,蔡京,宦官集团说好的马匹到位。随后又与河东田虎完成交易,转手赚十万贯,皆大欢喜。

又是百万石粮食订单下发,粮船,车队即将抵达。

“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官场身份很重要。”晁盖提钱送礼,亲自拜访两边联络人,促成生意的达成。再看到粮船,物资车辆第二天抵达就泪流满面。

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哪怕是猪也能起飞。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生意归生意,戏还是要演。为了掩人耳目,水军隔三差五也会深入水泊与强人交战。每次战舰折损,黑烟滚滚,大战惨烈。

这就是对外界宣布,看看,一直在打仗。

战船损毁严重,粮食消耗极大,有理由大肆采购。据说,福建路好多家造船厂驾驶船只过来接洽……

晁盖在大本营,除了主抓这些政务外就是巡视各大军营。观看三军将士比武,明察暗访,倾听基层士卒的心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军队改革。也会趁机跟军中勇士和将领们真刀真枪打上一场。胯下马掌中刀,个人武勇冠绝三军,无人可挡!

军中只服从强者!

趁着这个机会,亲卫营扩编,名额为三千。不光是野战军,守备军,连护卫队也在选拔范围之内。根据各自擅长领域,为此,全体将士为之疯狂。

晁盖也会在梁山讲武堂军官培训班,为基层军官授课讲解游击战术,麻雀战等,灌输忠诚勇猛思想。

即便再忙,到了黄昏时分,他也会准时回家陪夫人吃饭。不是给夫人讲故事,就是被拉着一起为孩子准备生活用品。比如摇床,小被褥,尿布等。

不用丫鬟,老妈子帮忙!

这是李清婉,李师师,李清照一致决定,亲手操办。每天为这些事情忙里忙外,乐此不疲,满脸慈爱。

以后更是亲自带娃。

晁盖对她们的举动非常赞同,不想地位高了却没了亲情。封建社会又怎样?影响不到他的家庭。

或许几位夫人之间有约定。

扈三娘,花姿,耶律答里孛三位女将不想要孩子,说等等。晁盖每天在外奔波完,回来又没得休息。可以预见每天的大补汤没断过,痛并快乐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转眼到了十一月下旬,晁家庄各产业结构调整完毕,发展空间增大。各地生意火爆,还没到月底,统计的收入就超过九十万贯,破百万贯不是空话。

这还是不包括贩卖海盐,武器装备的收入。

晁家庄顶着庄子的名头,却越发红火,声名远扬。济州长叔夜来看望望儿子时,感慨远胜济州城。

各地情况较稳定,晁盖在庄上和梁山上经常露面,各军训练步入正轨,鸳鸯阵小有所成。又没有人才来投,也有了借口,打算启程前往东京汴梁城!

临行前,晁盖聚集几位军师议事,一是了解晁家庄短板方便采购,二是交代走后的事情,注意事项。

“哥哥,城外禁军不太老实,盼着你走哩!”会议结束后,智多星吴用摇晃羽扇汇报,惹来众人白眼。

“哦,有这种事情?”晁盖还真没有过多在意外面的禁军,想了想下令:“那就打残他们,别抓正主。”

“这是个问题呀!还不能一下打死!”几位军师感慨。

“你们吶!就当是送财童子!”晁盖叹气,众人大笑。

晁盖前往汴梁城的消息严格保密,知道者寥寥无几。故意散布一些假消息,前往北方或是访友等。

随行人员有赛知节酆泰,小温侯吕方,黑山鸢陈虎,小剑侠李懹,鼓上蚤时迁并两三百名精锐亲卫。

小木兰花姿,女诸葛耶律答里孛两女将受到千叮咛万嘱咐。带领虎女卫紧随晁盖身边,不离左右。

耶律答里孛是非常兴奋的,只听说过大宋都城很繁华,却无缘得见。如今有机会,心情非常愉悦。看向晁盖的小眼神仿佛带着魔力让他满脸苦涩。

人生多磨难,便从婚姻开始!

在东方破晓之际,晁盖率队登船离去!

禁军兵马都监赵谭盼着晁盖早点走,派人留意晁府。得知对方前往北方巡视的风声,确认后感慨不已。

这位爷,总算走了!

只因天气严寒,大雪纷飞就不好出兵剿匪。晁盖这个济州兵马大总管坐镇,他还真不好明着越界。万一被对方抓住不听命令,擅自出击,乐子就大了。

如今对方离开,他也开始率兵出征。

自从建康府水师统制官刘梦龙被说动,不仅有了足够的战船,还从水师挖了不少军官完善体系。

加上从各地抽调来会驾船,擅长水性之人,前后训练有两个月,水师将士纪律森严,只待一场恶战。

这段时间的卧薪尝胆,除了积蓄力量,训练军队外,他也做了不少准备。不仅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打探消息,从当地百姓那里了解到盘踞梁山的都是穷苦百姓,差不多有三两万人,兵马顶天也就上万人。而且是那种衣甲不全的老弱病残,乌合之众。

再反观除了自己率领的一万多人,还有恩相埋下的棋子,也能抽调出两千精锐,兵力共一万六千余人。甚至加上水手就更多了,几乎倍数于敌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赵谭准备进军水泊,攻打梁山!

在晁盖走后的第二天,便展开了行动。

集中战船,兵力,为了一举拿下梁山,赵谭又豁出去了!

他还是比较有谋略且谨慎,遇到这种事情知道要保密。除了少数几个人,没有告知任何人。而且战船结束训练并没有停泊在码头,而是在一处野渡。

凌晨时分,赵谭率领全体将士,中途与两千精锐会合。登船临时决定下令,确保不会走漏风声。夜色正浓时,百多艘大船悄无声息地摸向水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