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四零五章 难搞定的宗

北宋小地主 第四零五章 难搞定的宗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晁盖装腔作势完后,又转成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摇头叹气:“何相公,只是误会冲突导致将士损伤。也是我手下儿郎太过冲动,才酿成这个局面。不幸遇难本官打算赔偿五十贯,送到各自家人手上,那些重伤二十贯,轻伤三贯,我自掏腰包……”

这一番话顿时就让大厅里变得寂静一片。

“哎哟,大人体恤士卒,下官佩服。”何纲这个知州瞠目结舌,回过神来恭维了一句,心里嘀咕晁家庄果真财大气粗。同时琢磨如何跟这位搞好关系。

别说是他心里小九九,就连宗泽,也终于是抬起头看来!上下打量晁盖,突然发现这个年轻人好像不同,不仅犹如一团迷雾般自己看不透,还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势,非常熟悉,却又说不出来。

常言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

晁盖见时机差不多了,眼神示意扈三娘将文件和小册子放到何纲手边的茶几上,笑眯眯地抛出诱饵:“何知州,登州临近海域,除了民间造船厂,还设有官船司。从海上北伐需要船,晁某打算采购一批,百多艘,价格好商量,相公否帮忙?”

采购百多艘战船?何纲就觉得被馅饼砸中,心里怦怦乱跳,这其中大有文章可为。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晁盖:“哦,大人采购船只,此言当真?”

“晁某还能骗你不成?”晁盖埋怨似的看了眼何纲:“只要有现货,千料大舰,我这边立马给钱提船。”

“大人放心,这个本官还是有办法的。”何纲确定不是做梦,大喜过望,想到最后的获利铿锵保证。

沿海城市有很多造船厂,其中不乏官船司。谁家没有几艘库存,只要运作一番,还怕没有船来?

“那就多谢何大人。”晁盖投桃报李的一笑。接下来,便邀请对方移步偏厅,详细洽谈船只的事情。

没有人知道两人具体如何协商。

小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大厅时犹如多年的老友。何纲笑容满面,没有耳朵挡着,嘴能咧到后脑勺。

跟众人告辞后,便匆匆带人离去!

他要返回登州城以官方的名义筹集战船,卖给晁盖,比市场价高出三两成,随便搞都能大赚特赚。第一批百多艘,还有第二第三批,数量没限制。

晁盖这么慷慨的一个大主顾,何纲不愿意错过。没有了海上生意,反而因祸得福有了长期的卖船勾当。趁着自己在任期间,抓紧督造战船贩卖。

晁盖心情也很不错,不仅谈妥了船只买卖,避免受限民间造船厂。还有借口在沿海附近建立前沿阵地。时刻监视着辽国的举动,有变故预警登州。

最重要的就是呼延庆被征调,不再隶属登州水师。包括那些愿意投奔晁家庄的将士。反正大宋不缺人,只要竖起招兵旗,难道还怕没有合适的兵员?

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关系变得融洽。

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烟消云散,成为一家人。

水师第一营将士被释放,何相公临走前让人张贴告示。痛斥指挥使刘茂如何如何,又勒令将士严加训练。最后还宣布济州晁天王慷慨给予抚恤金。

遇难者五十贯,重伤二十贯,轻伤三贯。

光是赔偿发下来就超过了万贯之巨,消息传开,在这些俘虏中掀起巨大的轰动,不少人眼露羡慕。

只恨自己为什么没受伤?

当韩世忠,张三,李四带领队伍搬运大量钱财过来,真金白银,分发给那些轻重伤员,按照花名册给阵亡将士发放抚恤,更是让不少士卒心生动摇。

陆陆续续有人接触陈虎,韩世忠,张三等将说要从军。数量越来越多,就连驾驶船只的桨手也来了。

水师第二营得知丰富的抚恤金后,也吸引了不少人。原本有顾虑之人也愿意跟随呼延庆投奔晁家庄。

登州水师驻地上演一场改换门庭的大会。

原本还有些为船只太多而担忧水手的阮小七松了口气。

“卖命钱都贪,不灭亡才怪!”晁盖看着因为抚恤金的事情而引发的投军热潮,为这些士卒而感慨。同时抄写一份阵亡者的花名册,快马送到登云山。自己没有时间等待落实,便让邹氏叔侄协助。

“晁总管混迹官场,真是好手段。”

这时,略显苍老的感慨声从晁盖身后响起。转过身一看,一个六旬老者牵着马,不是宗泽又能是谁?

“原来是宗老?为何不随何大人同行?”晁盖想起这个倔强的老头赤胆忠心,对他还是比较尊重的。

“哎,老夫与他不是一路人!”宗泽神情复杂的叹气。

“大势所趋,非人力能改变之!”晁盖无奈的摇头。

“哦,不知总管可否一叙?”宗泽眉头皱起,邀请。

“长者邀请,敢不从命?只是且等待片刻!”晁盖笑着点头,打过招呼后,便转身快步冲向公署。

校场之上,愿意投奔晁家庄的军卒排队登记造册。活阎罗阮小七觉得还可以争取,便扯开嗓门吼:“俺阮小七敢保证,只要入选晁家军,每个月都会有一贯钱的军饷,逢年过节还会有礼物发放。战死抚恤金百多贯,烈士家属,子女免费入学堂……”

如此丰厚待遇,顿时让不少犹豫不决之人下定决心。愿意投奔晁家庄,纷纷到几条长龙后面排队。

附近的宗泽看着大把大把的金银发放,又听着阮小七的优厚条件。喃喃自语百多贯,神情古怪。

“宗老,久等了!!”踏踏的马蹄声响起,晁盖骑着天龙驹奔了过来。身后,是扈三娘和花姿紧随。

永泽看到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晁盖,暗叹好一员猛将。又看见两个英姿飒爽的女将,略有疑惑。

“这个……,不知这两位是?”

“两位夫人要跟着,没办法。”晁盖不好意思地笑了。

宗泽听闻是总管夫人,连忙行礼问好。

扈三娘和花姿纷纷在马上行礼,呼喊宗老。

宗泽老当益壮,麻利的翻身上马,几人策马而行。沿途巡逻警戒的亲卫,水军将士见到晁盖纷纷行礼。哪怕是在水师驻地内,这些军卒也没有懈怠。

“有杀气,是支精锐!”宗泽看到这些士兵昂首挺胸,身子挺拔,又见他们动作整齐,啧啧称赞。

晁盖知道这老家伙很厉害,谎话张嘴就来:“花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每次都被梁山强人打得落花流水。之前在海上一战损失也不小,令人头痛。”

“哎,打仗哪有不死人?”宗泽老脸带着笑,表情没变化。也不知道是怀疑,还是相信晁盖的鬼话。

老头踌躇片刻后,才问:“大人,下官上任几个月。多有发现何知州罔顾王法,为何不追究到底?”

“宗老,官员审查,任免是朝廷吏部之事。晁某乃济州官员,有些东西知道却无能为力。”晁盖笑着摇头,从马袋里面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宗泽。

“这是本官整理刘茂犯罪纪实的备份,你老看看。”

宗泽闻言连忙侧身将文件接过来打开,只是一眼就让老头脸色变化,越往下看颜色越难看,变得铁青。数十条犯罪纪录没能看完,气的胡须都翘起来了:“罔顾法纪,为祸一方,老夫要上报朝廷。”

说罢,老头儿就要拨马而走。

“宗老,冷静!”晁盖一把拽过他的缰绳,轻斥道:“上报朝廷是没用的,到头来,扳不倒何纲,你却遭殃。看看最后面的人名,事情没那么简单。”

“老夫就算丢了乌纱帽也要……”宗泽性格非常倔强,边说边翻到文件最后一页,看到十多个人名,太尉高俅,太师蔡京名字在列,声音戛然而止。

“你的奏折会落到这些人手中,想想最后的处境。”晁盖松开缰绳,小声提醒时将文件拿了过来。

“这件事情你就当不知道,一切未发生过。身为通判掣肘知州,才能为百姓谋求福利,庇护一方。”

“大人有能力,为何不直达圣听?”宗泽有些不明白。

晁盖见老头疑惑,又想起对方的性格,多说了几句:“宗老,你我是一类人却不同路。你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法容忍罔顾法律之人,却成为别人眼中钉肉中刺,受到排挤,以您老的满腹才华,又知兵懂韬略,如何快到花甲却不受重用?”

这话说到老头心坎里,一张老脸有些黯然,叹气。幼年苦读,至今想报效朝廷,历任各处县令,勤勤恳恳,百姓安居乐业,政绩出色却不得升迁。

“而我却是同流不合污,天底下贪官污吏横行,所以不想被排挤,就融入团体四处谈合作,从他们那里采购大批粮食,布匹等各种物资倒卖捞钱。自从上任至今,一年不到,我至少捞了百多万贯银钱。怪不得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晁盖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宗泽听得是心惊肉跳,指着晁盖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用捞的钱在各地开设粥棚,接济百姓,京东西路百姓受到水灾汇聚。我晁盖名声在山东这本响亮。没有钱如何能做好事,嘴上说说百姓会饿死。”

“哎,老夫受教了!”宗泽听的是心中颇有触动,再次看相晁盖的目光没有了看巨贪,反而多了尊敬。心里却更加疑惑,怎么也看不透这个年轻人。

常言道,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晁盖明白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利益捆绑也很重要。看看军营外的青山绿水,半真半假地说道:“登州土地肥沃,粮食充足,各种海产品多到滞销。宗老若有心,我会派人来接洽,做点买卖赚点钱。改善家庭生活,也能为穷苦百姓做点事。”

“老夫考虑考虑。”宗泽报以苦笑,见四周无人,问道:“下官斗胆,不知晁总管如何看待天下局势?”

晁盖愣了片刻,随即笑了:“呵呵呵,说来也巧,前段时间,本州知州张叔夜也是这么问我的。”

“哦,有这种事?”

“当然,可知我怎么回答的?”

“如何回答?老夫洗耳恭听。”

简单的对答,晁盖看着并排而走的老头,便将自己大婚与济州张叔夜这个话题而争执的事情娓娓道来。

宗泽化身成了一个安静的听着,没有吭声,也没有打断。脸上一直挂着笑,仿佛对任何事漠不关心。只是眼中时不时闪过的精光,说明心有所想。

四匹马儿一路走出水寨,直奔登州城。

一路上速度并不快,不知不觉间走了数里,来到岔路口。一阵希律律的嘶鸣,四马一前三后的停下。

老而不死是为贼!晁盖与北宋赫赫有名的宗爷爷一路交谈,从济州与张叔夜争执,到登州水师的战斗力低下,以及沿海防御等问题,发现这个老家伙果然有真才实学,不少见解和应对颇为巧妙。

唯独年纪大了稳重的不像话,无欲无求,几乎没缺点。只有一颗刚正不阿,报效朝廷的赤胆忠心。这跟晁盖的战略目标相悖,令他既头痛又无奈。

宗老头看着威风凛凛,不怒自威的晁盖,眼中闪过复杂。他一路在想到底哪里想不明白,直到听到与张叔夜理念不同而争执的时候,终于恍然大悟。

那是王者之气!

或者说一种叫野心的东西!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体恤士卒,心系百姓,四处与官府勾结捞钱。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才会想到救济百姓,赢得民心。山东天王晁盖之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山东百姓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晁天王。

对方有兵权又有猛将,恐怕要糟。

宗泽心里哀叹,看向晁盖的目光越发复杂。

晁盖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老头的变化,甚至隐隐有种敌意。心里暗叹不愧是名臣,脸上却挂着笑:“宗老,其实你跟济州张叔夜是同路人,明明心里有了答案却固执的不说。他说为了国家,愿牺牲自我。却没考虑到家人,这是盲目的愚忠思想。”

“食君之禄,忠君之……”宗泽下意识地说,可是没有说完就被晁盖摆手打断:“宗老,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要自欺欺人了,再这样说没意思了。”

“大人志在何方?”宗泽耐人寻味的问。

“为了自保!我可是有六个老婆。”晁盖真诚的笑了。伸出一个巴掌晃动,觉得不够又加了个小拇指。

扈三娘和花姿见他激动,有点恼怒。

宗泽没料到这样,神情尴尬犹如吃了翔。

晁盖却不为所动,脸上说不出是笑还是哭:“妻妾成群,以后不知有多少娃儿。一大家子,我不是一个人,不止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妻儿负责。偏偏北方辽国节节败退,金人如狼似虎,不得不防。”

“哦,晁总管对北方战局有见解。”宗泽被勾起兴趣。

“这是当然,我麾下有从那边逃回来的北方汉人。惨呐!”

晁盖当仁不让地点点头,却面有难色没有多说:“只是眼下不适合畅谈,以后宗老跟有时间到济州晁家庄,再叫上张太守,共同畅谈北方局势。”

“如此甚好,老夫定当前去拜访。”宗泽笑着点头。心里也是好奇被传的红火异常的晁家庄到底如何。

晁盖见聊得差不多了,便拱手小声的提醒:“宗老,有时遇到事情适当的变通处理,才能明哲保身。”

宗泽自然知道晁盖言外之意,想起过往经历无奈一叹:“哎,世道啊!多谢大人提点,老夫省得。”

“宗老乃国之栋梁,此番际遇令人惋惜。”

“呵呵呵,老夫快至花甲,已经想开了。”

“宗老,这又如何说的定,只要有才华迟早会受重用。”

“哈哈,大人说的是!”宗泽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接着说了声“老夫告辞了”,便拨马而去。

晁盖望着老头的背影显得倔强孤傲,就有种牙疼的感觉。自己这番肺腑之言提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老顽固就是老顽固,茅房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不过随即想到这位可是勇猛刚强的主,绝非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对方说服,那样就未免太过掉价。赫赫有名的宗爷爷,有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和见解。

晁盖知道宗泽的厉害,可别人不知道啊!

花姿见晁盖摇头叹气,又看看宗泽消失的方向,不解地问:“夫君,你对糟老头子这么感兴趣作甚?”

“就是,一个小小的通判,用得着夫君这么客气?”扈三娘也满是疑惑,认为晁盖这样有些小题大做。

“两位夫人,你们不懂啊!”晁盖一边拨转马头往回走,一边笑道:“这个老头子很有才华,很有能力。要不是性格耿直,不懂得变通,肯定是聊不得了大官,对待这种老前辈,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嗯嗯,听你的!”两个女人相视一眼,连连点头。

“乖,咱们回去再吃点海鲜。”

“好,全听夫君的。以后胖了,你可不能怪我们。”

“我靠,怕长胖就少吃,胖了就不要你们。”晁盖这话刚说完,扈三娘和花姿柳眉倒竖,差点拔刀。饶是如此,紧追晁盖与其拉拉扯扯,一路笑闹。

另一边,宗泽骑着劣马奔回登州城后,直奔府衙。才刚回来,门口衙役让衙役急匆匆跑来提醒。“大人,相公回到府上大发脾气,召集官吏训话……”

“我知道啦!”宗泽有所预料,摆摆手打断。让对方将马后院马厩喂养,背负双手,大步进入府衙。

刚到前院,迎面遇上换好官袍的何纲。

两人相遇,按照品级,通判要比和州差上一级。宗泽连忙拱手行礼:“下官来迟,见过何大人!”

“哟,这不是通判大人吗?免了。”何纲也看到宗泽,想起对方目睹自己的丑态,脸上闪过恼怒。不过很快又恢复正常,皮笑肉不笑,阴阳怪气道。

“本官召集三班六房会议,通判为何迟来?”说话间,何纲上前半步,小声道:“宗大人是不是想了解本官的把柄,特意找晁盖询问情况想参奏我?”

话都说到这份上,等于撕破脸皮。

宗泽脸上看不出喜怒,点点头:“是的,这是老夫的职责!只是证据都在你手上,知道了也没用。”

这句话说完,宗泽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换作是以往自己绝对会梗着脖子跟对方唱反调,针锋相对。

难道这就是明哲保身?

“你知道就好,现在是正经生意,任凭你怎么查。”何纲看到老头这副模样,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本官不跟你计较了,晁总管说你有才华,是个能臣,让我别为难你。作为生意伙伴,这点面子要给。通判,以后好好断案,严惩那些宵小之辈。”

何纲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浑身轻松,心情舒畅。在这一刻,他非常感谢晁盖干掉刘茂这个导、火索。对待宗泽的态度好了不少,叮嘱几句匆匆离去。

“哎,老夫这是欠了人情吶!”宗泽望着何纲的背影,又想起晁盖,老脸上闪过不易察觉的感动,随即消失恢复正常,板着张脸前去审理案件。

登州水师驻地!

由于晁家庄待遇非常好,投奔的人非常多。加上等待船只交付,晁盖只能在登州水师驻地逗留一天。

申时时分,登云山分寨二当家邹润率领队伍赶来。见过晁盖和诸位兄弟,运走了上万贯金银钱财。

临走前,晁盖单独跟这位汉子聊了小半个时辰。一是登云山上的情况,除了三千精兵,三千守军快要招满开始训练。二是叮嘱抚恤金一定要落实到位。三是接收投奔将士的家属从水路转送大本营。

此次登州水师营,将士有千多人,超过三分之一。水手为了更好的待遇,也有**百人举家迁徙。

连带着他们的家人,人数要翻两倍。

登云山在这个时候,便显得至关重要。

呼延庆从不愿意跟着投奔的人中,推荐其中两个有能力的都头分别担任第一,第二营指挥使统帅水师。

两千四五百人走了,登州水师缩水近半。

可在登州何相公眼里,一切都不是事,招募兵丁训练就行。哪有贩卖船只获得的真金白银来的实在?

在当天夜晚,这位生财有道的知州老爷,就利用手段搞来了十来艘官船,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港口。与晁家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皆大欢喜。

第二天天色未亮,晁盖率领队伍登船返程的时候。舰队再也没了只有刀鱼船的寒酸,反而规模惊人。

除了没人提及的第一营十艘战船外,码头上缴获的十八艘,何知州贩卖十艘,千料船共有三十八艘。

千料船操作需要三五十人,若非投奔的水手不够多。光凭水军第三军,没有足够的人手驾驶舰船。

数十艘船离开港口,旗帜飘扬,浩浩荡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