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北宋小地主 > 第二九六章 令人失望的禁军

北宋小地主 第二九六章 令人失望的禁军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晁盖回到府上后就忙着为夫人们煲参汤,等到碳瓮奶白色的汤汁咕咚翻滚,赶忙放入参片,枸杞子等中药材。一股浓郁的肉香混杂着药香扩散。

“呃呃……,好香啊!”院墙外,突然传来尖锐的呼声,紧接着,一道人影便越墙而过,窜到晁盖身前,嘿嘿笑道:“哥哥,你让人找我来有何吩咐?”

此人身高堪堪六尺,身材瘦弱,尖嘴猴腮,眉毛稀松,几撇狗油胡,放着大门不进,偏不走寻常路。

不是鼓上蚤时迁又能是谁?

“时迁兄弟,我晁家庄第一能人来了,快来坐下。”晁盖笑着上前,拉住他来到火炉旁的板凳坐下。

两人寒暄过后,时迁主动请缨:“哥哥,不知有何任务?”

“不急!”晁盖点点头,上下打量时迁,拍拍他的肩膀:“时统领挺精神的,不知飞天特战队组建如何?”

时迁说到这个有些兴奋,一张丑脸笑开花:“目前有数十人,个个武艺不俗,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可就是从江湖人士中精挑细选,人数上不去。”

说到最后,时迁脸上多少有些烦恼。

“数十人,的确不够!”晁盖沉吟片刻后,给出指导意见:“班底组建成就简单了,可以招募些机灵的教导培训,看家本领不交,教导基本功夫。有天赋的,你可以收为徒子徒孙,人不就多了吗?”

“哥哥,这方法妙啊!”时迁眼前一亮。

“但是人品要把关,不可滥竽充数。”晁盖严肃地叮嘱。时迁连连点头,两人商议又确定了具体细节。

“我这里有个任务交给你。”

“哥哥尽管分派,小弟一定完成。”时迁拍胸保证。

晁盖说了声“好”,随即就将任务具细告知时迁。或者听了连连点头,唯独听到买卖价值的时候有点不屑:“哥哥,买卖才十万贯,我去找几个古墓。”

“哎,兄弟不可!”晁盖皱眉,连忙制止住这个惯犯,态度严肃:“上次坏了古墓是因为财政危机,粮食又不能不买。这才出此下策,是非我所愿,以后可不允许随意挖坟掘墓,终究有点不光彩。”

时迁态度诚恳地认错:“哥哥教训的是!”

晁盖拍拍汉子的肩膀:“兄弟,勿以钱少而大意。只要半路上小无声息地劫掉宝物,就是大功一件。”

“哥哥尽管放心。”时迁小脸上变得认真,拍着胸脯保证。还不等盖挽留喝汤,便已纵身窜上墙:“哥哥,小弟这就亲自去监视,一定不会出岔子。”

“哎,兄弟,该带的物资不要落下!”

“哥哥放心,小弟有经验,这便去也!”

晁盖只来得及挥手叮嘱,时迁便飞身跃下墙离去,声音也快速渐远直至消失,不愧是飞檐走壁的主!

鼓上蚤时迁,当真是第一能人!

演武场上,女子军官小队再次集结训练!

除了相互格斗外,就是负重长跑,蛙跳等体能训练,小木兰花姿,女诸葛耶律答里孛今天没有去军营操练军卒。两女成为了教官,走起路来龇牙咧嘴,凶巴巴地看向晁盖。像是在说,都是你害的!

晁盖多少有些心虚,只能冲两女露出不掺假的笑,说好话。教导夫人格斗技巧之余,抡刀勤练武艺。

夕阳西下,结束了训练!

宋玉莲,张灵儿每人喝了鸡汤,拎着烤肉串离去!

一丈青扈三娘全身披挂,背负双刀,从军营中归来。

大柳树下,石桌上摆满了烤肉等各种菜肴,主食。晁盖为夫人煲的参汤,女人为他煲的大补汤药。

一家人吃着晚饭,本是边说边聊,气氛很融洽的。可是晁盖左看看右看看,一句话令饭桌上安静。

他问:“今晚我去哪睡?”

女人们俏见一红,没人接话。

“照儿,我去你那!”晁盖目光看着李清照。

“啊,不行不行……”李清照浑身一震,犹如受惊的兔子连连摇头:“妾身婚姻未解除,凌峰不可乱来。要是消息传开,骂我是小,却不能影响你。”

晁盖很想说一句,晁府上下没有人敢乱嚼舌根的。不过见女人说的非常坚决,是不可能去过夜的。

他略微有些失望,却明白古代通奸是大罪,是要浸猪笼的。也没有再蠢到继续“在哪过夜”这个话题,因为无论是谁开口都不合适,会造成不和谐的。

接下来,他转移话题,提及明天的计划,让众女准备。又讲起了小笑话和脑筋急转弯,使得饭桌之上气氛热烈,众人有说有笑,愉快的享用晚餐。

夜幕降临之际,晁盖背着手,在院子考虑到底去哪的时候意外发生,只见主卧室门被拉开,李清婉,李师师,扈三娘杀出,连拖带拽把他薅进房。

……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就是拥兵造反,逼迫柴家孤儿寡母,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历代皇帝引以为戒。

逐渐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朝廷怕武将造反,那可是煞费苦心吶!军队中只有统帅五百人的指挥使属常设官职,什么团练使,兵马都监等都是随时调任。边军情况稍微要好一点。都虞侯统帅五个营,常设官职麾下却会调动。

造成这个局面就是,将不知兵,兵不识将!

除了大宋脊梁西军外,各地禁军状况几乎差不多。号称从河北调过来的三营禁军好像真不怎么样。

天蒙蒙亮,晁盖率百多人的队伍来到城外禁军营地。里面静悄悄的,外面没一个站岗的军卒。

不对,是有两人值守的,却靠在军帐后面睡着了。跟左右两处营盘十多人手持利器的一幕形成对比。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晁盖脸色阴沉,不为禁军纪律松懈而发怒,而是为调到自己手下尽是这些货色而不爽,为提前打过招呼严阵以待备战,却还是这个死样子而愤怒。

不止是他,随行来的诸位将领脸色也难看。别说韩世忠等陷阵军诸将,李清婉,扈三娘等女将拉着脸,昨天来报道的李懹四处张望过后,满脸唏嘘。

因为他看见不远处晁家军营送蔬菜的百姓和外出的军卒需要登记确认,进出人员严格盘查,栅栏墙各处有军卒瞭望敌情,双方在军纪方面没可比性。

众人畅通无阻的涌入禁军军营内,防御松懈令人错愕。大片军帐坐落的营地安静,没有巡逻队走动。有些把守各处的军卒人人盔歪甲斜,个个鼾声奇特,有的熟睡,连手中的武器都掉落在地。

晁盖率队在整个军营中走了一圈都是这样,百多人吶!百多个全副武装的人在各处走动竟没人管。人人脸黑了,为何号称河北边军军纪如此松懈?

这个时候,左右两处军营起床号角吹响,集合的吼声传来。不一会儿,整齐的口号声,喊杀声响彻。

本以为三营禁军军会跟随出操,可惜令人失望了。

“哎,吵死了,天天练,有什么用?”

“干吶!这么拼命训练能落下什么好?”

“他们还是太年轻了,当年老子也这样。”

“兄弟们,睡觉,继续睡觉,别管晁家庄那些大头兵。”

……

众人在路过不少帐篷的时候,里面军卒被惊醒。却没有人出来训练,反而有唏嘘混合着骂咧的嘈杂传来。甚至路过几处帐篷的时候,有人出来撒尿,睡眼惺忪地看了眼,说什么“兄弟,你们还真训练”之类的话。抖动几下身子钻进帐篷继续睡。

“一群废物,这都没有人来盘问我等?”晁盖终于是按捺不住,脸色阴沉逐渐缓和,化为满脸冷笑。

“号称精锐的河北边军,我去塔马的精锐,连雇佣工人都不如。走,咱们去校场,看看松懈底线何在?”

说罢,他就带着队伍来到军营中的校场,只有旗帜飘扬,空无一人。百多个亲卫,女兵列成两个军阵。

最前面的晁盖,身后是李清婉,李师师等女左右而侍。韩世忠,郭盛,吕方,酆泰等诸将一字排开。

除了当事人韩世忠讲述大宋军制的声音外,便静悄悄的。人人昂首挺胸,个个目不斜视地看着军营。

北宋在军事方面,有诸多弊端!

一言概之,那就是“分化事权”,北宋中央有三个最高军事机构,分别是枢密院、三衙和率臣。

枢密院事名义上虽然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但是本身并不统率军队,而是军事、军务的管理机构,如掌管兵符、管理兵籍等。具体的统兵机构则是“三衙”,是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

率臣,也就是统兵官的总称,如安抚使、经略使,经略安抚使等官职。是在战争之前临时委任,因而没有形成定制。这种临时指派将帅的政策,有利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也有利于地方的稳定。

这只是三个明面上的军事部门。

还有一个,进行具体战争的时候,北宋皇帝又以“阵图”来约束主帅。“阵图”是皇帝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而进行了排阵的将领为“排阵使”。简单来说,就是坐在皇宫中遥控军队,来进行打仗。必须要按照皇帝的作战计划打仗,否则胜了也有罪。

皇帝不可能亲自跑到军队中查看情况,派遣心腹宦官督军指挥作战,多是外行领导内行,叉着腰指手画脚,明明是大好战况也多被搅和成了一滩烂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